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10|回复: 0

奇安信: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复制链接]

奇安信: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再回首 发表于 2022-5-7 00:00:00 浏览:  410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被保荐公司名称: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
保荐机构名称: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
联系方式:021-68801585
保荐代表人姓名:董军峰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号凯恒
中心 B、E 座 9 层
联系方式:010-85130352
保荐代表人姓名:李彦斌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号凯恒
中心 B、E 座 9 层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核同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证监许可[2020]1356 号),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101941579.00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56.10元,共募集资金人民币
5718922581.9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323253184.71元,公司实际可使
用募集资金为人民币5395669397.19元。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于2020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建投证券”)担任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由中信建投证券完成持续督导工作。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持续督导》,中信建投证券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
1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
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保荐机构已与奇安信签订《持续督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
2导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
3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奇安信经营
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情况,对奇安信开展持续督导工作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2021年度,奇安信在持续督导期间
4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
证券交易所报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1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2021年度,奇安信在持续督导期间
5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机构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奇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安信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
6
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保荐机构督促奇安信依照相关规定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7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公司治理制度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保荐机构对奇安信的内控制度的设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奇
8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安信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的规范运行督导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保荐机构督促奇安信严格执行信息
9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
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他相关文件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保荐机构对奇安信的信息披露文件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2021年度,奇安信及其控股股东、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
11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
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
2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2021年度,奇安信及其控股股东、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12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况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
2021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奇安
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
13信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与事实不符的,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报告的情况
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应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市规则》
等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
14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2021年度,奇安信未发生相关情况
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市公司出
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
的情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荐机构持续
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
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2021年度,奇安信不存在需要专项
15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涉嫌现场检查的情形
资金占用;(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五)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情形。
2021年度,奇安信不存在未履行承
16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承诺履行情况。
诺的情况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奇安信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3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网络安全产品及技术研发以及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搭建完善需要大量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55396.97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62.5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474.96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6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8816.25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
46.15%。截止2021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05355.27万元。公司持续亏
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了高研发投入且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研发平台、布局“新赛道”产品、提升攻防竞争力、建立全国应急响应中心而进行了大量投入。首先,研发平台聚焦核心技术能力的平台化输出,为安全产品提供共性核心能力,这些研发平台的开发具有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其次,公司核心产品主要为网络安全领域的“新赛道”产品,开发这些产品要采用大量新技术,对研发人员能力要求高,增加了公司的研发投入;此外,公司在盈利模式的建设期仍需扩张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持及安全服务团队,以期夯实规模性研发底座,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技术服务,积聚品牌效益,产生持续性商机,因此产生大量人员费用。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随着公司各项费用管控措施的实施,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规模经营效益已逐年提升,但未来能否扭亏仍有不确定性,无法保证短期内实现盈利或进行利润分配。
(二)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58.09亿元,同比增长39.60%,尤其是布局的新赛道
产品、主动防护类产品高速增长。公司未来能否保持持续成长,受到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态势等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也取决于公司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推广及销售等因素。市场规模的变化、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新市场需求的培育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下游市场需求发生波动。如果未来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出现持续下滑或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公司未能及时培育和拓展新的应用市场,将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面临下降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销售等方面进行投入,如公司收入未能按计划增长,或规模效应未按预期逐步显现,则可能导致亏损进一
4步增加。如果上述影响公司持续成长的因素发生不利变化,且公司未能及时采取
措施积极应对,则不能保证收入按计划增长,公司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将导致公司存在成长性下降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所处的网络安全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行业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公司在新技术的研发方向、重要产品的方案制定等方面不能及时做出准确决策,从而使公司新产品无法满足未来的行业需求,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同时,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通过不断尝试才可能成功,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关键技术未能突破或者产品具体性能、指标、开发进度无
法达到预期而研发失败的风险。此外,各种原因造成的研发创新及相应产品转化的进度拖延,也有可能造成公司未来新产品无法及时投放市场,对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公司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2、核心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当前公司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研发阶段,因此核心技术人员稳定及核心技术保密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市场竞争中,一旦出现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流失、核心技术信息失密、专利管理疏漏,导致核心技术流失,公司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将受到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来自于政府、公检法司、能源、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军队
军工、运营商等领域,受上述最终客户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等因素影响,该部分用户大多在上半年对全年的投资和采购进行规划,下半年再进行项目招标、项目验收和项目结算,收入主要集中于四季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又由于公司费用在年度内较为均衡地发生,而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可能造成公司前三季度亏损较大的情况,公司收入和盈利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52、公司人员规模快速扩张,人力成本较高,可能对公司运营效率及管理效
率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占比较高。主要原因系公司为快速完成研发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销售及渠道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快速扩张了人员规模。上述基础体系在建设期间并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造成了人力成本占营业总成本的比例较高,人员规模与收入规模短期内无法匹配的情况,对公司盈利能力、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知识产权等纠纷的风险
公司属于高技术行业,拥有大量重要的知识产权资产,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等。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亦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经营理念下进一步落实了“研发与知产保护协同”、
“专利两检三审”、“案件、代理分级”、“核心专利”等制度和流程。公司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链条,在网络安全领域已构筑一定的知识产权壁垒,具备了一定的抵抗外部风险和压力的能力。
公司在经营中严格遵守国家各项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履行经营中签订的协议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约定,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但由于相关技术的通用性和相关协议中知识产权约定的复杂性,不排除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可能性,这类纠纷发生后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不排除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4、因最终客户发生数据泄密及其他网络安全事件时,公司承担罚款或赔偿
的风险
公司作为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确保其提供的网络产品、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并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履行相关告知和报告义务,涉及收集用户信息的应取得用户的同意并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如公司无法履行该等义务,则有面临被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或罚款等风险。此外,当最终客户发生数据泄密及其他网络安全事件时,如主管部门认定公司在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时违反了国家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能需根据销售合同的约定向客户承
6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从而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五)财务风险
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持续资金需求较大的风险一方面,公司以“数据驱动安全”为技术理念,重点建设了研发平台,聚焦核心技术能力的平台化输出,为安全产品提供共性核心能力,将安全产品需要的通用且核心能力平台化、模块化,避免了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核心能力的重复研发,将极大降低未来新产品的研发成本及研发周期。但是上述研发平台的建设具有周期较长、投入较高的特性,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时间及资金进行开发、整合及完善,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支出较高,但是随着部分研发平台逐步进入量产阶段,上述情况将会改善;另一方面,公司核心产品主要为网络安全领域的“新赛道”产品,如泛终端、新边界、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安全防护产品,开发这些产品要采用大量新技术,对研发人员能力要求高,增加了公司的研发投入。此外,网络安全行业与国际形势、技术发展、威胁变化均有较强的关联性,当攻防角色、模式或技术出现重大变化时,仍然需要进行较大的研发投入。
2、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未来,在政企单位信息化改造以及新基建建设过程中,公司仍可能承接系统集成性质的网络安全项目,公司在系统集成性质的网络安全项目中向第三方采购的硬件,由于该等第三方硬件的市场较为成熟、价格相对透明,因此硬件及其他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此外,由于集成类项目最终客户多为政企单位,受其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等因素影响,付款周期较长,对公司形成营运资金占用,并使得公司应收账款增加,使得该等业务收入的增长对公司净利润贡献度较低,尽管公司产品和服务高利率较高,但受该等业务影响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六)行业风险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持续完善,网络安全市场规范性逐步提升,政企客户在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稳步增长;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物联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网络安全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必
7要保障,其投入将持续增加。网络安全市场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较多参与者,网
络安全市场快速增长,市场机遇也带来了较多参与者,竞争相对激烈。随着网络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吸引更多的竞争者进军政企网络安全领域,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公司来自政府及关基等特定行业类客户收入占比较高,行业需求变化可能导致业绩产生波动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政府、公检法司部门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40%,近年来,该等行业客户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需求主要由信息化投资加大、安全威胁加剧、网络安全监管趋严等因素驱动。未来,如因信息化投资增速、安全威胁程度、网络安全监管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该等行业客户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需求发生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如与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相反的情形,例如国家信息化投资放缓、安全威胁程度降低等持续出现,公司可能面临网络安全市场逐渐饱和、收入增速放缓。
(七)宏观环境风险公司从事的网络安全等相关业务通常需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
销售许可证等产品认证。如果未来国家相关认证的政策、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且公司未及时调整以适应相关政策、标准的要求,公司存在业务资质许可及产品、服务认证不能获得相关认证的风险。同时,若公司未来拓展的新业务需通过新的资质认定,且公司相关业务资质许可及产品、服务认证未能通过相关认证,将对公司开拓新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包括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退税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如果国家相关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公司未能如期收到增值税返还款项,将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若新冠肺炎疫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将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及时向合作伙伴履约,无法对客户进行上门技术支持,客户的付款有所延迟等。该等情况均会对公司业务前景、研发计划、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奇安信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8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1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本期比上年同期增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减(%)
营业收入580907.56416117.4139.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474.96-33436.61不适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78816.25-53926.84不适用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196.11-68855.63不适用本期末比上年度末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12月末2020年12月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9610.291000766.62-1.11
总资产1348291.931242431.918.52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82-0.5451.8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82-0.5451.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1.16-0.8733.33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3-4.71减少0.92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8.00-7.59减少0.41个百分点
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0.1029.51增加0.59个百分点
(%)
2021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变动的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0907.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60%,
主要系:(1)网络安全行业主管部门更加注重对“实战化”防御效果的考核,主管部门“三化六防”新思想驱动政企客户需求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法”转变;公司内生安全技术理念和新赛道安全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十四五”
网络安全重点建设需求,并且公司产品更具备实战化、体系化、协同联动的主动防御能力,促进了公司在运营商、医疗、能源、金融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客户以及政府客户的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得益于公司坚定推进“研发平
9台化”战略,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已经逐步取得效益,用标准化生产满足客户个
性化需求的“标品化”核心产品质量和性能全面提升,推动核心产品的收入规模明显提升,多款新赛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持续领跑全行业。
2、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474.96万元,亏损较上
年同期增加6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78816.25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46.15%。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了高研发投入且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研发平台、布局“新赛道”产品、提升攻防竞争力、建立全国应急响应中心而进行了大量投入。
3、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为-0.82元/股,较上年同
期下降51.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16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33.3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3%,较上年同期减少0.92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0%,较上年同期减少0.41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选择了高研发投入且人员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进而持续亏损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10%,相较于上年度增
加0.5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公司2021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变动具有合理性。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2021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如下:
(一)开创性的网络安全建设理念
公司开创性地提出了“内生安全”的核心理念,重塑网络安全体系,从过去的“局部整改”、“事后补救”的外挂式建设模式走向“深度融合”的体系化建设模式,改善网络安全体系化缺失、碎片化严重、协同能力差的旧有局面,构建全面的“事前防控”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与信息化过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在信息化新建或改造中协助客户开展安全规划工作,扩大网络安全投入和产业规模,确保安全和信息化真正形成“一体化之两翼”、“双轮驱动”的效果。在“十三五”期间和目前进行中的“十四五”阶段,公司已为帮助了众多大
10中型客户有效开展了安全咨询和主动防御体系化规划,提升了网络安全在信息化
投资中的预算占比,将网络安全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夯实政企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底座,体现行业龙头的责任与担当。
(二)强大的安全对抗技术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攻防对抗,公司已建成全链条以攻防为核心的技术能力体系。从漏洞挖掘与利用,到攻击检测与响应、恶意样本分析与查杀、威胁诱捕与反制、攻击追踪与溯源,再到威胁情报、全网攻击态势感知、APT 组织监控及电子取证等环节,均取得出色的成绩。
(三)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及平台能力
1、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在多个新安全技术领域中,研发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在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应用安全等新兴领域全面布局,并获得业界认可。
2、强大的研发平台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研发能力平台化”战略,已发布的八大研发平台提前结束重投入期阶段。“鲲鹏”、“诺亚”、“雷尔”、“锡安”“川陀”、“大禹”、“玄机”、“千星”,以八大网络安全研发平台为基础核心组件,再配合少量定制化特殊组件,快速研发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大部分安全产品的研发周期将明显缩短,预期在2022年研发平台将快速进入量产阶段。
(四)全面丰富的网络安全产品体系
公司丰富的产品体系能够内生于客户的各个关键信息化领域,与其信息化环境进行深度融合与覆盖,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防护。报告期内,根据2022年
3月31日安全牛发布的第九版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公司的产品线覆盖全
部13个一级安全领域和79个二级细分领域,几乎覆盖了全部一类安全领域和大部分二级细分领域,多年稳居入选全景图细分领域最多企业榜首。
(五)强大的安全咨询规划、实战攻防、安全运营与应急响应服务能力
111、强大的咨询规划服务能力
公司已为政府、部委、重点央企、金融、智慧城市/数字政务、大型制造业
等近百家大型机构进行了“十三五”、“十四五”、3-5年期网络安全体系规划设计,完成输出了“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白皮书、方法论、配套工具集,对重点行业的“十四五”网络安全规划产生重要牵引作用,成为唯一进入 Forrester 2021 年亚太区网络安全咨询服务报告《Cybersecurity Consulting Services In Asia PacificQ3 2021》的中国厂商。
2、强大的实战攻防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在国家级的年度网络攻防演习中,公司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漏洞报告和响应方面,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漏洞数据同步公安部、网信办、工信部和国家漏洞库,成功发现 Windows、MacOS、iOS、Android 等操作系统和 Adobe、OracleIE、Safari 等应用的重要漏洞。
3、全天候、全覆盖的安全运营与应急响应服务能力
公司作为主要技术保障单位已先后完成了建党百年、国庆70周年、建党60
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海军建军
70周年、全国两会、春晚、中非合作论坛、上合组织成员国峰会、十九大、博
鳌论坛、2020服贸会等国家级网络安全保卫任务。除此以外,公司作为奥运会历史上首家第三方网络安全服务商,2021年12月,奇安信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在北京奇安信安全中心正式启动。公司以“零事故”交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网络安保答卷,并首创了融合供应商、供应链安全的冬奥会系统安全体系。全国的政企机构遇到任何网络安全问题,都可以拨打95015,奇安信为社会各政企单位提供24小时冬奥标准的应急响应及处置服务。
(六)优质的客户群、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完善的营销体系
公司客户范围已覆盖大多数中央政府部门、中央直属企业和银行以及全行业的客户单位。
公司根据国内市场布局和客户群体的特点打造了数十个纵向行业部与32个
省分区域交叉的矩阵式销售体系,创新并实践了一套围绕人员、行业、地域、产
12品、时间(简称“人行地物时”)五个要素进行高效运作的网格化营销体系。
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具有网络覆盖面广和服务响应及时的优势,成为提高和巩固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网络安全领域的著名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奇安信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著名品牌。公司是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官方网络安全服务和杀毒软件赞助商,由此成
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安全品牌;公司每年举办的“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已成为
亚太地区最专业的、规模最大的网络安全盛会之一,大会“内生安全”的主题思想成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八)优秀人才团队和良好的企业文化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793人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39.27%;拥有3263人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服务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3.79%,形成了技术人才壁垒。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74840.33万元,相较于2020年度122808.92
万元增长42.3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10%,相较于上年度增加
0.5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万元)174840.33122808.9242.37
研发投入合计(万元)174840.33122808.9242.37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0.1029.51增加0.59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金额上升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薪资水平上涨导致薪酬增加,且本期较去年同期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二)研发进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进“研发能力平台化”战略,全
13面提升大数据安全智能检测与管控产品的实战化攻防能力,继续完善安全运营及
安全服务工具的自动化能力,继续打磨创新赛道的安全产品成熟度,加快布局信息技术创新领域的安全产品品类。
1、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全面布局“研发能力平台化”战略,已逐步打造8
大研发平台,升级了已有的“鲲鹏”、“诺亚”、“雷尔”、“锡安”四大研发平台,还发布了“川陀”、“大禹”、“玄机”、“千星”新四大平台,以八大网络安全研发平台为基础核心组件,再配合少量定制化特殊组件,快速研发出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平台的功能及易用性在持续提升过程中。
2、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赛道领域深入布局,新赛道产品快速更新迭代,研发成果丰硕。
3、报告期内,公司还获得丰富的技术专利成果及软件著作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662项网络安全领域的主要发明专利和1099项主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另有827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核中。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如下:
本年新增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发明专利3851771066662实用新型专利0007外观设计专利2613055软件著作权15715701099其他0000合计56834710661823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及结余情况如下:
项目金额(元)
募集资金总额5718922581.90
14减:发行费用307067554.76
募集资金净额5411855027.14
加:存款利息和现金管理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净额83677995.56
减:直接投入募投项目的金额3050947233.36
临时补流资金1100000000.00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1344585789.34奇安信2021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2021年度,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
的奇安信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变动:
单位: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原
姓名职务(注)年初持股数年末持股数增减变动量因
齐向东董事长1495616401495616400-限制性股票
吴云坤董事、总裁05102051020归属
姜军成董事000-限制性股票
杨洪鹏董事、副总裁051025102归属
孟焰独立董事000-
徐建军独立董事000-
赵炳弟独立董事000-
15韩洪伟监事会主席000-
张嘉禾职工代表监事000-
王欣监事000-限制性股票刘红锦财务总监051025102归属限制性股票何新飞副总裁01785717857归属限制性股票徐贵斌副总裁02040820408归属限制性股票左文建副总裁01403114031归属限制性股票马勒思董事会秘书051025102归属限制性股票大数据与安全运
马江波010311031归属、二级营业务线总经理市场减持限制性股票云安全业务线总
刘浩01253112531归属、二级经理市场减持行为安全事业部限制性股票刘岩01403114031总经理归属大数据与态势感限制性股票吴勇义知业务线技术总076537653归属监终端安全业务线限制性股票顾永翔051025102副总经理归属终端安全业务线
吉艳敏025512551-技术总监智能安全网络事
樊俊诚025512551-业部副总经理安全大数据中心
叶盛076537653-架构师终端国产化事业
汤迪斌025512551-部总经理
合计/149561640149735916174276/
注:马江波、刘浩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16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13 18:19 , Processed in 0.17314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