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531|回复: 0

山大地纬: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山大地纬: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再回首 发表于 2023-4-18 00:00:00 浏览:  531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大地纬”或“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机构,负责山大地纬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情况持续督导情况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
1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
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相应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保荐机构已与山大地纬签订《保荐协议》,
2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
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
3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山大地纬业务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对山大地纬开展持续督导工作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2022年度山大地纬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
4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
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的违法违规情况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
2022年度山大地纬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
5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
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
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山大地纬
6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出的各项承诺所做出的各项承诺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保荐机构督促山大地纬依照相关规定健
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
7
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理制度,督导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遵守行为规范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保荐机构对山大地纬的内控制度的设计、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山大地纬的内
8
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
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
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保荐机构督促山大地纬严格执行信息披
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
9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件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
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
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保荐人对公司2022年度信息披露文件进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
行了事前或事后审阅,对信息披露文件的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内容及格式、履行的相关程序进行了核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查,公司已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
10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
信息披露,依法公开对外发布各类公告,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确保各项重大信息披露及时、准确、真实、
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大遗漏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
2022年度,山大地纬及其控股股东、实际
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
11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
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生该等事项
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
2022年度,山大地纬及其控股股东、实际
12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
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2022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不存在应及
13
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
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142022年度,山大地纬未发生前述情况
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
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
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相关工作
15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计划,并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场检查工作质量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
内或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一)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
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二)
违规为他人提供担保;(三)违规使
162022年度,山大地纬不存在前述情形
用募集资金;(四)违规进行证券投
资、套期保值业务等;(五)关联交易显失公允或未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
披露义务;(六)业绩出现亏损或营
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
(七)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所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具有技术升级迭代较快的特点。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特别是以 ChatGPT为代表的 AI技术快速发展,各类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出现,将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公司作为专注于行业应用的软件企业,依托行业经验积累,以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
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创新机制,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保障了公司的技术领先性。但公司必须快速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变化,紧跟此次 AI技术发展动向,利用行业经验优势,形成良好的协同。如果公司不能紧跟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步伐,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研发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技术升级迭代不及时,则公司将面临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特别是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公司自2015年起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已形成行业较为领先的大纬链技术及较为完备的数据交付通道服务产品和模式,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新兴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多元的,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深刻的理解政策文件、优化服务模式,都将给公司数字政府及数字服务业务发展带来风险。
(二)经营风险
1.全国化市场战略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山东省内,并集中在人社、医保医疗以及用电信息化领域,报告期内,山东省内主营业务收入32895.83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3.10%,山东省内主营业务毛利19477.03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为75.58%。省外业务营业收入整体占比仍较小。公司自上市以来,即将山东省外市场发展作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公司推行省内市场打造优质产品,省外市场推广复制的竞争策略,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报告期内,公司省外新签订单金额大幅增加,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北等业务中心初具规模。
但整体来看,省外市场的开拓难度明显大于省内市场,公司存在全国化市场战略不及预期的风险。
2.公司业务规模较小的风险公司所处的智慧人社、智慧医保、智能用电领域呈现逐渐向头部服务商集中的竞争格局。与友商相比,公司无论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上仍显较小。虽然公司在产品和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但如果公司不能凭借全国化市场战略快速提高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则可能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研发成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所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具有技术升级迭代较快的特点,公司以核心技术为基础构建核心竞争力,每年持续高额的进行研发投入,以保持公司的竞争地位。虽然公司采取了“产学研用”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措施,持续提高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但仍存在研发进展缓慢甚至研发失败的风险。特别是当前以 ChatGPT为代表的 AI大模型不断出现,迅速迭代发展,如果公司不能够跟上浪潮,与各类大型 AI厂商形成协同,研发方向或成果不及预期,将会对公司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4.数字经济卡位失效的风险
数字经济特别是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
公司自2015年起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已形成行业较为领先的大纬链技术及较为完备的数据交付通道服务产品和模式,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同时公司传统的人社、医保、医疗、用电等客户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方。公司占据了较好的数字经济卡位。但新兴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多元的,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深刻的理解政策文件、优化服务模式,都将给公司数字政府及数字服务业务发展带来风险。
5.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风险
软件开发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及重要利润来源,其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所在地区人力薪酬水平不断上升,使得公司的人力成本、人员相关费用不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了加强内部管控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人员数量、成本和费用的增长,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客观上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如果公司盲目扩张人员数量,内部管控不到位,则将导致人员成本费用的快速上涨,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6.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国家电网及下属企业等,由于上述客户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大多有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其审批、招标的安排通常在上半年,系统测试、验收则更多集中在下半年,而公司的人工成本、费用等支出全年相对均衡发生,因此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呈季节性波动。
(三)财务风险
1.应收款项金额较大的风险
应收款项作为公司信用风险资产管理的一部分,公司利用账龄来评估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减值损失。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
35006.21万元,虽然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国家电网等资信状况良好的部
门和单位,但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以及销售额逐年扩大,客户类型不断增加,应收账款绝对金额也会随之上升,对于应收账款管理难度将增大,如果未来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导致公司坏账增加,增加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2.税收优惠变化的风险
根据《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有关规定,对公司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
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此外,公司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享
受10%所得税税率。公司预计能够持续保持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资质,并符合上述有关规定,但如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或者国家上述优惠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近年来,在公司所从事的人社、医保、医疗、用电及数字政府和数字服务领域,新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现,行业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数据安全、监管等要求也越趋严格。如果相关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则会导致外部整体行业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公司业绩。同时,公司深耕人社、医保、用电行业多年,凭借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积累的技术与行业经验,公司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实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以 ChatGPT为代表的 AI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行业的竞争会愈加激烈。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2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元增减变动幅度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度2021年度
(%)
营业收入453909101.18637509880.44-28.8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912476.23103100055.19-39.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45923636.3385474815.72-46.27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924845.6395414884.45-58.16增减变动幅度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末2021年末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96783286.041273136872.311.86
总资产1687169158.931721172342.90-1.98增减变动幅度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度2021年度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5480.2577-39.9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5480.2577-39.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0.11480.2137-46.28收益(元/股)
减少3.48个百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28.30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减少3.30个百
3.586.88
净资产收益率(%)分点
增加9.68个百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8.5018.82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91.2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118.76万元,下降39.95%,主要系本报告期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项目执行及交付进度大幅滞后,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2.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49.00万元,下降了58.16%,主要系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客户回款下降以及本期经营支出增加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包括:
(一)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始终以核心技术驱动发展,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持续创新。在智能开发层面,公司攻克云原生与多端体验技术难题,研发了自主可控低代码开发平台,内置数十个行业模板、上千个拖拽式组件,采用“PBC+小应用”双层应用架构,构建了组装式应用模式。持续优化 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平台,实现敏捷设计、开发与运维。在数据智能层面,通过数据治理和开发形成以基础数据、主体指标数据为目标的数据湖,形成以人或法人为中心的数据人、形成以案例数据进行标注的样本数据湖,在智慧医疗领域以数据经纬(Data Fabric)的数据架构探索和研发新一代产品。在人工智能层面,研发了 EasyAI 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并在智慧医疗领域投入应用,实现了 AI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开发过程支撑,提供包括数据标注、模型构建、模型训练、模型部署等在内的一站式 AI开发能力和服务,内置 Bert、LSTM、Transformer 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有效降低 AI 开发技术门槛,缩短 AI模型开发周期和人力投入。在区块链层面,大纬链 1+6+N 的技术产品体系日趋完善,关键技术一次性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系列测评”基础功能、性能专项、密码专项、安全专项、BaaS专项、政务专项、存证专项
7个专项的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走在全国前列。此外,积极布局区块链+隐私
计算的联合研发,探索在处方流转领域的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为12936.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8.50%。新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软件著作权65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创新平台等10项。同时,公司拥有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山东省服务业创新中心、山东省数链融合技术创新中
心等11个省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连续多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众多科技研发奖项。
(二)深耕传统业务多年,客户优质且稳定
公司在人社、医保、电力等领域均拥有2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参与了国家级平台的研发和建设,较为了解用户需求及行业趋势,具有行业内较为领先的解决方案,并且不断研发新产品、新应用,服务数字化变革。在人社领域,公司拥有人社部信息系统建设前台技术支持商全部资质,已承担上百项大中型人社信息化项目建设,产品推广应用到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在医保医疗领域,公司积极参与新一代医保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医保局信息化服务厂商,报告期内服务山东、浙江等多地医保信息化建设项目,服务山东省内1000余家医疗机构,技术方案和服务效果显著,打造了一批典型案例。在用电领域,公司产品所采集、处理、分析全社会用电量超过全国的1/8。报告期内,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统一的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的建设运行,公司全程参与标准化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研发、测试、实施及评价核查工作,竞争地位进一步提高。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经验,凭借良好的服务质量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保障。
(三)数字经济卡位优势
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资源要素使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两个着力点。公司服务多年的人社、医保、医疗、电力等行业客户均形成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数据治理服务。
公司以“AI+区块链”为核心技术方向,定位于数据要素交付服务商,正在构建覆盖全国的数据要素交付服务网络,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公司精选普惠金融、普惠保险等场景探索商业模式,在数据治理、数据确权、数据流转、数据交付使用、数据资产计数计费等层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承担全国人社链的建设任务,在建/建成省级人社链、医保链、城市链、区域链等数据交付通道众多,数字保险箱累计开户数达到7361990户,数据资产存放量13472792件,累计实现交易量41918109次,普惠金融、普惠保险领域的数据交付服务订单金额超过1500万元。未来随着全国范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将充分收益。
(四)人才队伍优势
作为山东大学控股的企业,公司历来重视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共建“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等共建了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山东大学共建山东大学数链融合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既是技术中心,又是技术交叉合作平台,汇聚了一大批国际、国内顶级专家,联合承担科研课题,不断将前沿技术向公司业务进行转化和赋能。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知识匹配、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及对行业前沿技术有深刻理解和掌握的高水平研究人才。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教授职称人员7人,博士生导师6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1人,山东省服务业专业人才1人,泉城特聘专家2人,泉城产业领军人才4人,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2936.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2%。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86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2.53%,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水平较2021年增长11.77%。
2022年度,公司围绕数字社保、智慧医保、普惠数字医疗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探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在现有智能软件开发平台、数据智能平台、协同管控平台、可信传递平台基础上,加强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研究。报告期内,公司大纬链 1+6+N的技术产品体系日趋完善,EasyAI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投入应用,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专利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65项。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34项专利、420项软件著作权。同时,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十强”产业“雁阵形”领军企业等各类荣誉奖励34项,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等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立项10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元项目金额
募集资金总额324881200.00
减:发行有关费用44866740.11
减:截止2022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82067030.33
其中:本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2027487.67
加:累计利息收入(减手续费)8801420.55
募集资金应有结余注*106748850.1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含利息)111665590.22
其中:活期存款总额101665590.22
结构性存款总额10000000.00
注:募集资金应有结余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含利息)差异
4916740.11元,差异系部分发行费用通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济南自贸区支行、招商银行济
南分行、招商银行济大路支行以自有资金支付,未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所致。
公司2022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相关股东、人员直接及间接持股情况如下:
间接持股2022年度的质直接持股数合计持股数合计持股占名称/姓名职务数量(万押、冻结及减持量(万股)量(万股)比
股)情况山大资本运营有
控股股东11834.24-11834.2429.58%无限公司
郑永清董事长1404.2688-1404.26883.51%无
名誉董事长、董
李庆忠1361.0344-1361.03443.4%无事
史玉良董事、总裁-90.0090.000.22%无
董事、高级副总
洪晓光1406.4192-1406.41923.52%无裁
刘永新董事----不适用
刘丕平董事----不适用
白明独立董事----不适用
王腾蛟独立董事----不适用
李文峰独立董事----不适用
朱敬生独立董事----不适用
王新军监事会主席1395.004-1395.0043.49%无
张世栋监事1401.844-1401.8443.50%无
孙明监事659.4048-659.40481.65%无
孙凯职工监事-0.00440.00440.00%无
无质押、冻结,肖宗水创新研究院院长238.6871-238.68710.60%2022年度共减持
10.8729万股
董事会秘书、高----张建军不适用级副总裁
于秋波高级副总裁----不适用
王墨潇财务总监----不适用
董事、高级副总60.169
赵永光(离任)060.16910.15%无裁1
董国庆(离任)监事196.34560196.34560.49%无王堃(离任)财务总监----不适用刘阳(离任)董事----不适用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况。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无。
(以下无正文)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5 18:04 , Processed in 0.09274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