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575|回复: 0

金博股份:关于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2022年一季报财务数据更新稿)

[复制链接]

金博股份:关于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2022年一季报财务数据更新稿)

小白菜 发表于 2022-4-30 00:00:00 浏览:  575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关于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
询函》的回复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二〇二二年四月
8-1-1
8-1-2-1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2022年2月9日出具的《关于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以下简称“审核问询函”)已收悉。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博股份”、“发行人”或“公司”)与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或“保荐人”)、天职国际会计师
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等相关方已就审核问询函中提到的问题进行了逐项落实并回复。
本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所使用的术语、名称、缩略语,除特别说明外,与其在《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中的含义相同。
类别字体审核问询函所列问题黑体
审核问询函问题回复、中介机构核查意见宋体(不加粗)
募集说明书补充、修订披露内容;本轮问询楷体(加粗)
函修改、补充内容
在本问询函回复中,若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2022年度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8-1-2
8-1-2-2目录
问题1:关于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4
问题2:关于金博研究院建设项目......................................25
问题3:关于收益测算...........................................55
问题4:关于融资必要性..........................................64
问题5:关于环评批复...........................................79
保荐机构总体核查意见...........................................79
8-1-3
8-1-2-3问题1:关于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
根据公开数据,我国 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为 53GW。截至 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306GW。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1年度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规模为 55-65GW。根据募集说明书,“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将在 70-90GW 之间。
根据首轮问询回复,发行人与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上机数控等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与中环股份、晶盛机电、京运通等公司保持有稳定合作。
请发行人说明:(1)结合最新公开数据,分析2021年度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与预期装机规模的差异和原因;报告期内其他清洁能源的产业化情况,是否对光伏行业存在替代效应和具体影响;(2)结合合作协议年度采购数量、报告期内其
他合作客户年销售量、新客户拓展情况或意向性合同等,分析与现有产能、首发募投项目产能和本次募投新增产能的匹配关系,上述协议或采购产品与本次募投产品的区别和关系;(3)结合相关产品下游需求变动测算情况、产品市场占有率、
产品销售情况、在手订单等,进一步说明本次募投项目进行产能扩建的必要性。
问题回复:
一、说明
(一)结合最新公开数据,分析2021年度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与预期装机规
模的差异和原因;报告期内其他清洁能源的产业化情况,是否对光伏行业存在替代效应和具体影响
1、结合最新公开数据,分析2021年度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与预期装机规模的
差异和原因
(1)2021年度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与预期装机规模的差异情况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版)》,
2021 年度,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规模为 55-65GW,如下如所示:
8-1-4
8-1-2-42011-2020 年国内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以及 2021-2030 年新增规模预测(单位:GW)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一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内容1,2021年,全国光伏新
增装机 5488 万千瓦(即 54.88GW),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其中,光伏电站
2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万千瓦。
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略低于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数(与保守预计数接近),但仍保持上涨趋势。
(2)短期材料涨价等因素使得装机规模未达预期,但未改变我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实际需求
2021年,受大宗材料商品价格上涨、部分产品阶段性供需失衡、能耗双控
对产业链部分环节短期影响等因素,光伏行业的主要原材料、组件等价格上升明显。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信息,2021年,硅料价格涨幅为177%、单晶硅片价格涨幅为46-60%、单晶组件价格涨幅为0-15%、单晶电池片价格涨幅为14-23%。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年内未能并网的存量项目,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统筹,直接纳入后续年度保障性并网范围。因此,部分电站项目为了错开上游涨价周期而选择延期并网。
上述短期因素未改变我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实际需求,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在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今年能源工作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
1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 http://www.nea.gov.cn/2022-01/28/c_1310445390.htm
8-1-5
8-1-2-5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等。
(3)2021年国内装机情况略有不及预期,但海外市场增长迅速,使得国内制造端增长速度仍较快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呈现“中国制造、世界安装”的特点。
制造端方面:全球光伏产品产能、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根据《2020-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数据,2020年,中国硅片产能占全球97.0%、产量占全球96.2%;中国电池片产能占全球80.7%、产量占全球82.5%;中国组件产能
占全球76.3%、产量占全球76.1%。
装机端方面:根据欧洲最权威的光伏分析机构之一 Solar Power Europe 预计,
2021 年全球 GW 级以上的光伏市场将由 2018 年的 11 个增长到 20 个。国内光伏
相关制造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国外新增光伏装机量占全球比重呈上升态势(2020年比重为63%)。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新增装机量增长迅速,例如:2021 年,美国预计新增装机 26.8GW,同比增长 39.6%;2021 年,印度新增装机 11.89GW,同比增长 218%;2021 年,欧盟新增装机 25.9GW,同比增长 34%。
出口方面:作为全球主要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国,2021年度,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1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额约284.3亿美元,同比增长43.9%;光伏组件出口量为
98.5GW,同比增长 25.1%。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动,2021 年,国内多晶硅产量
50.5 万吨,同比增长 28.8%,硅片产量 227GW,同比增长 40.7%;电池片产量
198GW,同比增长 46.9%;光伏组件产量 182GW,同比增长 46.1%。
2、报告期内其他清洁能源的产业化情况,是否对光伏行业存在替代效应和
具体影响
(1)风电、太阳能发电是我国目前阶段重点开发的主要清洁能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
8-1-6
8-1-2-6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1)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2)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3)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4)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5)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6)探索深化地热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7)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8)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报告期内风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一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内容,2021年,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其中,水电新增2349万千瓦、风电新增4757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4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808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3%、27%、31.1%和4.6%。
风电、太阳能发电已成为我国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新能源形式。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快速提升,报告期内风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风电建设和运行方面: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为“十三五”以来年投产第二多,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30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到2021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3.28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02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2021年,全国风电发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
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方面: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其中,光伏电站2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万千瓦。
到2021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06亿千瓦。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
8-1-7
8-1-2-7(3)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协同驱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达成,其各
自特点决定了互相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
作为我国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风电、光伏发电的建设和推进均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
光伏发电方面:国内光伏装机类型主要包括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其对装机地区的日照条件、可利用面积要求较高。
风电方面:国内风电装机类型主要包括陆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项目,其主要集中在风能资源丰富、风速更高的地区或海面。
光伏发电与风电的装机条件要求不同,其各自特点决定了互相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风电项目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发展,共同服务于“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对光伏行业不存在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和不利影响。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在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比例历史上首次突破50%,光伏发电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新增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光伏继2020年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后,2021年超过2000万千瓦,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全国共有676个城市列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上述光伏发电类型主要利用屋顶光照面积,亦为风电无法替代的场景。
(4)相较于风电领域,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强,行业地位无法替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
位居全球前列,光伏行业整体呈现“中国制造、世界安装”的特点。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全球光伏产品产能、产量及中国产品在全球中的占比情况如下:
8-1-8
8-1-2-8项目硅片电池片组件
全球产能 247.4GW 249.4GW 320GW
中国产能在全球占比97.0%80.7%76.3%
全球产量 167.7GW 163.4GW 163.7GW
中国产量在全球占比96.2%82.5%76.1%
数据来源:《2020-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根据公开信息,中国风电机组出口起于2007年,首次由华仪风能向智利出口了 3 台 780kW 的风电机组,此后十多年间,我国风电陆续保持不高的出口数量,到2011年开始突破百兆瓦。2018年至2020年,我国出口风机台数分别为
131 台、556 台、334 台,对应的容量分别为 376MW、1604.6MW、1188MW。
国外风电市场早于中国市场兴起,而且从早期我国风电发展情况来看,国内风电技术基因基本来自于海外,经过数十年的全面消化吸收后,逐步完成国产化替代,是我国风电出口少的原因之一。在全球风电市场平稳增长的过程中,我国风电无论是产能亦或是技术,在目前阶段还无法与国际整机巨头匹敌。
因此,相较于风电领域,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强,行业地位无法替代。
综上,报告期内,清洁能源的产业化主要以风电、光电为主,协同驱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达成,互相之间难以简单替代。
(二)结合合作协议年度采购数量、报告期内其他合作客户年销售量、新
客户拓展情况或意向性合同等,分析与现有产能、首发募投项目产能和本次募投新增产能的匹配关系,上述协议或采购产品与本次募投产品的区别和关系
1、公司通过不断深化既有客户合作关系、开拓新客户等方式保障现有、新
增产能的消化
为保障公司既有产能、新增产能的消化,基于公司产品的技术优势及长期的市场积累,公司已与光伏晶硅制造领域内的主要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与主要客户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JKS)、上机数
控(603185)、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包头美科”)签订长期合作框架
8-1-9
8-1-2-9协议;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拓展了部分新客户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如青海高
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海高景”)等。
公司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了未来产品销售订单充裕,以保障现有、新增产能的消化,具体如下:
框架协议金额产品重量客户名称协议期限(万元、含税)(吨)
隆基股份(601012)16000016002020.12~2023.12
晶科能源(JKS) 40000 400 2021.01~2022.12
上机数控(603185)500005002021.01~2022.12
包头美科400004002021.09~2023.12
青海高景10000010002021.09~2023.12
合计3900003900-
注:1、公司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碳/碳复合材料产品,合同约定主要以金额、件计,公司以平均含税价100万元/吨估算,将合同金额转化为产品需求吨数;2、框架协议总金额为预估数,实际采购以具体采购订单为准。
2、合作协议年度采购数量、报告期内其他合作客户年销售量情况
报告期内,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JKS)、上机数控(603185)、包头美科、青海高景、其他客户的年销售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2022年1-3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总销量(吨)589.801552.99448.37222.94先进
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上碳基
机数控、包头美科、青海173.20794.99257.3844.39复合
高景合计销量(吨)材料
其他客户销量(吨)416.60758.00190.99178.55
由上表可知,除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JKS)、上机数控(603185)、包头美科、青海高景外,其他客户亦贡献了较高的销售量。
3、现有产能、首发募投项目产能、前次募集资金项目产能预计难以满足产品需求,公司亟需进一步新增产能
(1)公司现有及在建产能难以满足既有客户的产品需求,产能缺口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下:
项目2022年1-3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8-1-10
8-1-2-10产能(吨)530.001600.00481.61202.05
先进碳
基复合产量(吨)561.801706.26486.33201.88材料
产能利用率106.00%106.64%100.98%99.92%
假设公司目前在建的产能扩建项目均建设完成,则公司的总产能预计为
1950吨,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吨
老厂区产能 IPO 扩产项目 IPO 超募资金项目 可转债项目 合计
5503005006001950假设框架合作协议的采购在协议期内为均匀的(不考虑公司前期产能不够等因素),则2022年的框架协议采购量情况估算如下:
单位:吨项目2022年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JKS)、上机数控(603185)、包头美
1483
科、青海高景销量合计(预计)
由上表可知,2022年仅上述协议客户的预计销量即已达1483吨。2021年度,公司向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JKS)、上机数控(603185)、包头美科、青海高景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为51.19%(以重量计)。假设以2021年该比例估算,则2022年公司全年销量接近2900吨,即使以公司在建产能项目全部建成的全年产能计算亦存在较大产能缺口,难以覆盖既有客户需求,亟需进一步扩产以保障供应。
(2)下游主要客户产能扩张迅速,预计其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光伏行业市场空间快速释放,光伏行业企业发展迅速。公司主要下游客户包括隆基股份(601012)、中环股份(002129)、晶澳科技(002459)、京运通
(601908)、晶科能源(JKS)、通威股份(600438)、上机数控(603185)、双良节能(600481)、包头美科、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均进行产能扩建,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20年以来,上述企业的主要产能扩建规划情况如下表所示:
设计产公司名称规划建设中的单晶硅棒项目公告日期能(GW)
隆基股份 楚雄年产 20GW 单晶硅片建设项目 20 2020-01-03
8-1-11
8-1-2-11腾冲年产 10GW 单晶硅棒项目 10 2020-03-24
曲靖年产 10GW 单晶硅棒和硅片建设项目 10 2020-05-29
丽江(三期)年产 10GW 单晶硅棒建设项目 10 2020-09-22
曲靖(二期)年产 20GW 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 20 2020-09-23
小计70-
中环股份 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 50 2021-04-28全资子公司邢台晶龙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2020-02-25
1.2万吨单晶硅棒项目
晶澳科技 包头三期 20GW 拉晶、20GW 切片项目 20 2021-03-01年产 20GW 单晶硅棒和 20GW 单晶硅片项目 20 2021-08-24
小计>40-
乐山市五通桥区建设 24GW 单晶拉棒、切方项目 24 2020-11-05
京运通 乌海 10GW 高效单晶硅棒项目 10 2020-09-29
小计34-
四川乐山 5GW 单晶拉棒项目和 10GW 切片项目 10 2020-12-21
晶科能源+通威股份: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
晶科能源-2021-02-09
产 15GW 的硅片项目
小计>10-
通威股份 15GW 单晶拉棒切方项目 15 2021-04-13年产 8GW 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 8 2020-07-14
上机数控 包头年产 10GW 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 10 2021-08-27
小计18-阿特斯阳光电
力集团股份有 年产 10GW 拉棒项目、阜宁 10GW 硅片项目 10 2021-06-28限公司包头美科硅能2020年12新建 12GW 单晶项目 12源有限公司月青海高景太阳
青海高景光伏科技产业园 50GW 直拉单晶硅棒项能科技有限公502021年3月目司
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 40GW 单晶硅一期 2021 年 12双良节能20
项目(20GW) 月
合计>329-
大客户产能扩产计划与碳基复合材料需求的匹配关系估测如下:
8-1-12
8-1-2-12新建产能需求方面:单 GW 产能所需单晶拉制炉约 75-80 台,上述产能
(329GW)新建所需的单晶拉制炉数量约为 24675-26320 台;新建单晶拉制炉
对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需求约为0.27吨/台;因此,上述产能扩建项目对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需求约为6662.25-7106.40吨。
替换需求方面: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为消耗品,坩埚的使用寿命约为6-8个月,导流筒的使用寿命约为2年左右,保温筒的使用寿命为1年半左右。在单晶拉制炉不更换的情况下,上述消耗件因寿命问题也需定期更换,每台单晶拉制炉每年对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替换性需求约为0.225吨。因此,上述项目建成、产能实现后,其对于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年需求量约为5551.88-5922.00吨。
假设公司目前在建的产能扩建项目均建设完成,总年产能与目前市场既有产能需求的缺口明显。随着上述客户晶硅制备产能扩建项目的建设,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产品需求亦将进一步快速扩大(含建设需求、替换需求)。公司需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进行产能扩建,以满足行业内快速增长的产品需求、维持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3)光伏产业链整体硅片需求提升,公司下游客户的产能消化亦可得到保障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对于硅片的需求持续提升。公司主要下游客户的产能消化亦可得到保障。以隆基股份(601012)、中环股份(002129)、上机数控(603185)、双良节能(600481)为例,其近期主要硅片销售合同或框架协议如下:
序销售金额硅片销量销售方采购方合同有效期号(亿元)(亿片)
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2022年-70.41
111.58
公司2023年(不含税)
2020年-129.98
2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48
隆基股份2022年(不含税)
(601012)70.41
3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2021年26(不含税)
江苏润阳悦达光伏科技有限2020年-103.44
438.2
公司2022年(不含税)
65.52
5中环股份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2(含税)
8-1-13
8-1-2-13(002129)6.67
6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0.70(含税)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2021.11-50.09
77.8
司等2023.12(含税)
2021.10-39.30
8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6.7
2024.09(含税)
13.06
9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2021年2.72(含税)
上机数控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2020年-40.59
108.82
(603185)司2022年(含税)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2020年-34.922万吨
11
限公司2022年(含税)单晶方锭
东方日升(常州)进出口有限2021年-113.63
1222.5
公司2023年(含税)
2021年-102.40
13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20
2025年(含税)
2022年-159.50
14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18.92
2024年(含税)
2022年-63.05
15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10.48
2024年(含税)
双良节能常州顺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2022年-18.60
163
(600481)司2024年(含税)阜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2022年-71.972.28万吨
17
司2024年(含税)单晶方锭
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2022年-30.879720吨
18
公司2024年(含税)单晶硅方棒
注:1、资料来源于隆基股份(601012)、上机数控(603185)、双良节能(600481)披露的公告信息;
2、隆基股份(601012)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2020年1月签署《硅片销售框架合同》,合同约定产品数量销售单晶硅片数量合计为48亿片(其中2020年、2021年、2022年合同数量分别为14亿片、16亿片、18亿片),2020年9月10日,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了《硅片采购框架合同之2021年度长单合同》,就2021年度单晶硅片的采购数量等事宜达成补充协议,将框架合同项下的2021年度长单合同数量调整为26亿片。《硅片采购框架合同之2021年度长单合同》未披露单价,本次合同总价按《硅片销售框架合同》单价进行测算。
隆基股份(601012)、中环股份(002129)、上机数控(603185)、双良节能
(600481)等与其下游签订的销售框架协议或长单协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产能
扩建能够按期进行,进而保障了与公司框架协议的执行。
(4)主要同行业公司均进行扩产以满足下游需求,公司需进一步扩大产能和产品供应维持市场领先地位
光伏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用碳/碳复合材料产品的技术门槛较高。目前,主要市场参与主体包括发行人、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超码”、中天火箭(003009)的全资子公司)、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
8-1-14
8-1-2-14西美兰德”)等。
近年来,西安超码、陕西美兰德的主要产能扩建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拟建设产能公示时间建设主体
大尺寸热场材料生产线产能提升建设项目(二期)350吨2022年1月西安超码
军民两用高温特种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年产4000件2020年9月西安超码西安美兰德新型炭材料新建项目260吨2021年1月陕西美兰德新型炭纤维增强材料扩产项目一期200吨2020年7月陕西美兰德新型炭纤维增强材料扩产项目300吨2020年5月陕西美兰德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于光伏晶硅制造热场系统用碳/碳复合材料部件的需求增长迅速。近年来,行业内的主要企业通过扩产等方式提升生产能力,以减小碳/碳复合材料的市场供需缺口。
为维持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需进一步扩大产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4、上述协议或采购产品与本次募投产品的区别和关系
上述协议或采购产品为光伏单晶硅拉制炉热场系统用碳/碳复合材料部件,主要包括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公司本次募投产品与上述协议或采购产品一致,即光伏单晶硅拉制炉热场系统用碳/碳复合材料部件(主要包括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
目前阶段,国内光伏硅片主要为 P 型单晶硅片。规模化生产的 P 型单晶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接近极限,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N 型 TOPCon、HJT 电池量产效率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此外,N 型电池还具有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性能好等优势,未来可能成为推动发电成本继续下降的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公司上述合作协议均未约定可应用的单晶硅片类型,公司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提供相应纯度的热场部件。
N 型硅片与 P 型硅片热场系统的技术路线、基本设备配置基本相同,其差别在于N型硅片对热场纯度要求更高。相较于P型硅片用热场纯度(灰分<200ppm),N 型硅片对于热场部件的纯度要求为“灰分<100ppm”。公司募投产品与既有产品的区别在于纯度更高,不仅可向下兼容用于光伏用 P 型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亦可用于对于纯度要求更高的光伏用 N 型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以适应目前光
8-1-15
8-1-2-15伏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结合相关产品下游需求变动测算情况、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
情况、在手订单等,进一步说明本次募投项目进行产能扩建的必要性
1、随着相关产品下游需求增加、公司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的既有产能及
在建产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次募投项目进行产能扩建具有必要性随着下游客户产能的不断增大,公司产品的下游需求亦逐步增加。根据公司主要客户公告的产能扩产计划,其新建产能对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需求约为
6662.25-7106.40吨;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为消耗品,上述项目均建成、产能实现后,其对于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部件的年需求量约为5551.88-5922.00吨。
根据估算,公司2020年度坩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33.89%~36.15%。假设以35%的市场占有率计,则上述客户产能扩产对公司产品的新建需求约为
2331.79~2487.24吨,建成后替换需求约为1943.16吨~2072.79吨。随着公司市
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则上述新增需求对应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公司的既有产能及在建产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次募投项目进行产能扩建具有必要性。
2、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在晶硅拉制炉热场系统中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将会进一步增加市场需求量光伏行业晶硅生产热场材料等静压石墨产品和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占比情况
如下表所示:
年份2010年2016年2020年碳基复合等静压石碳基复合材等静压石碳基复合材等静压石产品材料墨料墨料墨
坩埚90%>50%95%60%55%40%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5-31 21:11 , Processed in 0.24727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