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44|回复: 0

嘉元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嘉元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fanlitou 发表于 2023-9-16 00:00:00 浏览:  444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广东
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元科技”“上市公司”“公司”)向特定对
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负责嘉元科技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
1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督导工作制度,针对嘉元科技制定了划。相应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已与嘉元科技签订了保荐协开始前,与上市公司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
2
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海证券交易所备案。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嘉元
3
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科技业务情况,对嘉元科技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
4未涉及。
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
5未涉及。
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1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嘉元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科技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
6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性文件,切实履行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保荐机构督促嘉元科技依照相关规定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
7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公司治理制度。
员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保荐机构已督促公司规范执行内控制
8
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度。
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保荐机构督促嘉元科技严格执行信息
9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
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相关文件。
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保荐机构对嘉元科技的信息披露文件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进行了审阅,未发现公司不予更正或10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
补充而应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况。
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
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2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公司于2023年2月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广东证监局检查发现问题(嘉元科技于2022年10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22〕133号)和《关于对廖平元、黄勇、叶敬敏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2〕134号),提到公司存在研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发费用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不准确、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不准确、财务
11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核算不规范、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等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情况)出具《关于对广东嘉元科技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上证公监函〔2023〕0002号)。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监管警示后,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公司及相关人员认真吸取教训,切实加强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保荐机构督促公司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及信息披露质量,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持续关注上述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2023年1-6月,未发现嘉元科技及其
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
1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出现未履行承
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诺的情况。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告,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2023年1-6月,经保荐机构核查,未
13
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发现嘉元科技存在该等事项。
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3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公司于2023年2月收到上海证券交易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所根据广东证监局检查发现问题出具
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于对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涉嫌违法《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
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上证公监函〔2023〕0002号),提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14到公司存在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不
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
准确、使用不规范、研发费用会计处
(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理及信息披露不准确、财务核算不规
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
范、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保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荐机构已就相关事项督促公司做出说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明并限期改正。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
15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
2023年1-6月,保荐机构未发现嘉元
15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科技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
公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
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公司于2023年2月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广东证监局检查发现问题出具《关于对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上证公监函〔2023〕0002号),提到公司存在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不准确、使用不规范、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不准确、财务核算不规范、内幕信息管理不
规范等情况,保荐机构已就相关事项督促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保荐机构已就相关事项督促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
此外,保荐机构提醒上市公司注意如下事项:
1、2023年1-6月,公司董监高团队发生一定变化,原总经理杨锋源、董事
会秘书叶敬敏内部职位发生变化,原财务负责人、副总裁黄勇离职。保荐机构提示公司关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重要高管职位变动对公司经营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42、提醒公司关注募集资金投资进度及公司经营外部环境,对出现变化的情
况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3、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银行存款总计23.46亿元,其中有部分资金存
放在地方性的中小银行,有1.45亿元存放在梅州客商行,占公司2023年6月末银行存款余额的6.18%。同时,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4.26亿元,短期借款余额3.44亿元,长期借款余额8.63亿元,存款及贷款余额均较高,呈现“存贷双高”的情况。保荐机构提醒公司注意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合理规划公司的资金存放。
4、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出现下滑,保荐机构
提醒公司关注市场竞争加剧、加工费下降、供需关系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整
体经济形势变化、行业周期、公司技术创新及工艺改进、销售渠道扩展、成本控制等内外部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5、根据公司披露的半年度财务报告,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权
益工具投资金额12117.40万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金额12765.00万元,金额较大,提示公司注意相关对外投资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三、重大风险事项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对技术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公司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新产品。如果相关技术发生重大变革,使得客户减少或限制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将影响公司产品技术开发。公司面临技术与产品开发的风险,如果公司不能准确地把握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技术开发方向或程度的决策上发生失误,或不能及时将新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并实现产业化,可能使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地位,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公司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和发展,培养了一支高水平、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水平位于行业前列。
随着铜箔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铜箔的质量及工艺提出了
5更高的要求,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才能持续满足市场竞争发展的要求。如果在研发竞争中,公司的技术研发效果未达预期,或者在技术研发换代时出现延误,将对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经过长期发展,在生产工艺、核心技术方面积累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公司拥有稳定的研发团队,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为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十分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制定了相应机制,鼓励技术创新,保证了各项研发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如果未来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制造将受到不利影响,使公司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
3、锂电铜箔核心技术迭代的风险
锂电铜箔核心技术主要体现为锂电铜箔厚度、单位面积质量、抗拉强度、延
伸率、粗糙度、抗氧化性等技术指标,其中厚度对产品生产的影响为厚度越薄,负荷率越低、成品率越低、开工率越低和工艺成本越高,为解决上述生产工艺上的难题,需要锂电铜箔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工艺技术和研发实力。公司目前在极薄锂电铜箔上存在一定的技术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如公司不能持续根据客户的需求提升技术能力与产品性能,公司的锂电铜箔产品的经营及其市场竞争地位将受到影响。
(二)经营风险
1、营业规模扩大而导致的管理风险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施了多项产能扩大投资建设项目,预计公司经营规模将逐步扩大,这对公司的人才储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品牌推广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管理架构、管理团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公司管理层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62、加工费波动及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随着行业内生产电解铜箔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需求较大且竞争较为充分,同行业公司目前正纷纷扩产以寻求规模扩张和技术迭代升级,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也可能存在调整,使得铜箔产品的加工费有所下滑。若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地位被竞争对手赶超、新能源补贴政策再次退坡从而导致铜箔行
业景气度下滑等相关因素,均可能对公司产品加工费产生不利影响。
3、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2.33%。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主要是由于客户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知名厂商,而锂离子电池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受益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且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相对集中。公司下游企业对原材料供应要求十分严格,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有各自的原材料认证体系,为避免出现质量波动风险,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但如果主要客户出于市场战略、原材料供应、产品技术等原因而终止与公司合作,或对方自身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其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量降低,而公司无法及时拓展新客户,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公司未来产能过剩导致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公司目前拥有多个在建铜箔生产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规模将相应扩大,有助于提升公司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充分消化新增产能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若未来出现铜箔行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下游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核心客户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或无法继续覆盖核心客户,其他同行业参与者或大量新进入者纷纷加速扩产导致供需市场变化等情形,公司将面临产品销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致使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5、环保相关的风险
公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排放物和噪声,因此公司自成立以来建立了系统的污染物处理管理制度和设备体系,对每一项新
7建或技改项目都要经过严密论证,使公司的“三废”排放达到了环保规定的标准。
但若出现环保方面的意外事件、对环境造成污染、触犯环保方面法律法规,则会对公司的声誉及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对环保方面的要求日趋提高,未来将更加全面、细致,国家及地方政府可能在将来颁布更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标准,并不断提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环保要求,这都将导致公司的环保成本增加,从而对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三)财务风险
1、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随着公司所处的铜箔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下游客户不断向动力电池企业集中,超薄锂电成为龙头企业竞争布局重点,而锂电铜箔行业供应商市场份额愈发集中。公司各细分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是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的结果。尤其对于公司主要产品锂电铜箔,由于其毛利率水平受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客户及产品结构、技术开发难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果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的经营规模、客户资源、产品售价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动,或者公司不能在创新、技术等方面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受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用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将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电解铜箔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铜、硫酸等,其中铜材是公司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公司铜箔产品定价采用“铜价+加工费”的模式,同时采用“以销定采”的生产模式使得产品价格尽可能及时根据铜材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公司采购铜材点价时点与销售铜箔定价时间并不能做到完全匹配,在铜材市场价格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如公司不能及时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至下游客户或不能有效的制定应对措施和保持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则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滑,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时,铜属于大宗商品,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较高,若铜材市场价持续上涨亦会导致公司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上升。
83、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53342.24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1.49%。
公司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较为集中,应收账款前五名合计占比为48.78%。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回收与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公司主要客户信誉较好,历史回款情况较好,但如果未来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发生变动,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此将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4、存货跌价及固定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顺应市场形势,扩大业务规模和产能,存货和固定资产规模逐年增加。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89426.97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83682.71万元。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或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存货将面临跌价损失。同时,若行业变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资产利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存在固定资产减值风险。
5、固定资产折旧导致利润下滑风险
2023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529150.15万元,占
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48.13%。随着相关在建工程的建成,公司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如果行业环境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募投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则公司存在因为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而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及所带来的锂离子电池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利润来源于锂电铜箔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之一锂电铜箔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产业。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不断普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量急速增长。在此背景下,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从而带动了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锂电铜箔需求的快速增长。但自2023年初,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叠加新能源汽车行业内
9品牌的降价行为引发了包括燃油车市场在内的全行业降价潮,终端销售降价压力
不断向上游产业链传导,同时下游电池企业在碳酸锂价格剧烈下跌行情下持续去库存,综合导致公司铜箔销售不及预期及加工费大幅下调。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形式大幅波动、下游市场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产能过剩
导致产品价格快速下跌、自身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等情形,将可能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无法维持增长趋势、产能利用率不足及毛利率大幅下降,进而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铜箔行业在我国已发展了数十年,虽然行业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较高,但目前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行业自身的持续技术进步,锂电铜箔面临着良好的行业发展机遇,原有的锂电铜箔企业在报告期内不断扩大产能,部分标准铜箔企业相继进入锂电铜箔领域,通过对原有 PCB 用标准铜箔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或者新建产线来提升锂电铜箔产能,加剧了锂电铜箔市场的竞争。同时,部分其他产业的资金相继涌入锂电铜箔领域,进一步加剧了锂电铜箔行业的竞争。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或正确应对市场竞争状况出
现的变化,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开拓新的市场、有效控制成本,则可能导致公司的公司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经营业绩等均会受到不利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因新能源电池技术路线发展导致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为超薄锂电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行业重要基础材料。公司主要产品的客户群体主要以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为主。锂离子动力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纯电动汽车上,而由于纯电动汽车易出现续航能力弱和能量补给慢等问题,而近年来,新能源电池技术路线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热稳定性好和低温性能等优势,氢燃料电池具备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等优势,上述重要技术路线正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新能源电池技术的革新仍然处在发展进程
10中,如果未来公司的锂电铜箔产品不能应用于主流的电池技术,将对公司的经营
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覆铜板、
印制电路板等多个领域。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储能市场、电子产品等的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下游厂商对铜箔需求的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五)宏观环境风险
1、宏观经济变化导致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和国内经济恢复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预期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超薄锂电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行业重要基础材料。同时,公司生产少量 PCB 用标准铜箔产品。下游行业主要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和印制线路行业,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 3C 数码产品等。
下游应用领域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经济运行周期变动较为敏感。如果国内外宏观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出现周期性波动,且公司未能及时对行业需求进行合理预期并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可能对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其他重大风险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已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可行性论证是基于对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技术发展趋势、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预期所作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可能面临产业政策变化、技术方向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成本增加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如期实施,或实施效果与预期值产生偏离。公司将紧跟政策、技术、市场发展趋势,严格做好募投项目
11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保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如期实施。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市场需求预测、公司技术研发能力等因素提出,公司经审慎测算后认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良好。但是考虑未来的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环境等存在不确定性,以及项目实施风险(成本增加、进度延迟、市场变化、技术方向变化、募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和人员工资可能上升等因素,有可能产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3年1-6月,根据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2023年1-6月/20232022年1-6月/2022本期相较于上年同
主要会计数据
年6月30日年6月30日期增减(%)
营业收入207768.86193416.20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2124.5728801.78-92.62
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568.8527992.91-97.97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43733.79-8875.05不适用
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716706.27728628.75-1.64

总资产1099453.961079577.201.84
注:提请投资者注意:本报告之财务数据均摘自公司的公开披露文件(下同),尚未经过中介机构审计;关于财务数据的变化原因主要引自发行人出具的说明、保荐机构对有关负责人的访谈及复核分析。
(二)主要财务指标
2023年1-62022年1-6本期相较于上年同期
主要财务指标月月变动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50.88-94.3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50.88-94.32%
122023年1-62022年1-6本期相较于上年同期
主要财务指标月月变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
0.010.86-98.84%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97.83减少7.54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0.087.61减少7.53个百分点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805.37增加0.43个百分点
(三)变动原因与合理性
1、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92.62%、97.97%,主要系受市场竞争加剧、加工费下降、供需关系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整体经济形势变化
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长52608.84万元,
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
3、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94.32%、94.32%、98.84%,主要系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均较上年同期减少7.54个百分点、7.53个百分点,主要原
因同第3点所述。
5、报告期内,因公司实施2022年度权益分派,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由
1.23元/股调整为0.88元/股;上年同期稀释每股收益1.23元/股调整为0.88元/股。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出现一定下滑,主要系
市场竞争加剧、加工费下降、供需关系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整体经济形势变化及行业周期等外部因素影响所致。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
13机遇、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及工艺改进、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有效控制成本,则
公司核心竞争力存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项目2023年1-6月2022年1-6月变化幅度
研发投入(万元)12042.3610383.6215.97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805.37增加0.43个百分点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技术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司研发项目按计划开展中,部分项目已达到了预期的考核目标,按相关规定进行了项目结题验收,部分成果已转化为新技术或新产品。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公司募集资金未用于新增业务。
14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单位:万元截至报告期末截至报告扣除发行调整后募累计募集资金期末累计本年度投费用后募集资金承投入本年度投入金额占比募集资金来源募集资金总额承诺投资投入募集入金额
集资金净诺投资总进度(%)(5)=(4)/(1)
总额资金总额(4)
额额(1)(%)
(2)
(3)
=(2)
/(1)
2021年向不特
定对象发行可
124000.00122516.46124000.00122529.75115112.7093.9512515.3510.21
转换公司债券证券
2021年向特定
340748.84337838.75472201.00337838.75235079.8069.5851243.0515.17
对象发行股票
经审阅公司募集资金台账、对账单等文件,未发现公司2023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在违规使用的情况。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报告期内股股份质
2023年6月2022年末
名称/姓名职务份增减变动增减变动原因押、冻末持股数持股数量结情况
董事长、实际控
廖平元000--制人山东嘉沅实业投
资有限公司(曾用名广东嘉元实业因公司实施
投资有限公司/广
2022年度权益
东嘉沅投资实业控股股东1030871507363367829453472-分派转增股本
发展有限公司,于所致
2023年6月6日更
名山东嘉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杨剑文董事、总裁000--
刘少华董事、联席总裁000--
15报告期内股股份质
2023年6月2022年末
名称/姓名职务份增减变动增减变动原因押、冻末持股数持股数量结情况
杨锋源董事、执行总裁000--
董事、常务副总
李建国000--裁因公司实施
2022年度权益
赖仕昌董事1230480387891453515658-分派转增股本所致
董全峰董事(离任)000-
廖朝理独立董事000-
张展源独立董事000--
施志聪独立董事000--独立董事(离郭东兰000--
任)独立董事(离刘磊000--
任)独立董事(离孙世民000--
任)
潘文俊监事会主席000--因公司实施
2022年度权益
李战华监事20521201465800586320-分派转增股本所致
李永根监事000--
李海明董事会秘书000--
王俊锋总工程师000--
叶铭副总裁000--
肖建斌副总裁000--
叶敬敏副总裁000--
叶成林副总裁000--
黄勇副总裁(离任)000--
钟丹副总裁000--
廖国颂财务负责人000--
合计-1174440738388862333555450--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16无。
17(本页无正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
保荐代表人:
郭伟健吴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
18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5-31 11:25 , Processed in 0.317552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