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336|回复: 0

四方光电: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四方光电: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岁月如烟 发表于 2023-4-25 00:00:00 浏览:  336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保荐机构名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被保荐公司简称:四方光电
保荐代表人姓名:曾军、周威被保荐公司代码:688665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6号)同意,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75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每股发行价格人民币29.53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1677.5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5679.23万元。本次发行证券已于2021年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或“海通证券”)担任其持续督导保荐机构。
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持续督导期内(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保荐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进行持续督导,现就2022年度持续督导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情况项目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
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计划。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
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保荐机构已与上市公司签署了保荐协议,协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持续督导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期间,协议相关方对协议内容做出修改的,应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本持续督导于修改后五个交易日内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期间,未发生对协议内容做出修改或终止协案。终止协议的,协议相关方应自终止之日起议的情况。
五个交易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说明原因。
3、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未发生需公开发
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表声明的违法违规事项。
1项目工作内容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审核后予以披露。
4、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
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未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交易日内向上海证券交出现需报告的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
易所报告。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
5、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式,对上市公司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其中,保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荐机构于2023年4月18日至2023年4月21日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6、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和执行规范运作、承诺保荐机构已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和执行规范运
履行、分红回报等制度。作、承诺履行、分红回报等制度。
保荐机构持续督促、指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
7、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
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能够遵守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的各项承诺。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核查了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上市公司《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员的行为规范等。司有效执行了相关治理制度。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核查了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本持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有效执行了相关内控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制度。
等。
10、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
保荐机构督促上市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
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详见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二、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阅的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情况”。
陈述或重大遗漏。
11、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
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详见“二、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阅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的情况”。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2、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详见“二、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阅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的情况”。
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
2项目工作内容
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
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3、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
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受到
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措施或纪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
律处分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情况。
14、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作出承诺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其对承诺事项的具体内容、履约方式及时间、履约能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力分析、履约风险及对策、不能履约时的救济控制人等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措施等方面进行充分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已对承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针对前款规定的诺事项的具体内容、履约方式及时间、履约能
承诺披露事项,持续跟进相关主体履行承诺力分析、履约风险及对策、不能履约时的救济的进展情况,督促相关主体及时、充分履行承措施等方面进行充分信息披露。
诺。
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披露、履
行或者变更承诺事项,不符合法律法规、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其他规定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应当及时提出督导意见,并督促相关主体进行补正。
15、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
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
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未出现该等事项。
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6、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督促上市公司做
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上海
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
(二)中介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现该等事项。
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
(三)上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
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3项目工作内容
(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17、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保荐机构制定了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
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保荐机构于量。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定期现场检查每2023年4月18日至2023年4月21日对上年不应少于一次,负责该项目的两名保荐代市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负责该项目的两名表人至少应有一人参加现场检查。保荐代表人有1人参加了现场检查。
18、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如下事项:
(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涉嫌资金占用;
(三)可能存在违规担保;
(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董
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未出现该等事项。
(五)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
(六)本所或者保荐人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出现上述情形的,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公司核实并披露,同时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5日内按规定进行专项现场核查。公司未及时披露的,保荐机构应当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9、识别并督促上市公司披露对公司持续经
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营能力、核心竞争力或者控制权稳定有重大现该等事项。
不利影响的风险或者负面事项,并发表意见
20、关注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督
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促上市公司按照本规则规定履行核查、信息现该等事项。
披露等义务
21、对上市公司存在的可能严重影响公司或
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事项开展专项核查,并现该等事项。
出具现场核查报告
22、上市公司日常经营出现下列情形的,保荐
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就相关事项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重大风险
发表意见并披露: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
(一)主要业务停滞或出现可能导致主要业现该等事项。
务停滞的重大风险事件;
(二)资产被查封、扣押或冻结;
(三)未能清偿到期债务;
4项目工作内容
(四)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或核心技术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五)涉及关联交易、为他人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
(六)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23、上市公司业务和技术出现下列情形的,保
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就相关事项对公司
核心竞争力和日常经营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重大风险发表意见并披露: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或者产品销售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
(三)核心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或者核心技现该等事项。
术许可丧失、不能续期或者出现重大纠纷;
(四)主要产品研发失败;
(五)核心竞争力丧失竞争优势或者市场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竞争者;
(六)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募集资金的使用以及投资项目的实施等承诺
24、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建立募集资金专户存事项进行了持续关注,督导公司执行募集资
储制度与执行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投资金专户存储制度及募集资金监管协议,于项目的实施等承诺事项,对募集资金存放与2023年4月18日至2023年4月21日对上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市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出具关于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报告。
2022年度,保荐机构发表核查意见具体情况
如下:
2022年1月21日,保荐机构发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5、保荐机构发表核查意见情况。2022年3月7日,保荐机构发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2年4月19日,保荐机构发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2年度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申请综合
5项目工作内容授信额度相互提供担保的核查意见》;
2022年4月19日,保荐机构发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变更的核查意见》;
2022年4月19日,保荐机构发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2年8月15日,保荐机构发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核查意见》
保荐机构将持续加强对公司规范运作、信息
披露、对外信息报送事项的持续督导,如发现
26、保荐机构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如有)
重大异常,将立即采取措施,督促公司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发表核查意见。
二、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阅的情况海通证券持续督导人员对上市公司本持续督导期间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
事先或事后审阅,包括股东大会会议决议及公告、董事会会议决议及公告、监事会会议决议及公告、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报告和其他临时公告等文件,对信息披露文件的内容及格式、履行的相关程序进行了检查。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上市公司严格按照证券监督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依法公开对外发布各类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确保各项重大信息的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三、重大风险事项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的风险
公司专注于气体传感器和气体分析仪器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依托较为全面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形成了气体传感器及高端气体分析仪器两大产业,能够进入到诸多终端市场和具体应用领域,从而最大化提升研发投入的产业转化效率和经济价值。未来公司将继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应用能力。如果公司技
6术、产品不能保持现有领先地位或者新技术研发无法先于竞争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将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设有四方光电技术中心,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由关键管理人员担任技术中心负责人,下设研发总监及多个研发项目经理,通过组织材料、电子、机械、软件等不同领域的研发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在关键项目的难点攻克上效率提升,且实现矩阵式管理;加强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及时掌握市场前沿动态和前瞻技术研发方向,不断为公司发展储备核心技术。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技术人才对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公司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富有技术经验、敢于创新的技术团队。如果发生现有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完善技术人员薪酬结构及激励机制,拟规划通过中长期激励实现公司与其共同发展;技术出身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担任技术中心总负责人,通过矩阵式管理,进一步完善研发人员考核、培养及晋升机制;升级研发试验设施设备等,为技术研发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
(二)经营风险
1、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受客户结构、业务特点、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并相对集中于每年第三、四季度。第三、四季度是国内雾霾高发期,是“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购物活动集中季节,亦是下游空气净化等智能家电的销售旺季,公司产品销量随之增加。公司存在因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波动带来的业绩不均衡的风险。
应对措施:优化公司内部预算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力度,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完善市场营销结构,进一步提升车载、外贸等季节性波动较小的市场份额。
2、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
7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广泛,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如果公司产品出现缺陷
或未能满足客户对质量的要求,公司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可能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客户关系等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严格贯彻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及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要求,有效保障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财务风险
1、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在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时,主要通过美元、欧元等外币进行结算,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及国际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公司进出口购销业务涉及外汇金额预计有所增长。如果外汇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公司原材料采购涉及外汇资金部分未及时支付,或者公司因未能及时实现销售回款或结汇导致期末外汇应收账款较高,均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根据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开展与国际业务收入规模相匹配的外汇套期保值相关业务,尽可能地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四)行业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下游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等产业的发展,上游气体传感器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扩容,国内外企业市场竞争加剧。同时,随着环保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工业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气体分析仪器市场正吸引众多企业积极进入。若公司不能进行前瞻性的行业预测或研发创新不能满足产品升级迭代的需要,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应对措施:持续关注全球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变化情况,加强研发创新与产品迭代升级;加强供应链管理与精益生产,打造“高技术、低成本、量产化”的发展格局。
(五)宏观环境风险
81、MCU 等电子元器件采购的风险。
公司原材料采购中涉及境外采购,其中涵盖 MCU 等部件。如公司未来进口电子元器件价格大幅上涨或汇率变动增加采购成本,公司又不能及时拓宽采购渠道以满足零部件需求,或相应提升售价抵消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若受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从欧美终端供应商的采购受到限制,而国内由于产能受限而导致供给不足,均可能会导致公司的部分原材料短缺,研发生产流程延误,甚至导致产品无法按期交付。
应对措施:优化原材料库存管理,加强供应商战略合作,保证原材料长期稳定供应;对于部分供应相对紧张的原材料,采取策略性备货、实施国产替代、提升内部自产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2年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度,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60244.4654746.71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14546.3317968.00-19.04
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14047.8017312.84-18.86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8551.8813412.97-36.24
净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88762.4782885.517.09
资产
总资产113195.67103587.669.28
2022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2.082.68-22.3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2.082.68-22.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2.012.58-22.09益(元/股)
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0926.62减少9.53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16.5125.65减少9.14个百分点
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9.357.99增加1.36个百分点
上述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44.46万元,同比增长10.04%,主要
系国内车载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业务及国际外贸业务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所致;
2、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46.33万元,同比减少
1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47.80万元,
同比减少18.86%,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增加,车载定点项目增加、推动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等新产业导致销售费用有所增加,国内民用空气品质传感器价格下行导致毛利有所下降,产品结构调整等综合原因导致;
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551.88万元,同比减少
36.24%,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薪金及缴纳的各项税金增加所致;
4、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8762.47万元,比上年
末增长7.09%,总资产为113195.6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28%,主要系本期利润实现、在建工程、设备投入增加所致;
5、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2.08元/股,同比减少22.39%;稀释每股
收益2.08元/股,同比减少22.39%;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2.01元/股,同比减少22.09%,主要系公司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同比下降所致;
6、报告期末,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09%,同比减少9.53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51%,同比减少9.14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报告期净利润同比下降、现金分红同比增加所致;
7、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5%,同比增加1.36个百分点,主要系新增研发项目导致的研发人员与研发材料等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10(一)技术创新及先进性优势
公司专注于气体传感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湖北省首批知识产
权示范建设企业、湖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有湖北省气体分析仪器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凭借对包括光电材料、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气路设计、光路设计、算法设计、自动标定及光谱分析等底层技术的长期积累,公司已构建囊括非分光红外(NDIR)、光散射探测(LSD)、超声波(Ultrasonic)、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热导(TCD)、激光拉曼(LRD)、
电化学(ECD)、固体电解质(SE)、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MOX)等在内的全面技术平台。
报告期内,由华中科技大学主持、包括公司在内的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专项、“引领典型行业率先碳达峰的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得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立项。2022年8月,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联合建设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技术创新中心的项目获批;2022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与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生态碳汇研究院、国土碳汇智能监测技术平台,共推湖北双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产品种类丰富、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的优势
公司产品覆盖气体浓度、流量检测两个维度,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提供集成粉尘、CO2、甲醛等检测功能的定制化气体传感器产品;公司在气体分析仪器领域
可根据客户需要集成微流红外、热电堆红外、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等多种技术,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亦在超声波燃气表、医用气体流量计等气体流量检测领域不断深化布局。凭借自有技术及自产产品,公司能够快速响应订单需求,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气体传感解决方案的诉求。
(三)规模化生产和成本管控优势
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专业化质量控制体系,公司能够及时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变化,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生产。报
11告期内,公司新增激光气体分析仪器生产线及新增医用氧传感器生产线,同时对
原有医用氧传感器生产线、民用 CO2 传感器生产线、MOX 传感器生产线等进行
了设备及工艺流程优化,扩大了公司主营业务竞争优势。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严格按照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标准开展经营。同时,公司亦积极向上游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延伸,通过整合供应链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能力。通过零部件自产范围的扩大及部分零部件自产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管控产品质量、降低材料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丰富客户资源积累的品牌优势
公司的气体传感器产品凭借性能优良、种类丰富、需求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公司秉承“销售、研发、项目管理、客户服务”四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结合客户研发阶段的需求,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公司在客户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内提供配套服务,保持既有产品市场份额的稳定性,并在老客户中推广新产品,另一方面公司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相应的技术、产品储备,能够针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重要客户“捷豹路虎 JLRQ 全球卓越质量奖”、“0PPM 质量奖”,产品质量管控能力获得认可,并成为捷豹路虎在全球范围内的首选供应商;
锐意自控被授予“石油和化工用户可信赖分析仪表及系统品牌”证书。
(五)多应用领域强化抵御市场风险的优势
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安全监控、医疗健
康、智慧计量等多种领域,从而大大增强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单一客户或单一行业出现危机,并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公司产品涉及的下游领域众多,也使公司具备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其中一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就能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密切跟踪气体传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趋势,识别市场和客户的潜在需求,未来将不断拓展自身产品的应用领域,赢得更多的高回报市场机会。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12(一)研发支出变化
项目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5630.184371.9228.78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5630.184371.9228.78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9.357.99增加1.36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二)研发进展
2022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开发,获得的研发成
果主要如下:
1、气体传感器领域的主要研发成果
(1)空气品质
基于光散射技术,研发出大流量高精度粒子计数器等新产品,应用于半导体、生物制药、锂电池、液晶面板等洁净室场景;基于气体传感器技术平台,开发出CO2 变送器、新风控制器等新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景。
(2)安全监控
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MOX 等技术,开发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站等场景;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技术,开发出家用长寿命、高精度燃气报警器,应用于家用厨房等场景;基于电化学技术,开发出长寿命、高精度 CO 传感器及有毒气体泄漏监测传感器,应用于CO 泄漏报警等场景。
(3)医疗健康
基于 TDLAS 激光传感技术,研发出高精度激光氧气传感器,应用于营养代谢、运动心肺等医疗器械;基于超声波气体传感技术,研发出超声波氧气传感器Gasboard-8500V,有效实现对 O2 浓度的检测,应用于呼吸机、制氧机等医疗器械。
(4)汽车电子
基于气体传感器技术平台,研发出汽车空气质量 AQM 传感器、香氛发生器
13等新产品,应用于汽车座舱领域。
2、气体分析仪器的主要研发成果
基于双光束技术,采用高性能红外探测器、高效的信号处理技术与光学结构,开发出大气本底、温室气体监测的传感器与气体分析仪器,应用于 CO2、CH4 等低浓度气体监测;
基于 TDLAS 激光传感技术,研制出 GasTDL-3100 系列分析仪,应用于高温、高粉尘、高腐蚀等恶劣的环境下进行 CO、O2 等现场在线的气体浓度测量;
研制出 GasTDL-3000 系列激光氨逃逸气体分析仪,应用于电厂、冶金等脱硝过程,实现在线监测脱硝工艺出口氨气浓度检测;研制出超低量程的 CH4 传感器,应用于温室气体以及痕量气体的监测,研制出微量激光氧气传感器和分析仪表等,应用于空分、真空检测等场景。
基于发动机排放、新车研发及认证测试需求,开发出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直采)、整车排放气体分析仪及 CVS 系统,其中包括粉尘分析仪、颗粒物取样系统、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等新产品。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合规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257546238.32元,其中:以前年度使用156616334.51元,本年度使用100929903.81元,均投入募集资金项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及期末余额情况如下:
单位:元项目金额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账户的余额312375315.41
加:利息收入及现金管理产品收益扣银行手续费后净额8456994.72
减:2022年度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0929903.81
减:支付的发行费用3994.28
14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219898412.04
其中:*现金管理产品217773077.31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存款余额2125334.73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存在违反国家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武汉佑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佑辉科技”),佑辉科技持有公司31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5%。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熊友辉、董宇夫妇。熊友辉、董宇夫妇通过佑辉科技、武汉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感科技”)、武汉聚优盈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武汉聚优”)、
武汉盖森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武汉盖森”)合计控制公司
59.21%的股份。其中智感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武汉聚优持有公司216万股股份,武汉盖森持有公司79万股股份。董宇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直接持有公司32887股。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姓名身份持股情况
1、持有佑辉科技95.00%的股份,佑辉科技持有公司3150万股股份;
熊友辉董事长
2、持有智感科技52.35%的股份,智感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
153、持有武汉聚优59.72%的股份,武汉聚优持有公司216万股股份;
4、持有武汉盖森54.43%的股份,武汉盖森持有公司79万股股份;
1、持有佑辉科技5.00%的股份,佑辉科技持有公司3150万股股份;
董宇董事
2、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直接持有公司32887股
1、持有武汉丝清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清源科技”)99.00%的
董事、总经股份,丝清源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
刘志强
理2、持有智感科技7.65%的股份,智感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
3、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直接持有公司43387股
1、持有智感科技16.67%的股份,智感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
石平静监事会主席
2、持有武汉盖森2.53%的股份,武汉盖森持有公司79万股股份;
职工代表监1、持有武汉盖森3.80%的股份,武汉盖森持有公司79万股股份;
邬丽娅
事2、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直接持有公司3280股
1、持有智感科技6.67%的股份,智感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
何涛监事
2、持有武汉聚优0.93%的股份,武汉聚优持有公司216万股股份;
童琳副总经理1、持有武汉聚优1.39%的股份,武汉聚优持有公司216万股股份;
肖进华副总经理1、持有智感科技16.67%的股份,智感科技持有公司700万股股份;
董鹏举副总经理1、持有武汉聚优9.26%的股份,武汉聚优持有公司216万股股份;
副总经理及
王凤茹1、持有武汉聚优9.26%的股份,武汉聚优持有公司216万股股份。
财务总监
罗亮董事会秘书1、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直接持有公司33100股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副总经理董鹏举2.5万股限制性股票、副总
经理及财务总监王凤茹2.5万股限制性股票、董事会秘书罗亮1万股限制性股票。
上述限制性股票30%对应部分,由于公司2022年业绩水平未达到业绩考核目标的,已取消归属,并作废失效。
(三)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形。
十一、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保荐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规定应向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或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经核查,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上市公司不存在按照《保荐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规定应向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或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16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5-31 16:00 , Processed in 0.09716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