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96|回复: 0

壹石通: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壹石通: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橙色 发表于 2023-4-12 00:00:00 浏览:  496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或“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持续督导》等相关规定对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石通”或“公司”)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
1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
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保荐机构已与壹石通签订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保荐协议》,该协议明
2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2022年度壹石通在持续督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
3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
需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的违法违规情况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
2022年度壹石通在持续督
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
4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
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违背承诺等事项
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
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现场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走访、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
5检查等方式,了解壹石通
续督导工作
业务情况,对壹石通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壹石通及其董事、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
6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
1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件,切实履行其所作出的各项承诺保荐机构督促壹石通依照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
7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治理制度保荐机构对壹石通的内控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制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性进行了核查,壹石通的
8
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
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营保荐机构督促壹石通严格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
9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
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
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文件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
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保荐机构对壹石通的信息
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
10存在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
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补充而应向上海证券交易
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所报告的情况
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2022年度,壹石通及其持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
11
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生该等事项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2022年度,壹石通及其持
12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股5%以上的股东不存在未
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履行承诺的情况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2022年度,经保荐机构核
13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查,不存在前述应向上海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作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
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
2022年度,壹石通未发生
14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
该等情况
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
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保荐机构已制定对壹石通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
15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2022年度,壹石通不存在
16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需要进行专项现场检查的
2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
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情形
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三)可
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
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的勃姆石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芯隔膜的涂覆、极片涂覆。随着锂电池企业产能不断扩张,涂覆隔膜的使用比重提升、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推广,以勃姆石、氧化铝为代表的无机涂覆已成为主流涂覆方式,带动了无机涂覆材料的渗透率提升。
与此同时,以芳纶、PVDF 为代表的有机涂覆材料仍占有一定市场份额,2022 年以来芳纶涂覆方式受到较多的关注,但其走向低成本和产业化尚难一蹴而就。随着未来新兴技术的研发成功和生产工艺的完善,若新的技术路线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可能会对无机涂覆材料的渗透率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的核心能力是持续创新,一方面围绕全新的市场需求、未来的行业趋势,提前布局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围绕已有产品,持续深度开发,用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公司将充分利用核心技术与经验积累,加强与下游客户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投产,始终保持科学端、市场端两大传感器的灵敏度,保持对新兴技术路线的研究和商机把握。
(二)经营风险
主要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勃姆石作为提升锂电池主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涂覆材料,在动力电池和消费类电池的隔膜涂覆、正极边缘涂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也在逐步推广。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勃姆石产品出现了多家供应商
3入局并陆续扩大产能,新的进入者可能将加剧行业竞争,进而影响公司勃姆石产品市场
份额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公司在技术积淀、产品品质、品类丰富度、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等方面,相比国内外其他勃姆石生产企业已形成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基于对勃姆石生产工艺及关键参数的深厚技术积淀和深刻理解,可满足客户对勃姆石高纯度、低磁性异物、小粒径等指标的更高要求;同时可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定制生产勃姆石,截至目前公司的勃姆石产品型号已超过15种,可满足下游市场的不同应用需求。公司将坚定推动实施降本增效,同时将采取更加灵活的市场策略,不断巩固领先地位,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财务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且锂电池涂覆材料销售收入占比较高,锂电池涂覆材料客户相较于其他客户,其信用期相对较长,导致公司202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前年相应增长。若未来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下游行业景气度下滑或下游客户自身经营条件恶化导致不能及时回款,有可能出现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及占比持续上升的情况,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尽管目前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最确定的技术路线,但仍不排除随着技术的进度,新的技术路线会挤压锂电池在下游应用的空间和增速,从而减少对公司锂电池涂覆材料的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等扶持政策的波动,一是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从而间接导致公司产品下游的市场需求增量减少,二是补贴退坡或终止造成额外的成本将由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共同承担,可能进一步对锂电池涂覆材料的产品价格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随着下游锂电池各大厂商都在大幅扩产,未来有可能出现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国际局势动荡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可能会致使公司的生产运营环境面临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原材料、燃料动力等采购成本的上升。公司生产的原材料以氢氧化铝、氧化铝等大宗商品为主,同时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较大,而原材料、燃料动力成本在公司整体生产成本中的占比较高。若因宏观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致使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将导致公司的生产成本上升,给公司经营发展带来不
4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2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人民币万元本期比上年同期增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2020年减(%)
营业收入60298.6042270.2542.6519226.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89.4110820.5435.754508.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1869.419653.7222.953069.43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48.05-3406.19不适用2365.19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2022年末2021年末2020年末
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5837.11122549.2184.2848435.00
总资产298668.43142630.10109.4057832.20本期比上年同期增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2020年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90.7111.270.3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90.7111.270.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0.640.640.000.22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7114.43减少4.72个百分点9.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7.8512.87减少5.02个百分点6.62
均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615.74增加0.87个百分点7.61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
长35.75%,主要系公司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带动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公司积极扩张产能,产品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产销量同比实现较快
5提升,推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
2022年,公司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强化与重点客户的长期业务合作,在
2022年度下调了主要产品价格,而降本增效的成果显现存在时间差,进而公司营业收入
和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叠加下游需求呈现阶段性波动,致使公司业绩增速有所放缓。
公司的核心能力是持续创新,未来将不断强化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产能优势,并采取更加灵活的市场策略,致力于追求质量最好、成本最低、规模最大,持续巩固提升市场占有率。
2022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呈现大幅增加,主要系随着公司
销售规模增长,销售回款有所增加,同时公司加强应收票据管理,适时增加票据贴现以及2022年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增加所致。
2022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2021年和2022年度完成上市首发和再融资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相关募投项目处于产能爬坡或者在建状态,随着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推进,新增产能的释放也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综上,2022年度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具有合理性。
六、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公司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贯彻“不领先,不立项;无创新,不扩张;非主业,不介入”的经营原则,基于自身对科学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前布局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经过多年行业积累,公司已形成产品研发能力、产品实现能力和市场布局能力三大核心能力,通过搭建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三大材料研发平台,提供技术更先进、质量更优异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实现公司的智力价值、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不断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淀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以创新为基因,建立了产品研发、工艺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在专门的研发部门之外,在合肥高新区设立了合肥创新中心、壹石通研究院,便于研发
6人才引进以及与高校、机构的密切合作。公司研发部按不同产品类型设置了四个专业实验室,分别负责电子通信功能填充材料产品、能源材料产品、阻燃材料产品和导热材料产品的研发,形成了产品线、研发线双线推进的产品研发体系,为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完备的研发创新体系之上,公司形成了领先的创新意识,秉持“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理念,基于自身对科学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前布局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公司的研发工作大致分为三类:(1)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作为长期发展的积淀,通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引入专业互补的博士、硕士等学术型人才,提前布局领先市场十年左右的基础研究;(2)公司研发部及合肥创新中心的研发人员开展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前瞻性产品研发;(3)公司
研发人员和工程部、生产部、市场部等相关人员负责目前进入中试阶段,预期未来三年内能够量产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产业化,有效保持领先的创新能力。
为储备持续迭代的产品和技术,公司着力于建设自身的三大能力体系:(1)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加深公司对基础材料的理解及研究,将基础材料适配,生产出适于客户需要的产品;(2)产品实现能力,即实现产品的产业化与市场化;(3)市场布局能力,积极收集市场反馈信息,洞察市场动向,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持续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2、市场及客户优势
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痛点问题。
公司在技术端和市场端都保持了灵敏的反应机制,以有效的沟通、准确的理解和高效的执行力,从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试验到批量供货,积极听取客户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解决方案,直至满足客户需求,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品牌形象。
公司拥有行业内领先的龙头客户资源,公司在新产品推广初期即聚焦于服务龙头客户,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后再带动行业内的其他客户自然跟进。在锂电池涂覆材料领域,公司作为国内的领先企业,已成为宁德时代的勃姆石产品核心供应商,并进入三星 SDI、新能源科技(ATL)、亿纬锂能、比亚迪、欣旺达、国轩高科等多家国
内外锂电池制造企业的供应商体系。此外,公司也与国内外主要的锂电池隔膜厂商如韩
7国 W-Scope、恩捷股份、璞泰来、星源材质、河北金力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
丰富的客户资源。
3、产品性能优势
公司从先进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出发,已成功完成锂电池涂覆材料、电子通信功能填充材料和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的产品布局,能有效满足客户在锂电池电芯的隔膜、极片涂覆、电子芯片封装及锂电导热粘结胶、聚合物陶瓷化阻燃等各类工业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锂电池涂覆材料领域,随着公司的持续研发投入与行业经验积累,勃姆石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公司的勃姆石产品在纯度、中位粒径、比表面积和磁性异物等指标上表现优异,作为无机涂覆材料中的陶瓷涂覆颗粒可提高锂电池电芯隔膜的耐热性和抗刺穿能力,提升电芯良品率,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下一代涂覆材料,在纯度更高、粒径更小的勃姆石制备上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淀。
在电子通信功能填充材料领域,公司生产的球形氧化铝可填充进有机硅、环氧树脂等材料制备成导热界面材料,具有高热传导性、可压缩性、绝缘性等特点,应用于集成电路封装和电子元器件散热,充满电子元件和散热器之间的空气间隙,建立有效的热传导通道,减少传热热阻,提高散热性能。公司还针对客户差异化需求对导热球形氧化铝产品实施了精准研发及市场布局,可满足锂电池模组导热粘接胶对更高性能的热管理材料的迫切需求。在高端芯片封装材料领域,公司的 Low-α 射线球形氧化铝产品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对 Low-α 射线控制、纳米级形貌、磁性异物控制的更高要求,可应用于大数据存储运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国内高端芯片封装材料的产业升级。
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领域,公司的陶瓷化硅橡胶系列产品已在新能源汽车阻燃防火领域实现批量销售,应用于电芯间隔热、电池模组的隔热顶板、侧板以及电芯舱与驾驶舱之间的防火罩等多个阻燃防火应用场景,在遇火燃烧时呈现高自熄性,兼具良好的成瓷效果和隔热性能,是一种高性价比、高效率、高安全的解决方案,成为公司阻燃材料产品重点开拓的应用方向。
4、产品品质控制优势
公司产品均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其质量及品质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关键性能。公司设有专门的品质部,树立了统一的品质观,建立了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及8品质控制手段,有效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公司在品质控制上强调统一理念、统一行动,
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每一个生产过程都进行严格的品质管控,不合格的原料、半成品不会进入到下一步工序,保证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公司设有专业的品质控制团队,由品质总监带领品质部执行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品质检测与管理,并和下游客户品质部
及第三方的审核机构进行合作,保证产品品质符合客户要求、管控体系有效运行。
5、自主设计先进工艺装备的优势
基于对产品工艺的深刻理解,结合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公司自主开发了如流化床气流磨、球形化设备、表面改性设备等生产设备。以勃姆石为例,公司根据对勃姆石生产工艺,包括转化温度、晶体生长等特殊工艺参数的深刻理解,为满足客户对勃姆石高纯度、低磁性异物等指标的更高要求,自主设计并建造了勃姆石自动化生产线,提升单位占地面积产能,优化生产工序和物流模式,通过单体自动化设备分散控制、中控室集中操作、全流程无断点与密闭式生产,实现安全、高效的自动化管理,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类杂质的引入,进一步降低磁性异物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综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2022年度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积极开展研发活动。2022年,公司全年研发支出3988.43万元,较2021年度研发费用增长
64.46%;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1%,较2021年度研发费用占比增加0.87个百分点。
(二)研发进展
2022年,公司发明专利新增申请31个、新增授权8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21
个、新增授权18个。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已获授权专利共计55个,其中发明专利
23个、实用新型专利32个。
9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经2021年7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2362号文同意注册,公司 2021 年 8 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
45541085.00股,发行价为15.4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05431406.65元,扣
除承销及保荐费用人民币56434512.53元,余额为人民币648996894.12元,另外扣除中介机构费和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19484570.43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629512323.69元。
该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2021年8月12日,本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21年8月12日出具“天职业字[2021]37515号”验资报告。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456733351.17元,其中:
以前年度使用263949789.49元,本年度使用192783561.68元,均投入募集资金项目。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金额人民币456733351.17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73047048.81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金额为人民币110000000.00元,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629512323.69元的差异金额为人民币10268076.29元,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协定存款结息以及活期存款账户结息。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存款余额如下(单位:人民币元):
开户单位存放银行银行账户账号存款方式余额安徽壹石通材料科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
52120180807779529活期存款9929.08
技股份有限公司司蚌埠分行营业部安徽壹石通材料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怀
181262812773活期存款53219738.20
技股份有限公司远支行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蚌520735145841000043活期存款16907342.38
10开户单位存放银行银行账户账号存款方式余额
技股份有限公司埠怀远支行安徽壹石通材料科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
20000315613866600000081活期存款已注销
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怀远支行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
3401040160001033928活期存款2910039.15
技股份有限公司肥科技支行
合计73047048.81
公司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将1100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在110000000.00元的理财产品尚未到期。
2、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经2022年7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641号)同意,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17610850.00 股,发行价为 54.00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50985900.00元,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人民币19700000.00元,余额为人民币931285900.00元,另扣除中介机构费和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1481198.79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929804701.21元。
该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2022年9月22日,本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22年9月23日出具“天职业字[2022]41314号”验资报告。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287624135.72元,其中:
以前年度使用0.00元,本年度使用287624135.72元,均投入募集资金项目。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金额人民币287624135.72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213698923.55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金额为人民币430000000.00元,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929804701.21元的差异金额为人民币1518358.06元,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协定存款结息以及活期存款账户结息。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存款余额如下(单位:人民币元):
开户单位存放银行银行账户账号存款方式余额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5946566410816活期存款已注销
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创新大道支行
11开户单位存放银行银行账户账号存款方式余额
安徽壹石通新能源材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
52120180803116857活期存款140171855.11
料有限公司公司蚌埠分行营业部蚌埠壹石通电子通信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75268567467活期存款59590377.12
材料有限公司怀远支行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
12290001040021476活期存款13936691.32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怀远县支行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112301011600862632活期存款已注销
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分行营业部
合计213698923.55
公司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将4300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在430000000.00元的理财产品尚未到期。
(二)募集资金合规情况公司2022年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
颁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及相关格
式指引的规定,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
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监事会主席陈炳龙持有的2440000股股份处于质押状态。除此之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无。
(以下无正文)12(此页无正文,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海灵罗翔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
13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13 11:05 , Processed in 0.18719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