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213|回复: 0

博众精工: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修订稿)

[复制链接]

博众精工: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修订稿)

懒人美食谱 发表于 2022-6-23 00:00:00 浏览:  213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股票简称:博众精工股票代码:688097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
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B7栋401)
公告日期:2022年6月声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
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
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重大事项提示本公司特别提请投资者注意,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正文内容,并特别关注以下重要事项。
1、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已经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2022年3月11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2022年第
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尚需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作出予以注册决定后方可实施。
2、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规
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包括符合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
其他合格的投资者等。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2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由公司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在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对本次发行予以注册的决定后,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本次发行申购报价情况,遵照价格优先等原则协商确定。若发行时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本次发行对象有新的规定,公司将按新的规定进行调整。
本次发行的所有发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并按同一价格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
3、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即“发行底价”)。若公司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的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发行的发行底价将进行相应调整。
本次发行通过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最终发行价格将由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在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对本次发行予以注册的决定后,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遵照价格优先等原则,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情况协商确定,但不低于前述发行底价。
4、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本次发行不超过120754950股(含
120754950股)。最终发行数量将在本次发行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予以注册决定后,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与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若公司在审议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至发行日期间
发生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事项或者因股份回购、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等
事项导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化,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数量上限将作相应调整。
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总数因监管政策变化或根据发行注册文件的
要求予以变化或调减的,则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总数及募集资金总额届时将相应变化或调减。
5、本次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法律法
规对限售期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本次发行对象所取得的股份因公司送股、资本公积转增等形式所衍生取得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股份锁定安排。限售期届满后按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执行。
6、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70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
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投资总额拟投入募集资金额
1新能源行业自动化设备扩产建设项目74622.8374600.00
2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设备升级项目48207.0748000.00
3新建研发中心项目22508.9822500.00
4补充流动资金24900.0024900.00
合计170238.88170000.00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募集资金到位后,若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范围内,公司将根据实际募集资金数额,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情况,调整并决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优先顺序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金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将由公司自筹解决。
7、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也不会导
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8、本次发行前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将由本次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按照发
行后的股份比例共享。
9、公司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发[2012]37号)以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2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2]3号)等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公司未来三年(2022年-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本募集说明书已对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尤其是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近三年现金分红金额及比例、未分配利润使用安排情况进行了说明,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上述具体内容请参考本募集说明书“第二节发行人基本情况”之“七、报告期内利润分配政策、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度及执行情况”相关内容。
10、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公司的总股本
和净资产规模将相应增加。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使用及实施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本次发行存在每股收益等指标在短期内被摊薄的风险。为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就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对即期回报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制定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的具体措施。相关情况详见《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及公司采取措施的公告》。特此提醒投资者关注本次发行摊薄股东即期回报的风险;同时,虽然公司为应对即期回报被摊薄风险而制定了填补回报措施,但所制定的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11、董事会特别提醒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关内容,注意投资风险。目录
声明....................................................2
重大事项提示................................................3
目录....................................................1
第一节释义.................................................3
第二节发行人基本情况............................................9
一、发行人基本信息.............................................9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9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13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42
五、科技创新水平以及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或措施.............................56
六、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67
七、报告期内利润分配政策、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度及执行情况.....................70
第三节本次证券发行概要..........................................74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74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77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78
四、募集资金投向.............................................79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79
六、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80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80
第四节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81
一、项目基本情况.............................................81
二、项目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107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营业务的说明,以及募投项目实施
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方式.....................................107
四、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情况.....................................108
第五节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110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110
1-1-1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110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情况............................110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
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的同业竞争的情况.............................111
五、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
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111
第六节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112
一、经营与研发风险...........................................112
二、财务风险..............................................115
三、管理与内控风险...........................................116
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的相关风险 ............................. 117
五、与募集资金运用相关的风险......................................118
第七节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120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120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127
三、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128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130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131
董事会声明...............................................132
1-1-2第一节释义
在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中另有所指,下列词语或简称具有如下特定含义:
一、基本术语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拟募本次发行指
集资金不超过170000.00万元的行为
博众精工、发行人、公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司、股份公司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原名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博众有限指公司),系发行人前身股东大会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苏州凡特斯指苏州凡特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北京凡赛斯科技有限公司,原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已注北京凡赛斯指销
上海莘翔指上海莘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五角指苏州五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灵猴指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博众机器人指苏州博众机器人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深圳博众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原名“深圳方井自动化有限公深圳博众激光指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乔岳指苏州乔岳软件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众驰指苏州众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香港乔岳指乔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美国博众 指 BOZHON INC.(美国博众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BOZHON TECHNOLOGY(SINGAPORE) PTE. LTD.(博新加坡博众指
众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博衆精工株式会社(博众精工株式会社),系发行人子(孙)日本博众指公司
苏州灵动指苏州灵动机器人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深圳鸿士锦指深圳市鸿士锦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凡众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苏州凡众指公司
苏州凡赛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苏州凡赛斯指公司
苏州翔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苏州翔赢指公司
苏州立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苏州立赢指公司
1-1-3苏州灵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
苏州灵赢指公司
苏州众之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苏州众之赢指公司
博众仪器指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博众仪器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公博众仪器合伙指司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INDIA PRIVATE
印度博众 指 LIMITED ,系发行人子(孙)公司众驰富联指河南众驰富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众信工业设备自动化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众信合伙指
行人子(孙)公司
众信装备指河南众信智能装备服务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众信工业自动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众信工业指公司苏州海益视指苏州海益视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Linkyu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系发行人子(孙)越南灵越指公司
博众产业指苏州博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博众新能源指苏州博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四川众达指四川众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博众半导体指苏州博众半导体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子(孙)公司苏州博众半导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子(孙)半导体合伙指公司
重庆博瑞驰指重庆博瑞驰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全资子公司,已注销美国博众机器人 指 BZ Robot Inc.,系发行人控股子公司,已注销苏州粤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参股企苏州粤赢指业深圳分公司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北京技术研究院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院东莞分公司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BOZHON ( SUZHOU)越南办事处指
PRECISION INDUSTRYTECHNOLOGY CO LTD,已注销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名“苏州市乔岳国际贸博众集团指易有限公司”、“乔岳投资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更名为“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众一指苏州众一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苏州众二指苏州众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苏州众之三指苏州众之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苏州众六指苏州众六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苏州众之七指苏州众之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1-4苏州众之八指苏州众之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苏州众十指苏州众十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招银成长贰号指招银成长贰号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招银朗曜指深圳市招银朗曜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美的智能指广东美的智能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长江晨道指长江晨道(湖北)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江苏高投指江苏高投毅达宁海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苏州金信指苏州金信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苏州洽道指苏州洽道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合肥敦勤指合肥敦勤致瑞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苏州英仕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苏州英仕杰指企业
苏州兰生商务会所发展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苏州兰生商务指的企业
苏州从容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苏州从容堂指企业
苏州埼赢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埼赢文化指业
苏州埼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苏州埼育指业
苏州埼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苏州埼敏指业
香港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原系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香港博众指企业,已于2020年4月注销苹果公司、苹果、Apple 指 Apple Inc.及其下属公司
华为、华为公司指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
格力、格力集团指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
富士康、富士康集团指富士康科技集团及其下属公司
和硕联合、和硕联合集
指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gatron)及其下属公司团
广达、广达集团 指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QuantaComputerInc)及其所属企业
纬创、纬创集团 指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WistronCorporation)及其所属企业
歌尔、歌尔集团指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蔚来汽车指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立讯精密指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
ATL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指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LG化学 指 LG Chem.Ltd,隶属于韩国 LG 集团SK 指 SK Innovation Co.Ltd,韩国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1-1-5三星 SDI 指 Samsung SDI Co.Ltd,隶属于三星集团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是专注于锂电、动力电池领域的集产高工产研、GGII 指 业研究、展览会议、专业网络传媒于一体的全方位整合服务平台
SNE Research 为可充电电池行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全球市场研究和指资询服务的韩国咨询机构
IDC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是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指费科技市场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发行人于首次公开发行 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的“消费电子IPO募投项目 指 行业自动化设备扩产建设项目”“汽车、新能源行业自动化设备产业化建设项目”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交所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家发改委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科技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公司章程》指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注册管理办法》指《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板股票上市规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则》
华泰联合证券、保荐机指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构、保荐人
立信/立信会计师指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澄明则正指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
报告期、最近三年一期指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3月元、万元、亿元指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二、专业术语
治具指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
BOM Bill of Material 的缩写,即物料清单,是描述企业产品组成表 指的技术文件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利用计算机及指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核心是计CAM 指 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制造生产过程的应用系统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的缩写,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指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CNC加工 指 运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对生产物料进行加工
1-1-6FCT 指 Functional Circuit Test的缩写,即功能测试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即印制线路板,是一种重要的指电子器件
PO 指 Purchase Order的缩写,订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PLC 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指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指行业里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的缩写,即标准作业程序指导SOP 指 书,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生产的文件SIP 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 的缩写,即标准检验指导书,指是一种用于指导生产过程检验和产品质量检验的文件
FATP Final Assembly Test & Package 的缩写,指整机产品的组装与指测试生产阶段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固态化合物半指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器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而发光Mini-LED 指 LED芯片尺寸在 75-300μm的 LED 显示屏
Micro-LED 指 LED芯片尺寸小于 75μm的 LED显示屏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 VR),是一种可以创建VR 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指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AR 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指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
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IPD 英文“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的缩写,即集成产品指开发,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
B Business端的缩写,泛指企业客户,主要区别于个人消费者端 指
(C端)
C Customer端的缩写,泛指个人消费者端,主要区别于企业客端 指
户(B端)线割指运用线形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切割精雕加工指运用精雕机对生产物料进行加工
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工业机器人指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传感器指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1-1-7ISO900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指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1-1-8第二节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TECHNOLOGY CO.LTD.注册地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博众精工
股票代码:688097
成立日期:2006年9月22日
法定代表人:吕绍林
注册资本:402516500元
经营范围: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车间集成设备、生产线、立体仓库及软件、
工业自动化集成设备、工装夹具、新能源充放电设备、激光设备、激光设备周边
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研发、生产、系统集成、工程安装、销
售、售后服务;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新能源汽车产
品、机械电子设备、工业移动小车、工业移动搬运设备和相关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信息技术与网络系统、大数据产品、物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咨询、
云平台服务、销售;自有房产租赁;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
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者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发行人股权结构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发行人股本结构如下:
1-1-9单位:股
股份类别持股数量持股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36332950090.26%
1、国家持股-0.00%
2、国有法人持股18130000.45%
3、其他内资持股36151650089.81%
其中: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36000000089.44%
境内自然人持股15165000.38%
4、外资持股-0.00%
其中:境外法人持股-0.00%
境外自然人持股-0.00%
二、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91870009.74%
1、人民币普通股391870009.74%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0.00%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0.00%
4、其他-0.00%
三、股份总数402516500100.00%
(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1、控股股东基本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博众集团直接持有发行人32.22%的股份,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博众集团的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9679806640C
法定代表人:吕绍林
成立日期:2008年8月25日
注册资本:人民币28304.257046万元
实收资本:人民币28304.257046万元
注册地: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
生产经营地: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企业管理;
会议及展览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以1-1-10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股东名称持股比例
股东构成:吕绍林64.60%
程彩霞35.40%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博众集团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未开展其他经营业务,自设立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与发行人主营业务没有关联性。
2、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为吕绍林、程彩霞夫妇。博众集团与苏州众一、苏州众二、
苏州众六、苏州众之七、苏州众之八、苏州众十同受吕绍林、程彩霞夫妇控制,为一致行动人。截至报告期末,吕绍林、程彩霞夫妇通过博众集团、苏州众一、
苏州众二、苏州众六、苏州众之七、苏州众之八、苏州众十间接控制博众精工合
计81.39%的股份。最近三年,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无重大权属纠纷情况,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吕绍林先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身份证号43052719730912****,住所为吴江区松陵镇桃花苑*号。吕绍林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吕绍林1973年生,毕业于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工学院,大专学历。2014年至今,均担任博众精工董事长兼总经理。
程彩霞女士,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身份证号36233019791124****,住所为吴江市松陵镇桃花苑*号。程彩霞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程彩霞1979年生,毕业于苏州职业大学,大专学历。
吕绍林、程彩霞夫妇对发行人的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
1-1-113、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除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外,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如下:
类型序号关联方名称关联关系业务情况
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股控股股东,从事股
1博众集团100.00%,其中吕绍林持股64.60%、权投资业务,未开
程彩霞持股35.40%展其他经营业务
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股56.30%,
2未开展具体经营活乔之岳其中吕绍林持股36.37%、程彩霞持

股19.93%
3直接持有博众精工2.68%股份,控持股平台,未开展苏州众一
股股东博众集团担任 GP 具体经营活动
直接持有博众精工38.44%股份,控股股东博众集团担任 GP;实际控
4持股平台,未开展控股股苏州众二制人合计持有71.05%的份额,其中
具体经营活动
东、实际吕绍林持有45.02%的份额、程彩霞
控制人持有26.03%的份额
控制的5直接持有博众精工1.79%股份,控持股平台,未开展苏州众六其他公 股股东博众集团担任 GP 具体经营活动司
6直接持有博众精工1.79%股份,控持股平台,未开展苏州众之七
股股东博众集团担任 GP 具体经营活动
7直接持有博众精工1.79%股份,控持股平台,未开展苏州众之八
股股东博众集团担任 GP 具体经营活动
8直接持有博众精工2.68%股份,控持股平台,未开展苏州众十
股股东博众集团担任 GP 具体经营活动
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100.00%,其无实际经营业务,
9苏州英仕杰中吕绍林持股50.00%,程彩霞持有持苏州兰生商务
50.00%90%股份
10苏州兰生商苏州英仕杰的子公司,其中苏州英无实际经营业务
务仕杰持股90.00%,程彩霞持股
1-1-12类型序号关联方名称关联关系业务情况
10.00%
从事会务服务等方
11从容堂文化控股股东博众集团持股100.00%面的业务,截至目
前尚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
12截至目前尚未开展埼赢文化控股股东博众集团持股100.00%
实际经营业务从事企业管理咨询
13100.00%等方面的业务,截苏州埼育控股股东博众集团持股
至目前尚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从事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方面的
14苏州埼敏控股股东博众集团持股100.00%业务,截至目前尚
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
4、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有股份的质押或其他争议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或其它有争议的情况。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发行人所处行业
博众精工主营业务为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自动化关键零部件以
及工装夹(治)具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博众精工主营业务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C3563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根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联合发布并修订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2011年度)》,属于“七、先进制造业-94、工业自动化行业”。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相关政府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检
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据此,发行人广义的行业分类属于智能装备制造业。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1-13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体制,宏观调控职能归属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以及商务部,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上述监管部门主要通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意见等
履行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行业内的企业基于市场化原则自主经营。智能装备制造业无准入限制。
智能装备制造业的行业自律协会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主要职能为: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的规范,规范行业行为;为政府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协助管理本行业国家标准,负责本行业标准的组织修订与管理;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本行业的科技成果鉴定等。
2、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1)行业主要产业政策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加速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各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环境。近年来,行业内主要的产业政策如下:
法律法规及时间发布单位相关内容产业政策
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两步走”战略,该文件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中明确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2015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年《中国制造
52025国务院发展智能装备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月》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华人民共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2016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二届全年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3和社会发展第国人大四次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
十三个五年规会议
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划纲要》
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
1-1-14法律法规及
时间发布单位相关内容产业政策
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工业和信息《机器人产业的蓝图,其中明确,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
2016化部、国家年发展规划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
3月(2016发展和改革-2020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委员会、财年)》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政部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发挥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对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规划指出,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2016《装备制造业质检总局、年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
8标准化和质量国家标准月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提升规划》委、工信部
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
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发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
2016年展规划工信部、财成套装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引导有基础、12月(2016-2020政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年)》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
“十三五”期间,先进制造领域重点从“系统集成、《“十三五”先
2017智能装备、制造基础和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年进制造技术领
4科技部四个层面,围绕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月域科技创新专
等13个主要方向开展重点任务部署加速推动制造项规划》业由大变强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国家智能制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
2018年造标准体系建工信部、国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8月设指南(2018家标准化委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年版)》准体系。
《新一代人工
2018“基于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年智能产业创新
11工信部检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列入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月重点任务揭榜备揭榜任务。
工作方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2019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2019《年国十三届全国年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深
3务院政府工作人大二次会月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报告》议
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
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1-1-15法律法规及
时间发布单位相关内容产业政策《工业和信息
2019化部关于促进年工业和信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提高生产过程的自
9制造业产品和月化部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
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
2021和社会发展第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年
3十四个五年规全国人大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月
划和2035年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远景目标纲模化应用。
要》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为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具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概况
(1)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智能装备是一种集机械系统、运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信息
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力劳动的依赖,显著提高生产精度、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工程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制造、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一国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的特征,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从细分行业来看,智能装备制造业可分为三个子行业:上游为关键零部件子行业,主要生产精密减速机、伺服系统及机器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中游为工业机器人本体子行业;下游为自动化设备子行业。公司即处于自动化设备行业,主
1-1-16要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智
能化生产解决方案。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发达国家大量应用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我国开始逐步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支持,1985年国家将工业机器人列入科技攻关发展计划。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事业单位研制出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焊接机器人
等多种自动化设备。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开发出了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检测、注塑、冲压和喷涂等多种功能的自动化设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仍存在差距,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和自主生产能力较弱。关键零部件产业被国外厂商把持使得零部件价格居高不下,提高了国内自动化单元产品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国内厂商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世界主要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如西门子(SIEMENS)、ABB(Asea Brown BoveriLtd.)、发那科(FANUC)等国际巨头均已进入国内市场,其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强大的研发团队等优势基本垄断了我国智能装备的高端市场。机器人、先导智能、赛腾股份、赢合科技等国内厂商经过多年发展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项目经验,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厂商整体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趋势方向是自动化、标准化、集成化和信息化,而
1-1-17完整的智能工厂必须包括:智能仓储系统、智能搬运系统、智能机械设备、智能
感知网络和信息整合平台等。智能化工厂可以解决工厂、车间和生产线以及产品的设计到制造实现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设计到生产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效益最大化。
(2)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概况
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以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即系统集成商为主,他们主要面向终端用户及市场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并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公司定位于产业链中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商,是整个智能装备行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较于机器人本体供应商,系统集成业务需要具有产品设计能力、对终端客户应用需求的工艺理解、相关项目经验等,提供可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标准化、个性化成套装备。系统集成业务处于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用户提供设计方案,要具有产品设计能力、对终端客户应用需求的工艺理解、相关项目经验等,提供可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标准化、个性化成套设备。
与标准产品的供应商相比,系统集成业务还要具有产品设计能力、项目经验,并在对用户行业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提供可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标准化、个性化成套装备,是整个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行业近三年来的新发展情况
2015年首次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
十年的行动纲领,其中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此后,
2016年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规划》提出了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对于智能制造行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推动的是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而非仅仅实现自动化。因此,自“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来,智能制造领域的1-1-18技术逐步升级迭代,新技术方向为智能制造通过传感、机器视觉等系统的应用,
形成大数据的采集、反应和对未来的预测,在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质量和管理体系三方面形成有效闭环。同时,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领先全球,大量终端消费需求已经或即将被互联网化,这种趋势下就会倒推企业加快制造端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改造,互联网化的改造也是近年来智能制造行业技术改进的重要方向。
在此基础上,有竞争力的业内企业正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实现生产乃至整条供应链的数字化,构建智能工厂。这些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端至端的实时规划和互联、自控系统、数字孪生等。凭借这些技术,效率得以提升,企业能够批量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
另外,过去30年,全球制造强调的是速度、精度和使用寿命,但新一代消费者对快速迭代产品需求在持续上升,如不断更新的 iPhone等智能手机风靡全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佐证,因此在新的需求趋势下,制造业将更关注用户体验和定制化需求,如何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将客户产品理念快速转化为设计方案和产品成为了业内企业在业务模式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行业市场容量
智能装备制造业包括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
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工业自动化行业,一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高度直接体现了其智能装备制造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力劳动生产的趋势不断推进,自动化设备销售量逐年提高。根据中间市场投资银行 Harris Williams的分析,2020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76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2650亿美元。
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三大因素影响下,我国工业自动化将持续提升,智能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我国装备制造特别是智能装备制造业,“十三五”期间全面迎来发展的机遇。根据中国工控网《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已经从2004年的652亿元增长至
1-1-192020年的2057亿元。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装备
制造特别是智能装备制造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3、行业发展趋势
(1)人口结构变化,促使对自动化设备需求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自2011年开始下降。这种人口转变趋势在劳动力市场上反映为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逐渐减少,国内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也快速提升,20201-1-20年人均工资达到8.28万元,是2010年同期的2.68倍,年化复合增长率10.35%,
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因此,我国经过30多年高速经济发展,目前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增速放缓,且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年轻一代观念意识的转变,劳动力市场成本逐渐攀升,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竞争的模式亟待改变。在此背景下,由于劳动力的稀缺,人工成本必将进入上升通道,从而使得机器替代人工成为长期的发展趋势,未来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持续提升。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
自动化成套装备是指以机器人或数控机床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媒介,将所有设备高效连接而形成的大型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它是高端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业基础,其最大优势在于解决生产的高效性和一致性问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加大。在调结构过程中,实现转型的企业将能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和优惠政策,与之相反,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境地。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促使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工业企业通过大量运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来实现提高生产效
1-1-21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效果。可以预见,自动化装备作为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前提,必将在汽车、电子、机械、医药、电力设备、交通运输、能源、化工等诸多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3)国家政策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未来发展机遇良好
自动化装备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国从政策上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给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4)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需求迫切,技术实力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装备自给率虽有提高,但仍面临着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水平低的严峻形势。
高端装备领域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需求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自动化核心技术,推进高端装备国产化成为我国自动化行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力争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政策鼓励、市场需求迫切的情况下,未来业内企业的竞争将体现为技术积累的竞争,技术实力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
(5)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业内有竞争力的设备商将拓展数字化工厂等高端业务,增强客户粘性长期以来,外资厂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在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为应对日渐成熟的国内厂商发起的挑战,以西门子(Siemens Ltd)、ABB(Asea1-1-22Brown Boveri Ltd)、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
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开始强化在国内市场的布局。虽然国际知名自动化厂商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占据了较高的份额,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以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突破。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经能生产大部分中低端自动化设备,基本满足电子、汽车、工程机械、物流仓储等领域对中低端自动化设备的需求。
同时,国内还涌现了少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它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动化设备制造能力,能够独立研发自动化设备高端产品,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未来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行业整合的展开,预计自动化设备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掌握核心技术资源、综合服务能力的厂商将有较大机会从竞争中胜出。
另一方面,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精髓是智能工厂,“中国制造2025”战略亦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而智能工厂能有效的实现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在智能工厂中,机器社区将自行组织,供应链将自动相互协调,未加工的产品将向机器发送完成其加工所需数据,然后由后者将其变成商品,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质量和管理体系三方面形成有效闭环,各机器组直接在统一的信息化系统调度下进行工作,生产效率将得以进一步提升。在未来的竞争中,业内有竞争力的自动化设备提供商将向数字化、信息化领域拓展,向客户提供整体智能工厂规划方案。由于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定制化程度较高,与信息化系统的匹配工程复杂,因此在智能工厂规划方案确立实施后客户较难以低成本的方式变更作业设备,设备提供商对客户的粘性、不可替代性将大大增强。为此,在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业内有竞争力的设备商将拓展数字化工厂等高端业务,增加其在价值链上的不可替代性和客户粘性。
(6)单机设备逐渐减少,“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逐渐增加
随着下游生产企业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上升,尤其是劳动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
1-1-23以及劳动力短缺情况愈加频繁时,将倒逼更多无人化自动生产车间的出现,单机
销售下游客户对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无人化车间的需求将上升。无人化车间将以“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出现,先行解决劳动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的痛点。“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成套设备的普及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实现打造未来智慧工厂与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一步,更是智能装备生产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4、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工业自动化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研发设计的投入高,开发难度大,导致该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但不同细分市场利润率有差别。少数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自动化程度及行业经验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且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这些企业在高端设备市场享有较高的利润水平。低端产品市场由于聚集了大部分技术水平较低的设备生产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水平相对较低。
(四)行业特点
1、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内主要企业
(1)行业竞争格局
博众精工所处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业内企业是在对客户行业和客户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凭借其设计研发能力和项目经验,根据客户需求自主设计、研发自动化设备,并依据产品设计方案采购零部件,执行设备、生产制造。由于生产所需的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等部件主要由对外采购取得,因此与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和自动化单元产品制造商相比,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配套设计研发能力、项目执行经验、客户行业理解深度和客户服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以 ABB(Asea Brown Boveri Ltd)、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
川电机(YASKAWA)、西门子(SIEMENS)、通用电气(GE)、美国国家仪器有
限公司(NI)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凭借其在关键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占有了高端自动化设备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我国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自动化设备生产商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低
1-1-24端设备加工装配领域竞争激烈,而有能力涉足核心技术较集中、对策划能力、设
计能力、配套能力要求较高的高端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企业较少,在与国际厂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行业内主要企业
根据各企业的官网或公开披露资料,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企业对比情况如下:
1)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生
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客户实现生产智能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组装设备、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治具类产品,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赛腾股份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截至2021年末,赛腾股份有研发人员976人,占赛腾股份员工总数的
32.36%,建立了专业齐全、层次清晰、经验丰富的设计研发人员团队。
赛腾股份于2017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03283。
其主要客户为苹果公司及其代工厂。根据赛腾股份2021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赛腾股份总资产为373260.56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55.44万元,净利润19094.65万元。
2)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
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薄膜电容器设备、锂电池设备、光伏自动化生产配套设备等,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先导智能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品领域。
截至2021年末,先导智能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764项;其拥有研发人员
324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86%。
先导智能于2015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450。
先导智能在锂电池设备方面的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比亚迪、三
星、松下、LG、特斯拉、Northvolt、中航锂电和亿纬锂能等,薄膜电容器设备1-1-25方面的客户包括松下、TDK、尼吉康、施耐德等。根据先导智能 2021年度报告,
截至2021年末,先导智能总资产为2087534.06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03659.17万元,设备销售量6468台,净利润158467.30万元。
3)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
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上主要设备,包含涂布机、分条机、制片机、卷绕机、模切机、叠片机六大类设备及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赢合科技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赢合科技2021年新增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57项,软件著作权14项。截至2021年末,拥有研发人员143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
赢合科技于2015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457。
2020年以来,赢合科技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ATL、冠宇、中航锂电等国内外企业。根据赢合科技2021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赢合科技总资产为1275001.81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20161.89万元,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销量1482台,净利润31139.10万元。
4)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
备系统的研发、制造,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交通自动化系统等,总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机器人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3C等领域。
截至2021年末,机器人合计拥有166项软件著作权和有效专利542项,其中发明专利327件,实用新型专利102件,外观设计专利113件;其拥有研发人员256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63.64%。
机器人于2009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024。
根据机器人2021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机器人总资产为982458.81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9819.13万元,净利润-55587.30万元。
5)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1-26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的系
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作站和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柔性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智能化焊接装备及生产线、激光加工系统、焊接数字化车间、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冲压自
动化生产线以及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江苏北人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军工、船舶、重工等领域。
截至2021年末,江苏北人拥有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25项。其拥有研发人员94人,占员工总数的13.24%,研发团队涵盖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视觉技术、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
江苏北人于2019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其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集团、联明股份、上海航发、上海通程、无锡振华等。截至2021年末,江苏北人总资产为151674.99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742.74万元,生产线销量64个,工作站销量173个,净利润2445.88万元。
6)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
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主要为涵盖装配、检测、校准、包装等单项或者一体化的柔性化、个性化的智能生产线,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瀚川智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截至2021年末,瀚川智能拥有专利237项,软件著作权50项。其拥有研发人员331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6.80%。
瀚川智能于2019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瀚川智能主要客户包括泰科电子、大陆集团、亿纬锂能、力特集团、莫仕集团等。根据其2021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瀚川智能总资产为212168.25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797.46万元,智能制造整机装备销量547套,净利润5723.32万元。
7)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生
1-1-27产线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在充放电机、内阻测试仪等后
处理系统核心设备的研发、生产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能力,并能提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杭可科技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
截至2021年末,杭可科技拥有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56项,软件著作权16项,拥有研发人员881人,占比25.73%。
杭可科技于2019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杭可科技主要客户包括韩国 LG、韩国 SKI、韩国三星、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外知名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截至2021年末杭可科技总资产为576640.70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8331.31万元,净利润23511.79万元。
8)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视觉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天准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仓储物流等领域。
截至2021年末,天准科技拥有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同时拥有
109项软件著作权。其拥有研发人员794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41.64%。研
发团队的专业覆盖面广,包括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业设计、自动化、机电、机械设计、计算机、汽车等专业,充分满足了本行业技术研发的需要。
天准科技于2019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公司、绿点科技、德赛电池、欣旺达电子等。根据其2021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天准科技总资产为259147.65万元,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6523.87万元,视觉测量装备销量1273台,视觉检测装备销量203台,视觉制程装备销量60套,净利润13412.59万元。
9)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精密测试设备和工业自动化装
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总部位于珠海市,目前已在国内成立了深圳、苏州分公
1-1-28司,并于201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美国分公司,客户分布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长园集团(600525)于2015年7月完成对珠海运泰利的收购。根据长园集团2020年度报告,截至2020年末,珠海运泰利总资产为269584.19万元,其
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3167.77万元,净利润11337.88万元。
10)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非标自动化设备、高精度量测设备、精密夹
治具以及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生产与研发,主要产品是定制化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总部位于苏州,在成都、武汉、常熟设有办事处,在深圳和美国设有分公司,客户分布在消费电子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
胜利精密(002426)于2015年7月完成对富强科技的收购,截至2022年2月变更为参股企业。2021年富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9263.89万元,净利润-7176.36万元。
11)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
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精密产品生产和为新兴应用领域提供非
标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业务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精密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总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三协精密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应用于消费电子、建材家居等领域。
京山轻机(000821)于2015年3月完成对三协精密的收购。根据京山轻机
2020年度报告,截至2020年末,三协精密总资产为53028.36万元,其2020年
度实现营业收入35156.86万元,净利润1465.68万元。
12)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消费电子、电器生产线上测试治具
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包括 FCT功能治具、MDA压床治具、ICT真空治具、自动化测试系统等,总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迈致科技生产的测试治具应用于电子、电器产品领域。
1-1-29锦富技术(300128)于2014年12月完成对迈致科技的收购。根据锦富技术
2021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迈致科技总资产为32942.20万元,其2021年
度实现营业收入21180.20万元,净利润1762.58万元。
2、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智能制造行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行业,能有效提升制造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属于我国政策所大力倡导的行业,同时,在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未来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定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来,其后陆续制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国家对于智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
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
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
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了我国自动化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2)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
1-1-30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
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等。《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我国制造业是支撑我国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纵观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自动化设备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段,其与工业制造技术相结合,在传统装备制造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力推广自动化设备也将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这一转型升级过程将为我国自动化设备生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的替代效应
在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自动化设备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及节约劳动力成本的综合优势逐渐凸显。随着我国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质量不断提升,在可预见的未来,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以自动化设备投入取
代劳动力投入的趋势将更加显著,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发展前景日趋光明。
4)下游产品市场的持续增长
智能制造设备的下游客户目前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行业。以消费电子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产业区域优势明显,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消费电子产业链,加工工业发达,拥有全球大部分消费电子行业产能。
智能制造设备的下游客户目前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行业。以消费电子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
1-1-31三角等产业集群,产业区域优势明显,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消费电子产业链,加
工工业发达,拥有全球大部分消费电子行业产能。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1个百分点。
下游产品市场的持续增长将有效带动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为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2)不利因素
1)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智能制造行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当强烈。对于快速发展的智能制造行业来说,在专业技术人才上投入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对生产设备的投入。
由于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培育和积累不足,致使相关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而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2)关键部件依赖外部采购
我国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精密减速机、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部件长期依赖于向国际厂商外部采购。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国外供应商的现状对国产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产生了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动化设备在国内的普及。
3)高端精密器件的配套环境较弱
由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要求技术综合性较强,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需要相关配套行业协调发展。虽然我国的基础材料等产业近年来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限于国内相关产业起步较晚、高技术人才缺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尤其是部分高端精密零配件的配套能力相比发达工业国家仍较弱。
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壁垒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新兴的、综合性的制造产业,产品使用的技术涵盖自动控
1-1-32制学、机械设计学、物理光学等多门学科,在此背景下,产品生产、研发过程中
不仅涉及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技术、精密量测技术、精密
传动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控制软件实时
控制算法等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亦对行业技术整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行业经验壁垒
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精密性、安全性与可靠性等特性对下游产品的生产有重要影响。下游客户在选择设备供应商时,历史业绩、行业经验等成为其考虑的重要因素。选择供应商时,客户更青睐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及项目运作能力、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和成功案例、专业化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团队并能够提供长期售后服务的设备制造商。
(3)人才壁垒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多学科,跨越多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行业内企业需要大批掌握多种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企业生产经营也需要大批能深入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与市场营销经验的销售管理人才。人才壁垒对行业新进入者构成障碍。
(4)品牌壁垒
生产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游客户一般对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精密度以及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声誉一般是产品质量的间接体现,因此品牌成为下游客户选择设备供应商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5)资金壁垒
自动化设备多以定制化方式进行生产,客户对设备工艺、产品精度、产品功能等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供应商在获取订单后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前期投入较高。同时,定制化设备生产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支持。
1-1-334、行业的经营特征
(1)行业技术水平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因此,先进性和智能性是其两大主要特征。发达国家有着上百年的工业发展史,工业基础雄厚,技术积累丰富,材料、工艺和制造手段先进,促进了其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核心技术依赖向国外厂商进口,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此外,我国工业产业基础薄弱,高精度和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能力较弱,为智能装备提供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材料的工艺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行业水平的快速提高。基于此,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多数市场参与者集中于自动化设备制造子行业,以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为主营业务。
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水平持续提高;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内厂商奉行本土化竞争策略,在制造成本、销售渠道、客户业务理解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产生了一批设计研发经验丰富、服务质量良好、配套能力强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以工业自动化设备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物质基础,可应用于产品制造、安装、检测、仓储等多个环节,目前已经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低压电器制造、电子元器件装备制造、
1-1-34医疗器械制造、食品制造、冶金及印刷出版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
5、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发行人自动化设备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新能源行业、家电制造业等。自动化设备是这些下游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设备,考虑到自动化设备的“定制性”特征,下游行业的产品需求对自动化设备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将会显著推动本行业市场容量的扩大。
(1)消费电子制造业
消费电子行业覆盖范围较广,既包括了相对传统的电视机、台式电脑、数码相机、CD播放器、音响等,也包括了新兴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电子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智能电子产品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
消费电子产品具有加工工艺精细、技术要求高、更新速度快、需要持续创新等特点,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喜新厌旧”的速度较快,一款消费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受消费电子快速的更新换代影响,生产线的周期一般在1.5年左右,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电子产品每隔一年半至两年即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性能和功能更新。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直接影响到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提高了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更新频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情况,2012年至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长,
2021年增速达22.30%。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为消费电子制造业的
自动化设备应用和升级创造了较为广阔和持续的市场需求。
1-1-3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博众精工的自动化设备在消费电子领域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WS
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组装和检测,产品主要服务于苹果公司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大型厂商。受益于公司下游客户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规模,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大。
1)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猛,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出货量保持快速增长,根据 IDC的统计,2021年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 13.55亿台和 3.29亿台。智能手机产业链将结合 5G特性产生新的市场格局,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20(5G)推进组和 5G应用产业方阵(5GAIA)共同发
布的《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 10月,国内 5G 终端603款,其中手机终端452款,占比74.96%。手机的更新换代所带来的性能升级,
驱动了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
1-1-36数据来源:IDC同时,由于苹果 iPhone 盈利能力较强,其利润占据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大部分,有助于支撑其进行持续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工艺水平。
据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在 2021 年第二季度,苹果公司对全球手机出货量贡献了13%,但获得了整体手机市场40%的收入和75%的营业利润。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2)平板电脑
IDC 数据显示,2021 年全年平板电脑的总出货量为 1.69 亿台,同比增长
3.2%。其中,排在第一的为苹果,其全年 iPad 系列出货量达到 5780万台,市
场份额达到34.2%。
1-1-37数据来源:IDC
3)TWS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无线耳机方面,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数据,2018年 Airpods出货量为 3500万台,占无线耳机总市场份额的 75%左右;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19年 AirPods的出货量为 6000万台,占无线耳机总市场份额的 71%左右。同时三星、Bose、Jabra、华为等也在加强推动无线耳机市场的拓展,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到 2021年无线耳机的全球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 270亿美元。
智能手表方面,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为7530万块,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出现首次下滑,从2019年的9240万块下降至9140万块,同比下降1.1%。随着需求端逐渐从疫情中复苏,智能手表出货量有望恢复增长。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19-2020 年,智能手表行业主要供货商有苹果、华为、三星、BBK(步步高)旗下的品牌小天才和 Fitbit组成。2020年,苹果智能手表的出货量最大,达到3390万台,其次是华为和三星。
因此,目前全球市场对于苹果智能手表的认可度最高,苹果是最大智能手表供货商。经过初步估算,2026年全球智能手表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74亿美元。
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总量为4.45亿台,同比增长28.4%。苹果、谷
歌、三星、华为等国内外科技企业的加入引领了可穿戴设备兴起的浪潮,产业示范效应显著。IDC预计,得益于平均售价下降,以及广义的音频设备销量上升,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到2023年将达到5.48亿台,其中
1-1-38中国出货量将达2.79亿台。上述发展趋势将为工业自动化设备行业带来增长机遇。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综上所述,在消费电子领域,优质的客户形成了公司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发行人产品市场容量较大。
(2)新能源行业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产业政策支持与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根据国务院、工信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
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
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为“三纵”;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的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的保障能力;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在各类产业政策的推动下,自2015年以来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双双增加,其中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1-1-39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轻量化的逐步推进,以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稳定提升、电动汽车及配套设施的普及度提高等,未来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受益于下游产业扩张、设备自动化率和国产化率提升等利好因素,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 GGII 统计,中国 2021 年锂电生产设备需求同比增长
100.3%,达575亿元。当前全球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明确,为应对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趋势,全球主流锂电池企业扩产意愿明确。据 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投扩项目63个,投资总额(含拟投资)超过
6218亿元,长期规划新增产能已经超过 2.5TWh。从具体的产能规划来看,头部
企业均有大规模的扩张计划,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2025年锂电池产能规划均已超过 500GW。受电池企业强势带动,锂电池设备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3)家电制造业
公司部分自动化设备应用于家电制造行业,并为家电厂商提供家电智能工厂设计、生产线及专机设备供应等解决方案。公司智能装备需求主要来自于家电厂商新增产能、产品更新等新建厂房以及生产线更新需求。
2015-2019年全球家用电器零售额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海尔智能家居集团
1-1-40上市文件中披露的数据,2019年全球家用电器零售额为4354亿美元。2020年
受疫情影响,初步统计全球家用电器零售额下降至4218亿美元。
数据来源:海尔智能家居集团
我国家电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家电的最大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在成本、质量方面领先国际同行,优势明显。目前我国彩电、家庭影院、微波炉的产销量、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冰箱、洗衣机、空调的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小家电生产规模增长很快,出口增长势头良好。过去十年间,中国家电行业稳固了世界家电最大制造基地的地位。在市场成熟透明、商品缺乏溢价的情况下中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利用规模化优势而转化形成的成本优势,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中国家电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已走在世界前列。
随着家电行业制造成本的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提升家电工艺装备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以便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产品更迭,获得更高效能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更高品质的产品,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成为了该行业目前关注的热点。家电行业智能制造的目标是生产过程的优化,大幅度提升生产系统的性能、功能、质量和效益,重点发展方向是数字化车间、数字化产线。近年来,格力、美的等家电巨头纷纷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为智能制造行业带来显著的增量空间。
1-1-41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主营业务情况
博众精工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创新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自动化关键零部件以及工装夹(治)具等产品的研发、
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同时,公司亦可为客户提供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家电、日化等行业领域。
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博众精工整合了运动控制、影像处理、镭射量测、机械手、精密贴装密压台等技术,并配合软件系统开发,可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产品和服务。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博众精工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设备(线)、治具类产品和核心零部件产品。
各类产品主要用途情况介绍如下:
主要产品主要用途情况介绍
主要有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组装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自动化物流仓储设备(系统)等,可执行对来料尺寸、外观、功能等进行高精度快速检测,对产品的零部件进行装配、贴合、覆自动化设备(线)
膜、包装等多种自动化操作,能够有效取代人工劳动提高客户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配合其他工序设备和物料输送带共同组成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
治具是用于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过程。其规格与产品规格有高度关联性,且具有消耗品性质,更新速度较快。公司的治具类产品主要为功能治具,包括测试治治具类产品具和生产治具。测试治具的主要用途是精确测试产品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生产治具则主要用于部件定位、压合、锁螺丝、刷锡膏等生产环节
主要有直线电机、电光源等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核心零部件产品主要用于为自动化生产提供驱动、光源等相关功能;同时,也包括行业自动化设备上的精密结构件、关键功能件等
1、自动化设备(线)
产品名称产品用途产品优势/技术水平介绍产品图示
1-1-42产品名称产品用途产品优势/技术水平介绍产品图示
1、采用智能压力传感器,无需进行压力标定,调试维护方便,
压力精度+/-2%;
2、采用业界先进的泄露测试仪,使用压差测试方法,高精度高
自动检测和判断电子产效率,测试精度+/-1.5%(测试压力);
气密性自动品(如手机、手表)等3、采用优质电机,体积功率比优良,占用空间小;
检测设备的密封状况,以判断其4、测试盒可依据需求灵活配置,能配备高达8个测试盒;
防水性能5、采用高速高效数据采集模块,维护性好及使用寿命长;
6、整机设计布局好,高性能且易维护及操作;
7、可小改动兼容不同尺寸产品,高兼容性及沿用性;
8、机器安全等级高。
1、采用业界高超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准确度高且稳定性能好,
测试精度+/-0.5%(测试压力)用来检测高精度标准块
高精度标准2、采用工控机,具备较强的数据收集功能,可以保存每个标准漏气孔的漏气流量,以块漏气孔检块的检测数据,能随时查找及进行数据追踪;
判定标定块是否能达到
验设备3、人性化的整机设计,操作及维护方便;
规格要求4、可小改动兼容不同尺寸产品,高兼容性及沿用性;
5、机器使用寿命长,能适配多代产品。
1、配备了高精密激光位移感应器+/-0.005mm来量测排线和按键;
2、多工站流水线式设计,不停机取放产品,高机器运转效率;
用高精密镭射量测按键3、用吊装式机械手设计,机器占用空间小,检测速度快,重复超高精密按
部件指定装配位置的断 精度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6 03:40 , Processed in 0.288875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