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697|回复: 0

创世纪: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报问询函中有关事项的专项说明

[复制链接]

创世纪: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报问询函中有关事项的专项说明

财智金生 发表于 2023-7-7 00:00:00 浏览:  697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报问询函中有关事项的专项说明
天职业字[2023]30056-3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
根据贵所《关于对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创业板年报
问询函〔2023〕第357号)的要求,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
职国际”、“会计师”或“我们”)作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创世纪”、“上市公司”或“公司”)2022年年报审计的会计师,已会同上市公司就问
询函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现就问询函中涉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问题进行回复说明,具体回复如下:
1、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5.26亿元,同比下降13.97%,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39.41%。分销售模式看,公司通过直销实现收入41.61亿元,
同比下降15.31%,通过经销模式实现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4.94%。此外,公司2023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1.30亿元,同比下降12.51%,实现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24.51%。请你公司:
(1)说明公司直销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2022年直销前五名客户的名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的回款情况。
(2)说明在直销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向经销商销售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对
经销商的销售是否为买断式销售,是否存在经销商压货协助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并列表说明前五名经销商的名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的回款情况。
(3)说明公司2023年一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因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说明公司直销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2022年直销前五名客户的名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的回款情况
1、公司直销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1
2022年度,公司直销收入业务分类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其他业务含销售配件、维修费、租赁业务、智能制造业务等(以下涉及其他业务口径一致)。
2022年度,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消费电子市场终端需求持续下滑,导
致公司3C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终端市场低迷,产业链相关公司
业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终端厂商逐步收紧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022年三季度传
导至公司。2022年,公司直销营业收入4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52亿元,同比下滑
15,31%;其中,3C业务收入20,42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9,86 亿元,同比下滑 32.56%,是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通用业务方面,公司自2017年以来,借助多年积累的
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供应链管理和规模化制造优势,加快在通用机床领域的
布局,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产能、营销等方面投入,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立式加工中心系
列产品,实现了年销量的连续倍增,同时全面开拓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系列产品,2022年通用类业务直销收入19.29亿元,同比上升13.90%。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690.27万元,同比下降13.97%,与同行业公司对比如下: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多家同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度也出现了营业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形,收入
下滑的情况增多。2022年,面对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受到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
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企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
不确定性上升。机床行业也不同程度受到供应链受阻、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上升、人才匮乏、
下游3C行业应用领域需求萎靡、订单不足等问题困扰,生产经营压力和挑战巨大。3C 领域
2
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相较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公司的营业收入中 3C 业务收入占比较高,2022年度营业收入下降主要与报告期内下游市场环境尤其是 3C 市场的变化相关。
2、直销前五名客户的名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回款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直销前五名客户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报告期内,公司直销前五大客户信用状况良好。个别客户回款不及预期,
主要系下游客户受宏观经济影响,相应的回款周期有所放缓。公司充分考虑了销售回款风险,
同时也将持续加强客户的销售回款的管理,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客户期后回款催收力度,督促客户及时回款。
(二)说明在直销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向经销商销售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对
经销商的销售是否为买断式销售,是否存在经销商压货协助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并列表说明前五名经销商的名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的回款情况
1、公司经销收入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经销收入同比增长的原因主要系公司在通用领域积极尝试经销商模式,同时,2022
年度公司总体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在通用领域的销售收入占比上升,经销收入相应增长所致。
一方面,公司数控机床产品主要应用于 3C 领域和通用领域,其中 3C领域行业集中度较
高,多为知名上市公司或消费电子行业主要厂商的供应商,通用领域行业较多、客户分散。
经销商主要服务于下游较为分散的中小客户,考虑到客户分散、单个客户采购量较小,公司
直接开拓和维护该类客户的难度较大,故采用经销模式,经销商可以帮助公司进一步开拓区域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
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经销收入结构具体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3
另一方面,2022年度,公司下游消费电子终端市场低迷,产业链相关公司均受到不同
程度的影响,公司 3C 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出现下降;公司积极应对 3C 客户需
求下滑的压力,提前布局并大力开拓在通用领域的业务,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公司通用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公司经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具有合理性。
2、公司对经销商的销售为买断式销售
根据公司与经销商所有权转移的相关情况,结合《企业会计准则》针对收入确认的相关
规定,对经销商销售的具体分析如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
号)规定: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时,企业应当考虑如下迹象:
根据以上判断,公司向经销商销售的设备在获得经销商验收后,已转移商品控制权,在
客户验收时确认销售收入,符合新收入准则的规定。综上,公司的经销模式具备买断式经销的特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
3、公司不存在经销商压货协助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1)公司经销商收入的季度分布较为平稳,且2022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不存在年底
经销商压货配合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2)公司与经销商无关联关系,且经销商的回款状态良好(详见“4、经销商前五大名
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的回款情况”),不存在经销商配合公司进行压货导致回
款困难的情形;
(3)2023年一季度未发生经销商退货。
综上所述,公司不存在经销商压货配合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4、经销商前五大名称、销售金额、付款约定、截至期末的回款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经销商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通过上表可知,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经销商的回款率为70.94%,回款良好。
(三)说明公司2023年一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因
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1、公司2023年一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
影响公司业绩下降的因素分析表
单位:万元
5
注:2023年1-3月份数据未经审计,下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具体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1)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51%,实现归属
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52%。业绩下降主要系延续2022年度影响
因素,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导致 3C业务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3C业务收入
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亿元,同比下降22.76%,而通用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相较于2022年第四季度已有所好转。
(2)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销售结构变化,通用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所致。通用业务竞
争激烈,综合毛利率要低于3C业务。另3C 业务中个别新研发项目产品销售占比7.15%,其毛利
率为6.54%,拉低整体3C业务毛利率,随着公司 3C业务收入的占比在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毛利率2023年进一步下降。
2、导致公司业绩下降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
(1)从宏观环境来看,公司下游制造业的景气度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2022年度以
6
来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仍然面临需求收
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球通胀高位缓降,具有较强顽固性,发达经济体退出
前期大规模刺激政策,全球投资消费和贸易进出口明显走弱,世界经济面临较强下行压力。
居民消费信心下降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对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我国经济
发展仍然存在诸多有利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宏观经济导致的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减少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
(2)从行业来看,公司主营的数控机床产品属于“工业母机”,即制造机器的机器,
为制造业提供加工装备,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短期来看,下游行业受经济下行压力
影响,需求减弱,公司业绩承压,以 3C 行业为例,智能手机市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已
进入存量市场时代,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全球智
能手机出货量12.1亿台,同比下降11.3%,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也均出现下降。
下游行业的需求萎缩导致了公司在手订单的削减。中长期来看,首先,数控机床下游应用领
域广泛,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智能穿戴设备等数控机床下游行业的兴起,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有望迎来更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其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
国,并处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制造业升级打开高端机床市场空间;
此外,国产替代步伐加速也将为以公司为代表的优质国产机床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因此,
从公司所在的行业来看,短期下游行业需求缩减,但未来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公司的业绩下降不具有可持续性。
(3)从公司业务布局来看,3C 领域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3C行业需求的萎缩导致了
公司在手订单的削减,3C 业务销售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通用领域是公司当前和未来业
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以2022年度为例,公司通用钻攻机业务收入增长近40%,龙门机业
务收入增长达到50%,奠定了可持续性发展基础;新能源领域是公司大力开拓的领域,以2022
年度为例,全年完成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额近7亿元,取得较大突破;高精尖领域是公司积
极培育的领域,公司正在大力推进高端品牌“赫勒”的建设,积极投入研发力量,陆续推出
高端新品,产品高端化升级进程正在持续推进中。因此,从公司业务布局来看,经过多年的
发展,公司的发展赛道已全面拓宽,通用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已成为公司当前新的业绩增长领域,高精尖领域是公司积极培育的未来业绩增长点,公司的业绩下降不具有可持续性。
(4)从公司的产品布局来看,应用于 3C 领域的高速钻铣加工中心(又称钻攻机)是公
司的核心产品之一,累计销量超过90,000台,并已实现进口替代。钻攻机是公司的传统优
势产品,但非公司的单一产品。近年来,公司一方面将钻攻机应用于通用领域,实现了 3C
产品的非 3C化应用;另一方面基于钻攻机产品的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经验,大力开拓立式
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通用产品,其中立式加工中心已成为
继钻攻机之后又一年销量突破万台的产品,其他通用产品的开拓也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面
向高端市场,公司积极研发并推出五轴加工中心等高端机床,满足客户高精尖的加工需求。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的多样化拓展和高端化升级,因此,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公司产品门类齐
全,涵盖金属切削机床和非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是国内同类型企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
度最全的企业之一,能满足下游不同行业客户的多样化加工需求,公司的业绩下降不具有可
7
持续性。
综上所述,从宏观经济、行业、公司业务布局、公司产品布局来看,公司业绩下降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
3、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快拓展丰富产品线,不断拓展新能源和高端应用赛道
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丰富产品体系,拓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
领域的应用空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将以通用领域和新能源领域为成长引擎,加大
技术创新,贴近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公司卧式加工中心、车床、龙门等产品线,以适应市场需求。继续巩固在通用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的业务规模。
(2)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加快自主研发进程
公司将坚持以自主研发为基础,整合全球技术人才资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打造
机床研究院,结合客户布局成立华南、华东两所中央研究院,按照客户需求开展研发,并且
在西安、上海布局两个分院,吸引当地人才,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发,加大对高端机床平台和核心零部件等的突破,实现自主化、国产化替代。
(3)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加强营销力量
一方面,公司继续优化营销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公司多部门联动、资源积累和共
享,持续推行以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加大优质客户的开拓力度。公司在
与主要战略客户合作基础之上,继续开拓新的大客户,不断提升客户结构多元化程度。另一
方面,公司在继续巩固现有市场优势区域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培养、壮大营销队伍,并重
新梳理、整合营销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华东等重点区域市场,进一步优化营销网络。完善营销培训机制,打造专业、具有竞争力的营销团队。
(4)持续巩固核心产品市占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巩固在 3C 领域的竞争优势,推动钻攻机产品高端化提升,继续强
化在大3C领域的进口替代,同时推进钻攻机产品的“非3C化”应用,拓宽发展赛道;另一
方面,继续加大在通用、新能源领域的资源投放,特别是技术研发力度,持续提高立式加工
中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大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其他通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公司在通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相关风险提示
(1)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数控机床行业受下游制造业周期影响明显。长期来看,伴随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数控
机床行业将得到持续发展;但在中短期,下游行业投资意愿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存在一定波动
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消费电子行业下游需求出现疲软、制造业中短
期发展趋势尚不明朗等因素持续反复也影响下游企业经营稳定性。若宏观经济增速出现放缓,
8
下游行业不景气而导致产能扩张意愿下降,则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波动的风险。
(2)3C业务下滑的风险
2022年度以前,3C 业务是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公司具备多年 3C 领域数控机床的研
发、生产经验,并于 2020 年正式进入高端 3C 产品产业链,目前主要客户包括 3C 产业链的
重要龙头企业。近年来 3C 产品终端市场增速有所放缓,若未来产业链下游对数控机床设备
需求下降,则公司 3C 业务可能出现发展不及预期的情况,将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询问公司销售管理人员,了解2022年度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收入下滑原因;
(2)获取公司2022年度销售台账,了解公司报告期内主要客户收入变动原因;
(3)查阅主要客户2022年度的销售合同、出库单据、验收单、回款,并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
(4)结合应收账款的审计,对公司2022年度主要客户的销售额进行函证,并对函证过程保持控制。函证情况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针对未回函客户,执行替代程序,获取销售明细并检查大额销售合同/订单、送货单、验收单、发票等。经检查,收入账面金额可以确认。
(5)获取公司2023年一季度财务报表,了解其编制过程及2023年一季度盈利情况;
(6)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2023年公司整体规划、生产经营及业务开展情况等,
了解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核实业绩下滑状态是否持续并充分关注相关风险。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
(1)公司 2022年度直销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消费电子市场终端需求持续下滑,导致公司3C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在直销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经销收入同比增长的原因是在 3C 领域市场需求下滑的
情况下,公司加快在通用机床领域的布局,并在通用领域积极尝试经销商模式,导致2022
9
年度公司在通用领域的销售收入占比上升,经销收入也相应提升;公司经销收入均为买断式收入,不存在经销商压货配合协助公司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3)公司2023年一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延续
2022年度影响因素,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导致公司高毛利的3C业务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
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通用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因素不具有
可持续性;公司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快研发、拓宽产品线、加强营销、持续巩固核心产品市占率,从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年报显示,公司商誉期末余额16.54亿元,系2015年收购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创世纪)100%股权形成,截至期末尚未计提减值准备。本次商誉减值
测试确定该资产组组合预测期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为0.70%、预测期净利润率平均值为
14.7%,可收回金额26.46亿元,高于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25.28亿元。而你公司本期净利润率仅为7.38%,请你公司:
(1)说明深圳创世纪资产组组合的具体内容、划分依据,2015年以来资产组组合的构
成如发生改变的,请说明具体改变情况、公司对资产组组合的重新认定、对商誉的重新分摊情况。
(2)具体说明本期对深圳创世纪资产组组合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关键参数(如
预测期营业收入、预测期各年度增长率、稳定期增长率、预测期利润率等)及其确定依据、
重要假设及其合理性,关键参数及相关假设是否与2021年减值测试的数据发生较大变化。
预测情况是否与该资产组2021年、2022年、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其变动
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如有,请说明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合理、审慎,并请报备商誉减值测试评估报告和评估说明。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说明深圳创世纪资产组组合的具体内容、划分依据,2015年以来资产组组合的
构成如发生改变的,请说明具体改变情况、公司对资产组组合的重新认定、对商誉的重新分摊情况
1、深圳创世纪资产组组合的具体内容、划分依据
2022年深圳创世纪商誉资产组组合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
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及表外可辨认资产。划入资产组组合的表外可辨认资产为已授权商标、专利权及软件著作权。
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及业务是否纳入商誉资产组范畴,主要依据业务相关性判断是否纳入。
2、2015年以来资产组组合的构成如发生改变的,请说明具体改变情况、公司对资产组组合的重新认定、对商誉的重新分摊情况。
10
自2015年以来,因子公司设立及生产业务调整,商誉资产组组合构成发生变化,无商誉重新分摊情况。各期商誉资产组组合构成及变化如下:
(1)2018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范围认定(上海众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沪众评报字[2019]第0236号评估报告)
2018年商誉资产组范围为相关经营性资产(含营运资金),该部分资产组为被评估单位
账面净资产剔除溢余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付息负债以及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东
莞市创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后的资产组。具体包括商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负债。
商誉资产组组合账面值为325,223.79万元,其中商誉165,352.37万元,商誉所在资产组(不含商誉)账面值159,871.42万元。商誉所在资产组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子公司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创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纳入商誉所形成的
资产组范围。子公司北京创群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延续于被评估单位前期分公司,在商誉所形成的资产组范围内。
上述资产组具备独立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由商誉初始确认时的资产组发展演变而来,与商誉初始确认时的资产组一致。
11
(2)2019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认定(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国众联评报字(2020)第3-0094号评估报告)
2019年商誉资产组范围包含直接归属于资产组的商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可辨认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非流动资产及负债。
商誉资产组组合账面值为317,971.35万元,其中商誉所在资产组(不含商誉)账面值152,618,98万元,商誉165,352.37万元。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本次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与上次商誉减值测试所确认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相
比增加了宜宾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及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将宜宾市创世纪机械有
限公司及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纳入资产组范围的主要原因为,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深圳创世纪关联度高,故纳入评估范围。
(3)2020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认定(万隆(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万隆评报字(2021)第10252号)
本次资产组组合与上次商誉减值测试所确认的资产组组合相比较,有如下变化:
a.因公司业务调整,将东莞市创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长期资产纳入资产组组合范围内。
东莞市创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创群”)成立于2015年7月8日,前期
的主要业务为承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设立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截至2016年3月19
日该项目尚未投入建设;项目原计划“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东莞创群根据不同客户定制化要求将已完工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予以出租,
2018年根据客户使用及购买需求,对部分出租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出售;2019年度东
莞创群出售了剩余全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东莞创群经营的募集资金设立的项目已在2019
12
年末全部终结,不再产生任何募集项目收益。
根据公司的产业规划,东莞创群重新定位为公司在华南地区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中心,包
括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高端智能装备业务,该定位与收购时创世纪机械的业务属同一类
产品,符合商誉资产组组合范畴。东莞创群已与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招商引资项目
效益协议,将在沙田投资建设高精密数控机床业务。2020年下半年起,东莞创群开始承接
部分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公司预计2021年6月份东莞创群一期建成投产,东莞创群将逐步成为公司华南区的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生产制造中心。
b.本次商誉资产组组合仅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开发支出、商誉及长期
待摊费用及表外可辨认资产,不包含相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该范围与上年商誉减值评估报告确定的范围有调整。
商誉资产组组合账面值为227,906.62万元,其中商誉所在资产组(不含商誉)账面值62,554.26万元,商誉165,352.37万元。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4)2021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认定(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深亿通评报字(2022)第1007号)
商誉所在资产组组合包括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开发支出、商誉及长期待摊费用。
商誉资产组组合账面值为243,892.68万元,其中商誉所在资产组(不含商誉)账面值
13
78,540,32万元,商誉165,352.37万元。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本次资产组组合与上次商誉减值测试所确认的资产组组合相比较,有如下变化:
a.2021年新设子公司浙江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市创世纪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香港台群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市创群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业务与资产组组合业务相同,纳入商誉资产组范围。
b.因执行新租赁准则,公司长期资产增加了使用权资产。该资产与委托评估商誉资产组相关,本次纳入资产组组合范围。
(5)2022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认定(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深亿通评报字(2023)第1055号)
商誉所在资产组组合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及表外可辨认资产。
商誉资产组组合账面值为252,883.96万元,其中商誉所在资产组(不含商誉)账面值87,531,60万元,商誉165,352.37万元。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14
本次资产组组合与上次商誉减值测试所确认的资产组组合相比较无变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因重组等原因改变了
其报告结构,从而影响到已分摊商誉的一个或者若干个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构成的,应当
按照与本条前款规定相似的分摊方法,将商誉重新分摊至受影响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深圳创世纪商誉资产组组合范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结构调整,设立生产基
地将业务调整到子公司产生的。资产组内各公司业务相关性未发生改变,资产组组合范围涉
及的子公司和长期资产的增加,系资产组组合内部资产的增加,不涉及资产组组合的变更,也未改变报告结构,故不需对商誉重新分摊。
(二)具体说明本期对深圳创世纪资产组组合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关键参数(如
预测期营业收入、预测期各年度增长率、稳定期增长率、预测期利润率等)及其确定依据、
重要假设及其合理性,关键参数及相关假设是否与2021年减值测试的数据发生较大变化。
预测情况是否与该资产组2021年、2022年、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其变动情
况存在较大差异,如有,请说明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合理、审慎,并请报备商誉减值测试评估报告和评估说明
1、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和证监会发布的《会
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商誉减值测试。在进行相关减值测试
15
时,公司委托了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对商誉减值测试涉及的深圳创世纪含商誉的资产组在2022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评估。具体过程如下:
单位:万元
2、关键参数(如预测期营业收入、预测期各年度增长率、稳定期增长率、预测期利润率等)及其确定依据
前期资产组营业入及增长率如下:
单位:万元
注: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已剔除非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相关的业务收入,以下预测期收入金额亦已剔除。
(1)预测期营业收入
根据企业经营规划、2022年末发出商品情况、已有订单及对未来市场判断营业收入预测如下:
单位:万元
考虑到谨慎判断永续期资产组经营情况,以及与历史年度商誉资产减值测试时使用参数
16
保持一致,稳定期增长率为0%。
(2)利润率
前期资产组利润率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上表中营业利润金额,已剔除了与资产组经营现金流无关的收入、成本、管理费用中的
股权激励费用、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等。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等,分析时全额剔除。
前期营业利润为18.35%、20.33%、14.74%,2022年利润率下降主要原因有:受 3C 行业
市场萎缩影响,3C客户销售同比大幅下降。3C行业设备毛利率较通用行业高,故综合毛利
率下滑。根据公司2022年初销售目标,销售人员在人员和市场等费用投入增加,销售费用金额较上年增加约17%,销售费用率增加1.5%。
预测期利润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2023年采取严格费用控制,降低费用支出。预计资产组利润率略有回升。本次预计未
来逐步回归。稳定期营业利润略高于2022年,且利润率低于自身历史情况,预期谨慎合理。
(3)折现率
①折现率r采用(所得)税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BT)确定,公式如下:
WACC
ACCBT
1-T%
WACC=RED(1-1)
WACC=RD+E“D+E(1-1)
式中:Re:权益资本成本;Rd:负息负债资本成本;T:所得税率;D/E:根据市场价值估计的企业的目标债务与股权比率。
A.权益资本成本Re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公式如下:
Re=Rf+β×ERP+Rs
式中:Re为股权回报率;Rf 为无风险回报率;β为风险系数;ERP 为市场风险超额回
17
报率;Rs为公司特有风险超额回报率。
B.债务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的合理估计是将市场公允短期和长期银行贷款利率结合起来的估计,本次对目标企业的债务资本短长期贷款比重采用可比公司相关比重的平均值确定。
Rd=(短期贷款利率×短期贷款比重+长期贷款利率×长期贷款比重)×(1-T)
其中:T-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企业所得税率
②模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过程
A.无风险利率 Rf 的确定
本次测算采用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国债的选择标准是沪深两市交易的国
债到期日至评估基准日超过十年的国债。评估人员从同花顺iFinD终端上查找符合筛选条件的全部国债到期收益率,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目前的无风险报酬率。
经计算Rf=3.30%。
B.市场风险溢价ERP的确定
市场风险溢价是对于一个充分风险分散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所要求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回报率,根据本公司公布的数据,2022年12月31日市场风险溢价ERP 为
Rm-Rf=10.37%-3.30%=7.07%。
C.选择可比性参考公司
由于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因此不能直接确定其市场价值,也无法直
接计算其风险回报率等重要参数。为了能估算出该公司的市场价值、经营风险和折现率,我
们采用在国内上市公司中选用对比公司并通过分析对比公司的方法确定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的经营风险和折现率等因素。对比参考公司的选取过程如下:
a.对比参考公司的选择原则
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是一家集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
新技术企业,根据公司的业务性质的特点,本次评估筛选公司的选择原则为:选择与目标公司业务紧密度较高行业的上市公司。
b.对比参考公司的选择标准。
I.剔除ST类上市公司;
II.对比参考公司必须为至少有三年上市历史;
III.对比参考公司只发行人民币A股;
D.权益的系统风险系数β的确定
18
该系数是衡量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相对于资本市场整体回报的风险溢价程度,也用来衡
量个别股票受包括股市价格变动在内的整个经济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由于资产组业务所在
单位目前为非上市公司,一般情况下难以直接对其测算出该系数指标值,故本次通过选定与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处于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于基准日的β系数指标平均值作为参照。
目前中国国内同花顺资讯公司是一家从事于β的研究并给出计算β值的计算公式的公司。经计算可比公司加权剔除财务杠杆调整平均=0.7591,权益债务比率约为13.25%。
根据上表数据各可比公司的Di/Ei的平均数确定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的目标财务杠杆
系数D/E=13.25%,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所得税率为 15.75%,换算为具有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目标财务杠杆系数的βL:
βL=βU×[1+(1-t)×D/E]
=0.7591×(1+(1-15.75%)×13.25%)
=0.8438
19
综上,得到评估对象权益资本预期风险系数的估计值β e=0.8438
E.企业特有风险回报率 Rs 的确定
本次评估考虑到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在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竞争地位、地理
位置、产品多样化、对关键人员的依赖程度、对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依赖程度等方面的情况,确定公司特有风险系数 e 为4%。
F.权益资本成本 Re 的确定
Re=Rf+βL×ERP+Rs
=3.30%+0.8438*7.07%+4.0%
=13.27%
G.债务资本成本 Rd的确定
本次债务资本成本取资产组所在单位长短期借款加权平均利率。
经计算:Kd=3.22%
H.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确定
WACC=R。E+RID(1-T)
D+ED+E
=88.30%×13.27%+11.70%×(1-15.75%)×3.22%
=12.03%
上述资本成本为税后资本成本,由于资产减值测试采用税前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则换算为税前
WACC
WACCBT二
1-1
=12.03%/(1-15.75%)
=14.28%
3、重要假设及其合理性
(1)一般假设
①交易假设:假设所有委估资产已经处在交易的过程中,评估人员根据委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评估。
②公开市场假设:公开市场是指充分发达与完善的市场条件。公开市场假设,是假定在
市场上交易的资产,或拟在市场上交易的资产,资产交易双方彼此地位平等,彼此都有获取
足够市场信息的机会和时间,以便对资产的功能、用途及其交易价格等做出理智的判断。
20
③持续使用假设:假设资产持续经营且按目前的用途和使用的方式、规模、频度、环境等情况继续使用,或者在有所改变的基础上使用。
④企业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可以按其现状持续经营
下去,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不考虑本次评估目的所涉及的经济行为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影响。
⑤外部环境假设: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无重大变化;资产组业务所在
单位所处的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无重大变化;有关利率、汇率、赋税基准及税率、政策性征收费用等不发生重大变化。
⑥假定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管理当局对企业经营负责任地履行义务,并称职地对有关资
产实行了有效的管理。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没有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⑦没有考虑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以及特殊的交易方式可能追加付出的价格等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⑧评估范围仅以委托人及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提供的评估申报表为准,未考虑委托人及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提供清单以外可能存在的或有资产及或有负债。
(2)特殊假设
①假设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未来采取的会计政策和编写本报告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在重要方面保持一致。
②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所属行业的发展态势稳定,与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保持稳定。
③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能够按照企业管理层规划的经营规模和能力、经营条件、经营范围、经营方针进行正常且持续地生产经营。
④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具备与未来经营规模匹配的融资能力,确保未来经营可以正常运行。
⑤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收益的计算均以一年为一个收益预测期,依次类推,假定收支在收益预测期内均匀发生。
⑥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保持现有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严格的内控制度和不断提高的人员
素质,能够保证在未来年度内其各项监管指标保持历史年度水平,达到相关部门监管的要求。
⑦假设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已签订的合同、订单、框架协议在预测期内均能顺利执行,不存在合同变更、终止的情况。
⑧假设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在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期限到期后可变更经营期限并持续的生产经营。
21
⑨假设资产组业务所在单位经营场所租赁到期后能继续续租。
⑩假设评估基准日享受高新企业所得率优惠的企业,在高新证书到期后可重新申请并获得批准。
4、关键参数及相关假设是否与2021年减值测试的数据发生较大变化
本次测算过程中所依据的关键假设与上年度评估报告中披露的假设基本趋同,没有新增特定假设条件,各项评估假设基本合理。
2021年度和2022年度商誉减值测试关键参数对比如下:
单位:万元
根据2022年经营情况,并结合市场分析,2022年商誉减值测试预测收入和利润金额均
较2021年预测数有所下调,2022年商誉减值预测稳定期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较2022年相应也有所下降,预测谨慎,具有合理性。
5、预测情况是否与该资产组2021年、2022年、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及
其变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如有,请说明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合理、审慎,并请报备商誉减值测试评估报告和评估说明
(1)2021年预测数据与实现数据对比:
单位:万元
22
以上数据参商誉资产组现金流预测口径,剔除了与资产组无关的减值、营业外收支、退
税外的其他收益、管理费用中股权激励等。由于实际数中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总损益等占比较大且不计入资产组组合现金流,预测数和实际数均做剔除。
2021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保持稳步恢复。在良好的
宏观经济条件下,机床工具行业延续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市场需求持续
增加,进出口大幅度增长,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持续保持向好趋势。公司借助在3C领域的人
才储备、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供应链管理和规模化制造优势,加快在通用机床领域的布
局,并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超出预测。
(2)2022年预测数据与实现数据对比:
单位:万元
以上数据参商誉资产组现金流预测口径,剔除了与资产组无关的减值、营业外收支、退
税外的其他收益、管理费用中股权激励等。由于实际数中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总损益等占比较大且不计入资产组组合现金流,预测数和实际数均做剔除。
23
2022年实际数和预测数相比,营业收入差异率14.13%,营业利润差异率36.51%。主要
是由于2022年3月下旬和四季度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机床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受到冲击,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未达预期。
(3)2023年预测数据与实现数据对比:
单位:万元
注:2023年1-3月份数据未经审计。
2023年一季度实际数为深圳创世纪合并口径数据,仅剔除了与资产组无关的减值、营
业外收支、投资收益和资产处置收益。但租赁收入及其他设备销售收入金额占比较小,未做剔除。
综上,公司2021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超出预测,2022年受宏观环
境的影响,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未达预期。分析可比公司2022年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的
比率平均23.06%,商誉资产组一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约占预测金额的比率分别为25,36%、25.46%,预测基本合理。
公司聘请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出具了评估报告(深亿通评报字
(2023)第1055号),2022年12月31日商誉资产组组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低于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公司认为商誉不存在减值。故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了解商誉减值评估管理的流程和控制;
24
(2)评估管理层向外聘专家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及相关性;
(3)评估管理层采用的估值模型中采用的关键假设的恰当性及输入数据的合理性;
(4)将管理层上期测试表中对本期的预测与本期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考虑管理层的
商誉减值测试评估过程是否存在倾向,并将本期预测未来现金现值时的基础数据与历史数据及其他支持性证据进行核对,考虑合理性;
(5)基于我们对事实和情况的了解,评估管理层在减值测试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运用的重大估计和判断的合理性;
(6)了解公司资产组组合的具体内容、划分依据、变化情况;
(7)对管理层聘请的对商誉进行估值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及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
(8)获取商誉评估报告,对第三方评估机构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模型、预测数据、重要假设和折现率等关键参数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
(1)深圳创世纪资产组合的具体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
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及表外可辨认资产,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及业务是否纳入商誉资产组
范畴,主要依据业务相关性判断是否纳入;自2015年以来资产组组合的具体内容变化主要是
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结构调整,设立生产基地将业务调整到子公司产生的。资产组内各公司业
务相关性未发生改变,资产组组合范围涉及的子公司和长期资产的增加,系资产组组合内部资产的增加,不涉及资产组组合的变更,也未改变报告结构,故不需对商誉重新分摊。
(2)本期对深圳创世纪资产组组合商誉减值测试的关键参数与2021年相比略有下调,
重要假设与2021年基本趋同,没有新增特定假设条件,各项评估假设基本合理;公司2021
年商誉资产组组合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超出预测,2022年受宏观环境的影响,营业收入和
营业利润未达预期,2023年一季度收入、营业利润占预测数的比例与公司及可比公司的历史
占比具有可比性在;且公司已聘请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出具了评估报
告(深亿通评报字(2023)第1055号),评估结果未见商誉减值,故而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合理、审慎的。
4、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9.59亿元,较期初增加6.78亿元。公司本期计提坏账准
备1.50亿元,核销坏账准备438万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3.81亿元,其中按单项计提坏
账准备1.77亿元。公司应收商业承兑票据期末余额1.06亿元,坏账计提比例4.54%。请你公司:
(1)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账龄分布、客户信用风险状况期后回款情况和同行业公司坏账计提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及应收商业票据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说明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包括客户名称、销售时间、内
25
容、金额、回款情况、公司采取的催款措施,收入及其对应的应收账款是否真实;说明公司核销坏账的形成原因、交易对象、发生时间、已采取的措施及核销原因。
(3)本期核销应收账款的形成时间、欠款方的成立时间、主要股东、注册地址、交易背景、回款情况、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无法收回的原因及合理性。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账龄分布、客户信用风险状况、期后回款情况和同行业公司坏账计提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及应收商业票据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1、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1)应收票据
单位:万元
(2)应收账款
单位:万元
2、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按账龄划分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率的确定依据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判断,依据
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划分为若干组合,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
26
组合的依据及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具体如下:
3、公司预期信用损失率情况
(1)高端智能装备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业务,2022年末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高端
智能装备业务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75,861.55万元,占该组合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高达98.96%。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观察并汇总近5年的账龄分布情况和回款情况;
第二步:计算历史平均回款率、预期回款率和迁徙率;
第三步: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
2022年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预期信用损失率的计算过程
注:
27
历史平均回款率=高端智能装备业务2017年至2021年回款额/2017年末至2021年末的期末余额;
前瞻系数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和公司发展情况确定;
预期回款率=历史平均回款率*前瞻系数;
迁徙率=(1-预期回款率);
5年以上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00%,4-5年的预期信用损失率=4-5年的迁徙率*5年以上
的预期信用损失率,3-4年的预期信用损失率=3-4年的迁徙率*4-5年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以此类推计算得出各账龄阶段的预期信用损失率。
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对应收款项计提比例作出最佳估计,参考应收款项的账龄确认预
期信用损失。计算过程逻辑严谨、计算参数比较客观,因此计算的坏账损失率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合理性、充分性。
(2)其他业务
2022年末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其他业务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850.00
万元,占该组合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仅为1.04%。其他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与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比较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其他业务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具有谨慎性。
(3)公司收到商业承兑汇票基本上都是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产生的,因此采用与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一致的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
4、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应收账款账龄分布及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算的综合回款率
单位:万元
2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应收账款余额中77%以上的款项账龄集中在1年以内,综合账龄不长。
5、同行业公司坏账计提情况比较分析
(1)2022年末同行业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比例
单位:万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综合比例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数。
(2)同行业公司组合的计提比例对比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年以内账龄较同行业略低但非常接近,1年以上的各个账龄区
间的计提比例均高于同行业公司,公司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相对同行业公司的具有可比性且更谨慎。
6、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余额期后回款情况
29
根据公司目前的信用政策情况,2022年剔除单项计提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
177,711.55万元,应收商业承兑汇票金额为11,140.96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
实现回款52,242.03万元,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期后到期托收和背书终止确认的金额为
11,140.96万元,回款率为33.56%,预测2023年全年回款率约为67.12%,与上述按预期信
用损失模型计算的预期综合回款率69.61%较为接近。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公司目前的信用政策情况,回款情况总体良好。
综上所述,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布情况、期后回款情况和同行业公司坏账计提情况等,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充分、合理的。
30
(二)说明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包括客户名称、销售时间、内容、金额、回款情况、公司采取的催款措施,收入及其对应的应收账款是否真实;说明公司核销坏账的形成原因、交易对象、发生时间、已采取的措施及核销原因
单位:万元
31
32
33
如上表所示,本次纳入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收账款合计为18,280.94万元,系2015年到2022年间累计经营所形成,截至2023年6月30日回款金
额为692.18万元。公司加强对客户应收款项管理,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客户的期后回款催收力度,督促客户及时回款,并采取相应措施,成立催收小组及诉讼等催款方式。
34
(三)本期核销应收账款的形成时间、欠款方的成立时间、主要股东、注册地址、交易背景、回款情况、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无法收回的原因及合理性
单位:万元
35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查阅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了解公司对客户回款管理的相关措施;
(2)了解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预期信用损失率的确定方法,分析其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公司预期可能会发生的应收账款损失情况;
(3)查阅同行业公司坏账政策及坏账计提情况,并与公司坏账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4)获取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算表进行复核;
(5)通过天眼查等公开渠道,查阅公司主要客户的成立时间、股东情况、经营风险等信息;
(6)获取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明细,了解应收账款的形成时间、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因、公司的催款措施等;
(7)获取公司应收账款核销明细,了解应收账款形成时间、坏账计提原因、无法收回的原因;
(8)检查主要客户的期后回款情况,查阅回款凭证、回款日期、回款交易对手及回款金额等信息。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
(1)公司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充分考虑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应收款项的账龄分布、客户
的信用风险及历史回款情况,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略高于与同行业公司,且与公司客户的期后回款具有可比性,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2)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18,280.94万元,系2015年到2022
年间累计经营所形成。公司已对该类应收账款采取成立催款小组及诉讼的方式,以提高应收账款收回率。
(3)本期核销的应收账款形成时间主要在2020年及以前,欠款方成立时间较长,主要股东主要为自然人,无法收回的原因主要是客户已破产。
5、年报显示,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存货期末余额为18.36亿元,较期初减少6.28
亿元,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56亿元,转回或转销存货跌价准备0.31亿元,累计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1.99亿元。公司2023年一季度末存货账面价值下降为13.59亿元。请你公司:
(1)结合尚未执行完毕的在手订单、产能利用率等情况,说明存货大幅减少的原因及合理性。
(2)说明本期转回或转销的具体明细内容、转回或转销原因及依据、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测算的差异,前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36
(3)结合存货具体类别、周转情况、库龄、市场需求、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毛利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测试过程、可变现净值等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结合尚未执行完毕的在手订单、产能利用率等情况,说明存货大幅减少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存货2022年末较2021年末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公司存货账面余额2022年末相较2021年末下降25.48%,其中原材料下降幅度最大,
下降49.76%,其次为发出商品和在产品,分别下降30.07%和29.34%。变动的主要原因系受
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2022年度公司下游3C行业需求下降,公司在手订单相应减少,
公司为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适当的原材料备货,原材料相应减少;同时,因订
单量下降,公司产能利用率相对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饱和的2021年度有所下降,在产品存
货相应减少。此外,发出商品也因前期在手订单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而报告期内新增数量减少而减少。
公司存货2023年第一季度较上年末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37
注:2023年1-3月份数据未经审计。
公司存货2023年第一季度末较2022年末下降11.61%,其中原材料基本与期初持平,
在产品、库存商品较2022年末略有减少。发出商品较2022年末下降23.58%。主要系公司
为加快存货周转,积极配合客户完成验收工作,发出商品相应减少。此外,委托加工物资相
较2022年末减少85.62%,主要系公司委托加工需求减少所致,总体金额占存货比例较小,对存货总体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2022年以来,公司下游 3C行业需求出现下滑,公司存货下降主要受在手订
单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等阶段性的因素影响,同时,公司通过积极配合客户完成验收等措
施,加快存货的周转。公司存货下降与2022年以来公司的业务发展实际情况相匹配,具备合理性。
(二)说明本期转回或转销的具体明细内容、转回或转销原因及依据、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测算的差异,前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存货本期转回或转销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公司2022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金额为3,180.92万元,主要系截止
2021年末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发出商品、原材料、半成品等在2022年实现销售或领用,相应转销前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公司存货跌价按一贯的计提政策及方法,具体为:公司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前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合理的。
(三)结合存货具体类别、周转情况、库龄、市场需求、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毛利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测试过程、可变现净值等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38
1、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具体类别、库龄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公司2022年末存货库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占总存货余额的80.07%,
且以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为主。
2、存货周转率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率相比2021年所有下降,从2021年度1.96到2022
年度的1.69,主要原因系2021年存货的增加,2021年度公司下游 3C、通用行业市场需求
增加,公司为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客户需求预测进行适当增加原材料、产品的备货;另2022
年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公司的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上两方面导致2022年存货周转率比2021年有所下降。
3、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毛利率、市场需求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毛利率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公司的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毛利率相比2021年有所下滑。
39
市场需求方面,从宏观经济来看,2022年的中国GDP同比增长3%,2022年12月中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7.0%,连续多个月低于临界点,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
从公司下游客户来看,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从事3C、新能源领域、汽车零部件、模具、
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船舶重工等多领域的加工制造。下游客户
所在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宏观经济政策及周期性波动会较大程度地
影响相关产业的结构升级、经营情况、资金周转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进而客户影响对数
控机床产品的需求。以3C行业为例,据IDC 表示,2022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
11,3%至 12.1亿部,为10年来最低水平。3C行业下行,客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对公司数控机床产品的需求相应降低。
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网站上获取的数据得知:2022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为
1,843,6亿元人民币(274,1亿美元),同比降低1,9%,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为1,240.3亿元人民币(184.4亿美元),同比降低4.3%。2022年金属加工机床产量情况见下表:
数据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网站http://www.cmtba.org.cn/
因此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从而使公司期末库存原材料和在产品减少,
同时公司加大力度,积极配合客户验收工作,对应的发出商品减少,降低了存货对资金的占用,优化了资源配置。
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测试过程的合理性
(1)存货跌价计提方法
公司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跌价准备测试过程
公司聘请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对存货进行评估,并出具了深亿通
评报字(2023)第1073号评估报告。评估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采用市场法,
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公司存货进行评估。公司参考评估报告确定剩余存货可变现净值,
并对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之间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本期计提减值金额为5,676.34万元,具体存货跌价准备测试过程如下:
原材料:对生产性原材料,采用对应产成品的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预计要发生的成本、
预计返利、预计合同履约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可变现净值;非
生产性原材料,根据清查核实后的数量乘以现行市场购买价做为可变现净值;精雕机呆滞仓
中原材料库龄较长,预计无法按原用途使用或出售。该类存货以预计报废处置回收率乘账面
金额确定可处置收入后,再减去相关税费后确定可变现净值。其他零星报废材料可变现净值
取零。2022年原材料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1,718.71万元,本期计提的减值金额为
40
1,475.56万元。
委托加工物资:采用对应产成品的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预计要发生的成本、预计返利、
预计合同履约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可变现净值。2022年委托加工物资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15.99万元,本期计提的减值金额为15.99万元。
产成品:可正常销售的产成品,根据预计售价减去预计返利、预计合同履约成本、预计
改造费用、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可变现净值;本期产成品的存货跌价准
备期末余额为5,331.20万元,本期计提的减值金额为3,525.46万元,较期初有所增加,主
要原因系部分精雕机因市场需求及技术指标的原因已不再生产销售,故对这部分精雕机计提减值。
在产品:对于在产品,能直接用于销售的,根据预计售价减去预计返利、预计合同履约
成本、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可变现净值;不能用于直接销售的在产品,
根据其产成品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要发生的成本,预计返利、预计合同履约成本、预计
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2022年在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388.41万元,本期计提的减值金额为203.21万元。
发出商品:根据销售合同售价减去预计返利和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无
合同售价的,以预计售价减去预计返利和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2022年发
出商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为12,527.05万元,其中本期计提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产品的
减值金额为456.12万元,剩余主要为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发出商品期初所计提减值准备。
(3)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综上所述,公司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市场需求、主要产品价格及毛利率,以及参照第三方评估机构可变现净值评估结果计提跌价准备是谨慎、合理的。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的行业状况、销售模式、备货策略以及存货余额变动原因;
(2)了解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方法,并对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进行分析复核;
(3)获取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选取样本对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进行复核,重新测算存货跌价准备,核查公司存货跌价计提的充分性;
(4)查阅公司在手订单明细、存货明细表,关注存货的跌价计提是否与市场销售情况相匹配;
(5)检查本期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情况,分析其转回或转销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并计算对当期损益的影响。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
41
(1)公司存货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以来,下游3C行业需求出现下滑,公司在
手订单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同时,公司积极配合客户完成验收等措施,加快存货的周转。公司存货下降与2022年以来公司的业务发展实际情况相匹配,具备合理性。
(2)公司2022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金额为3,180.92万元,主要系截止2021年末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发出商品、原材料、半成品等在2022年实现销售或领用,相应转销前
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前期存货跌价准备系按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符合准则的相关规定,具有合理性。
(3)公司存货余额构成主要为产成品,库龄主要集中在一年以内;虽然受宏观经济环
境及3C行业需求下滑影响,公司存货周转速度略有下滑,但公司通过调整生产计划、拓宽产
品布局、加大销售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同时,2022
年末公司聘请深圳亿通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对存货进行评估,并参考评估结果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6、年报显示,公司本期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0.87亿元;本期处置专利
权、软件等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0.55亿元。请你公司列示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无
形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资产类别、用途、取得时间、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资产减值金
额、报废或处置的原因、交易对象、交易金额、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损益的计算过程,并
结合相关资产近三年的状态变化说明选择处置或报废的判断依据及合理性,同类资产是否
均已处置完毕,是否已履行必要的审议程序与信息披露义务。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列示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资产类别、用途、取
得时间、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资产减值金额、报废或处置的原因、交易对象、交易金额、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损益的计算过程
报告期内,公司处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处置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主要用途与原精密结构件业务生产经营相关,
42
因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剥离,相关资产陆续被报废或处置。
43
(1)报告期公司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
单位:万元
44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的原因、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损益的计算过程
公司固定资产处置主要为公司原精密结构件业务遗留的固定资产设备,已无法再次投入生产使用,故而对其进行处置。公司处置固定资产的定价依据为根据市场行情与客户谈判询价情况,采取竞价最优方式确定交易合同价,相关交易价格公允合理。公司财务核算处置固定资产时,将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无形资产的处置主要为原劲胜智能车间项目配套使用的软件及专利权,随着原结构件的剥离及智能车间租赁业务的停止,确认该资产未来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经综合评估,申请了报废处理,相关账面价值计入了当期损益。
45
(二)结合相关资产近三年的状态变化说明选择处置或报废的判断依据及合理性,同类资产是否均已处置完毕,是否已履行必要的审议程序与信息披露义务
1、相关资产近三年的状态变化说明及在报告期处置或报废的判断依据及合理性
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2018年出现巨额亏损,经董事会审批,公司确定了精密结构件业
务的整合与剥离战略方向。为全面落实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剥离和整合工作,2019年1月起
公司采取多种方案逐步剥离精密结构件相关的存货、固定资产、人员、应收债权、应付债务、
结构件相关的子公司股权等。针对结构件固定资产的剥离,公司逐项盘点各种资产的使用状
况,对于与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偏差的资产,公司定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同时公司采取
出租、设备抵债、处置等多种组合方法,全部清理资产,最大限度地盘活公司资产使用价值,
减少损失。公司结构件固定资产的处置,严格按公司相关资产处置流程作业,包括处置资产
的盘点、处置资产的方案选择、处置对象的选择、处置市场价格的对比,审计部门的监督管
理,资产处置的审批决策等,无形资产属原智能车间的配套使用,随着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剥
离及人员、资产的处置,确定其相关的软件及专利权预期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通过决定报废到最后的处理报废删除相关的资产记录并销毁证书等,均严格按照公司内控制度和流程操作,相关处置工作流程是规范的,合理的。
公司近三年固定资产处置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知,随着公司加大结构件的整合与剥离工作,结构件固定资产得到快速处置和
变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公司资产的损失,2022年已处于收尾状态,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故有所缓慢。
2、同类资产是否均已处置完毕,是否已履行必要的审议程序与信息披露义务
经公司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认,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精密结构件相关的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535.81万元,仅占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整合初期(2018年末)相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19,689.65万元的1.28%,剩余未处置固定资产占比较小。
公司与精密结构件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大部分已于2021年之前处置完毕,截至2022
年12月31日剩余的少部分固定资产仍具有一定的变现价值,需择时、择机出售,以降低处
置损失,提高资产盘活效益,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影响,尚未找到较好的处置机
会,因此处置进度较原计划有所延迟。针对剩余固定资产,公司将持续推进处置进度,以加
快盘活资产,减少损失。公司近几年已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对精密结构件相关的固定资
产进行评估,从近三年资产处置数据来看,对应有相应的资产处置收益,故对固定资产减值
46
准备计提是充分、合理的,剩余资产占公司资产比例较小,其处置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为加快推进精密结构件业务剥离工作,于2020年11月1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
十二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加快推进业务整合暨处置资
产的议案》,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的独立意见。报告期内,公司处置资产产生的损益金额未达到公司相关审议披露标准,无需单独对外披露。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大额处置资产的原因、定价依据;
(2)查阅公司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大额资产处置的审批文件;
(3)获取公司资产处置明细台账,复核账务处理是否准确;
(4)抽取大额处置资产合同,检查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公司本期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主要为精密结构件业务遗留
的机器设备以及配套使用的软件及专利权;交易价格系根据市场行情与客户谈判询价情况,
采取竞价最优方式确定,相关交易价格公允合理,损益计算方法准确;截止2022年12月31
日,公司同类资产账面价值为1,535.81万元;相关资产处置已履行必要的审议程序,但由于告期内处置资产产生的损益金额未达到公司相关审议披露标准,无需单独对外披露。
7、年报显示,公司将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单1.31亿元分类为其他流动资产。公司短
期借款、长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的期末余额分别为4.91亿元、6.56亿元、0.78
亿元。请你公司补充说明相关定期存单的存款时间、期限、利率,公司在存在大额负债的
情况下选择定期存款的原因及合理性,前述存款是否存在质押或者冻结等使用受限情形,如有,请具体说明相关情况。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相关定期存单的存款时间、期限、利率,是否存在质押或冻结等使用受限情形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定期存单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计提利息122.07
合计13,122.07
47
公司上述定期存单受限的主要原因为质押用于开具银行承兑汇票。
(二)公司存在大额负债的情况下选择定期存款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合计为12.23
亿元,较期初增加4.28亿元;公司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流动资产-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单余额合计为10.42亿元,较期初减少0.92亿元。
2022年度,公司的银行贷款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经营活动及基建项目资金所需,同时为
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不影响流动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公司选择利率相对较高的定期存单并将其质押,用于开具银行承兑汇票,降低应付账款余额的同时获取利息收入。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获取公司期末定期存款存单,对公司期末定期存款金额、期限、利率、使用受限情形进行函证;
(2)获取公司期末借款台账及信用报告,对公司期末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进行函证;
(3)询问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资金管理方法、借款用途、购买理财的具体情况;
(4)查阅公司定期存单台账,检查定期存单金额是否与账面发生额一致。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公司持有的超过3个月的定期存单主要用于开具银行承兑
汇票支付给供应商,公司在存在大额负债的情况下选择定期存款符合公司的资金管理策略,具有合理性。
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为客户提供买方信贷担保的实际担保金额为1.44亿元,报告
期内,公司对买方信贷计提预计负债289万元。请你公司说明被担保人的具体信息,包括
名称、成立日期、注册地点、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
存在的关联关系或其他业务联系,产权及控制关系,财务状况及信用等级情况等,以及对
担保对象的销售金额、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账龄、担保余额、担保期限等,同时说明
你公司是否实际承担了担保责任,对相关预计负债的计算依据,计提金额是否充分、合理。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公司买方信贷被担保人的具体信息,包括名称、成立日期、注册地点、法定代表
人、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或其他业务联系,产权及
控制关系,财务状况及信用等级情况等,以及对担保对象的销售金额、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账龄、担保余额、担保期限等,公司是否实际承担了担保责任
在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产品销售过程中,公司为少部分采用买方信贷模式购买产品的客户
提供买方信贷担保服务。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提供买方信贷担保的实际
48
担保金额为1.45亿元。
买方信贷被担保人的主要信息如下:
49
单位:万元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注1:上表中“本期销售额”系客户2022年度不含税交易额,不包含以前年度交易额以及2022年底已发货但尚未确认收入的交易金额;“期末担保余额”系截至2022年12
月31日尚未到期的担保余额,同时公司也存在本期新增为以前年度已确认收入的销售合同提供买方信贷担保的情形;综上,会导致存在本期无交易额、但担保余额不为0的情况。注2:上表中“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系根据客户名称汇总,未包含相应客户的合同负债金额。
注3:东莞嘉麒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嘉麒”)因未按期还款,于2020年3月被深圳金创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创智”)提起诉讼;2021年6月,
该案件经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解除双方的融资租赁合同,涉案机器设备归金创智所有,设备占用期间租金由东莞嘉麒支付,并由和麒公司、梁先林、胡章军、曾国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61
(二)对相关预计负债的计算依据,计提金额是否充分、合理
公司买方信贷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风险准备,对逾期的买方信贷单独进行风险测试,预
计未来可能承担的担保损失,经单独测试不需个别计提风险准备的与未逾期的销售担保贷款
一起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若干组合,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风险准备。根据公司过往违约情况
并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业务风险计提比例,同时参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关于商业银行五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政策确定,具体比例如下: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提供尚未到期的买方信贷担保的实际担保发生额为1.95
亿元,担保余额为1.45亿元,计提买方信贷预计负债金额289.11万元,实际承担担保责任金额为0元。
综上所述,公司认为买方信贷计提的预计负债金额是充分、合理的。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会计师执行的核查程序主要有:
(1)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买方信贷业务模式;
(2)获取买方信贷担保明细表、销售明细表,查看担保合同与相应销售合同,了解担保期限及担保类型,检查担保事项的审批单据;
(3)实施函证,向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发函函证担保事项及余额情况;
(4)通过天眼查等公开渠道,查询买方信贷的客户的公开信息,了解买方信贷的客户经营状况、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经上述核查程序,我们认为,公司对买方信贷担保,未实际承担担保责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相关预计负债的计提金额充分、合理。
62
[以下无正文]
中国注册会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北京中国注合会务他
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合会务他
〇二三年七月五日
110101506074
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
於不荧
110101501068
63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17 10:57 , Processed in 0.15329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