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539|回复: 0

振华新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振华新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士心羊习习 发表于 2023-8-30 00:00:00 浏览:  539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1年9月14日,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新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证券”、“保荐机构”)作为振华新材的保荐机构,对振华新材进行持续督导,持续督导期为2021年9月14日至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证券对振华新材的持续督导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
1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
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保荐机构已与振华新材签订保荐始前,与上市公司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
2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
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振华新
3
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材经营情况,对振华新材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
2023年上半年度,振华新材未发
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
4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
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2023年上半年度,振华新材未发
5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
6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振华新材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
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保荐机构督促振华新材依照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7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保荐机构对振华新材的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
8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查,振华新材的内控制度符合相
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保荐机构督促振华新材严格执行
9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
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保荐机构对振华新材的信息披露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
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
10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问题事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项
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2023年上半年度,振华新材及其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
11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
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
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项
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2023年上半年度,振华新材及其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1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履行承诺的情况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
2023年上半年度,经保荐机构核
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
13查,振华新材不存在应及时向上
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
(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
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2023年上半年度,振华新材未发
14
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生相关情况
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
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5日
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
2023年上半年度,振华新材不存
15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
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一)技术更新迭代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不同的技术路线,其中锂电池正极材料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目前市场上形成规模化应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包括NCM和NCA)。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体系一直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其中NCM三元锂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占比最大的乘用车市场占据
主要的市场份额,同时,成本相对较低、循环性能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商用车、价格敏感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在快速提升。此外,随着2021年以来锂盐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钠离子电池因其较低的成本、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及安全性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
若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更新迭代,三元材料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持续下降,不再成为动力电池主流正极材料之一,则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或将面临替代风险。公司若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与推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正极材料产品,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七名合计市场份额为68%,分别为14%、12%、12%、9%、8%、7%、6%,其中公司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8%。首先,目前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正极材料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为接近,尚未出现市场份额绝对领先的企业。现有正极材料企业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影响正极材料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空间。其次,近年来正极材料市场快速发展,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突破行业技术、资金等壁垒,进入正极材料行业。
若公司产能扩建进度未匹配同行业及下游电池行业产能扩张速度,或者产品储备未跟上同行业产品布局导致产品失去竞争力,或者现有主要服务市场出现萎缩且未及时开拓新的市场,则公司未来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市场地位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三元前驱体(主要包含镍、钴、锰元素)、
碳酸锂、氢氧化锂及四氧化三钴等直接材料。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主要金属原材料包括锂、钴、镍、锰等,而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及突发性事件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锂、钴、镍等主要金属原材料价格均出现大幅波动。
若发生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或公司采购策略及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等情况,一方面可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影响公司供应稳定的同时出现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公
司采购原材料后出现原材料市场价格显著下跌,使得公司面临生产成本较高及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
公司目前主要研发方向包括低成本三元前驱体、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次
颗粒大单晶三元材料、无钴镍锰二元材料、高电压钴酸锂、磷负极等材料开发及
基础研究等方面。由于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密集型的属性,新技术及对应新产品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公司上述在研项目聚焦于降低材料成本及新型正极材料等方面,存在新技术及对应新产品研发结果未通过客户认证、未满足客户需求、相关性能指标未及预期的风险。一旦出现新技术及对应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情形,或者出现公司所处行业核心技术有突破性进展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的情形,将对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根据公开披露资料,行业内钠离子电池企业不断加强钠离子电池在储能、中低续航里程电动车、工程车、小动力等市场的应用,目前市场整体处于产业化前期的稳定性验证阶段。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已实现百吨产出并销售,但若出现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验证不及预期、未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形,将会对公司布局储能、中低续航里程电动车、工程车、小动力等细分市场的发展
规划目标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五)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下游锂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高工锂电(GGII)调研数据,
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国装机量前五名动力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
82.20%、83.40%、88.00%。受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以及公司坚持核心优质
大客户战略的影响,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存在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未来如果主要客户因经营不利或调整供应商范围等原因,削减对公司的采购量,或者出现激烈竞争导致主要客户流失,都将对公司的销售规模、回款速度、毛利率等造成影响,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六)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
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4.56%,处于较高水平。较高的资产负债
率水平一方面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资金需求持续增加,也为公司新增债务融资带来一定的压力。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下所示:
项目2023-6-302022-12-31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总额(万元)823787.231107174.05-25.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374304.92408889.76-8.46%(万元)
资产负债率(合并)
54.56%63.08%下降8.52个百分点
(%)
项目2023年1-6月2022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万元)325813.29544017.66-40.11%
净利润(万元)-3579.4066606.02-105.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3579.4066606.02-105.37%利润(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36.0465617.88-105.39%(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811.504-105.3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811.504-105.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9120.78下降21.69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4259.2415232.73-6.39%净额(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1.692.53下降0.84个百分点例(%)
1、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0.11%,主要原因系:(1)受终
端销量不及预期、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延缓采购节奏以降低库存、“国补”退出、
原材料价格尤其是锂盐价格波动剧烈等因素影响,下游客户对正极材料需求减弱;
(2)报告期内,锂盐价格大幅下降,公司产品售价同比下降;(3)受锂盐价格
波动影响,正极材料盈利空间压缩,公司控制出货,销量同比减少。上述因素综合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整体较去年同期下滑。
2、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期同比下滑
105.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期同比下滑
105.39%,每股收益较上期同比下滑105.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期同比
下降21.6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
(1)受终端销量不及预期、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延缓采购节奏以降低库存、“国补”退出、原材料价格尤其是锂盐价格波动剧烈等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有所下滑;
(2)2022年初以来锂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2022年初至2022年11月呈上升态势,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呈大幅下降态势,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略有反弹。鉴于公司通常会根据生产周期提前采购原材料,而销售产品定价主要参考上一月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并考虑加工价格确定,使得公司2023年上半年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低于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同时2023年上半年产销量下滑使得单位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有所上升,整体导致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有所下降;
(3)因锂盐市场价格下滑,公司2023年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末增加
3594.48万元。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经多年的研发及培育,目前公司已实现涵盖中镍、中高镍及高镍全系列一次颗粒大单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及销售,也是多品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商。目前,公司已掌握一次颗粒大单晶镍钴锰三元材料合成技术、大单晶无钴层状结构镍锰二元材料合成技术、高电压钴酸锂材料合成技术、
多晶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合成技术、尖晶石结构复合改性材料合成技术、正极材
料掺杂技术、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技术等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向高性价比、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公司已前瞻性研发并储备了中高镍低钴一次颗粒大单晶材料合成技术、高镍一次颗粒大单晶材
料合成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不断加强研发成果转化并已实现产业化。公司在大单晶技术体系的积累及围绕大单晶产品成熟的三次烧结工艺有助于增加中高
镍、高镍产品结构稳定性,提升安全性、循环次数等性能,适应了行业发展对未来正极材料产品的技术及工艺需求。随着公司在中高镍及高镍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新产品开发及应用的不断完善,公司将在行业内长期保持较强竞争力,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3年1-6月,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为了保证公司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领先水平,维持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3年1-6月,公司研发投入5508.86万元,同比下降60.03%,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的主要构成为直接材料,受原材料价格显著下跌等因素影响,公司研发投入中的直接材料投入金额下降。(二)研发进展情况
2023年1-6月,公司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研发投入。截至2023年6月
30日,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2023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人民币16775.02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如下:
单位:元项目金额
募集资金净额1235217871.14
减: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81107406.12
减:义龙二期募集资金节余转出11387.46
加:扣除手续费后累计利息收入净额(含理财收益)12568456.67
加:未置换的以自有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1082693.65
募集资金余额167750227.88截至2023年6月30日,振华新材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
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一)持股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直接持股数间接持股数合计持有数合计持股比
名称/姓名类别/职务量(股)量(股)量(股)例(%)中国振华电子
控股股东125380000-12538000028.31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有限
实际控制人-15976681215976681236.07
公司向黔新副董事长、总经理5660000-56600001.28
伍杰董事-205586420558640.46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
王敬200000-2000000.05
书、总法律顾问
总工程师、核心技术
梅铭243956-2439560.06人员
李路核心技术人员225000-2250000.05
周朝毅核心技术人员4000-40000.001
注:公司董事伍杰及其配偶陈诗丽通过鑫天瑜投资、鑫天瑜六期间接控制公司27258553股。
此外,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参与了发行人IPO的战略配售。截至2023年6月
30日,中信建投振华新材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发行人1.58%股权,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在战略配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持有份额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战略配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份额占比
向黔新副董事长、总经理16.7300%
王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5.9422%
刘进总会计师5.1294%
梅铭总工程师2.0861%
李路核心技术人员2.0500%
周朝毅核心技术人员3.3432%
顾然核心技术人员3.5843%
黎永志核心技术人员2.0554%
王丽娟核心技术人员3.2176%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不存在以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情况。
(二)持股变动情况
2023年1-6月,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数变动
情况如下:
单位:股年度内股份增姓名职务年初持股数年末持股数增减变动原因减变动量鑫天瑜投资二级市
伍杰董事26474412055864-591577场卖出
副董事长、
向黔新总经理、核5600000566000060000二级市场买入心技术人员周朝毅核心技术人50040003500二级市场买入员
除上述情况外,2023年1-6月,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情况未发生其他变化。
(三)质押、冻结情况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
押、冻结的情况。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本页无正文,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署页)
保荐代表人签名:
杜鹏飞李波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5 13:39 , Processed in 0.10368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