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94|回复: 0

瑞联新材: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复制链接]

瑞联新材: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再回首 发表于 2023-4-17 00:00:00 浏览:  494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司代码:688550公司简称:瑞联新材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四、风险因素”部分。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后的总股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98398696股,扣减回购专用账户中的618074股后的总股数为
97780622股,以此为基数计算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7336746.40元(含税),合计转增39112249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137510945股。本年度公司直接现金分红的金额占本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7.59%。
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及板块上海证券交易所
A股股票 瑞联新材 688550 不适用科创板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姓名王银彬武丹办公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副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副71号
71号
电话029-68669091029-68669091
电子信箱 securities@xarlm.com securities@xarlm.com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业务内容涵盖显示材料、医药产品、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其中显示材料产品根据终端产品显示特性的不同分为 OLED 材料、液晶材料;医药产品包括创新药中间体和原料药(试生产中),电子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光刻胶单体、TFT 平坦层光刻胶、膜材料中间体和聚酰亚胺单体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为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公司从上游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根据客户提供的各类材料结构式及技术指标要求,公司针对性研发合成路线及纯化工艺,定制生产以销售给下游客户获得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础化工原料和各类定制初级中间体。公司建立了以《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办法》《产供销存货管控办法》等多项采购管理制度为基础的采购体系,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合规采购,对主要供应商采取合格供应商认证机制:采购部对潜在新供方进行前期调查,对其生产规模、信用情况及体系建设进行初步评价;初评通过后通知新供方送样进行小试样品评价,经评价合格后,评价部门出具评价报告,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考察供应商、出具考察报告;公司根据报告确定合格供应商,后期按照《供应商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与合理备库”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根据订单需求、备货需求及原材料市场变动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经审批后,采购部根据公司质量标准的要求,结合供应商库存、产品品质等情况,在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经过询价、比价、议价等流程,采购完成后执行检测、入库、报账、付款等工作。
3.生产模式
公司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预计需求量为导向,采用“以销定产”为主、“合理库存”为辅的生产模式,在确认客户订单后,由经营计划部编制生产任务书并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安排采购部进行原材料采购,与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到货时间共同制定生产计划,生产承接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并在完成产品生产后向质检部门送样检测,送样质检合格后办理入库供营销部提货。在生产方面,公司以自产为主,辅以外协加工以缓解自有产能不足的压力,保障产品的正常市场供应。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为按照终端生产企业特定技术指标要求生产的定制产品,采取直销方式销售给下游客户。根据部分日韩地区终端生产企业的商业惯例,公司通过其指定的代理采购商进行销售。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的主要产品根据其终端产品应用领域和业务类型,分别属于显示行业、医药 CDMO 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
(1)显示行业
作为显示行业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显示材料的技术和品质决定了面板的显色度、对比度和使用寿命,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和终端应用情况直接反应了显示材料的技术成熟度并推动显示材料不断进行迭代、优化。2022年,在经济下行、通货膨胀、前期供给端新产能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下,终端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消费者迭代换新的欲望减弱,全球显示行业处于下行周期,2022年,全球显示面板的出货面积为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市场规模约为1230亿美元,同比下降21.72%。
2022 年,AMOLED 面板的出货面积约 1412 万平方米,占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为 5.7%,
市场规模约为 426 亿美元,占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约为 35%,预计到 2024 年,AMOLED 面板的出货面积将增长至 1967 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到 525 亿美元。虽然 AMOLED 面板 2022 年的出货情况并未实现预期的高增长,但无论是出货面积还是市场规模占全球显示面板的比重均有提升,尤其是在折叠屏手机、车载、AR/VR、平板电脑、游戏平台等高端、新兴市场领域的渗透率。
在中小尺寸领域,在智能手机整体低迷、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AMOLED 手机面板的出货量较 2021 年降低 7.5%,但占比提升至 37%,主要是由于使用 OLED 显示技术的可折叠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第三方预测,2022年全球可折叠手机的出货量约为1420万台,同比增长77.5%,随着各个手机厂商相继进入折叠屏手机领域,并在铰链、折痕控制和价格下探方面不断努力,预计2023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超过3000万台。而中国折叠屏市场2022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机市场的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预计2023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车载领域,随着车企竞相布局智能化车载显示,车载屏幕的需求范围从传统的中控屏、仪表盘拓展至副驾驶、新兴的 HUD 和电子后视镜,对屏幕显示、形态和触控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OLED 屏幕凭借柔性和轻薄的优势从高端汽车品牌向中高端品牌渗透,根据Omdia 的预测,2022 年 OLED 车载显示面板的出货面积为 28406 平方米,同比 2021 年增长 86%,预计到 2027 年车载 OLED 面板出货量将从 2022 年的 57 万片攀升至 520 万片,复合增长率高达
56%,市场规模近12亿美元。
在大尺寸领域,消费需求下降叠加液晶面板价格暴跌的双重压力,占据高端电视市场的 OLED电视出货不及预期,据 Omdia 数据,2022 年全球 OLED 电视的出货量仅为 740 万台,占全球电视总货量的比例为3%,与2021年基本持平,远低于2021年66%的市场增幅。未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大尺寸 OLED“色偏”和寿命期问题进一步改善,技术进步推动价格下降,大尺寸AMOLED 面板将进入一个更为稳定的需求增长模式,OLED 电视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有望持续上升,市场预测,2023 年全球电视 OLED 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增长约 11%,达到 852 万片,渗透率上升至 4.1%,其中 1500 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市场,OLED 电视的出货量占比将接近 50%。
在经历了2021年的透支性高速增长后,面对全球通胀下得供需不平衡,相较正处于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的 OLED 显示,经过充分市场竞争、处于成熟稳定发展阶段的液晶显示行业上下游的下滑显著高于 OLED。在大尺寸领域,LCD 电视面板市场成熟且供应量较大,受冲击更为严重,据 Omdia 统计,2022 年,全球 LCD 电视面板出货量约 1.97 亿台,创 10 年来最低记录,其中备受市场瞩目的 Mini LED 电视的出货总量预计仅为 300 万台,但市场仍看好 LCD 电视的大尺寸趋势,2022 年 TFT- LCD 电视的出货面积和加权平均尺寸的下降幅度与市场规模相比仅略有下降,高端大尺寸 TFT-LCD 电视的销售仍具有明显优势,Omdia 预测 2025 年 TFT-LCD 电视的加权平均尺寸将增长至 52.8 英寸。在中小尺寸领域,据 Omdia 统计,2022 年智能手机 TFT-LCD 面板出货量大幅下滑至 9.9 亿片,同比下降了 25%,车载 TFT-LCD 面板出货量在 2022 年小幅增长 4%至
1.95亿片,收入规模已超过智能手机。
尽管2022年显示行业遭遇行情冷淡、价格下降等诸多不利情况,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回暖以及技术升级、产业创新,面板行业的刚性需求正在回归,显示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医药 CDMO 行业
CDMO 业务是为制药企业提供药品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流程研发及优化、配方开发及试生产服务,并在上述研发、开发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从公斤级到吨级的定制生产服务。CDMO 行业属于医药制剂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从临床前的研究到临床试验、到最终上市商业化生产销售的各个阶段帮助药品研发企业降低研发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研发上市时间。
CDMO 行业赛道宽广,全球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提升推动 CDMO 行业持续扩容,且以化学药 CDMO 为主,市场集中度低、高度碎片化。人口老龄化加剧、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和稳定增长的医药市场需求为医药企业提供了研发动力,根据 Evaluate Pharma 的预测,2022 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从2016年的1594亿美元增长至约201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2325亿美元。同时,医药研发企业面临疾病日益复杂、政策监管持续升级,新药研发成本上升、研发成功率下降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以平衡研发成本、研发效率和研发投入回报率为目的医药外包需求的提升,并逐渐从医药中间体的 CDMO 向 API 和制剂的 CDMO 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 的相关数据,2016 年到 2020 年,全球化学药 CDMO 市场规模从 259 亿美元增加至 375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69%,预计 2022 年达到 469 亿美元。随着我国 CDMO 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球医药外包产业链从欧美向中国转移,加之我国 MAH制度确立了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分离,激发了国内科研机构和小型药企的创新活力,中国CDMO 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 CDMO 行业的市占率逐年提升,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医药 CDMO 行业的市占率预计从 2021 年 9.5%提升至 2026 年的 16%左右。
(3)电子信息行业
公司电子化学品板块的主要产品对应的终端应用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市场细分程度较高,技术发展和行业状况差异明显,核心产品的直接下游主要为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和显示面板用光刻胶领域,行业情况如下:
作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5G、工业电子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球半导体、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光刻胶的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根据相关市场数据,全球半导体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12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735亿美元,全球半导体材料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创历史新高,达698亿美元,全球半导体光刻胶的市场规模达到近
23亿美元。光刻胶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材料之一,技术壁垒较高且对电子元器件、部件的功能
和稳定性影响大,高分辨率的 KrF 光刻胶、ArF 光刻胶和 EUV 光刻胶的核心技术基本被日本和美国企业所垄断,加之近年来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不断升级,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我国半导体光刻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终端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全球进入屏时代,电子设备的平均尺寸和全球显示面板的出货面积不断提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对面板用光刻胶等上游材料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但我国光刻胶的自主生产主要集中在PCB 光刻胶、TN/STN-LCD 光刻胶等领域,对 TFT-LCD 等面板用高端光刻胶产品仍以进口为主,面板用光刻胶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显示材料行业
OLED 材料和液晶材料是 OLED 面板和液晶面板的上游关键组件,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具备规模化研发生产 OLED 材料和液晶材料的企业之一,公司的 OLED 升华前材料和单体液晶制备技术已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公司生产的 OLED 材料包括 OLED 升华前材料和中间体,其中,OLED 升华前材料的收入占比达70%,凭借稳定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快速研发响应能力、优质的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客户群已基本实现对国际领先的 OLED 终端材料企业的全覆盖,公司生产的 OLED 升华前材料已实现对发光层材料、通用层材料等主要 OLED 终端材料的全覆盖,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规模化量产全系列氘代发光材料(红绿蓝)的企业,2022 年公司氘代发光材料销售额占 OLED 材料销售额的27%。
公司生产的液晶材料以单体液晶为主,公司与全球知名的混晶厂商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系全球主要混晶厂商 Merck、JNC 和国内三大混晶厂商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八亿时空的战略合作伙伴。
(2)医药 CDMO 行业
公司凭借在显示材料领域积累的化学合成、纯化、痕量分析等技术经验,将技术应用延伸至医药领域,成功拓展了医药 CDMO 业务。公司目前生产的医药中间体产品主要为小分子化学药中间体,且以创新药中间体为主。公司属于医药 CDMO 行业的后进者,相较于国内小分子 CDMO的龙头企业,公司的医药中间体业务规模较小,医药研发水平和医药管线数量仍有较大差距,但是从具体医药产品来看,公司的医药产品对应的终端药物多为创新药,主力产品的客户系全球知名药企,且对客户的供应处于独供或一供的地位,与客户合作紧密,黏度较高,公司医药业务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医药业务作为公司的长期重要的发展战略,公司持续从人才引进、研发投入等方面优化该板块的资源配置,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结构。在产品管线层面,截至2022年底公司共有医药管线140个,相较于2021年底净增加40个,其中终端药物为创新药的项目103个,仿制药项目32个,未知5个。根据对应终端药物的进展不同,公司医药管线的情况详见下表:进度2022年底2021年底终端药物治疗领域肺癌、心血管疾病、细菌感染、胰腺炎、商业化4732
糖尿病、胶质瘤、哮喘等疾病
糖尿病、肝细胞癌、抗病毒、子宫肌瘤、抗
临床 III 期及临床后 27 22菌药等疾病
癌症、苯丙酮尿症(PKU)、痛风、白血病、
临床 II 期 16 12
肿瘤、实体瘤等疾病
肿瘤、胃病、肾病、乳腺癌、关节炎、多发
临床 I 期及临床前 47 33性骨髓瘤等疾病未知31未知
合计140100-
注:1、新增管线数量已剔除因终端药物项目终止而无效的5条2022年之前已有管线。
2、未知系指部分终端药物的商业化进度、名称、治疗领域等相关信息公司无法获悉。
(3)光刻胶材料行业
基于与全球顶尖客户长期合作积累的合成纯化经验、金属离子的分析检测和去除能力、中试
量产优势以及在日本市场的良好口碑,公司从2015年开始研发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和膜材料中间体等光刻胶材料,以高端光刻胶材料为重点方向,主要面向日本和欧美市场,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光刻胶单体、TFT 平坦层光刻胶、膜材料中间体和聚酰亚胺单体,其中膜材料中间体主要为显示面板用光学膜材料,光刻胶材料包括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半导体光刻胶单体以 ArF 光刻胶单体、KrF 光刻胶单体和 EUV 光刻胶单体为主;显示用光刻胶主要为 TFT 平坦层光刻胶,具体应用于液晶面板的 TFT 基板的平坦化保护层中。公司虽已研发出多款光刻胶材料,但由于光刻胶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客户验证周期长,目前光刻胶产品的销售收入整体规模较小,但公司研发的光刻胶材料附加值高,下游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未来公司相关产品的测试通过及规模化量产,公司光刻胶材料业务将能够有显著提升并在特定产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不适用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本年比上年
2022年2021年2020年
增减(%)
总资产3340456607.743830563570.89-12.792924772421.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955503428.162854629226.263.532691795490.81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1480379426.821525576435.25-2.96104960979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46538464.91239777318.882.82175409496.69
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224541259.97214021934.614.92160947289.88损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93633969.15179268572.318.01191859727.92
金流量净额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8.538.67减少0.14个百分点12.76益率(%)基本每股收益(元
2.523.42-26.323.00
/股)稀释每股收益(元
2.523.41-26.103.00
/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
7.055.46增加1.59个百分点4.03
入的比例(%)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
291716486.4
营业收入424905940.45472285869.35291471130.56
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79802876.7381366657.6248010493.4937358437.07
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75767720.1577126863.4344682484.0226964192.37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7126238.6263377146.2260042743.8177340317.74量净额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9403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
11974
(户)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不适用
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不适用(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不适用
的股东总数(户)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持有有包含转融冻结情况股东名称报告期内期末持股比例限售条通借出股股东(全称)增减数量(%)件股份份的限售性质股份数量股份数量数量状态北京卓世恒立投
19176
资基金管理中心54789151917620319.490无0其他
203(有限合伙)宁波国富永钰创
业投资合伙企业23913321112594311.3100无0其他(有限合伙)境外
63916
刘晓春183667464021096.510无0自然
09
人境内
杭华404000040400004.1100无0自然人中国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招商瑞
202868020286802.0600无0其他
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
王远淞185000818500081.8800无0自然人境内
王子中50012517504371.7800无0自然人境内
陈谦48297716904201.7200无0自然人浙江普永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37920713272251.3500无0其他限合伙)宁波科玖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9147869469890.9600无0其他合伙)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北京卓世恒立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的实际控制人吕浩平、李佳凝夫妇和刘晓春存在
一致行动关系;2、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不适用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038万元,较2021年下降2.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53.85万元,较2021年增长2.82%。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5-31 18:11 , Processed in 0.430259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