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510|回复: 0

中自科技: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2023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中自科技: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2023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士心羊习习 发表于 2023-9-9 00:00:00 浏览:  510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或“保荐机构”)作为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公司”)持续督导阶段的保荐机构,负责中自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2023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工作内容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号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
1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应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保荐机构已与中自科技签订《保荐协
2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
3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中自科技业务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对中自科技展开持续督导工作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
2023年上半年度中自科技在持续督导期间
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
4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需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
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明的违法违规情况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
2023年上半年度中自科技在持续督导期间
5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
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中自科技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
6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
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承诺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保荐机构督促中自科技依照相关规定健全
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
7
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制度,督导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守行为规范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保荐机构对中自科技的内控制度的设计、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中自科技的内
8
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
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
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保荐机构督促中自科技严格执行信息披露
9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
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
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保荐机构对中自科技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10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报告的情况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
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中自科技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收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2023年4月12日出具的《对于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监管关注函》(川证监公司[2023]23号)及行政监管措施处罚决定书之《关于对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司及陈启章、李云、龚文旭采取出具警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函措施的决定》([2023]27号);
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年5月12日出具的《规
11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范运作建议书》(上证科创公函[2023]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0111号)及5月13日出具的《关于对中自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上证科创公监函[2023]0020号);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组织董事、监事、高级
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性文件的学习,结合当前经营情况,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充分地揭示相关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2023年上半年度,中自科技及其控股股
12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
2023年上半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不存
13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
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
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2023年上半年度,中自科技未发生前述情
14
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况
(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
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
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
情形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15日内进行专项现场
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2023年上半年度,中自科技不存在需要专
15(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项现场检查的情形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
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
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
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建立募集资金专户存2023年上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中自科技
16储制度与执行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已建立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度,募集资金
况、投资项目的实施等承诺事项。按照计划使用。
二、保荐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审阅的情况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持续督导人员对公司2023年上半年度的信息披露文件进
行了事先或事后审阅,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决议及公告、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报告、股东名册和其他临时公告等文件,对信息披露文件的内容及格式、履行的相关程序进行了检查。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中自科技按照证券监督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依法公开对外发布各类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确保各项重大信息的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三、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无。
四、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和产品升级迭代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升级迅速。柴油非道路国四标准和重型车国六 b 排放标准分别于 2022 年 12 月 1 日和2023年7月1日全面实施。如果未来排放标准进一步升级,将对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而在更高排放标准下,单车催化剂用量显著增加,
尾气处理催化剂厂商需不断开发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以满足下游汽车制造业降
低尾气处理催化剂成本的需求。因此,若公司未能研发出满足最新排放标准的技术和产品,或公司产品的性价比不具有竞争优势,将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2、新产品研发风险
公司依托在环保催化剂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将科研成果转化的体系优势,除持续进行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升级外,还在同步推进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工业 VOCs 催化剂以及储能与动力电池等新产品的研发。若公司不能按计划完成新产品的开发,或开发出的新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公司可能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所处环保催化剂行业具有显著的技术密集型特征,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能否保持核心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加盟,将关系到公司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并将决定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其技术领先性。若公司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晋升制度不能落实或较同行业竞争对手丧失竞争优势,将可能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部分车型/发动机型取得型式检验公告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正参与多家整车厂/主机厂客户车/机型的配套开发。公司尚处于配套开发阶段的产品最终能否取得型式检验车型/机型公告存在不确定性,若未能取得相应公告,公司将无法对下游客户的相关机型进行配套销售。
2、贵金属占成本比例较高且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
铂、钯、铑等铂族贵金属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且随着排放法规升级背景下限制的污染物类别不断增加、排放限值不断降低,以及贵金属的用量逐步增加、采购价格逐步增长而持续提升,此外公司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亦需使用铂族贵金属。铂族金属在全球属于稀缺资源,而我国铂族贵金属资源匮乏且严重依赖进口,因此铂族贵金属价格高昂且其价格变化快、波动大。
若铂族贵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若铂族贵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公司贵金属相关存货则存在减值风险。
3、公司主要配套的商用车下游产销量波动较大的风险
公司基于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公司资金实力,重点布局商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目前主要与重型天然气商用车配套。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2020至2023年6月,我国商用车销量分别为513.33万辆、479.3万辆、330.0
万辆和191.7万辆,公司下游商用车市场销量随行业周期波动较大。若公司产品配套的发动机型、机动车型生产销售情况出现波动或发生不利变化,下游客户将可能减少对公司催化剂产品的采购量,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优势显著带来的竞争风险目前,全球以尾气处理为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的环保催化剂被巴斯夫、庄信万丰、优美科等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历史悠久,其品牌影响力高、业务规模大、技术实力强,而由于历史上我国的尾气排放标准落后于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排放标准,使得外资巨头的技术和产品储备往往领先国内排放标准一代及以上,在我国历次排放标准升级时,外资巨头可依靠其已有的技术和产品迅速与下游客户配套以占领市场份额。尤其在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等机动车市场的开拓方面,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优势显著,目前预测外资催化剂厂商在中国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在
71%以上。若未来环保催化剂市场参与者数量增加,或公司未来无法保持技术
和产品的优势并缩小与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的差距,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部分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受公共卫生事件、极端天气和重污染天气等因素影响,公司募投项目“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和“国六 b 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存在延期的风险,将对公司新建产能的如期释放和未来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募投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提前做好各种预案,尽可能减少极端天气等对项目建设进度的影响;通过持续加强项目进度统筹,力争募投项目进度与规划建设进度一致;并在后续厂房主体结构建设完成后,提升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效率,力争募投项目尽快满足研发和生产所需的必要条件。
6、市场开拓及募投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募投项目是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结合公司总
体发展规划、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公司的技术、人力、管理、资金等因
素综合做出的决定,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公司募投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公司的固定成本将上升,若未来公司的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公司将面临募投项目产能无法顺利消化以及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1、存货跌价的风险
公司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33131.62万元,占当期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9.01%。公司存货主要为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公司主要根据客户订单以及需求确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并保持必要的产成品库存规模。虽然公司主要根据订单安排采购和生产,但若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无法继续执行订单,可能导致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进而带来存货减值的风险。
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的风险
2021-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20727.44万元、-5383.43万元及-25556.44万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持续为负,营运资金需求持续增加。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主要原因为公司所处环保催化剂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型主机厂、整车厂企业,产品销售回款周期较长,同时公司上游采购贵金属等原材料付款结算以现金为主,导致行业具有营运资金占用较大的特点。同时,公司收取的部分票据去向为到期兑付,由于公司收取的票据一般为2-6个月期限,票据到期兑付客观上延迟了现金回款周期,降低了销售当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此外,为保证在手订单产品按期交付,公司对于一些长周期物料进行了提前备货亦使得当期经营性现金流出金额增加。随着公司产销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情况可能持续,若客户的款项支付情况出现负面变化、公司在手票据出现兑付风险或公司筹资能力下降,将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从而使得公司经营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3、多个新项目同时开展的财务风险
公司上市后陆续开展多个新项目投资计划,投资规模较大、拟使用银行贷款金额较高。在自有资金主要用于投资新项目的情况下,现有业务产销规模扩张所需的营运资金除向供应商赊购外,也需依赖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即意味着新老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银行贷款,因此公司的银行借款总额、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上升,公司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和还本付息的压力。如果现有的尾气处理催化剂业务增长未达预期或资金周转不力,或者新项目的效益未达预期、无力承担还本付息的压力,或者银行授信额度不足等导致现金流紧张,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四)行业风险
纯燃油/燃气车市场受新能源汽车挤占的风险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移动污染源尾气处理领域,其市场发展与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高度相关。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技术的发展,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对纯燃油/气车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挤占。如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以及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
产品的进度不及预期或其市场份额增幅不足以弥补纯燃油/气车市场份额的下降幅度,则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将对公司纯燃油/气车市场造成不利影响。(五)宏观环境风险宏观经济受到国内、国际多种复杂因素影响,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宏观经济的波动会对环保催化剂下游的汽车产业的需求造成相应影响,这将间接影响环保催化剂行业的市场需求,并可能造成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成果波动的风险。
五、重大违规事项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六、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
单位:元本报告期比上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685031003.54194790167.00251.68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20606455.72-32862312.80不适用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7247997.81-51127098.61不适用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255564389.30-14475468.28不适用额本报告期末比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上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1864151948.451864540751.14-0.02产
总资产2402165649.752134642458.7912.53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增减基本每股收益(元/
0.24-0.38不适用股)稀释每股收益(元/
0.24-0.38不适用
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0.08-0.59不适用/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1.1-1.68增加2.78个百分点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0.39-2.61增加3.00个百分点益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
5.3822.33减少16.95个百分点
的比例(%)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受商用车市场特别是重卡市场的复
苏、乘用车大客户的批量供货、新排放法规(柴油非道路国四和轻型车国六b)的实施和储能产品批量交付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七、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与研发优势、产品组合优势及客户优势,具体如下:
(一)技术优势
环保催化剂的技术壁垒极高,环保催化剂厂商需要掌握贵金属催化材料、稀土催化材料、氧化铝催化材料等多种催化材料技术和先进的催化剂涂覆技术,并且能够基于对底层催化材料的深度研究,持续进行技术、产品的升级研发以应对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下游发动机厂、整车厂的降本需求。
经过逾18年的技术积累,公司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和先进涂覆技术等诸多环保催化剂
从配方到工艺的全套核心技术,突破外资催化剂巨头的技术垄断,开发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新一代尾气处理催化剂。
(二)产品组合优势
公司基于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公司资金实力,在继续发挥重型商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行业技术优势的同时,依靠完全自主可控的汽车催化剂关键核心底层技术,公司产品已经向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进行延伸并取得重大突破,开始在机动车后处理领域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基于在催化材料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和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需要,公司先后布局了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储能与动力电池的开发,其中,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已实现公斤级批量生产能力。
综上所述,公司基于其底层核心技术的延伸与开发,全面布局各燃料类型下的国六标准催化剂并积极完善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随着各燃料车型国六排放标准的相继实施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司产品组合优势将逐步显现。
(三)客户优势
由于不同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具体组成成分各有不同,因此其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具体配方亦有所不同,下游发动机厂的每一款产品均需要与催化剂厂商进行合作研发以确定最终的催化剂配方,并进行环保公开。因此,发动机厂更换催化剂供应商的风险和评估测试成本较高,其与尾气处理催化剂厂商的合作较为稳定,一般会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且由于发动机厂需要不断降低其产品成本,因此往往会与选定的尾气处理催化剂厂商持续进行合作研发,公司下游客户具有较强的粘性,公司具有显著的客户优势。
(四)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优势
公司围绕贵金属催化材料、稀土催化材料以及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等方向
进行持续研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技术创新平台。依托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建设,公司具有显著的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优势。
八、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为3687.1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度变化幅
度为-15.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5.38%,与2022年上半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比,降低16.95个百分点。(二)研发进展报告期内,围绕稀土材料、贵金属材料等催化材料以及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等方向,公司新申请国内外专利共3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得专利授权3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共235项,其中,发明专利166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5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6项,整体研发实力稳步提升。
九、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公司2023年上半年新增业务如下:
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序号业务名称简要介绍披露一致现有环保催化剂的自制材料产能扩充
1碳谷产业基地是
和工业催化剂的拓展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中试研发和
2储能与动力电池是
PACK
十、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761号)同意,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或“公司”)于2021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本次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1508744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价格为人民币70.90元/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524969949.6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117780266.09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407189683.51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业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21年10月18日出具XYZH/2021CDAA70685号验资报告。
截至2023年06月30日,募集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具体如下:
单位:元项目金额
1、募集资金总额1524969949.60
2、减:募集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117780266.09项目金额
3、加:购买理财产品到期后归还4923790537.70
利息收入15375495.59
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理财收益19333085.82
4、减:以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5508121178.52
置换先期已投入的募集资金125191245.40
置换募投项目使用承兑资金156248444.59
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23959763.30
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418386091.01
手续费及账户管理费6789.34
截至2023年0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33775290.46
截至2023年6月30日,相关募集资金银行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人民币
33775290.46元。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存款余额如下:单位:元
开户银行银行账号存款方式账户余额募集资金用途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新型催化剂智能
限公司成都通源街支633453817活期23312862.43制造园区行汽车后处理装置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
122623354519活期3245256.04智能制造产业园
司成都智谷支行项目
国六 b 及以上排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
431500100100108140活期1917.65放标准催化剂研
司成都成华支行发能力建设项目氢能源燃料电池
成都银行蜀光路支行1001300000938138活期7214851.78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中信银行成都锦绣支
8111001013000777771活期402.56补充流动资金

合计33775290.46-中自科技2023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
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
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十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陈启章直接持有公司2786.336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2.39%;作为四川圣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诺投资)的控股股东及
执行董事,能够通过控制圣诺投资控制其持有的公司2.20%股份;通过四川圣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诺投资)间接控制公司1.39%股份;陈启章之
妻罗华金、妹妹陈翠容、妹妹陈翠仙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10%、2.40%、0.27%的股份,为陈启章的一致行动人。因此,陈启章直接及间接可支配公司40.75%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未发生变化,不存在质押或冻结情形。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万股报告期内股
质押、冻结及姓名职务期初持股数期末持股数份增减变动减持情况量
董事长、核心技
陈启章2786336027863360-无术人员
陈耀强董事24800002480000-无
董事、总经理、
李云480000480000-无核心技术人员
陈翠容董事、副总经理20688842068884-无
马仁虎董事00-无
粟山董事(离任)00-无独立董事(离尧命发00-无
任)
曹麒麟独立董事00-无
逯东独立董事00-无
孙威独立董事00-无
蔡红监事会主席2400024000-无
黄夕萍监事00-无
职工监事、核心
刘志敏00-无技术人员
副总经理、董事
龚文旭00-无
会秘书、财务总监
董事、副总经
王云理、核心技术人00-无员
陈德权副总经理00-无副总经理(离胡淑梅00-无
任)
蒋中锋副总经理00-无
吴敏副总经理00-无
张志凤总经理助理2400024000-无
合计3294024432940244-无
截至本报告出具之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二、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无。
(以下无正文)(本页无正文,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泽何搏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13 01:46 , Processed in 0.498041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