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28|回复: 0

美迪西: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美迪西: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开心就好 发表于 2022-9-10 00:00:00 浏览:  428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证券”、“保荐机构”)作为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迪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持续督导保荐机构,负责美迪西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2年上半年,广发证券对美迪西的持续督导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1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了持续督导制度,已制定了相应的划。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已与美迪西签订《保荐协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
2
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已报上海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
3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对美
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迪西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
2022年上半年,美迪西未发生按有
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
4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
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违法违规情况。
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2022年上半年,美迪西无违法违规
5
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或违背承诺的情况。
易所报告。
保荐机构督导美迪西及其董事、监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
6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1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
保荐机构督导美迪西依照相关规
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7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保荐机构督导美迪西严格执行内
8
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部控制制度。
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
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保荐机构督导美迪西严格执行信
9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
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其他相关文件。
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
2022年上半年,保荐机构对美迪西
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
10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
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况。
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证券交易所报告。
公司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蔡金娜因配偶在2022年1月进行了公司股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票的短线交易,上交所对其作出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监管警示的监管措施。保荐机构督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
11促公司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人员加强自身及直系亲属对《证券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正。
的学习,严格规范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2022年上半年,美迪西及其控股股
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
12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
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的情况。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2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
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2022年上半年,经保荐机构核查,
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
13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报告的情况。
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
2022年上半年,美迪西未发生前述
14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情形。
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
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
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
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所
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
查:(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
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二)违规
2022年上半年,美迪西不存在前述
15为他人提供担保;(三)违规使用募集资金;
情形。
(四)违规进行证券投资、套期保值业务等;
(五)关联交易显失公允或未履行审批程序
和信息披露义务;(六)业绩出现亏损或营
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七)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公司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蔡金娜因配偶在2022年1月进行了公司股票的短线交易,上交所对其作出了监管警示的监管措施。保荐机构督促公司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及直系亲属对《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
文件的学习,严格规范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
3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资质或认证失效带来的经营风险
2009 年美迪西普亚通过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AALAC)认证,
2011 年正式取得 GLP 认证,并逐步达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 GLP标准。公司取得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具备开展动物实验的资质。公司持有 GLP、AAALAC 认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等相关证书或认证期间,NMPA、FDA、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林业局等监管机构将会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有因检查。如果未来因质量体系要求变化或公司自身原因等导致公司不能持续满足 NMPA 等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无法通过 GLP 等证书的后续认证或现场检查,相关资质或认证失效,将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
2、药物研发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升级、设备更新风险
CRO 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的特点。药物研发技术会随着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设备等因素的出现而更新迭代。目前,随着技术研发投入加大以及检测分析等技术的升级,CRO 企业可能面临着技术落后的风险。
如果公司不能保持实验设备更新换代以及维护投入,不能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将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经营风险
1、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的风险
作为临床前研究 CRO 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药研发服务,所处行业为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关键生产要素,公司需要配置充足的 CRO 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保证在行业竞争中维持优势。公司现拥有大量相关专业背景的 CRO 专业人才。如果未来公司不能合理科学有效地控制人
4员成本以匹配公司的业务增长需要,则人员成本未来大幅增长将可能对公司的盈
利水平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随着行业内 CRO 企业间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企业间的人才竞争亦将愈发明显,导致该行业人员流失率较高。公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企业资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张,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为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公司必须不断提升运营和管理能力以吸引和保留管理、科研和技术人才。
若不能培养或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公司规模扩张的需要,或者人才流动率过高,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长期经营和发展。此外,作为行业内较为知名的企业,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竞争;在医药行业及 CRO 行业持续良好发展的背景下,公司面临较大的外部挖掘人才压力,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甚至高端人才流失的风险。如果核心人才流失,将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2、市场竞争的风险
随着新药研发环境改善、药审药评加速、医药行业研发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国内医药企业对医药研发需求的逐步释放,以及一致性评价带来的增量研发需求,国内 CRO 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由于国内医药审批时间缩短,医药市场需求增加,跨国 CRO 公司如 IQVIA(艾昆纬)以及 Labcorp(徕博科)等已陆续在国内设立
分支机构,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公司将在国内市场与跨国 CRO 公司展开医药研发业务的竞争,且未来随着公司境外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亦将在国外市场上与跨国 CRO 公司直接展开竞争。另外,近年来国内 CRO 行业发展迅速亦带动国内 CRO 企业快速成长,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国内 CRO 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积极布局等,进一步加剧了国内 CRO 行业的竞争,这对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研究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除与其他 CRO 公司竞争外,公司还需与医药企业内部的自有研究部门以及医学院校等展开竞争。在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下,若公司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好的竞争优势,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3、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上市后,公司资产规模与营业收入进一步扩大与提升,公司的管理体系、业务程序将更加严格,将在人才管理、技术进步、生产效率、市场开拓、财务管理、
5资本运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亦将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如果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及风险意识不能适应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公司的管理体系及配套措施未能较好地调整及完善,均可能给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潜在的管理风险,导致公司管理效率下降,经营成本上升,进而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实验动物、试剂和实验耗材等,主要原材料对公司的营业成本构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增长,公司对实验动物等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新冠疫情导致的进口管制、国内需求大幅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用猴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应紧张局面。公司已积极采取丰富采购渠道等多项措施保障公司实验动物,特别是实验用猴的供应稳定,目前采购实验动物不存在重大困难。如果未来相关供应商无法满足公司原材料需求,可能导致公司无法获取稳定的供应来源,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如果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亦将对公司的盈利情况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2022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4981.82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
的比例为35.83%。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好应收账款的回收,或初创型客户未来受生物医药投资热潮消退等影响而出现信用情况恶化,则可能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1、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下降的风险
医药研发服务行业是一个受监管程度较高的行业,其监管部门包括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和卫生部门等,该等监管部门一般通过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实施监管,监管范围可涵盖技术指标和研发外包服务及生产的标准和要
6求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医疗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监管部门可能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随时制订和调整各项法律法规或政策。
若公司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经营战略来应对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产业政策和行业
法规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1、行业监管政策风险
CRO 企业受国内外医药研发政策影响较大。NMPA 新药审批要求、新药审批的节奏变化或相关监管政策,会影响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及药品注册申报进度,进而对 CRO 企业的经营业绩构成影响。近年来,我国新药审评制度不断完善,医药研发行业新政策较多,国家对新药注册上市的监管更加严格,部分内部管理不完善或操作不规范的 CRO 企业将被迫调整发展战略,甚至退出市场。若存在医药研发试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等情况,有可能导致 NMPA 对注册申请不予批准、甚至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行政处罚、吊销相关业务资质或采取其他监管措施的风险。同时,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丰富完善,若公司不能持续满足相关国家或地区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要求,公司的经营活动可能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2、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风险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全球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较
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现阶段国内疫情整体防控态势良好,但防范外部疫情输入和国内各地疫情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若未来新冠疫情反复且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将可能对公司市场开拓和项目执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7单位: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742876868.98485044779.1453.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603728.96113103278.064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53987629.99109685563.7140.39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420922.6981265186.38-150.97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6月末2021年末变动幅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14767188.861327509394.206.57
总资产1971162298.691793571687.199.90
2022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1-6月2021年1-6月变动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871.3043.8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871.3043.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1.771.2640.48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49.59增加1.95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10.939.30增加1.63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6.897.03减少0.14个百分点
(%)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1、202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87.69万元,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同比增长53.16%。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发挥临床前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强并拓宽订单承接能力;同时,公司积极配合落实上海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期间有序组织员工复工复产,保障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
2、2022年1-6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6260.37万元、15398.7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3.77%、40.39%。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都实现了良好增长。公司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原因是: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公司服务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同时为保障研发服务照常进行,封控期间相关运营款项大幅增加。
8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2.09万元,同比下降了
150.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受疫情影响,部分客
户阶段性回款放慢;报告期内为购买和提前锁定实验动物支付的款项大幅增加;
同时公司积极配合落实上海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为在保障生产的同时抗击疫情,相关运营款项大幅增加。
4、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同
比分别增长43.85%、43.85%以及40.48%,主要系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所致。
综上,公司2022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变动具有合理性。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 CRO,可以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的新药研发提供包括药物探索与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
全方位服务,协助客户快速、高效地完成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各个阶段。
自设立以来,公司致力于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新药研发服务。作为国内较早进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突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逐步建立了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地位。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耕生物医药研发服务领域,通过进一步扩充建设实验室,扩招培养人才团队,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等方式,持续提升公司研发服务能力,持续保持原有竞争优势。
综上,2022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公司注重培养研发队伍,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投入较多研发支出。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5120.67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增
长50.08%,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89%,公司为提高研发服务能力和业务承接能力,加大自主研发项目投入。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在研项目均进展顺利。
9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508572444.00元,其中
2019年使用募集资金金额99187133.28元,2020年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200782788.80元,2021年使用募集资金金额157743152.39元2022年上半年使
用募集资金金额50859369.53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人民币87404856.20元(包含利息收入21091848.24元,扣除手续费17674.06元)。
公司2022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规
范性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
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2年6月末,美迪西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直接持股数量(万股)
陈金章董事长、实际控制人1361.1623
CHUN-LIN CHEN 董事、总经理、实际控制人 285.7893
陈建煌董事、实际控制人859.9606
陈国兴董事463.2253
林长青董事520.9753
蔡金娜董事、副总经理1.0672
赖卫东独立董事-
马大为独立董事-
许金叶独立董事-
10曾宪成监事会主席-
金伟春监事-
王磊监事-
XUEDONG DAI 副总经理 -
马兴泉副总经理0.4326
张晓冬副总经理0.4392
刘彬彬财务总监0.4442
薛超董事会秘书0.0910
注:蔡金娜2022年上半年股份增加系取得限制性股票及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致;其他人员2022年上半年股份增加系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致。
截至2022年6月末,美迪西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不含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战略配售获配的股份)的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间接持股数量备注(万股)
CHUN-LIN 董事、总经理、实
CHEN 252.9173 通过美国美迪西间接持股 际控制人
蔡金娜董事、副总经理6.6563通过美劭企业间接持股
曾宪成监事会主席1.8925通过美劭企业间接持股
7.5882通过人合厚丰、人合厚信、人合金伟春监事
安瑞间接持股
注:上述人员2022年上半年股份增加系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致。
金伟春通过人合厚丰、人合厚信、人合安瑞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已于2020年11月5日起解禁上市流通,2022年初,金伟春通过前述主体持有的股份数量为8.1154万股,2022年上半年,因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及前述主体减持,金伟春间接持股数量减至7.5882万股。截至2022年6月30日,金伟春间接持有公司7.5882万股股份。
除上述情形之外,报告期内,美迪西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减持的情形。
截至2022年6月30日,美迪西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形。
11十一、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12(本页无正文,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志强李映文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
13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11 19:47 , Processed in 0.341000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