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48公司简称:南网科技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1/244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否
三、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
报告第三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风险因素”部分。
四、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公司负责人吴亦竹、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高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雅莉声
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647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058.75万元(含税),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4.31%。2022年度公司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事项已经公司第1届董事会
第26次会议、第1届监事会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八、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九、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否
2/2442022年年度报告
十一、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
十二、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三、其他
□适用√不适用
3/2442022年年度报告
目录
第一节释义.................................................5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第四节公司治理..............................................66
第五节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87
第六节重要事项..............................................95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114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23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23
第十节财务报告.............................................124
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4/244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释义
一、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南网科技指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指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曾用名“广东电网公司”,系公司直接控股股东
南网、南方电网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国网、国家电网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南网产投指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系公司股东、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南网建鑫指南网建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南网能创指南网能创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南网储能指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电子指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智芯微指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恒健资产指广东恒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工控资本指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广东电科院指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能源技术指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系公司前身粤电科指广东粤电科试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曾用名广东南方能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公司章程》指《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人、保指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荐机构
会计师指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科技成果转化指南方电网利用自有实验室或生产中形成的专利、软件
著作权等科技成果,寻找市场主体进行合作,实施产业化开发的工作。
《审计报告》指大信会计师出具的文号为“大信审字[2023]第1-03092号”的《审计报告》
《公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交所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国资委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元、万元、亿元指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电力指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
发电指利用发电装置将水能、热能、原子能以及风能、氢能、
化学能、光能以及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
输电指电能的传输,把远距离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变电指电力系统中通过一定变压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
5/2442022年年度报告
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等级(降压)的过程配电指在电网中起电能分配作用的网络
用电指通过电器具消耗电能的过程,是电力环节的最后节点智能电网指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中国的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所形成的
新兴电网,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一次设备指在电网中直接承担电力生产、输送及电压转化的输配电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及电流互感器等
二次设备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的辅助设备,如各种测量表计、绝缘监测装置、控制和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直流电源设备等
储能指电能的存储,将电能以各种形态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实现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能量转移。其中电化学储能是指通过电池所完成的能量储存、释放与
管理过程,是目前储能最重要的应用形式kV 指 电压单位:千伏
kW、MW、GW 指 功率单位:千瓦、兆瓦、吉瓦,1兆瓦=1000千瓦,1吉瓦=1000兆瓦
变电站指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收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
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配电站指电力系统中将电送到用电设备或用户的作业站点,是电网的末端,一般配电站的容量较小,电压等级低于变电站
机器人指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公司的机器人是指以机器人为载体,搭载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局放检测仪等检测设备,实现对变电站、配电站、隧道管廊等场站设备及环境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
的陆上智能巡检、监控及分析无人机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公司的无人机是指以无人机为载体,搭载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输电、变电、配电等设备及环境的立体化、全方位、不间断巡检、诊断及辅助作业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我国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碳中和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
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我国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6/2442022年年度报告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公司的中文名称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简称南网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CSG Technology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吴亦竹
公司注册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华路捶帽新街1-3号华业大厦附
楼501-503室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无公司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水均岗6号粤电大厦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0000
公司网址 https://tech.csg.cn/
电子信箱 nwkj2021@126.com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姓名赵子艺李方勇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水均岗6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水均岗6号号粤电大厦粤电大厦
电话020-85127733020-85124771
传真020-87771313020-87771313
电子信箱 nwkj2021@126.com nwkj2021@126.com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
《中国日报》 www.chinadaily.com.cn
《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
《证券时报》 www.stcn.com
《经济参考报》 www.jjckb.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 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投资部(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及板块
人民币普通股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南网科技 688248 不适用科创板
(二)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
7/2442022年年度报告
五、其他相关资料
名称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境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2206
内)
签字会计师姓名曹申庚、朱学良名称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6号4号楼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签字的保荐代表
保荐机构龚建伟、温家明人姓名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1年12月22日-2024年12月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本期比上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年同期增2020年减(%)
营业收入1789683647.231385195675.9129.201114535701.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205718150.61143038105.0843.8287085277.32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193472392.75133508032.6944.9187381463.20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304217192.576301301.154727.85174494210.84流量净额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2022年末2021年末2020年末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2589241500.202431522849.596.491357589006.74的净资产
总资产3695911629.013158203633.3617.031974876999.76
(二)主要财务指标本期比上年同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2020年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60.3020.000.2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60.3020.000.2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0.340.2821.430.26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910.29减少2.10个百15.98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7.719.60减少1.89个百16.04
净资产收益率(%)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786.780.006.25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8/2442022年年度报告
(1)2022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4.91%,主要原因为:客户和市场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公司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开拓市场获取新订单促进业绩提升,同时加强产品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727.85%,主要原因为:公司储能业务订单增长,预收合同款项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明显增长。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
457115070.5404843373.8
营业收入244069168.97683656033.84
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4525995.4376321442.8355112993.1469757719.21
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1563017.5876666279.9455298189.3459944905.89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210994922.7647975688.7247755242.70419481183.91量净额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附注(如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
适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7424259.11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4975379.743663590.71658979.46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9/2442022年年度报告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543805.327434812.985048965.93
事项产生的损益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169125.88-5135754.90
入和支出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113483.78
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866812.191681815.08868376.37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2245757.869530072.39-296185.88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
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不适用
10/2442022年年度报告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568000000.00568000000.00/
应收款项融资23111368.9637914132.7314802763.77/
合计23111368.96605914132.73582802763.77/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公司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91%,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一)持续优化业务市场规划布局,市场开拓亮点纷呈
储能项目稳步增长,产业链“链长”初显。连续中标国能台山电厂、大唐雷州电厂、大唐潮州电厂、金湾电厂四个大型储能调频系统 EPC工程,其中国能台山电厂项目为全国最大火储联合调频 EPC项目 占有广东省内储能调频市场的主要份额。中标南方电网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广西南宁武鸣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是公司第一个省外大规模储能项目。中标南方电网最大独立储能项目——梅州五华独立储能项目,单个项目中标金额首次突破3亿元。中标首个海上风电配套储能项目——三峡阳江海上风电储能项目,为新能源配储领域的深入开发奠定基础。中标广东省能源集团汕尾电厂灵活性改造示范工程项目,中标国网江苏组合电器局放检测项目,推动粤电科公司向第三方检测、咨询、认证综合服务商转型。首次中标国网公开招标的千万级框架协议项目,标志着智能监测类拳头产品获得国网标杆地区市场认可。“慧眼”无人机巡航系统走出南方电网,完成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花都牵引站、宁夏中卫高速公路、江苏镇江、连云港变电站等多个场景应用,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为后续业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加强
公司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攻关,试点创新链生态合作新模式。风冷型储能电池 PACK及系统、丝路 InOS量测设备、长航时智能组网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带电作业机器人、配网图像视频
监测装置等核心产品实现自主研发,迈向量产;以储能 BMS、无人机智能机库等产品为试点,严选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研发,提升研发效率。公司构建科创成果深度联动机制,成功举办“丝路”创新大赛,吸引高校、芯片及设备厂商等97支开发团队参赛,初步构建“丝路”产业生态。积极建设产业化平台,仅用 6个月建成 1GWh先进储能 PACK自动化生产线,储能产品降本增效成效显著,规模化自主生产能力完备,向具有产业引领力、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长企业迈进。大力开展前瞻性攻关,自主开发“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集聚资源超 500MW;9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成功下水调试,迈入工程实践新阶段;波浪能项目入选国资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广东省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新获授牌;两项成果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三)持续推进提质增效,不断深化内部经营管理
11/2442022年年度报告
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强化成本精益化管理,降本效果明显,费用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销售回款速度显著提升,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增加近 3亿元,纳税信用评级获评“A级”。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持续强化安全监督,开展综合监督350余次,完成储能等关键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问题及隐患150余项,全年现场作业量同比增长67%,安全违章率同比降低
26%,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圆满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稳步推进履约精益化管理,履约任务
高质量完成,履约管理由结果管控转变为全过程管控,以进度管理为抓手,均衡策划全年履约任务,着力强化重点项目进度控制,有条不紊推进月度、季度履约计划刚性执行,履约规范性、均衡性和履约效率大幅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致力于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智能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保障电力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提升,促进电力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公司以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为主线发展主营产品,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公司逐步发展出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的两大业务体系。公司的技术服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2个类别;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机3个类别。公司的技术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系统的电源侧(发电环节)、电网侧(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用户侧(用户环节)相关环节。其中,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主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用于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电源调峰调频能力,电网灵活调节和应急支撑能力,用户侧峰谷调节能力,以解决新能源并网时因其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主要对常规火电进行检测和调试,提高机组安全运维、灵活调节能力,降低故障率,节能降耗,适应新能源接入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设备功能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智能配用电产品用于对配电网和用户侧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监视、智能化控制、智慧化运维;智能监测设备用于对电力设施及其所处环境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器人及无人机用于自动化巡检。另外,公司围绕电力生产构建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打通能源产供储销环节,服务电网调度机构实施灵活性资源调控,助力工商业园区开展能量管理并参与电力市场。
12/2442022年年度报告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技术服务和设备销售收入。在实际经营中,公司通常根据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电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通常结合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构成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报价等因素综合确定各项目的服务及产品价格,随着公司产品日益成熟以及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会相应调整产品的报价和毛利水平。同时,公司坚持持续创新,不断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功能优化,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和盈利水平。
2、研发模式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行业政策及技术储备发展趋势,分别建立产品研发与技术研发的“6+1+X”研发模式。
(1)具备成熟技术基础的产品研发模式
公司在智能试验检测技术、清洁燃煤电厂技术、新能源高效消纳技术、智慧巡检技术、智能
配用电技术、智能监测技术等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6”大方向分别设立事业部,在事业部下建立了“技术总监+产品经理+研发项目组”相协同的产品研发模式,分别对研发布局及技术方向把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项目的研发计划实施和输出负责。
(2)公共技术和新技术研发模式
公共技术和新技术研发任务由产品研发部在公司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及实施。挖掘新技术及公共技术需求,采用“揭榜制”面向全公司招募“X”个研发项目团队,完成项目内容的开发及输出。同时为团队配置项目导师进行技术路线指导,确保研发效率和技术先进性。
3、采购模式
公司以公开采购为主要模式,在南方电网电子采购交易平台(https://ecsg.com.cn)、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等公开采购平台发布采购公告,接受 潜在投标人投标。采购方式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招标采购是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公司自主经营类项目达到招标条件所采用的采购方式。实施过程中,由公司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组织评标工作,并将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提交给公司采购承办部门。然后,根据招标项目的金额不同,由公司的招标业务工作组或招标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评标报告,确定最终的招标结果。
非招标采购,是根据公司的采购管理办法,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采购项目均可采取非招标采购方式,分为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电商采购、零星采购等方式。
对于产品生产加工所需的物料采购,需送样检测合格后才能下达批量供货订单。同时,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了供应商日常沟通机制,以及不良行为的惩戒机制。
4、服务模式
(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模式
根据向客户交付的成果不同,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分为调试技术服务和集成服务两大类。调试技术服务模式为公司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现场评估,制定详细的综合解决方案及现场服务计划,根据计划提供系统优化调控等服务。服务结束后,根据需求编制项目报告,经审批后出具给客户。集成服务为公司根据客户需要,开展前期项目研究,制定技术方案,采购或开发特定零部件、软件或设备,开展设备功能设计、设备组装、设备单体调试、功能组合、优化或技术改造等工作,设备性能测试合格后交付给客户。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集成模式下,公司需要履行的义务视项目情况或客户的需求不同会有所不同,仅有在 EPC模式下,集成模式包括工程实施节点。
(2)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模式
根据服务场景的不同,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分为电源侧与电网及用户侧两个类别。
电源侧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模式与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模式中的技术服务模式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发电机组工程调试、技术监督、涉网试验、机组状态评估、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灵活
性改造、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等服务。
电网及用户侧试验检测服务分为客户现场检测服务和送样检测服务两大类。客户现场检测服务是指依据相关检测标准或规范,由公司编制工作方案,携带检测设备,在客户现场完成检测服务,并出具经审批的检测报告给客户。送样试验检测服务是指公司收到客户寄送的检测样本后,按照公司标准化检测流程,在公司标准实验室中完成检测服务,并出具经审批的检测报告给客户。
13/2442022年年度报告
5、生产模式
公司专注于智能设备核心软件开发、硬件定制化设计、物料选型、样机试制及小试验证,批量生产环节主要采用委托第三方进行外协加工生产。第三方外协单位根据公司技术资料要求,按产品具体情况开展生产,主要包括生产物料采购、组装、软件烧录、测试、组装等环节。
6、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群体主要为电力系统企业,该类客户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服务和设备的采购,因此,公司主要通过参加竞标获取业务合同。2022年公司的产品销售仍主要采取线下直销模式,同时公司通过南方电网电子商城线上销售份额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目前,公司产品仍以国内销售为主,主要通过投标信息搜集、客户介绍、主动上门拜访、线下展会宣传推广等形式获取商机,采取公开投标、竞争洽谈等方式取得订单。为进一步增强省外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能力,公司着力优化了营销组织架构,扩充营销队伍且在南京、贵阳等地新增服务网点,分片区开展市场开拓和客户维护工作。同时,公司在交警、轨道交通等非电力行业业务取得了较大增长。另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沟通和履约,境外业务得到了较好的维护。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电力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我国储能产业的战略布局最早追溯到2005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2011年储能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2017年国家能源局出台储能行业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相关利好政策持续落地。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鼓励储能多元发展。报告期内,国家对储能规划、实施政策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指引。2022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2022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2023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要求储能侧加速实现多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
储能技术应用场景丰富,除发电侧用于电力调峰、系统调频和可再生能源并网外,还可应用于电网侧和用户侧,以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以及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等。储能可有效平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给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的最主要工具,可以实现削峰填谷,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和发展的迫切技术需要。广阔的应用场景都将给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十四五”是碳达
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将推动相关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对电力生产各个环节产生持续深远影响,电力试验检测行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2021年国务院颁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面临着加快能源结构从以煤炭发电为主向清洁低碳能源为主转型的要求。
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
统筹考虑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制造,实现“三改”联动。2021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确定了推动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五点目标,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开发15兆瓦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集成技术、先
14/2442022年年度报告
进测试技术与测试平台、波浪能高效能量俘获系统及能量转换系统、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新能
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集成设计及运行技术、煤炭清洁高效转
化技术、煤转化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老旧煤电机组延寿及灵活高效改造技术、燃煤
电厂节能环保、灵活性提升及耦合生物质发电等改造技术等。
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其他
可再生能源,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力争到2025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十四五”期间节能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鼓励现有燃煤机组替代供热,对具备供热调节的纯凝机组开展供热改造,“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随着新能源机组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电源升级改造的不断推进,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行业市场容量将快速扩大。
2022年下半年,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国家能源局在沿海及国内负荷中心等布局
建设以供电煤耗世界领先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百万机组为主,高效低排放 9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辅的大容量新建机组建设,总装机超过上亿千瓦。由此带来的试验检测及调试市场规模超过
10亿规模。
在新能源方面,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可利用小时数高、靠近负荷中心等优势,是清洁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政策的鼓励下,近年来国内海上风电机组装机规模持续增长。长期以来,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对于政策补贴的依赖度较高,成本下降较慢。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海上风电行业也将走向成本降低,再到需求扩大。因此,海上风电检测及调试市场需求巨大,行业前景广阔。
在电网设备试验检测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试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明确检验检测“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新格局。随着国家对于质量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规模建设,试验检测行业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迎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2)智能设备行业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智能配用电设备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A.智能配电设备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
提出在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通过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提出农村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即到2025年,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初见成效,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得到全面巩固提升,全国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7%,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随着“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完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持续组织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在配电网领域预计投入超12000亿元,占电网建设总投资60%以上;南方电网公司在配电网领域计划投入3200亿元,占电网建设总投资的48%左右。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布局智能电网、推动配电环节智能化成为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配电网作为连接用户的最后环节,对供电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一步推动智能配电设备的功能和特性向具备自愈能力、具有更高的安全
15/2442022年年度报告性、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支持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提高配电资产利用率、支撑“源网荷储”智慧联动、提升配电网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B.智能用电设备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源结构和负荷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源荷”双侧随机性、波动性显著提高。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伴随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和用电负荷持续增长,在新能源小发、极端天气突发等状况下,我国电力供应保障困难突出,单纯依靠电源的建设已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必须从用电侧入手,深入挖掘用电侧潜力,打造“源-网-荷-储”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电网发展方式上,由以大电网为主,向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融合发展转变,推进电网数字化、透明化,满足新能源优先就地消纳和全国优化配置需要;在营销服务模式上,由为客户提供单向供电服务,向发供一体、多元用能、多态服务转变,打造“供电+增值服务”模式,创新构建“互联网+”现代客户服务模式。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等领域诞生了大量的应用需求,对用电设备提出了“应用升级灵活便捷”的发展需求,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MIL)也提出“计量模块独立可溯源”的要求。“十四五”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时期,而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目标的新一代智能用电设备研发需求愈发迫切。未来支撑综合能源服务,支撑低压配网可视化管理支撑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撑用户侧增值业务拓展等新业务,这些都将称为推动公司实现“三商”转型的重要举措内容。
2021年11月,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南方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国家电网
2022年发展总投入目标为5795亿元,其中计划电网投资5012亿元。距离用户更近的配用电
侧、相关信息化设备及面向下游的相关应用的研发将成为电网投资的重点。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1号),要求建设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在实现电力安全保供的前提下的负荷精准控制和用户常态化、精细化用能管理。自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国家、省、地市分别对“百家”“千家”“万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国内多地政府也发布了能效监测管理的要求,大用户为满足能效管理和提质增效,升级量测系统也成为必然趋势。
2022年8月,南网电网公司在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南方电网市场〔2022〕12号)》,明确了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建设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建设原则和实施策略等要求,并将智能量测体系示范区建设作为2023年南方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重点工作,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也在新一代物联网电表、能源控制器、用电采集系统等领域加大投资,整体行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分布于电网末梢的海量智能电表、智能终端、智能开关等智能用电设备成为支撑电网最后一
公里数字化变革的关键设备,电力系统传统的“重发轻供不管用”现象成为历史,智能用电设备的功能及定位不断向智能化、模块化发展,助力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有效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在未来几年里,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智能监测设备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国家电网还是南方电网,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是加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能监测设备的广泛应用是实现电网设备智能化、生产运维智慧化、生产管理集约化的关键前提。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
提出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参与方,在电网智能化方面投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输电、变电和配电环节的智能化为建设重点。作为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基础的智能监测设备将助力改变电网传统运营与管理模式,使电网企业得以应对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源网荷储”联动复杂程度提高等挑战。
在上述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具有精准反映、状态及时、全域计算、协同联动的基本特征,核心是基于物联感知和分析计算,全面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状态及时感知能力。南方电网公司发布
16/2442022年年度报告
《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白皮书(2021-2030年)》,在提升数字技术平台支撑能力的重点举措中提出持续完善全域物联网平台采集终端建设,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边缘感知能力。2022年9月,南方电网公司发布《南方电网公司数字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计划的首项重大行动即为开展设备智能化及数字装备研究应用,提升设备状态感知能力和提高装备智能运维能力。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电网生产和运行模式已发生了重大改变,“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广泛参与使参与主体和并网设备数量大规模增加。在此基础上,数字技术将促进传统能源设备智能融合,各种电气量、环境变量的自动监测、传输、接收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基础,5G、边缘计算与云边融合、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也与能源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支撑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更加智能化。
*机器人及无人机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点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准。2021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建成3到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遴选有
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在能源领域,明确提出要研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产品;推动企业突破高空、狭窄空间、强电磁场等复杂环境下的运
动、感知、作业关键技术;推广机器人在风电场、光伏电站、水电站、核电站、油气管网、枢纽
变电站、重要换流站、主干电网、重要输电通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场景应用。
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要求电力企业加强无人机巡检等先进技术应用,优化输变电设备运维检修模式。2022年9月,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数字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末,全网巡视、操作业务替代率不低于60%,强化设备智能化覆盖将是电网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的必由之路。
电力特种机器人及无人机是电网智能巡视和智能作业的重要手段。电力巡检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已逐步在输电、变电、配电巡检领域大规模应用,处于快速的应用推广阶段;作业机器人发展方兴未艾,涌现出了一系列高度场景化特种作业产品,正逐步从科研应用到产业化应用过渡阶段。随着电力能源企业对本质安全、提质增效要求的不断提升,“机器代人”已经成为设备运维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力技术服务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的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提供的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是指根据电源、电网和用户侧客户对储能系统的应用需求,针对性提供电化学储能系统整套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方案设计、建模仿真、设备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参数整定、控制优化、系统调试及并网测试、性能评估等全流程技术服务。主要技术门槛如下:
A.涉及电化学、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等众多专业领域,需要多专业人才和多学科技术储备作为支撑。
B.应用场景丰富,需要深度理解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痛点,有赖于对电力能源行业长期的技术开发与实践以及相关应用数据的积累;
C.业务覆盖产业链多个环节,要求对电池系统集成、储能电站整体集成服务、储能系统并网测试等环节具备全局视角,需要具有资源融合的能力和优势。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主要技术门槛
开展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需要获得相应的资质,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检验设备和技术能力,具体包括:
A.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资质。调试是新建机组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在调试服务的招投标环节,一般根据机组容量将相应等级的调试资质作为准入门槛。我司具备电源电网工程最高等级调试资质,可承担任何容量等级的新建机组调试业
17/2442022年年度报告务。开展电网侧试验检测业务需要具备相应领域的资质认定,如开展第三方检测需要具备市场监管局颁发的 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CMA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等资质,开展 X射线检测需要具备环境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开展工程质量检测需要具备住建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需要具备气象部门颁发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书等等。我司及全资子公司粤电科公司具有完备的资质及专业团队为试验检测检测服务提供能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B.检验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开展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需要建设符合资质认证和量值传递的实验室,具有开展电源领域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申报实验室认可资质需要具备过硬的条件、丰富的资源和较长的周期,购置开展试验检测及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是开展该项服务的门槛之一。
C.深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电力是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电力发、输、配、用环节需要储备具有深厚技术功底的专业人员和一批长期深耕此领域的技术专家,熟悉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能够针对电力市场需求变化,具备持续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解决试验检测及调试业务难点和痛点问题的能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
D.品牌及公信力壁垒。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公信力对检测机构尤为重要,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赢得市场客户的信赖、提升检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而如果在市场上没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可信度,电力设备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很难获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其业务承揽的难度也将大幅提升。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广泛的市场公信力需要长期的行业经营积累以及坚实的技术研发实力作为支撑,我司试验检测业务广泛服务于南网电网、国家电网、蒙西电网、广铁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澳门发展研究院等重要客户,业务领域涵盖了电网公司、发电集团、装备企业、铁路交通、工业用户等电力全产业链,已形成稳定的规模效益,在华南地区具备较好的品牌和公信力。
(4)智能设备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智能配用电设备的主要技术门槛
A.智能配电设备
公司所研发生产的智能配电设备以“配电终端+”为核心,通过拓展至多种终端形态并与一次设备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不仅需要掌握中低压电力设备的制造及运行技术,而且需要经过多年的行业实践,建立技术研发的持续创新机制,才能够在行业中立足并建立竞争优势。主要技术门槛涉及微电子技术、测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等多个细分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技术储备及对应的多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为研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需要具备兼顾安全和便捷的高可靠性结构设计、多源多维度的数据融合算法,以及即插即用的新型物联网规约设计等能力,对产品结构设计优化和软硬件开发能力提出高要求;需要深入了解电网业务和现场情况,深挖一线人员运行运维工作难点和痛点,才能针对性的开展产品设计和功能迭代优化工作,研发出优质产品切实为基层人员工作减负。
B.智能用电设备
新型电力系统下,智能用电设备的研发不仅需要掌握电网运行规律和核心需求,还需要拥有强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云计算、应用平台开发能力、还需要具备通信技术、微功率计量、信号
处理技术、防护技术、传感技术、边缘计算等技术实力,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在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企业需要储备相应的技术经验,持续研发创新的机制,以及多年的行业应用经验,才能够在行业中立足并建立竞争优势。
*智能监测设备的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研发生产的智能监测设备包括适用于电网设备安全实时监测场景的图像视频、故障定
位、护层环流、塔基沉降等类别产品,以及适用于作业人员安全风险管控场景的现场可视、风险感知和后勤保障三个系列智慧安监终端产品,系列产品及配套应用形成“设备-环境-人员”相协同的立体监测方案,实现对发输变配用全环节设备状态、运行环境、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测、安全监管和危机预警,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不仅需要掌握电网智能化监测设备的制造及运行技术,而且需要具备电力非结构化信息(多维电气参量、电力图像)采集与处理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主要技术门槛如下:
A.涉及输电、变电、配电多类业务场景,以及机器视觉、卫星定位、电气参量传感等多个细分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技术储备及对应的多专业人才作为支撑。
18/2442022年年度报告
B.研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需要具备智能监测产品的一体化、低功耗和灵活便捷的高
可靠性结构设计能力,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缺陷识别、故障定位和隐患辨识算法开发能力。
C.需精准掌握兼顾现场作业人员使用方便与安全监管人员督查需求,指导智能监测产品设计和精准定位迭代优化功能点。
*机器人及无人机的主要技术门槛
A.智能巡检机器人
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门槛较高,其研发综合了自动控制、智能检测、抗电磁干扰、网络通信、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多领域,具体技术主要包括:3D激光导航、运动控制、巡检检测、后台控制系统等,属于多学科综合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研发需要依托对电力能源行业的技术开发与实践以及相关应用数据,基于核心技术领先优势,并持续资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迭代进化能力,对行业新进入者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公司在 3D激光导航、运动控制、巡检检测、后台控制系统等方面均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具有丰富的行业专有知识和产品现场实践经验,具备面向智能巡检机器人平台化、功能复合化发展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B.智能巡检无人机
智能巡检无人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无人机系统包括平台、挂载、航线系统、监控系统等部分,具体技术主要包括:面向行业应用的任务荷载技术、航线规划技术、自动飞行控制技术等,技术门槛较高。公司无人机产品聚焦在行业特种多旋翼无人机,在定制化载荷、航线动态规划及自动驾驶技术、多无人机群体智能及调度技术、设备缺陷诊断技术等方面对于电网客户具有
独特优势,具备面向多行业应用、多领域客户提供低空网格化全自动巡检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C.带电作业机器人
带电作业机器人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包括平台、感知系统、控制系统、作业臂、特种作业工具等部分,具体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技术、智能规划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自主作业技术等。公司带电作业特种机器人产品,攻克基于力-视-位多关节机械臂运动模型及柔顺控制技术,突破了机器人刚柔耦合精确控制、复杂环境目标感知与定位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电力特种作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具备面向电力能源等特殊行业提供带电作业机器人产品开发迭代的能力。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储能项目多点开花,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在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领域积累多年,掌握储能系统集成优化技术、储能集装箱热管理及消防技术、电力电子系统高精度建模及测试技术、能量管理及优化控制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先后承担了全球首例由电化学储能系统黑启动 9F级重型燃机项目,承担了全球首个±10kV、±375V、±110V多电压等级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项目实施,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储备和持续提升的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承接4项火储联调项目和2项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全年新增储能项目
260MW/368.75MWh。顺利完成南网储能公司杨屋站、芙蓉站、黎贝站和东莞南社站、中山横栏站
等 5个电网侧储能集成项目,以及靖海电厂 3-4机组、台山电厂 1-2机组电源侧储能 EPC项目投运,其中台山电厂项目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火储联调项目。有序推进广西武鸣、梅州五华、广东雷州、广东潮州等 4 个大型储能电站 EPC项目实施。公司聚焦储能 EMS、电池 PACK、模块化储能产品等核心设备持续开展研发,报告期内建成了年产能 1GWh的储能电池 PACK 自动化生产线,自主完成主动均衡、被动均衡两款风冷电池 PACK的设计、试制、定型、试产,并应用于广西武鸣、梅州五华2个大型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2)试验检测业务稳步推进,逐步拓展全国市场
电源侧试验检测业务方面,公司承接广东电科院六十余年电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并网等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积极推动低碳新技术创新,总结形成了覆盖电源侧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系列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策划成立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新能源与储能专委会,并承担专委会秘书处职责,提升公司在南方电网以及储能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公司已建成 16MW级国内单机测试容量最大、可移动式新能源并网测试平台及新能源仿真建模实验室,并取得 CNAS资质,新能源并网测试业务涵盖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等多个新能源领域,目前已承担了50
19/2442022年年度报告
多项新能源并网测试工作。公司传统电源业务优势突出,报告期内,公司新签技术监督合同额同比增加40%,涉网试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除了广东省内业务市场,还拓展了广西、海南省及北京市场;全面推广厂级 AGC改造项目,签订 13个厂级 AGC改造及试验项目,占据广东省最大市场份额。
电网及用户侧试验检测业务方面,公司试验检测业务板块的粤电科公司主营业务布局为“工器具检测、电气设备试验检测及状态评估、无损检测、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价、计量测试”五大领
域检验检测与认证咨询服务,获得了 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CMA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等 160余项资格证书。报告期内,粤电科公司加入了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广东省认证认可协会、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和鉴定协会、广东省气象防灾减灾协会、广州市计量协会及广州市建设
工程检测协会,取得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书(乙级)等重要资质证书,完成了 ISO三标一体扩项认定,技术人员取得了注册计量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等重要职业资格证书,员工持证增至190余项,行业影响力和资质能力均稳步提升。公司电网侧检测业务走出广东,中标贵州电网输变电设备 X光检测项目、国网江苏 2022年组合电器局放检测项目、海南电网物资品控质量抽检项目等,是试验检测业务走出广东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粤电科公司持续聚焦试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试验检测向数字化与绿色低碳转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检验检测与双碳认证能力。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以“科技保安、科技减负、科技增效”为引领,在信息化及智能化检测、大数据分析及智能诊断、多维度状态评估等方向加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全产业链检验检测与质量认证综合服务能力。
(3)智能设备技术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推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2022年,为落实“稳经济”政策要求,两大电网公司均加大了电网投资力度。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全力服务扎实稳住经济的八项举措,加大电网投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2022年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84%,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南方电网公司围绕确保安全生产、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配套送出和消纳等领域,固定资产计划投资达1250亿元。
公司依托自身雄厚的研发实力,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电网新技术研发攻关,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研发新一代带计量功能的智能终端,推出行业内首个统一开放的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丝路 InOS”,实现了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解决用户侧能源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难题,“丝路 InOS”操作系统已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成果及产品鉴定,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成果获得国资委“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2022年公司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丝路”物联网操作系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近百家高校、芯片及设备制造厂家等参与,形成一系列优秀项目,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公司打造自主源网荷储联动平台,完成了功能设计和需求侧响应的功能开发,将配合广东电力市场相关规则着手开展虚拟电厂接入运行示范、探索新兴并网主体直控快速调节模式,促进可调节资源灵活性配置;公司视频监测技术也实现突破,完成配网可视化装置主控板自主研发及试产,构建公共视频底层驱动模块框架,后续可支撑视频全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丝路”的新一代量测设备形成南网标准,通过自主投标和芯片授权等方式开拓非股东市场,蓝牙模块首次全面应用于南网21版智能电能表,新签合同额超1.2亿元。公司智能监测设备在广东中标份额最高,首次进军国网市场。电缆护层环流、故障定位、视频监控、智慧安监等产品中标广东电网框架招标项目,中标品类最全、份额最大;首次中标国网公开招标的千万级项目——国网江苏2022年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平台框架项目,标志着智能监测类拳头产品获得国网标杆地区市场认可。公司研发并建成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围绕“技术支持系统+智能终端装备+支撑服务”构建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创新生态链,聚集分布式发电、储能、柔性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已超过500兆瓦。
(4)机器人无人机产品实现全覆盖,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公司始终贯彻落实国家智能制造战略规划,形成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带电作业机器人等三大智能巡维设备系列产品。相关团队成员成长为国家能源局电力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电网设备智能巡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电联电力机器人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行业领军人才,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项目团队参与的“输变电巡检机器人智能
20/2442022年年度报告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公司无人机团队创立了大型无人机在输电线的全自动巡检模式,在省级电网首次开展大型无人机规模巡检应用。公司机器人及无人机产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其中智能巡检无人机系列产品在电网、交警等推广应用,“交警慧眼”三维事故勘查系统通过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权威认证。研发的带电作业特种机器人,突破了机器人刚柔耦合精确控制、复杂环境目标感知与定位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电力特种作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
报告期内,推出首款面向电力行业级长航时微型巡检无人机及配套机库并量产交付,全面支撑广东电网在全国首次实现省级电网变电站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并部署跨专业试点。完成广铁集团广州花都牵引站无人机机库部署,实现无人机取代人工对铁路牵引变电站与供电线路进行巡检,实现首个跨行业试点应用。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方面,10kV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产品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产品技术鉴定,完成产品定型和试生产,预计2023年投放市场。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电力技术服务行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储能技术日渐成熟的共同作用下,报告期内储能行业蓬勃发展,储能市场进入了规模化发展新阶段。2021年至今多个省(市)出台新能源配置储能的政策,初步形成新能源加储能的融合发展态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 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截止 2022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2700兆瓦。根据《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30000兆瓦。《指导意见》发布后,各地相继发布“十四五”储能发展目标,根据 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年 1月发布数据,全国已有 26个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的装机目标,总规模接近67000兆瓦,远高于30000兆瓦目标,则未来3年我国将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近54300兆瓦。按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未来储能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
试验检测服务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试验检测服务是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提高产业创新力,加快发展试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碳达峰,碳中和”和“新型电力系统”等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基于清洁火电、海上风电、核电等发电模式的试验检测及调试技术服务(含传统发电企业试验及清洁化、灵活性改造、新能源涉网试验等)、面向能源电力客户的试验检测、认证咨询服务(含面向中央企业和广大上市公司的 ESG 评价与咨询业务)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调查报告指出,结合我国电力工业、电力设备行业发展来看,未来在政策扶持、新基建推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电力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这将推动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供需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到2025年间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供需规模将突破500亿元,2021年到2027年间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年均增速将分别达到7.49%和7.38%。
(2)智能设备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配用电设备
A.智能配电设备
智能配电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支撑分布式新能源柔性接入、实现海量设备自主灵活运维为重点,围绕新一代配网自动化终端,构建“终端+快速开关”的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技术体系,“终端+采集器+特种工具”的配电网单兵作业现场智能运维技术体系,以及适配新能源和分布式储能接入的“台区大脑+分支监测终端+可控智能开关”台区智能化技术体系,实现多元化源荷的开放接入和双向互动,促进分布式新能源高效就地消纳。
配网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将环保气体绝缘速断开关柜为核心,集成一二次设备,满足含新能源的配电网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远方操控、故障定位及隔离、并网点分析及保护等业务场景需求,全绝缘、长寿命、免维修、占用土地空间小、安全可靠、不受环境影响将成为配网自动化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需求。
21/2442022年年度报告
配电网智能运维场景需要适用于配电网巡检维护、故障排除、定检试验各类场景的设备本体运维工具和单兵作业运维装备来支撑,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设备运维效率,具备“穿透感知、精准检修、智慧决策、协同控制、安全可信”特征的新一代配网运维工具,是实现从人工巡视定检的传统运维向智能远程运维转变的关键。
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联动场景依靠新能源并网成套设备提供实现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可观可
测、可调可控、可聚合可协同的技术手段和支撑设备,应对新型配电网的双向潮流变化,并满足含新能源接入的台区管理要求,将成为智能配电设备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B.智能用电设备
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进一步推动智能配电设备的功能和特性朝向具备自愈能力、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支持
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支持与用户互动、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配电资产利用率、提升配电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方向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通知》,要求深化开展电力负荷管理,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十四五”期间,电网智能化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电网计划对电网及相关产业投资超过6万亿元;南方电网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配电网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
智能配用电设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公司将积极把握机遇,发挥公司核心技术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丝路 InOS”价值,构建“丝路”应用生态,打造电力行业智能配用电设备研发应用创新引领者。
具体包括:围绕“丝路”操作系统生态,以电力物联网核心模组、低压配用电可视化及 AI 深化应用为重点科研方向,构建基于“丝路”的系列产品,包括:核心硬件模组、嵌入式 APP 应用、带计量功能智能终端设备、台区智能化运维解决方案、双碳及能效监测解决方案,打破源网荷储各端信息壁垒,实现多元信息协同融合和有效应用。
*智能监测设备
智能监测设备未来发展方向将以人工智能与电气量监测传感技术深度融合,及机器视觉的深化应用为重点,构建“设备-环境-人员”相协同的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对发输变配用全环节设备状态、运行环境、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测、安全监管和危机预警,确保电力设备可靠运行、高效运维和电力人员安全作业。
面向电网设备安全实时监测场景,相关设备将进一步结合生产一线单位电网运行与维护需求,重点围绕数字生产体系中电网设备智能化、生产运维智慧化开展产品研发,推进图像视频、故障定位、护层环流、塔基沉降等智能监测终端设备的深化应用,通过电网生产智能化产品支撑电网数字化转型,推动电网可感可控、设备智能运维。
“十四五”中后期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现场作业面和作业数量剧增,传统“人盯人”模式愈加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监管要求。面向人员安全的智能监测场景,相关设备将以作业现场人身风险管控为核心,以杜绝人身事故事件为目标,以“智慧安监终端+”系统应用为核心技术载体,推动触电风险辨识、高精度定位、电力图像识别、工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安全监管业务场景的深入融合。
*机器人及无人机
根据国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推进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和产品示范推广,加快医疗、养老、电力、矿山、建筑等领域机器人准入标准制订、产品认证或注册,鼓励企业建立产品体验中心。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广机器人在风电场、光伏电站、水电站、核电站、油气管网、枢纽变电站、重要换流站、主干电网、重要
输电通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场景应用,推进机器人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在电力能源领域,“十四五”期间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制定了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电网建设规划,加速电力企业转型升级。机器人无人机是电网生产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在变电设备巡视方面,要实现机器巡视为主、人工检查性巡视为辅的巡视模式,巡视工作的重心由现场人工巡视转变为远程巡视和后台数据分析,实现 110kV 及以
22/2442022年年度报告
上线路数字化通道建设100%覆盖,多旋翼无人机自主巡检100%覆盖。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规划,电力巡检机器人将逐步从户外场站向室内巡视渗透,电力特种无人机尤其多旋翼无人机将逐步从 220kV 以上电压等级,渗透到 10kV 配网等中低压巡视领域,进一步扩大输变配一体化巡检应用,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规模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未来,电力能源领域巡检类机器人呈现“一高六化”(高可靠、轻量化、模块化、网格化、集群化、智能化、共融化)技术发展趋势,作业类机器人呈现“一专三化”(专业性、工具化、易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公司将充分利用好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在电力巡检机器人和电力特种无人机领域全技术链条的优势,加大研发攻关,聚焦核心技术,重点完成室内轻量化智能巡检机器人、模块化机库、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等产品迭代开发,实现量产和规模化应用,持续加强“慧眼”无人巡检系统生态建设,不断提升电网智能运维水平;同时,公司也将发挥产品和技术优势,持续打造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场站等新能源场站智能运维产品和解决方案,扩大新能源智能运维市场。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按照核心技术主要应用的产品分类,公司核心技术情况如下:
(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核心技术技术核心技术技术序号核心技术先进性表述成熟名称来源度
本技术针对电力储能系统高安全、长寿命的应用需求,基于建立的电池实验数据库和热-电耦合模型,通过采用全面的电芯电压和温度监测,实现电池 PACK 热管理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显著储能系统提升。本技术针对风冷电池簇的温度一致性均衡控制问题,提产业
集成优化出分布自治、多级联动的主动变风量系统,保障系统节能降耗集成
1化应
及安全防的同时,实现电池堆电芯温度一致性精准控制。本技术根据电创新用
护技术池系统不同区域短路故障特性,设计分区的被动、主动多级防护技术方案,同时优化保护动作时序,拓展故障录波功能,实现储能电池系统安全性提升。相关技术已在大容量集装箱储能系统、新型模块化储能装置、配用电柜式储能系统等产品中应用。
本技术采用离线仿真软件和高性能实时仿真平台,对直流配电网、风电场/光伏电站设备及控制策略等进行高精度建模,验证电力电子
稳态、暂态并网运行特性,并进行参数整定及控制逻辑优化,保系统高精产业
障入网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同时,本技术支持大容量电网模集成
2度建模及化应
拟装置和智能化测试监控软件开发,为开展 16MW 及以下风电 创新并网性能用
机组高/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电网适应性测试提供技术支撑。
测评技术
该技术已在海上风电仿真测试/涉网试验和直流配用电系统集成等业务中应用。
本技术通过协调控制技术,可实现集中式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系统聚合控制的运行优化控制。根据储能系统及电池实时状态,自适应实现一次调频、AGC、AVC 控制、负荷主动跟随控能量管理制等,实现能量柔性调节和系统高效协同,显著提升储能系统产业集成
3及优化控容量持续可用率和运营经济性。本技术支撑了储能多模式实现化应
创新
制技术 电网黑启动运行控制,实施了世界首例电化学储能黑启动 9F 级 用燃机项目。本技术已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配用电柜式储能系统等业务中应用,且相关技术成果荣获第四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2020储能技术创新典范奖。
(2)试验检测及调试核心技术技术序核心技术技术核心技术先进性表述成熟号名称来源度
23/2442022年年度报告
火电厂超本技术创新了高效、低成本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优化技术路产业
低排放系 线,实现了 NOx 长期稳定的超低排放,获得 2019 年国家科学 原始
1化应统优化技技术进步二等奖(燃煤电站硫氮污染物超低排放全流程协同控创新用术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本技术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转子及辅助系统的复杂故障,采用发电机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多维度诊断,形成了针对定子铁心内部放电、定子铁心松动、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定子线棒气堵、转子-轴承系统机械故障、发电大型汽轮机出口结构性短路等复杂故障的多维度诊断方法。研发了定子发电机复
铁心内部放电辨识技术,基于低磁密涡流的定子铁心片间绝缘杂故障多产业
缺陷检测技术,定子绕组端部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振动自适应控原始
2维度诊断化应制技术,基于转子振动与励磁电流正相关性的转子匝间短路在创新关键技术用
线诊断技术,基于动态中心辨识的转子支撑系统故障诊断技及工程应术,基于移相椭圆的轴系动平衡技术等。相关技术成果已应用用到大型汽轮发电机和燃气轮发电机疑难复杂故障诊断和处理领域,同时还可向航空、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大型电机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得2022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及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技术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突发不稳定振动故障。在轴承稳定性、部分进汽汽流力、不稳定振动故障预判、突发性不稳定大型汽轮
振动现场快速抑制技术等方面出发,研究可倾瓦滑动轴承非线发电机组产业
性油膜力求解方法,提炼基于轴颈扬度的轴承载荷测试新方原始
3不稳定振化应法,开发一套旋转机械密封泄漏和动力特性计算分析软件和部创新动快速抑用
分进汽下调节级剩余汽流力计算软件,提炼一套针对调试或检制技术
修后机组突发振动的预判和处理策略,有效抑制了汽流激振故障,成功解决多台大型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故障的处理。
本技术解决了高效干化、受热面结焦、制粉系统堵塞、难于稳
大型燃煤燃、污染物排放难以控制、数值模拟优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形电厂耦合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燃煤电厂协同焚烧处置集成技术产业原始
4污泥焚烧与工程示范装置,完成了25台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或者污泥化应
创新
处置关键掺烧工程应用,形成了5家燃煤耦合污泥掺烧国家示范电厂。用技术本技术获得了2020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等荣誉。
锅炉及辅
本技术实现了燃煤锅炉系统的深度节能,降低了燃煤机组的原产业机运行自原始
5煤消耗,节省了发电厂用电,提升了机组运行智能化水平。本化应
适应优化创新技术2022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用技术
本技术针对火力发电的取水、用水和排水多个方面,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代替火力发电用水水源、节水减排等关键技火电厂深
术并完成了工程实践,研发了火电厂废水深度浓缩回用及烟道度节水及
蒸发零排放集成技术,解决了火力发电用水、排水等技术难产业高效低成原始
6题,提高了用水效率,实现了火力发电利用非常规水源、节约化应
本废水零创新
用水、废水减排的目标。本技术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存用排放集成
在的低碳氮比、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氨氮和细菌等问题,技术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水源用于电厂锅炉补给水。本技术获得了2019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技术在机组 AGC 综合调频能力及智能控制、安全性防范控
火电机组制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1、首次提出了内反馈控制结构的产业
调频能力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型火电机组辅助调频中大工况变化、原始
7化应
快速提升大时滞特性的控制难题;2、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火电机组闭环创新用
技术子空间模型辨识技术,解决了火电机组模型辨识的安全性难题;3、首次建立了深度学习的关键参数智能预测模型,实现
24/2442022年年度报告
了高精鲁棒在线参数估计;4、提出了智能煤水比控制技术、
智能风煤比控制技术和智能主蒸汽压力跟踪控制技术,解决了火电机组辅助调频中超温超压的关键安全性难题。本技术2022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本技术首次将 ADRC 控制算法规模化应用在火电机组的过程火电机组控制中,实现了 ADRC 在火电厂水位、汽温、风温、协调控 产业自抗扰控原始
8制等重要回路的应用,保障了磨煤机出口风温、协调控制系化应
制关键技创新
统、加热器水位、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等控制回路的优化控用术制。本技术相关专利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本技术结合电网实际和二次设备检测需求,构建了所需的电网电力系统仿真环境,主要包括:含直流多落点的交直流并联、系统振数字仿真荡、励磁涌流、短路电流超标与短路电流限制、同杆并架等电产业
和物理模网场景,自主开发了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备自投、励磁调原始
9化应
拟平台实节器、汽轮机调速系统测试平台,有效地帮助了运行人员、科创新用
时混合仿研人员以及设备厂商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及时解决了电网生真技术产中问题。该技术已应用分析10多个电厂的功率振荡、非全相运行等事件的分析。
电力电子系统高精
10见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核心技术2同左同左
度建模及测试技术
本技术基于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一电力二次键启动、闭环检测、远程监控等智能检测功能,大幅提高了检产业
设备智能测效率,最大程度减少了人为干预试验失误;基于无线通信技原始
11化应
化检测技术实现了电能表电能量误差的在线监测及检测,具有远程通信创新用
术 功能,将相关测试信息通过 GPRS 通信模块传送至信息中心或手持设备,实现了待测智能电能表的便捷化现场测试。
本技术利用无人机和柔性机械装置,采用三维成像 X射线成像技术,对变电设备的 GIS 盆式绝缘子、开关和刀闸等进行多角度检测成像,动态显示 GIS设备缺陷位置,区分电力设备开叠加的部件,更准确地分析封闭式开关设备的内部问产业原始
12无损检测题,对输电设备的接续管、耐张线夹、电缆接头等部位进化应
创新
技术行压接质量检测,是诊断输变电设备内部缺陷的有效手用段。可在不停电基础下,通过 X射线等检测装置发现输变电设备内部缺陷,如异物、触头分合闸到位、电缆接头异常等。
本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建成一套安全工器具检测系统,自主研发一台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工器具移动检测平台,实现安全工器产业
检测透明化、数据信息化、监督多样化,实现智能检测环原始
13具试验检化应节全过程管理。建设了国内首家的安全工器具检测省级系创新测技术用统平台,在广东电网广泛应用,累计安全工器具检测数据
100万余条。
(3)智能配用电设备核心技术技术序核心技术技术核心技术先进性表述成熟号名称来源度
本技术应用领先的操作系统内核技术,满足电力运行环境InOS 操作 复杂性和计量数据高可靠性要求,创新智能电表轻量化 产业原始
1 系统及其核 Java 虚拟机,并设计了 5000 个智能量测微应用组件。所研 化应
创新
心板技术发的实时多任务微内核操作系统,支撑新一代智能电表及用高级应用的跨平台快速开发上线,填补了国内可实用化的
25/2442022年年度报告
智能电表操作系统的空白。完成操作系统向量测终端、物联网模组、低压开关等系列设备的拓展延伸,并实现操作系统与核心国产芯片的适配研发,构建起国产化 InOS 设备生态,保证了电力能源关键设备的自主安全可控。
电力二次设
2备智能化检见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核心技术6同左同左
测技术本技术建立了新一代台区终端的营配融合业务架构和功能模型,并进行高性能硬件平台和统一软件架构定制化,实现硬件无关化和软件定义功能,同时采用边端“数据中基于全链路心”、容器化技术,解决低压配电网数据统一与网络协同一体化的新产业
的问题;研发了基于宽带载波时钟基准的同步采集方法、集成
3型量测体系化应
数据调度优化方法、电能质量监测及分析算法等,应用于创新及其智能应用
智能电表宽带载波模组、微功率无线模组、计量管理设用技术
备、低压调压器、低压回路测控终端等系列化设备的数据
通信互联和诊断分析,构建低压配用电数据采集及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面向配网自动化设备的本技术采用全新的模块化硬件架构设计和组件热拔插技产业
模块化硬件术,实现接口即插即用、软件功能硬件化、组件灵活扩展集成
4化应
架构设计和配置和“整机-组件”双维度自诊断等功能,改变了传统配创新用组件热拔插电终端封闭式硬件系统的设备形态。
技术本技术基于云边协同架构及虚拟电厂分层分级聚合调控方
源网荷储联法,研发源网荷储联动运营平台及灵活性资源调控终端设产业集成
5动运营协调备,实现区域源网荷储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与多时间尺度化应
创新
控制技术协同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规模化灵活性资源的优用化聚合、双向互动和市场参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4)智能监测设备核心技术技术序核心技术技术核心技术先进性表述成熟号名称来源度
本技术实现了对多腔室间隙的吹弧效果、近极压降效
10kV 多腔体 应、近阴极效应及过零点熄弧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所研 产业
原始
1 固定间隙防 发的新型的 10kV 多腔避雷器可有效降低 10kV 线路雷击 化应
创新
雷技术 故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因避雷器自身缺陷导致的 10kV 用线路故障。
本技术采集了高压电缆缺陷及故障时刻的暂态行波在故
高精度波形障点与电缆两端之间的传播时间,在线计算故障点到电产业采样技术及缆任一端之间的距离;前端数据处理装置获取信号后传原始
2化应
故障行波综输给数据接收器,在通过数据接收器到主机,后台主机创新用
合分析技术接收数据后进行波形的诊断分析,最终给出定位的故障点位置,定位误差不超过 30m。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应
3见机器人及无人机核心技术5同左同左
用场景图像识别技术基于图像缺陷智能识
4见机器人及无人机核心技术6同左同左
别、多源传感监测的输
26/2442022年年度报告
变电设备智能识别及诊断技术
(5)机器人及无人机核心技术序核心技术技术技术核心技术先进性表述号名称成熟度来源
本技术采用激光雷达或倾斜摄影技术,对电网设备及电网设备与
环境进行扫描或图像采集,开展数据预处理形成三维环境高精度点云(或可见光及红外图像点云)或倾斜面片模型,产业化原始
1三维建模与
最终还原电网场景高保真三维模型,为数字电网机器应用创新数据融合技
人、无人机等智能巡维终端应用提供高清数字底座,术为数字电网提供高清模型与交互基础。
本技术综合考虑轮式巡检机器人或无人机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条件及关键功能,对卫星信号(北斗、GPS)、差分 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基于多模态TimeKinematic)信号、3D 激光雷达、深度相机、无感知的环境
线电接收器等传感器之间的不同组合使用,通过物理产业化原始
2感知与高精
及系统上的一致性标定,实现实时的环境、物体等感应用创新度组合导航
知及重构,实现环境地图及物体的探知与绘制,进一技术步可解算出机器人及无人机实时位姿和相对位移估计
等定位信息,实现机器人与无人机的可靠定位、精准导航及避障。
本技术采用非同轴传感单元下红外与可见光信息的精
基于红外图准融合技术,支持机器人、无人机根据定位导航技术像的设备快实时判断当前巡视拍摄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调度号产业化原始
3
速测温及智等相关数据,并在拍摄图谱中进行备注,进一步对图应用创新能识别技术谱中设备进行分割,具备设备部件精确提取与自动匹配能力,有效排除背景干扰,提升巡检准确率。
本技术综合考虑机器人在电网检修作业的工作环境、
基于力-视-位使用条件及关键功能,融合了视觉伺服技术、阻抗控已突破多关节机械制技术和状态反馈控制技术,建立了基于力-视-位多关关键技原始
4臂运动模型节机械臂运动模型,实现了机器人作业手臂末端与作术,正
创新
及柔顺控制业目标的柔顺接触、全自主精准作业,并及时制止手向产业技术臂与非作业对象的意外触碰,保障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化转化全、可靠、高效。
本技术针对电力施工作业的不同应用场景,依托丰富的现场样本数据,实现了智能识别算法标准化开发及持续优化训练,研发了电力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穿戴识基于深度学别、作业区域-人员位置关系判别、登高作业人员安全
习的电力应带识别、作业人员目标检测等算法;并从软件架构上产业化原始
5
用场景图像设计了针对算力资源动态分配的机制,实现了多识别应用创新识别技术算法并发运行与融合;并结合施工作业需求及安全监管需求,设计适配的信息关联分析逻辑,实现视频信息、传感信息、关联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与潜在作业风险智能预警。
基于图像缺本技术采用图像匹配方法识别设备,针对变电站设陷智能识备,算法对设备状态进行识别,标记读数、设备分合别、多源传状态高于90%;采用多传感融合技术,通过监测电缆产业化原始
6感监测的输接地电流及温度判断电缆绝缘情况;基于北斗定位和
应用创新
变电设备智倾角传感单元相结合的传感器,对杆塔顺向和横向倾能识别及诊斜状态进行高精度实时感知,实现对塔基所在山体浅断技术表或深部岩土体微量变形进行高精度实时捕捉。
27/2442022年年度报告本技术在于面向分布式多元异构主体(各类机器人、无人机、自动机库、红外传感器等)的统一任务分面向分布式
解、分配及调度,并根据各主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地多元异构主
理天气情况、突发任务增减等元素复杂、动态、不确体的通用单产业化原始
7定的变化,通过群体无人机巡检优化调度的动态多目
体控制及群应用创新标优化,基于高清数字底座实现虚拟环境与物理环境体智能调度
的融合映射、虚拟对象与实体对象动态交互的任务调技术
度和轨迹规划,提高机器人、无人机的群体巡检智能水平。
公司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核心产品与服务。
核心技术变化情况:智能配用电设备核心技术方向新增一项——源网荷储联动运营协调控制技术。本技术基于云边协同架构及虚拟电厂分层分级聚合调控方法,研发源网荷储联动运营平台及灵活性资源调控终端设备,实现区域源网荷储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与多时间尺度协同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规模化灵活性资源的优化聚合、双向互动和市场参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批省部级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8项,其中牵头完成的“发电机组漆膜故障检测、诊断、处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置研发”项目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ZL201310682086.6”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
奖优秀奖;“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火电机组快速调频关键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项优质科技
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标准发布28项,其中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2项,企业标准10项。
序号项目名称所属计划项目实施时间项目状态“深远海风电场无人机智能自2022年省级促进经济高
2022年4月-1主巡检关键装置与系统研制”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开展中
2024年3月研究项目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基于电感平衡设计的三相同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2022年1月-
2轴高温超导电缆的电磁及热、开展中
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025年12月力学特性研究”研究项目序号获得奖项授奖单位获奖项目获奖等级获奖单位备注燃煤锅炉直
1国家知识产流发电机组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权局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发电机组漆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故障检
中国电力科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电
2中国电机工测、诊断、处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网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长沙
程学会理关键技术
奖理工大学、武汉沃尔德电力工程技及成套装置术有限公司研发千万千瓦级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2021年度
3海上风电友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一等奖奖励,2022
好并网与消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纳关键技术大学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年收到获
28/2442022年年度报告
及装备司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奖通知。
公司华东分部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电力现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市场的火
上海交通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
4广东省人民电机组快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
政府调频关键控
司、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制技术研究广东粤电云河发电有限公司与应用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向深度节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合电力有限能和碳减排
5广东省人民公司、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的电站锅炉二等奖
政府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经济运
上海理工大学、广州敏远能源科技行关键技术
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理工电网台风灾
大学、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
6广东省人民害监测与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
政府控关键技术
象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广东电研究及应用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
大型变压器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桂林电
7科学技术进广西人民政机械故障诊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二等奖
步奖府断装置研发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及规模应用柳州特种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睿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国轩高科动
锂离子电池力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
8科学技术进安徽省人民高安全性电大学、山东海容电源材料股份有一等奖
步奖政府解质关键技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
术及产业化有限公司、安徽圣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本年新增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发明专利12242445237实用新型专利115090外观设计专利612018软件著作权18197588其他4080合计15163598433
29/2442022年年度报告
3.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121259699.9093951845.1728.37资本化研发投入00不适用
研发投入合计121259699.9093951845.1728.3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
6.786.780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0不适用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不适用
30/2442022年年度报告
4.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序预计总投本期投累计投入项目名称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号资规模入金额金额
1“慧1296.50803.161171.22完成硬件样机、软件完成“慧行业领先系统可通过灵活的服务模块扩展,实现眼”3.0软样机评审。整体完成眼”3.0系统升面向不同业务场景的快速适配,可推广硬件系统“慧眼”3.0系统升级迭代,实现平应用到涵盖交通、光伏等更为广泛的行升级关键级迭代,实现平台系台系统的微服务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及装统微服务化改造迭化改造迭代。
备研发代。
2红外终端产465.00134.31420.57试点应用阶段。已完完成红外测温平行业领先项目成果适应多种应用场景,通过平台可
品及智能管成了嵌入式红外在线台的开发,可通对红外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可满足电力行理平台研发测温系统和红外测温过移动网络链接业对测温类的需求,有效增强红外产品的平台的开发工作;完多种红外设备,竞争力。
成手持红外测温仪样实现红外数据的
机开发与测试工作,集中管理。研制与测温平台进行对的开关柜在线测接。红外在线测温系温系统具备长期统和红外测温平台的稳定运行能力。
对接工作;完成红外数据诊断专家系统研
发、集成和测试。目前已基于此系统搭建
开关柜线测温系统,正在开展长期运行可
靠性测试,并对测试环节反馈问题进行整改。
3 “慧眼” 1006.00 221.72 221.72 完成 AI 推理模块的设 完成“慧眼”4.0 行业领先 系统可通过组件的灵活组合配置,实现针
4.0-机库产计、开发、测试与部系统升级迭代,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业务场景的支持,具
31/2442022年年度报告
品升级研发署;完成移动机库功实现平台系统的有良好的场景适应性,可更快速地为用户及系统功能能模块的开发集成;微服务组件化改提供个性化服务。
微服务组件 开展 AR 实景模块的功 造。
化改造能开发与测试。
4隧道智能巡452.00203.61203.61项目完成样机开发及完成具备适合隧国内领先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将可成为隧道日常智
检机器人及试产验证,并通过第道或者城市管廊能巡检的辅助工具,用于电力系统或者城变电站室外三方的功能性检测,等场景日常运维市管廊辅助运维人员完成日常巡视。
巡检机器人具备产业化全部资使用的智能巡检可靠性提升料。目前处于整机联机器人开发,整技术开发合测试阶段。机具备产业化的全部条件。
5作业安全监293.3822.51280.30完成了智能接地线模针对市场竞品存在智慧安应用于智慧安监应用领域,打造作业现场
管智能传感块、智能安全帽模在体积和重量监技术领全方位立体化安全防护监测。
终端研制块、工器具定位模块大、续航能力不域处于国
的产品样机研制,扩足、使用体验不内先进水展传感监测维度和监佳、监测对象覆平测数据类型。盖不全等问题,研发作业安全监管智能传感终端
产品系列,具体包括:智能接地
线模块、智能安
全帽模块、工器
具定位模块,实现对作业人员、工器具进行直接的信息监测和采集,及时识别和提示现场作业风险。
6面向电力领817.92240.48726.75完成低压回路测控终开展软硬件解耦在配用电应用于配用电智能监测应用领域,满足低
域泛在接入端、边缘计算终端和的电力领域终端智能监测压台区改造的各种需求,实现设备监测及的低压智能智能低压开关核心板设备研发,包领域处于智慧联动服务。
32/2442022年年度报告
成套设备关的样机研制,可满足括:边缘计算终国内领先键技术研究智能台区营销、配电端和智能低压开水平业务的需求。其中:关核心板和低压低压回路测控终端可回路测控终端,实现高精度电压、电并将其应用于低
流、功率等全电量测压配电台区,实量计算及显示,通过现硬件平台化,设定多组越限定值实 业务 APP 化,管现动态报警,完成短理容器化,通信路、过载、缺相、相多样化与模块
序、断零等故障判断化,通过各类采功能。边缘计算终端集信息进行统一基于智慧物联体系接入、数据解析
“云-管-边-端”架和实时计算,实构,实现管理容器现区域能源自治化,通信多样化与模和云边协同业务块化的设计目标,达处理。
到电气量数据采集及
上送、数据解析和实时计算,实现区域能源自治和云边协同业务处理等功能。低压智能开关核心板基于国产化芯片可为开关厂家定制适配对应的
核心板接口,可将开关基础功能和附加功能分离,已完成包括
630A、400A、250A 物
联型智能塑壳开关和
250A 光伏专用开关的适配调试。
33/2442022年年度报告
7基于物联网315.0061.81308.00完成智能工器具柜、本项目对工器具在智慧安应用于智慧安监应用领域,可提升安全工
的安全工器智能工器具房两款产柜、工器具房两监技术领器具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
具全过程智品的样机研制工作,种形态的安全工域处于国平。
能化管控装实现工器具无感领用器具智能化管控内先进水备迭代升级和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装备进行迭代升平管理;研发了一套面级,优化设计智向智能工器具柜/房的能安全工器具柜
工器具数字化、智能的柜体结构、配
化管理解决方案,并套支架、恒温除在部分供电局得到推湿硬件结构,优广应用。化设计智能安全工器具柜人机交互终端的核心板
件和接口,优化智能安全工器具柜配套管控软件功能;优化智能安全工器具房硬件及配套管控软件的功能。
8新一代智能359.00296.48327.73完成新一代智能管控完成一款适用于在配用电应用于配用电智能监测应用领域,为配用
管控模块迭模块样机的研制。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监测电监测终端提供远程运维服务。
代开发的新一代智能管领域处于控模块的研发。国内领先通过采用双芯异水平构设备硬件设计架构,支持 5G 加密无线通信,具备设备缺陷数据
读取诊断功能,具备故障数据读
取分析功能,具
34/2442022年年度报告
备维护数据和运行数据传输口。
9配网可视化298.00183.74250.27完成配网双光热成像本项目计划研发在输配电应用于输电线路、配电线路智能监测应用
监测装置及图像视频监测装置固一款配网可视化线路智能领域,为输配电线路的日常巡检提供可视输电线路定枪机、输电线路图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领域化、智能化服务。
AI 型固定 像视频监测装置变焦 中低压配电线路 处于国内
枪机升级研型固定枪机的样机研上,以视频方式领先水平发制。监控配网线路通道和现场环境,并具备前端移动
侦测、智能分析和数据存储功能,从而消除间隔避免遗漏同时满足客户事故取证的需求。此外,计划研发一款具备前端智能识别的输电线路
可视化装置,对输电线路铁塔及线路走廊存在的隐患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前端智
能识别功能,通过摄像头对前端
照片、录像等数
据进行采集、编
码、压缩后通过
4G /5G 无线通信
模块传输到内网
统一平台,从而使运维人员能够
35/2442022年年度报告
及时了解线路现
场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
10输电线路分724.00508.10615.45完成输电架空线路异计划研制输电架在输电线应用于输电架空线路运维应用,结合监控
布式故障精常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空线路异常预警路智能监主站的自动诊断算法实现故障诊断、故障
确定位装置置样机的研制,输电及故障定位装测领域处原因辨识和故障定位,诊断模型和算法可升级研发电缆分布式故障精确置、输电电缆分于国内领灵活调整。
定位装置在研过程布式故障精确定先水平中。位装置二款产品。结合配套开发的监控主站实现对输电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
11 1500V 以下 610.00 333.37 431.92 研发阶段。已完成 48V 完成 48V 配网直 行业领先 适用于交直流微电网、市政隧道、电力管
输出电压直直流电源样机试制,流电源系统、廊、高速公路等用电领域的直流供电场流电源设备 DC750V 配电柜样机试 750VDC 可调输出 景。
研发 制,750VDC 可调输出 电压直流供电系电压直流供电系统样统集成方案、机试制。正在搭建试 DC750V 配电柜开验环境以进行调试。发及第三方测试。
12作业现场477.00398.19398.66完成用于现场作业人计划研制的智慧在智慧安应用于智慧安监应用领域,可提升现场作“智慧安全员人身安全的智慧网网关支持多数据监技术领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防护水平。人”及部分关、用于登高作业的源的同时接入以域处于国
配套智能安智能安全带二款产品及解析,支持多内领先水全工器具研的样机研制。个实时视频流的平制获取,支持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分析,产品具有较强的计算性能,对视频和传感器数据可以进
36/2442022年年度报告
行实时分析,快速进行智能化判断;研制的智慧安全带具备安全
带穿戴、系挂感知功能,能够语音和震动提醒。
对不安全行为报警以及信息推送,并提供高空作业人员定位以及轨迹查询等。
13基于新型通455.00342.82345.23完成面向低压配用电面向低压电网营在配用电应用于配用电智能监控应用领域,为配用
信方式的塑应用领域的塑壳开关配融合和智慧用智能监控电监控终端提供远程运维服务。
壳开关智能智能模块样机的研能管理,研发适领域处于模块研发制。配所有类型塑壳国内领先断路器的标准化水平
二次模组—塑壳开关智能模块。
该模块拥有“四遥”、保护、测
量、通信、采集
记录功能外,还具备边缘计算能
力、支持 NB-
IoT/HPLC 上行通信接口,BLE5.0本地通信接口、北斗定位等可选
配的通信接口,并有专用的扩展接口,根据应用
37/2442022年年度报告
场景自适应各种外挂设备。
14面向源网荷908.00386.05386.05完成虚拟电厂聚合运开发一套虚拟电在虚拟电应用于面向源网荷储互动的虚拟电厂聚合
储互动的虚营软件平台(一期)厂聚合运营软件厂监测调运营应用领域,提供虚拟电厂聚合运营软拟电厂聚合的研发工作,正在进平台,具备资源控领域处硬件一体化建设、运维服务。
运营平台关行二期系统开发。监视与调控、响于国内领键技术研究应能力申报、通先水平
信下发、市场用
户管理、资源分层分级聚合优
化、竞价交易、响应计划分解等功能,达到可支持接入数据容量不小于1000000采样点,平台数据采集准确率大
于98%等性能指标。
15新型煤炭阻306.00173.02267.29研发阶段。已完成煤煤流自成型阻燃行业领先广泛应用于煤矿,码头及电厂高挥发性原
燃剂及其机流自成型阻燃添加剂添加剂:煤储存及转运过程中的阻燃处理。
械化作业装和凝胶型复合阻化剂该阻化剂具备明置的开发研制及制备工艺。准显的抑尘和防雨备进行中试试验研水冲刷作用,良究。好的施工性能和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等物理及化学阻化等多重功效,凝胶型复合阻化剂该阻化剂具有良好的灭火及阻燃
38/2442022年年度报告效果。经过90天试验期,阻化温度为249℃,热值减损3.01%。
16垃圾焚烧锅269.5025.48206.29完成研发。项目对垃1)机组负荷平稳行业领先适用于垃圾焚烧锅炉的烟气处理运行控
炉燃烧和烟圾焚烧过程和烟气处工况下,烟气制。
气处理智能 理过程进行了建模控 NOx、HCL 等排放
优化控制制,攻克了垃圾焚烧浓度波动减小,锅炉烟气处理智能运 NOx 平均小时排行水平低的技术难放浓度波动平均点,申请发明专利 2 为 11.52%、HCl项,完成了控制系统平均小时排放浓的研发和应用。度波动为
6.03%;
2)在负荷稳定工况下,喷氨量平均降低32.6%,喷浆量降低
12.05%。
17垃圾焚烧锅352.00166.03365.39研发阶段。耐垃圾焚开发出耐磨损、行业领先项目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垃圾焚烧锅
炉新型防结烧高温腐蚀的合金涂耐垃圾焚烧高温炉。
焦防腐蚀技层技术已完成涂层成腐蚀的合金涂层术开发份研究和制备工艺研技术;开发出集究,正进行实验台仿清灰、除焦、防真中试试验研究。复腐功能一体的新合除焦剂已完成抗腐型复合多元清灰蚀性实验室研究。除焦剂
18全自动智能288.00149.30207.68研发阶段。已完成生研制出智能机械行业领先项目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质电厂、传统
生物质燃料物质燃料机械采制样采制样机,在电煤电企业,实现“机器代人”,提高入厂机关键部件设计、制厂现场实施应燃料验收准确性,技术性革新电厂现有采
39/2442022年年度报告
机械采制样造、性能测试及整机用,实现固体生制样现状,为贸易双方提供公平互信的交机研制功能测试,正进行智物质入场燃料自易机制。
能控制系统程序编写动采样、送样、及测试。制样(破碎、缩分、收集)、弃
样(回收或储存)等功能,替代人工采样。开发出智能控制系统,具备车厢停位和煤流位识
别、三维坐标采样点的精确定
位、采样点按照随机采样要求随
机分布、系统报
警及保护功能、故障自诊断功
能、远程监控功能。编制国家能源行业生物质燃料机械采样方法。
19厂级负荷优282.00229.03229.03研发阶段。项目完成开发出1套厂级行业领先可广泛应用于各火力发电厂厂级自动发电
化控制系统样机开发,并通过第负荷优化控制系控制领域。
开发三方的功能性检测。统,助力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能耗率降低0.1%以上。
电站锅炉、352.002.04323.45研发阶段。开发了锅开发锅炉智能吹国内领先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工业锅炉、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可灰核心算法及实烧电厂智能吹灰与积灰结渣可视化监测领
垃圾焚烧电视化平台,完成了智现方法。开发锅域。
40/2442022年年度报告
20厂高温受热能吹灰核心算法研炉热力计算、水
面积灰结渣发,开发了锅炉热力动力计算、壁温可视化及智计算、水动力计算、计算、数值模拟
能吹灰监测壁温计算、数值模拟平台,能够实现控制设备平台,能够实现锅炉锅炉水动力、热水动力、热力性能在力性能在线计线计算。研发了锅炉算。研发锅炉积积灰结渣可视化监测灰监测判断算算法,实现积灰状态法,实现积灰状辨识技术。开发污染态识别。
率在线计算算法,实现稳态和非稳态下污染率计算。
21垃圾焚烧电733.50475.38737.15研发阶段。完成了垃开发垃圾焚烧炉国内先进可广泛应用于垃圾焚烧电厂燃烧及污染物
厂锅炉燃烧圾焚烧电厂超低排放三维数值模拟计脱除领域,满足日益严格的垃圾焚烧电厂及烟气多污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算平台,垃圾焚超低排放要求。
染物协同脱了垃圾焚烧炉三维数烧电厂烟气多污除关键技术值模拟计算平台。研染物脱除技术。
研究与工程制了新型活性炭性能研发新型活性炭
应用评价装置,通过烟气和飞灰固化剂。
模拟试验完成新型活开发了垃圾焚烧性炭产品的性能评电厂超低排放系价;通过老化试验完统物料平衡计算
成飞灰固化剂的配方算法,实现了超优化。开发了垃圾焚低排放系统能耗烧电厂超低排放系统精确计算。
物料平衡计算算法,实现了超低排放系统能耗精确计算。
22 10kV 配网 1476.00 438.35 595.19 10kV 配网带电作业机 具备应对竖直分 国内领先 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电网高危作业,
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完成产品定型布、品字排布等杜绝人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身伤害风器人和试生产。研究成果广东地区常见线险,提升电网的本质安全属性。
路类型;具备导
41/2442022年年度报告
经中电联鉴定达到国线剥皮、拆接引内领先水平。线功能。
23智慧电网机970.00432.83649.061.完成三维立体安监1.完成数字孪生行业先进项目成果可应用于作业机器人、巡检机器
器视觉通用的研发,试验结果满在安监方面的落水平人、无人机、视频安监等领域,技术具有技术研究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地实现,将二维前瞻性,感知数据信息丰富,市场前景良海门电厂部署运行,安监升级到三维好。
后续逐渐将其推广到立体安监,实现更多应用中。2.作业多人多部位,无机器人作业目标位姿需外设进行全局感知算法(即六自由定位的效果。2.度姿态估计算法)处将目标的六自由
于部署和调优阶段,度位姿感知在边正在室外试运行。3.缘端进行落地应正在开发风机叶片自用,并提供完整动巡检缺陷检测算的解决方案给服法,已完成叶片巡航务于作业机器角自动与半自动计算人。3.将无人机算法模块的开发。4.应用于风力发电完成配网台架异常缺机的日常巡维工
陷的智能图像检测算作中,通过智能
法(一期)的开发,图像识别算法识正在扩充样本数据库别风机叶片的外
并对算法进一步调观缺陷,减轻人优,可应用于配网可工巡维的工作压视化监测装置中。力。4.开展对配网台架的设备本体异常缺陷和外破威胁的智能识别,包括工程车、烟火、小动
物、人、植被、
飘挂物、熔断器断开等识别目
42/2442022年年度报告标,达到预警/及时告警的效果。
24 INOS 操作 420.50 270.46 360.47 研究形成了 INOS 操作 形成 INOS 操作系 行业领先 适用于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功能组件升级
系统软件平系统软件平台安全可统软件平台内核测试应用场景。
台测试技术靠性测试技术方案,及核心中间件测研究 开发 INOS 操作系统软 试要求、测试接
件平台测试工具平口及用例,构建台,实现 INOS 操作系 INOS 操作系统软统核心模组测试用件平台测试支撑
例、测试接口及测试能力。
方法。
25智慧垃圾电853.10607.19677.17研发阶段。1、完成智开发基于垃圾处行业领先近年来,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
厂关键技术慧电厂技术总体性研理的全周期智能成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究。2、开发完成无人化技术,包括:但其智能化程度却较低,项目成果可应用化智能垃圾仓系统。无人化智能垃圾于垃圾电厂,提高其数字化、智能化水
3、研究完成垃圾电厂仓技术、智能运平。
燃烧动态机理及开发行控制技术、智
完成自动控制模型。能巡检技术,其
4.开发完成垃圾电厂中无人化智能垃
锅炉房和汽机房无人圾仓技术通过垃化巡检模型。5.正在圾从入厂到入炉整合各项功能模块,实现全周期的智形成智慧电厂总体解能化管控,减少决方案。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垃圾库存管理水平,实现垃圾精细化管理,增加电厂效益;
智能运行控制技术实现燃烧系统的智能运行控制,提高运行参数的稳定性,减
43/2442022年年度报告
少物料消耗;智能巡检技术通过对传统垃圾焚烧电厂运维知识大
数据化处理,开发锅炉房和烟气
房巡检模型,实现无人巡检,减轻巡检强度。
26 基于 InOS 403.00 320.01 354.11 研究开发了台区侧的 提出基于 InOS 操 行业领先 适用于低压数字电网应用场景。
操作系统的智能算法,包括电能作系统的智能应智能应用算质量诊断及异常用电用算法,重点解法研究行为识别的高级应用决台区侧及用户算法,实现对低压配侧的痛点问题。
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成因智能诊断及低压异常用户的精准定位;
研究开发用户侧的智能算法,包括计量设备异常监测及电瓶车充电识别的高级应用算法,可精准定位异常计量设备及监测电
瓶车入户充电、电瓶
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危险用电行为。
27大型锂电池479.7065.53461.50研发阶段。已完成磷完成电池管理系行业领先适用于储能联合火电机组调频服务等场
储能系统成 酸铁锂电池舱(40 尺 统(BMS)研制及 景。
套关键技术集装箱式)整体设计测试,完成磷酸研究方案、热管理仿真模铁锂电池舱(40型开发及仿真测试。尺集装箱式)整电池管理系统(BMS) 体设计方案、热
44/2442022年年度报告
已完成样机软硬件的管理仿真模型开
开发、整机的联调,发及仿真测试。
已完成第三方检测,正在组织项目验收。
28新能源场站259.00113.31236.97项目完成。完成新能行业领先成果应用于新能源场站,其中一次调频系
智能 AGC、 源场站 AGC\AVC\一次 统已应用于长岭光伏电站,并网性能优AVC、一次 调频系统 2.0 样机研 异。一次调频系统在华能南澳、饶平、南调频系统发和第三方认证,通三、红卫4个风电场应用。
过样机评审,完成样机试生产和鉴定。
29紧凑型配电260.00115.99214.80研发定型阶段。已完紧凑型配电台区行业领先适用于配变重过载、低电压、三相不平衡
台区模块化成紧凑型配电台区模模块化储能装等问题突出的低压配电台区,也适用于充储能装置 块化储能装置 V2.0 研 置:功能:具备 换电站负荷跟随控制,缓解冲击负荷对电发,基于自研风冷电计划削峰填谷、网冲击。
池 PACK 进行了适配总 三相不平衡治理装,并对产品热管理等功能;性能:
策略和监控软件进行 100kW/200kWh,了迭代升级。整机额定能量转换效率不低于
85%,支持运行数
据远程监测,远程数据加密,电池循环寿命不低
于5000次,尺寸不大于
2000mm*1000mm*2
500mm,采用
PACK 级消防安全管理,防护等级IP54 及以上,工作环境温度-
10℃-55℃、湿度
0-95%。
45/2442022年年度报告
30 新型模块化 1949.70 707.59 707.59 研发阶段。已完成风 风冷电池 PACK 和 行业领先 适用于电力储能各自应用场景,如新能源
储能产品开 冷电池 PACK 及 48 尺 液冷电池 PACK 均 场站配储能、独立储能电站调峰调频,用发 箱式风冷电池系统研 基于 280Ah 磷酸 户侧储能等。
发及量产;已完成液铁锂电芯设计,冷电池 PACK 及 20 尺 风冷电池 PACK
箱式液冷电池系统设 1P16S,参数为计,正进行样品试 51.2V/14.3kWh,制;已完成能量监控风扇带变频控制
软件图形界面、建模和状态反馈,设工具等开发,并已开计开发主动均衡始工程试点应用。和被动均衡两款风冷电池 PACK;
液冷电池 PACK
1P48S,参数为
153.6V/43kWh。
电池舱模块独立消防和独立温控设计,内部电芯
温度 |
|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