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白菜 于 2017-3-28 14:14 编辑
文章有点长,希望您能耐心看完。
几乎每次房价上涨,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都要被拿出来炒一回。这次吵得沸沸扬扬,他们换了一点花样:清北学历不如学区房。一时间,北大博士离开了北京,清华博士回了山东,中科院的博士回了南京。
事实上,不是清北学历不如学区房,而是你的清北学历不如学区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资是我们人生中的收入,清北和985的大牛们去BAT可以拿25w的起薪,而大多数毕业生,面临的是市场上4000元的议价。
学历非常值钱,清北的学历非常值钱,之所以看起来不值钱,只是有些人的学历不值钱而已。。
同样是清北交复的学生,有京沪土著选择了低薪但体面的科学教研工作,双方父母有退休工资,也有出生于偏僻县城的每月都要寄钱给反哺家庭,父母无退休金;
当然也有京沪土著,毕业后在互联网、金融高薪行业就职,已经买了学区房的。也同样有非土著毕业后在高薪行业就职,觉得自己未来还有希望买上学区房的。
再细分一下,还有时间的区别,有08年以前毕业的清北交复,11年以前毕业的清北交复,还有今年毕业的清北交复的区别。
学历是否值钱,取决于你进入的行业,也取决于你的阶层位置决定的心态。 而学历的值钱才决定了学区房的高价值,对于中产阶级而言,这个阶层是不稳固的,是一个缓慢下滑的过程。有人把中国的中产阶级比喻为蜜蜂,必须不断振翅才能保住自己的阶级位置,而决定这个蜜蜂能飞多高的就是学历。
学区房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这是他们能触及到的中产阶级顶配。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买房,公开表示学区房不重要,不买房的名人很多,罗永浩,罗振宇都表示不买房。
吴晓波前阵子也公开劝告90后,无须买北上广的房子。对于这些人而言,确实没必要买房,投资他们的事业能获取更多,他们后代的教育也不用担心。
还有一些人同样也不用买学区房,那就是国家的高级官员们。在权力本位的国家,能够靠一个条子搞定的事情,无需用几千万投资。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学区房就太有必要了。
所以,人和人不是平等的,有人的孩子未来是easy模式,有人的孩子未来是hard模式,选择了hard模式的人,拿着easy模式的攻略是没有办法通关的。 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工具,以西城海淀为例,目前每年仅有4万个小学学位,约1/3为优质学区,用最乐观的估计,每年能投入市场交易的占1/3,也就是说每年最多3600个。
谁能够,抢到这3600个学区房,谁就是,买到了未来3600个中产阶级席位,唔,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