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98|回复: 0

金刚玻璃: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金刚玻璃: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捣蛋鬼 发表于 2021-6-29 00:00:00 浏览:  498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6
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 6二、 建设单位、注册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 6三、 项目负责人及联系人 ......................................... 6四、 项目内容概述 ............................................... 6五、 编制依据 ................................................... 8
第二章 项目投资方、必要性和可行性................................... 9
一、 公司概述 ................................................... 9
(一)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9
(二) 公司所获专利............................................ 9
(三) 公司财务状况........................................... 10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0
(一) 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号召,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10
(二) 把握光伏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契机,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 11
(三) 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业务布局,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 12
(四) 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2
三、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2
(一) 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 12
(二) 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13
(三) HJT+双面组件+大尺寸的产品技术路线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14
(四)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基础........................... 15
第三章 项目产品构成、技术方案及市场前景............................ 16
一、 产品构成及功能 ............................................ 16二、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16三、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 18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21
一、 项目实施主体 .............................................. 21二、 建设选址 .................................................. 21三、 配套条件 .................................................. 21四、 项目主要设备工艺选型 ...................................... 21五、 项目主要原材料及消耗情况 .................................. 24六、 项目实施进度 .............................................. 24七、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 ...................................... 24
第五章 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职业卫生安全.......................... 26
一、 总体采用原则和标准 ........................................ 26
(一) 环境质量标准........................................... 26
(二) 污染物排放标准......................................... 26
(三) 其他标准............................................... 26
(四) 总量控制标准........................................... 26
二、 环境保护措施 .............................................. 27
(一)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27
(二) 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 27
(三) 评价时段、范围和评价标准............................... 28
(四)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29
三、 消防安全措施 .............................................. 30
(一) 消防设计遵循的规范..................................... 30
(二) 主要消防制度和措施..................................... 31
(三) 建筑物消防............................................. 31
(四) 电气消防............................................... 31
(五) 消防给水............................................... 32
四、 节能降耗措施 .............................................. 32
(一) 执行标准............................................... 32
(二) 项目节能消耗措施....................................... 32
五、 职业安全与卫生 ............................................ 34
(一) 紧急疏散措施........................................... 34
(二)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34
(三) 降低噪声措施........................................... 34
(四) 空调降温及新风补给措施................................. 35
第六章 项目投资总额及使用计划...................................... 36
一、 项目投资总额及其依据 ...................................... 36二、 建筑工程费用估算 .......................................... 36三、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37四、 设备购置安装费估算 ........................................ 37五、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 38六、 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 39
第七章 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40
一、 项目营业收入构成 .......................................... 40二、 项目成本费用分析 .......................................... 40
(一) 项目总成本费用......................................... 40
(二) 折旧与摊销............................................. 41
(三) 计划用工数及人工成本................................... 41
三、 项目损益分析 .............................................. 42四、 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 42
(一) 预测依据和基础......................................... 42
(二) 现金流量折现法分析..................................... 43
五、 盈亏平衡分析 .............................................. 45六、 敏感性分析 ................................................ 45七、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及结论 .................................... 45
第八章 项目建设风险及控制措施...................................... 47
一、 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措施 .................................... 47二、 产品质量风险及控制措施 .................................... 47三、 产能消化风险及控制措施 .................................... 47四、 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及控制措施 ................................ 48
第九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结论...................................... 49
图表目录
图表 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7
图表 2 公司所获专利情况 ....................................... 9
图表 3 2018 年-2020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万元) .................. 10
图表 4 项目产品核心技术 ...................................... 15
图表 5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 17
图表 6 异质结双玻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 18
图表 7 2010-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GW)................. 19
图表 8 2020-2030 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需求预测(亿元)........... 19
图表 9 项目设备工艺选型 ...................................... 21
图表 10 项目投资明细表(单位:万元) ......................... 36图表 11 建筑工程费用明细表 ................................... 36
图表 12 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明细 ............................. 37
图表 13 项目设备购置安装费(单位:万元) ..................... 37图表 14 流动资金估算(单位:万元) ........................... 38图表 15 资金使用计划(单位:万元) ........................... 39图表 16 项目营业收入构成(单位:万元) ....................... 40图表 17 项目总成本费用明细 ................................... 41
图表 18 人工成本估算(单位:万元) ........................... 41图表 19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 43图表 20 项目敏感性分析 ....................................... 45
图表 21 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 46
第一章 总论
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建设地点: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字路 168 号二、 建设单位、注册地址及法定代表人建设单位: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吴江金刚玻璃”或“公司”)
注册地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字路 168 号法定代表人:严春来三、 项目负责人及联系人项目负责人:赵忠奎职务:生产中心总监联系人:赵忠奎职务:生产中心总监联系电话:0512-63118860
邮箱:zhaozk@golden-glass.cn四、 项目内容概述技术驱动降本提效是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本质,加快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加速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促进光伏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异质结电池(HJT)具有转换效率高、低功衰、工艺简单且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契合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
本项目拟规划实现年产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目标,通过积极布局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市场,进一步延伸公司光伏产品业务链,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 8315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245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609 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 61562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7526万元。
图表 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经济指标 单位 数值项目投资概况
一 建设投资 万元 75628
1 建筑工程费 万元 12456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609
3 设备购置安装费 万元 61562
二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7526
三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3154项目主要财务指标
1 内部收益率(IRR)税后 % 16.80%
2 内部收益率(IRR)税前 % 19.67%
3 净现值(NPV)税后 万元 18844
4 净现值(NPV)税前 万元 30206
序号 经济指标 单位 数值
5 静态回收期税后 年 6.2
6 静态回收期税前 年 5.6
7 动态回收期税后 年 9.6
8 动态回收期税前 年 8.1
9 计算期年均营业收入 万元 201601
10 计算期年均净利润 万元 12240
11 计算期年均息税后投资净利率 % 14.65%
12 计算期年均息税前投资净利率 % 17.23%
五、 编制依据1.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 号);
3. 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及法规;
4. 公司提供的财务审计报告;
5. 公司提供的与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 项目投资方、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公司概述
(一)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为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凤凰
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合营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于 2010 年 10 月,注册地址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字路 168 号。公司主营研发、生产高档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高强度铯钾防火玻璃、防爆玻璃、高强度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及组件制造,工程安装咨询及售后服务。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国家会议中心、首都机场、国家地下轨道示范工程的上海地铁、上海世博文化艺术中心、日本东京地铁站等国内外 300 多项大型工程项目。
(二) 公司所获专利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取得的专利情况如下:
图表 2 公司所获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申请日期 取得方式
1 一种多功能的多夹层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101965.9 2018.06.28 自主获取
2 一种超薄铝硅酸盐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101614.X 2018.06.28 自主获取
3 一种防火窗 实用新型 ZL201821807142.9 2018.11.02 自主获取
4 一种具有除霜融雪功能的红外线屏蔽窗户 实用新型 ZL201821810769.X 2018.11.05 自主获取
5 一种低光源单向透视防弹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920995885.1 2019.06.28 自主获取
6 一种可调光节能防火中空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920995902.1 2019.06.28 自主获取
7 多层复合超保温防火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1010950.2 2018.06.28 自主获取
8 一种低辐射防爆复合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1800005.2 2018.11.02 自主获取
9 一种供暖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1813831.0 2018.11.02 自主获取
10 一种复合节能杀菌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0831516.4 2018.05.31 自主获取
11 一种复合防火杀菌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0830064.8 2018.05.31 自主获取
12 一种抗划伤节能防火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920997126.9 2019.06.28 自主获取
13 一种复合节能杀菌玻璃 实用新型 ZL201820831516.4 2018.05.31 自主获取
(三) 公司财务状况
图表 3 2018 年-2020公司主要财务数据(万元)
分项 2020 2019 2018
总资产 29799 33103 32511
销售收入 8846 15815 21503
净利润 -1433 379 629
总负债 16055 17925 17713
资产负债率 53.88% 54.15% 54.48%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号召,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2020 年 9 月,中国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10 月,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写入发展规划;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 2021 年重点任务,要求“抓紧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低碳能源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扶持。
2020 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将“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列入鼓励类;2021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指出要“强化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太阳能电池生产环节是光伏产业链中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环节,太阳能电池片作为光伏整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发电效率、发电量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进一步加快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着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加速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促进光伏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要求,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新一代超高效 HJT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产品的推广使用,对于推动我国光伏发电领域相关设备、原材料等配套行业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把握光伏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契机,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
当前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实现与其它发电方式进行价格竞争,其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过去十多年来,我国一直采取光伏补贴的政策进行扶持。要保证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
目前市场上高效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是 PERC/PERC+,但效率挖掘潜能正逐步接近极限,因此光伏发电长期存在的的降本需求正驱动电池片向更高效率技术迭代。随着电池环节技术的快速进步,N型电池开始受到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各类 N型电池中,异质结电池(HJT)具有转换效率高、低功衰、工艺简单且降本路线清晰等显著优势。异质结电池的优势特性契合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
本项目规划实现年产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目标,符合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及平价上网的要求,有助于公司把握光伏产业转型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布局异质结电池业务,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增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进一步抢占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
(三) 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业务布局,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
本次自有资金建设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是公司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布局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产品,有效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提质降本增效。通过多元化经营战略,提升公司光伏产业链各业务的的协同效应,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从现有生产设备运行条件和生产工艺流程来看,虽然公司一直注重对产品生产设备的更新迭代与升级,但受限于投入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项目实施后,通过新建先进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先进的制造设备、生产工艺工法融入到产品生产当中,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为未来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 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
2020 年 9 月,中国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 年 10 月,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写入发展规划。
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 2021 年重点任务。会议要求“抓紧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同年12 月,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着力提高能源供给水平,加快风电光伏发展,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
2021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产品属于鼓励类第五类“新能源”之“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和鼓励类第二十八类“信息产业”之“51、先进的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多晶硅的综合电耗低于65kWh/kg,单晶硅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于 22.5%,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 21.5%,碲化镉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 17%,铜铟镓硒电池转化效率大于18%)”。综上,本项目产品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本项目无论是在技术和规模方面都将对整个行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光伏及相关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上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21 世纪以来,受传统能源的紧缺和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受益于各国政策的扶持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迅猛增长。
伴随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持续高增长,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权威平台 REN21 发布的数据,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134GW,较 2019年增长了 16.52%。我国是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数据,2020 年全国光伏项目发电 2605 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 3.4%,较2019 年提高了 1.8 个百分点。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到 2050 年光伏渗透率将达到 25%,相比当前渗透率提升 10 倍,长期来看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太阳能电池是光伏组件实现其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作为一种新兴的硅太阳能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制程简单等优势。未来,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本项目中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的产能消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 HJT+双面组件+大尺寸的产品技术路线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电池是光伏产业技术最密集的环节,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效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更新换代。目前国际光伏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晶体硅(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单晶异质结(HJT)、非晶硅薄膜、碲化镉(CdTe)薄膜及铜铟硒(CIS)薄膜太阳电池等。其中商品化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仍占主流,其光电转化效率已达 25%,但受到材料纯度和制备工艺限制,很难再提高其转化效率或降低成本;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虽然能大面积生产,造价又低廉,但其转换效率仍比较低,并且稳定性差。相较于与目前主流的晶硅太阳能,异质结单晶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发电性能上可实现 25%的增益,已经得到业界的公认,未来将成为主流的技术方向。
在组件环节,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统计,2019 年单面组件仍是市场主流,市场占比为 86%,2020 年,随着下游应用端对于双面组件发电增益的认可,以及受到美国豁免双面组件 201 关税影响,双面组件市场占比较2019 年上涨 15.7 个百分点至 29.7%。未来随着下游应用端对于双面组件发电增益的认可,以及安装方式的逐步优化,双面组件的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在硅片尺寸方面,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统计,2019 年市场以 156.75mm 边长的硅片应用为主流尺寸,而 2020 年,158.75mm 和 166mm尺寸占比合计已达到 77.8%。为了获得更高组件功率以降低单位成本,硅片尺寸增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尺寸硅片可有效提升单块组件的功率,从而降低系统端成本,降低度电成本。
本项目中,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契合了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产品优势突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四)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基础
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公司加工的光伏产品曾先后获得德国莱茵 TUV 产品认证(欧盟通用)、美国 UL1703 证书和澳大利亚CEC 产品认证、英国的 MCS 的产品认证;铝框是光伏组件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目前公司已掌握了铝合金型材的相关生产工艺;此外,针对本项目中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公司正在推进研发“叠层 TCO 技术”、“精度焊接技术”、“银浆单耗降低”、“电池技术效率 25%以上工艺”、“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技术”等核心技术,可保障项目实施后快速实现投产和运营。
图表 4 项目产品核心技术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核心技术内容 技术来源电池技术效率
1 优化的微晶 N 技术,效率到 25%以上 合作研发25%以上工艺
通过 TCO 叠层技术,提高电池效率和组件可靠2 叠层 TCO 技术 合作研发性
通过高精度焊接技术,可以降低银浆单耗,降低3 高精度焊接技术 合作研发成本
通过减小银浆焊盘点,降低主栅宽度,降低银浆4 银浆单耗降低 合作研发单耗
用叠层的方法 将钙钛矿材料的薄膜层涂覆异质
异质结+钙钛矿叠
5 结电池表面,充分利用两种电池对光的吸收以提 自主研发层技术升电池转换效率
第三章 项目产品构成、技术方案及市场前景
一、 产品构成及功能异质结太阳能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是一种利用晶体硅基板和非晶体硅薄膜制成的混合型太阳电池。其以 N 型单晶硅片为衬底,在硅片正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N型非晶硅薄膜,背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P 型非晶硅薄膜,掺杂非晶硅薄膜两侧分别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在 TCO 两侧顶层形成金属电极。异质结电池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钝化效果好、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双面发电等优点,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热点方向之一。
二、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1、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1)硅片切割:将外购硅片使用高精度振镜、直线电机补偿调节,采用无
冷媒方式的(市场上绝大多数用水) 更好的保护 N型硅片膜层,完成硅片切割。
(2)链式清洗:将切割完成的硅片放到氢氧化钾清洗液中进行清洗,然后进行酸洗完成硅片表面的清洗。
(3)链式吸杂:使用磷酸在一定温度下在硅片表面形成磷硅玻璃,达到将硅片内的金属杂质吸出的作用。
(4)清洗制绒:利用碱对硅的各向异性刻蚀原理,在形成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形状,达到陷光目的;同时使用改良 RCA 清洗工艺对硅片表面进行清洗,为下一步镀膜做准备。
(5)PEVCD 镀膜:利用非晶硅优异的短话效果在硅片表面沉积本征非晶
硅薄膜和掺杂非晶硅薄膜,从而形成 PN结。工艺过程主要采用 RF 电源将硅烷(SiH4)、氢气(H2)等其他工艺气体激发为等离子体态,并相互反应,最终以薄膜形式沉积在硅片表面。
(6)PVD 镀膜:电池表面沉积 TCO 透明导电氧化薄膜起到减反和导电作用;工艺过程主要利用磁控溅射原理,将 TCO 材料以薄膜形式沉积到电池表面,实现导电,减反和保护非晶硅薄膜的作用。
(7)丝网印刷:利用固定网版图形将银浆印刷到电池正背面,固化之后形成电路将电池产生的电流引出来。
(8)测试分选:在标准 IV 测试条件下对太阳电池进行测试,测试太阳电池
的电性能参数,并按照设定的标准进行分档。
(9)包装、入库:将不同档位的太阳能电池片按照既定的数量,颜色进行
分别包装、打包、入库。
图表 5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2、异质结双玻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1)玻璃上线,背面玻璃上线:将组件所用正背面玻璃上线。
(2)敷设胶膜:将组件所用胶膜敷设到相应层面上。
(3)电池组串焊接:使用汇流带将一定数量的电池片串接成一个组件串,通过焊接将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另外一片的背面电极(正极)上,依次完成串接后,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排串:将焊接好的电池串依次摆放到胶膜上;
(5)层压:将叠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使用电加热将胶膜熔化,将电池、玻璃粘接在一起;冷却后取出组件;
装框:给电池组件装铝框,增加组件的强度,保护密封电池,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6)焊接接线盒:在组件背面引线处焊接一个接线盒,用于引出电池电流;
(7)灌胶:用灌封胶填充接线盒,密封接线盒内部元器件,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8)固化:使灌封胶固化形成,由流体固化成固体;
(9)测试:在标准 IV 测试条件下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测试,测试太阳电池
组件的电性能参数,确定组件的质量等级;
(10)包装入库:将测试合格,外表无缺陷彻底太阳电池组件按照不同等级打包入库。
图表 6 异质结双玻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1、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进入 21 世纪,太阳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世界各国不断深入人心,全球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进步,成本显著降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国家将太阳能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太阳能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伴随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持续高增长,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权威平台 REN21 发布的数据,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134GW,较 2019 年增长了 16.52%。根据 BNEF 预测,2050 年世界能源结构中将有 62%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 48%是风能和太阳能;2050 年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 62%,年复合增速为 1.6%,预计光伏装机增长约 20 倍,累计装机达到 8440GW,年复合增速预计在 9%左右。
图表 7 2010-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GW)160
140 134
120 115106102100
80 73
60 534338
40 30 321820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数据来源:REN21我国是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数据,2020 年全国光伏项目发电 2605 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 3.4%,较 2019 年提高了1.8 个百分点。2020 年 12 月 16 日-18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之一。2020 年底,中国首次明确风电、太阳能“碳达峰”贡献度: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未来,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将是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实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光伏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光伏组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 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 124.6GW,同比增长 26.4%;2020 年光伏组件产业规模 2000 亿元左右,预计 2025 年产业规模可达到 3600 亿元左右。PERC、TOPCon、HIT 电池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图表 8 2020-2030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需求预测(亿元)
6000525850004212
4000 36343153
3000 27362016200010000
2020年 2021E 2023E 2025E 2027E 2030E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产业链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本质是技术驱动降本提效。目前单晶替代多晶技术路线已经基本完成,P 型电池提效进度放缓,N型电池效率提升潜力大。展望未来,光伏行业最值得期待的变革在于电池环节将由 P 型电池转向 N型电池,其中异质结电池是主流 N 型电池的一种,将 N 型硅片衬底晶硅清洗制绒后,在其表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膜,p/n 型非晶硅薄膜,TCO 导电玻璃膜,构成具有对称结构的异质结电池。异质结电池因其结构特殊,颠覆了传统的电池结构,因此工艺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效率高、无电致诱导衰减等缺点,降本潜力大,最有可能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个大风口。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 项目实施主体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二、 建设选址本项目选址位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字路 168 号。
三、 配套条件项目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系统供给,通过供水管道与项目所在地的供水系统相衔接,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T5750.1-2006);项目用电由政府供电所提供,多年来供应稳定;另外公司的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会涉及油料的使用,主要由当地石化公司供应,油料供应稳定,品质优良。
四、 项目主要设备工艺选型图表 9 项目设备工艺选型
序号 名称 数量(台/套)
一 电池车间设备
(一) 生产设备
1 硅片切割机 1
2 链式清洗机 2
3 链式吸杂机 2
4 制绒清洗机 2
5 CVD 镀膜设备-i 2
6 CVD 镀膜设备-in 2
7 CVD 正面镀膜设备-p 2
8 PVD 正背面镀膜设备 2
9 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片丝网印刷线 6
10 清洗上料机 2
11 清洗下料机 2
12 清洗发片机 2
13 CVD 上料机 2
14 CVD 翻转机 4
15 CVD 下料机 2
16 PVD 上料机 2
17 PVD 下料机 2
18 BCS 片级跟踪系统 2
19 AGV 系统 2
20 工装夹具 1
(二) 检测设备
1 3D 显微镜 1
2 二次元影像仪 2
3 QE 1
4 椭偏仪 1
5 少子寿命测试仪 1
6 霍尔测试仪 1
7 分光光度计 1
8 残余气体分析仪 1
9 氦检仪 2
10 全光谱积分绒面反射仪 1
(三) 智能仓储
1 叉车 6
2 立体货架 3200
3 AGV 15
4 搬运车辆 8
5 输送机 8
6 升降货梯 2
7 恒温恒湿柜 120
8 网络设备 1
9 计算机 8
10 监控摄像头(带云台旋转) 100
11 监控摄像头(枪机) 400
(四) 配套辅助设备
1 废水系统 1
2 纯水系统 1
3 特气化学品系统 1
4 冰机&热泵 1
5 空压机 1
6 CVD 尾气处理设备 1
二 组件车间设备
(一) 生产设备
1 串焊机 10
2 层压机 4
3 叠焊机 2
4 排版机 6
5 接线盒焊接机 2
6 自动流水线 2
7 太阳能模拟测试仪 4
8 组件 EL 测试设备 20
9 自动贴胶带机 2
10 工装夹具 2
(二) 检测设备
1 绝缘耐压测试仪 1
2 EL 测试仪 1
3 IV 测试仪 1
4 稳态模拟器(至少满足 3B 要求) 1
5 紫外老化试验箱(组件) 1
6 步入式热循环试验箱(TC)/电流连续性测试仪 1
7 电流连续性测试仪 1
8 步入式湿冻试验箱(HF)/电流连续性测试仪 1
9 恒温恒湿老化试验箱(DH) 1
10 静/动态机械载荷试验机 1
(三) 配套辅助设备
1 废气处理 1
2 冰机&热泵 1
3 空压机 1
五、 项目主要原材料及消耗情况本项目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为硅片、玻璃、铝边框、清洗制绒材料、靶材、银浆、接线盒等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可在面向市场进行采购,且供应充足。项目所需的能源主要为水、电,主要依靠当地公共部门供应,供应充足。
六、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实施计划所采取的措施及原则是:整个项目一步建设到位,各项工作实行平等交叉作业,严格管理和科学实施,确保整体进度按时完整。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土建施工及装修、设备询价、采购及安装调试、人员招聘及培训、试生产、竣工验收等过程,项目建设期为 8 个月,预计 2022 年2 月份达产。
七、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本项目将按实施阶段进度安排分步进行,公司相关各部门为项目主要成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到位,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高效执行,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
第五章 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职业卫生安全
一、 总体采用原则和标准
(一)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 3 类标准。
(二)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
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三) 其他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I-2010);
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
(四) 总量控制标准
CODcr:90mg/L、0.135t/aNH3-N: 15mg/L、0.015t/a二、 环境保护措施
(一)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1)废气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一般热废气、酸碱废气、有机废气、硅烷尾气废气。
(2)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
(3)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破碎硅片、银浆、废弃玻璃、废弃边框和胶膜,以及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4)噪声
本项目噪声设备主要为生产设备、水泵、风机等,固定噪声源均在车间内,且采用减振、消声等减噪措施,设备正常运转情况下,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
(二) 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
1、废气处理措施设备运转期间产生的热废气及一般排气经排风机直接排出室外;酸碱废气排
气系统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气,经酸雾洗涤塔处理后,由排风机排出室外高空;有机废气排气系统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处理设备处理,由排风机排放至室外高空;硅烷尾气排气系统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硅烷尾气,经硅烷燃烧塔处理,由排风机排放至室外高空。
2、废水处理措施排水分为生活污水、一般生产排水、生产废水,采用分流制排放。
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后排至市政排水管网;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达
标后部分回用,部分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生产线排放的废水量经管道收集后分质排至废水站内的调节池,经混凝沉淀等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中的相关要求后,方能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3、固废处理措施破碎硅片、玻璃由专业公司回收再利用,银浆由本厂回收再利用,边框由供应商回收再利用,胶膜固废及生活垃圾定期送垃圾填埋场处理。由于拟建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在厂区范围内长期储存、处理和处置,工业固废均妥善暂存,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因此,对拟建项目内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处理措施项目各类设备均安装在车间或室内,拟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以下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染:
1)合理布局,并提高车间墙体综合隔声量;
2)在主要噪声设备选型上,除注意高效节能外,应选用低噪声环保型设备,并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3)对各主要噪声设备采用必要的消声、隔震和减震措施。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在施工作业时会注意避开中午及夜间居民正常休息时间,缩短施工期,施工期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并进行厂内补偿绿化,尽量减少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 评价时段、范围和评价标准
评价时段确定为:建筑、装修施工期和营运期。
1、建筑、装修施工期评价范围建筑、装修施工期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办公场所及界外 50m 以内。
2、营运期评价范围水环境评价范围:项目建筑、装修完成后,生活废水及污水直接排入管道排放。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界外下风向 50m 以内。
声学环境评价范围:声学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界外 50m 以内。
3、评价标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如下:
(1)环境质量标准
①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执行二级标准;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 V类标准;
③声学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执行 3 类标准。
(2)排放标准
①《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二级;
②《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③《水污染排放限制》(DB44/26-2001)生活污水执行三级标准,生产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④《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执行 3 类标准;
⑤《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l2348-2008)执行 3 类标准;
⑥《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GJJl7-88)。
(四)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依据国家对工业三废——污水排放、大气环境质量和城区噪声有关标准对生产进行评估。拟建项目的厂址选择符合当地环保规划要求,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治理措施可行可靠,可有效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通过完善各种治理措施,可大大减少对水环境及大气环境的影响。虽然拟建工程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减缓措施和执行环境保护的标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并降到环境可以承受的程度。所以,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拟建工程是可行的。
三、 消防安全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将依照《消防法》建立健全相关的消防安全制度。
公司防火安全工作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项目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使防火安全工作与项目的发展相适应。办公场地的消防设施,将采用符合规定验收合格的消防系统,装置烟感报警系统、喷淋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并配备灭火器、防毒面具及消防斧。同时,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维护防火安全、保护消防设施、制止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以及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责任义务。
(一) 消防设计遵循的规范
本工程防火及消防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有: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
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 年修订)(GB50222-1995);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 6 号)2009 年 5 月 1 日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3 号)(2014年 12 月 1 日施行)。
(二) 主要消防制度和措施
1、依照《消防法》建立健全公司相关消防安全制度公司防火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项目发展的总体规划,使防火安全工作与项目的发展相适应。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维护防火安全,保护消防设施,制止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行为,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义务。
2、公司按年为单位,定期进行全公司的消防应急预案演习演习内容包括:人员疏散转移、消防水带及灭火器灭火,损失及人员失踪报告,伤病员救护等内容。
(三) 建筑物消防
本设计设有完整的消防道路系统,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建筑物的生产类别为戊类其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15m 以上的建(构)筑物亦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四) 电气消防
各种电气设备和不带电金属外壳均设置保护接地、接零系统,并与金属管道及构架组成完整的接地网;电动机均设有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
车间各个变电所等处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控制室内设置火灾报警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接受警戒范围内的火灾自动报警信号(烟感、温感、缆探测器)和人工手动报警信号(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
(五) 消防给水本设计在厂区设置了环状消防管道给水系统。对于变电所等不宜用水消防的场所,采用干粉灭火器消防。
四、 节能降耗措施
(一) 执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5、《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 号;
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 号。
(二) 项目节能消耗措施
1、总图节能
(1)总平面布置时,实现功能分区布置,分开设置物流通道和人流通道。
在生产区依次布置生产厂房,工艺生产路线的顺畅,主要原料仓库和产品仓库靠近交通主干道,减少二次搬运的路程。
(2)总平面布置时,动力设施尽可能靠近生产负荷中心,管线短捷,减少能耗。
(3)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建筑物的采光与通风要求,宜充分利用冬季日照
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合理地布局,可节约照明和采暖通风的能源。
(4)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会对建筑物内部采光、得热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总平面布置时应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和朝向。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
2、设备选型节能
(1)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
(2)设备及管道保温选用导热系数较低的新型保温材料,并按经济保温厚度选取;
(3)机泵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屏蔽泵低噪音设备。
3、自控节能(1)选用先进节能型仪表,尽量选用低消耗的仪表和设备,气动调节阀,配用压电阀原理的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
(2)用作能源计量的流量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加强能源管理,责任到人,实行目标考核制。
(3)合理装置无功功率补偿器,提高设备功率因数。
4、给排水节能(1)供水系统:在自来水公司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管网叠压供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水压。
(2)供热水管在压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 PE、PPR、HDPE 等塑料管材,减少阻力、节能。
(3)提高循环水用水比例,以节约水的损耗,本工程循环水量占用水量的96%。
5、外管节能
(1)为提高热量或冷量利用率,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损失,以节约能源。设备或管道做好保温、保冷。
(2)绝热材料(包括绝热层材料、防潮层材料、外保护层材料)等的性能
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的有关要求。
(3)保温(冷)层设计时优先采用经济厚度。
(4)选择有合理结构的隔热、隔冷管托,使管托与管道整体保温、保冷结
构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消除“热桥”、“冷桥”,使管道热、冷损失明显降低,介质的品质或温度得到保证,从而达到节能和满足输送、工艺技术的要求。
五、 职业安全与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是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活动,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职业安全卫生针对的对象是人的防护,而不是环境的保护。其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危害,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是项目在此方面必须贯彻的指导原则,本项目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一) 紧急疏散措施
按规范要求,办公室及课室内设置足够的人员疏散口,并设必要的事故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照明等。
(二)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所有用电设备、配变电设备均设安全接地,配电系统设有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保证用电安全。
(三) 降低噪声措施
噪音产生来源于外部区域的各类声音,以及公司内部空调、机器设备等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为降低办公区域的工作噪音,公司将安装隔音玻璃等设备,隔绝外部噪音;并尽量将各类电器与办公人员隔离放置,定期检修,使室内噪声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避免对员工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四) 空调降温及新风补给措施根据需要,本项目将在室内安装空调,并采取必要的温度控制措施,以保障培训基地人员有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卫生条件。对空调区,送风系统设有足够的新风量,空调房间室内每人补充新风量≥30m3/h。
第六章 项目投资总额及使用计划
一、 项目投资总额及其依据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范要求,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 8315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245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609 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 61562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7526 万元。
各项明细及占比情况如下:
图表 10 项目投资明细表(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 项目资金 占比
一 建设投资 75628 90.95%
1 建筑工程费 12456 14.98%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609 1.94%
3 设备购置安装费 61562 74.03%
二 铺底流动资金 7526 9.05%
三 项目总投资 83154 100.00%
二、 建筑工程费用估算本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为 12456 万元,各项费用明细如下:
图表 11 建筑工程费用明细表土建单价 设施设备单 土建费(万 设施设备购 总金额(万序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万元) 价(万元) 元) 置费(万元) 元)
一 主体建筑
1 电池车间 ㎡ 14706 0.26 0.33 3800 4800 8600
2 组件车间 ㎡ 9600 0.10 0.14 950 1382 2332
小计 24306 4750 6182 10932
二 配套设施设备
1 消防 套 1 544 544 544
2 电力扩容(外线) 套 1 180 180 180电力扩容(变电3 套 1 800 800 800所改造)
小计 3 1524 1524
合计 4750 7706 12456
三、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1609 万元,具体明细如下:
图表 12 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明细
序号 项目 金额(万元)
1 前期工程费用 150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212
4 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 62
5 环、安、卫评 506 工程监理费 36
7 建设单位管理费 133
8 建筑期利息 967
合计 1609
四、 设备购置安装费估算本项目设备购置安装费为 61562 万元,其中,电池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为53473 万元,组件车间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为 8090 万元,安装费用按购置费用的 5%计算。设备购置明细如下:
图表 13 项目设备购置安装费(单位:万元)序号 设备名称 购置费 安装调试费(5%) 总价1 电池车间设备 50926 2546 53473
2 组件车间设备 7705 385 8090
合计 58631 2932 61562
五、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本项目铺底流动资金为 7526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明细如下:
图表 14 流动资金估算(单位:万元)项目 年周转次数 周转天数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1.流动资产 20066 68144 77759 75561 73431 71365 71393 71421 71450 71479 71510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5 75 11723 39859 45486 44121 42798 41514 41514 41514 41514 41514 41514
预付账款 70 5 659 2233 2548 2482 2418 2357 2359 2361 2363 2366 2368
存货 6 60 7684 26052 29726 28958 28214 27495 27520 27546 27573 27600 27628
2.流动负债 12933 43862 50047 48731 47457 46224 46262 46301 46341 46382 46424
应付账款 4 90 11527 39079 44588 43437 42322 41242 41280 41319 41359 41400 41443
预见收账款 40 9 1407 4783 5458 5295 5136 4982 4982 4982 4982 4982 4982
3.流动资金需求 7133 24283 27713 26830 25973 25141 25131 25120 25109 25098 25086
4. 流动资金本期增
7133 17150 3430 -883 -857 -832 -10 -11 -11 -11 -12加额
5.项目所需要全部流25086动资金
6.项目铺底流动资金 7526
7.项目铺底流动资本
7133 393 -投入
8. 剩余项目铺底流
393 - -动资金额
9. 自筹资金 - 16757 3430 -883 -857 -832 -10 -11 -11 -11 -12
六、 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 83154 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图表 15 资金使用计划(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 项目资金 占比 T+1 T+2
一 建设投资 75628 90.95% 75628 -
1 建筑工程费 12456 14.98% 12456
2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1609 1.94% 1609
3 设备购置安装费 61562 74.03% 61562
二 铺底流动资金 7526 9.05% 7133 393
三 项目总投资 83154 100.00% 82761 393
第七章 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一、 项目营业收入构成本项目建设期为 8 个月,第二年达产 85%,第三年达产 100%,形成年产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能力。项目达产期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 201601 万元。项目产品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图表 16 项目营业收入构成(单位:万元)收入类型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单价(元/W) 1.88 1.88 1.82 1.76 1.71 1.66 1.66 1.66 1.66 1.66 1.66
光伏组件 产量(MW) 300 102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销售收入(万元) 56271 191322 218332 211782 205429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销售收入(万元) 56271 191322 218332 211782 205429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二、 项目成本费用分析
(一) 项目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系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由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生产成本是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直接发生的人工、水电、材料物料、折旧等。期间费用则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本项目总成本费用采取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估算,具体如下:
图表 17 项目总成本费用明细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生产成本 46107 156314 178354 173747 169287 164969 165120 165275 165435 165600 165770
期间费用 6312 21076 23242 21619 20266 18930 18930 18930 18930 18930 18930
总成本费用 52419 177390 201595 195366 189553 183899 184050 184206 184366 184530 184700
(二) 折旧与摊销
本项目按照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及摊销,房屋建筑物按照 40 年使用年限及年折旧率 2.25%进行计算,机器设备按 10 年使用年限及年折旧率 9.00%计算。根据上述会计政策进行测算,本项目固定资产原值为 75628 万元,期末固定资产回收余额 16415 万元。
(三) 计划用工数及人工成本
本项目计划定员人数 350 人,其中电池车间 258 人,组件车间 92 人。根据本次项目人员组织计划及公司现有工资福利水平,测算出项目人工成本如下:
图表 18 人工成本估算(单位:万元)岗位名称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一、电池车间 1119 3459 3563 3670 3780 3893 4010 4130 4254 4382 4513二、组件车间 448 1386 1427 1470 1514 1560 1607 1655 1704 1756 1808总计 1568 4845 4990 5140 5294 5453 5617 5785 5959 6137 6321
三、 项目损益分析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投入建设后第三年可实现完全达产。经测算,项目达产期内预计可实现年均净利润 12240 万元,达产期年均毛利率 17.21%,年均净利率 6.07%,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 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一) 预测依据和基础
本现金流量表的估算,系基于收付实现制为原则进行编制,以现金的收入减支出作为计算实际净收入的依据。其中现金收入包括全部的营业收入,流动资金回收收入,资产余值收入等;现金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支出,流动资金垫付支出,付现成本支出等。
在计算项目净现值时,假设项目要求的内部报酬率为 12%,这是结合市场的融资利率水平和公司本身对项目投资收益率的要求所做的估算。此外,固定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余值在项目计算期最后一年回收。
(二) 现金流量折现法分析
图表 19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1 现金流入 56271 191322 218332 211782 205429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240767
1.1 营业收入 56271 191322 218332 211782 205429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99266
1.2 回收固定/无形资产余值 0 0 0 0 0 0 0 0 0 0 16415
1.3 回收流动资金 25086
2 现金流出 133451 189451 200875 189483 183668 178013 178985 179140 179300 179465 181505
2.1 建设投资 75628 0
2.2 流动资金 7133 17150 3430 -883 -857 -832 -10 -11 -11 -11 -12
2.3 经营成本 50449 171479 195684 189455 183641 177988 178139 178294 178454 178619 180660
2.4 营业税金及附加 242 823 1761 911 883 857 857 857 857 857 857
3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77180 1871 17457 22299 21761 21253 20280 20125 19966 19801 59262
4 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77180 -75309 -57852 -35553 -13792 7460 27741 47866 67832 87633 146895
5 调整所得税 542 1966 2246 2326 2249 2176 2154 2130 2106 2082 2056
6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77722 -95 15210 19973 19512 19076 18127 17995 17859 17719 57205
7 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77722 -77817 -62607 -42633 -23121 -4045 14082 32077 49936 67655 124861
五、 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是项目可行与否的重要判別指标之一,计算方式是将项目的固定成本除以(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减营业税金及附加),固定成本是指公司即使不开工也需要发生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人员工资、折旧等,可变成本是指与产量变动直接相关成本,以最高相关度计本项目可变成本只考虑直接材料成本。本项目采用销售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
BEP=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可变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100%=74.36%
测算结果表明当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74.36%时,项目达到盈亏平衡点,即可维持收支平衡,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六、 敏感性分析本项目效益与产品销售单价与销售量关联度最高,基于以上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如下:
图表 20 项目敏感性分析
-7% -5% -3% -1% 0% 1% 3% 5% 7%单价变
税后内部收益率 2.18% 6.55% 10.74% 14.80% 16.80% 18.78% 22.69% 26.57% 30.42%化
单因素 税后静态回收期 10.66 10.03 8.03 6.71 6.22 5.82 5.18 4.70 4.32
变化 -7% -5% -3% -1% 0% 1% 3% 5% 7%销量变
税后内部收益率 15.47% 15.85% 16.23% 16.61% 16.80% 16.98% 17.35% 17.72% 18.08%化
税后静态回收期 6.52 6.43 6.35 6.26 6.22 6.18 6.11 6.03 5.96
单价和 -7% -5% -3% -1% 0% 1% 3% 5% 7%多因素
销量同 税后内部收益率 1.53% 5.95% 10.30% 14.63% 16.80% 18.98% 23.37% 27.85% 32.43%变化
时变化 税后静态回收期 10.75 10.10 8.19 6.76 6.22 5.78 5.09 4.57 4.16
七、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及结论经综合测算,本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也称“内含报酬率”)为 16.80%,税后净现值(NPV)为 18844 万元,税后静态回收期 6.2 年,税后动态回收期9.6 年。从各项财务数据和评价指标来看,本项目税后净现值大于 0,投资回收期合理,表明项目的盈利性较好,预期经济效益显著,能为企业增加较多利润,为国家上缴可观税收,同时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虽然本项目从投入、建设、运营存在一定周期,经济效益不能立即体现,存在短期内部分财务指标出现一定摊薄的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从而对提高盈利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图表 21 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1 内部收益率(IRR)税后 % 16.80%
2 内部收益率(IRR)税前 % 19.67%
3 净现值(NPV)税后 万元 18844
4 净现值(NPV)税前 万元 30206
5 静态回收期税后 年 6.2
6 静态回收期税前 年 5.6
7 动态回收期税后 年 9.6
8 动态回收期税前 年 8.1
9 计算期年均营业收入 万元 201601
10 计算期年均净利润 万元 12240
11 计算期年均息税后投资净利率 % 14.65%
12 计算期年均息税前投资净利率 % 17.23%
第八章 项目建设风险及控制措施
一、 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措施当前阶段,中国光伏行业尚属于需要国家财政予以补贴的新能源行业,国家对光伏装机容量、补贴规模、补贴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将直接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产经营,尽管随着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逐渐降低,对政策的依赖程度将逐步降低,但光伏行业受产业政策影响仍较大。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继续深化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专业化和高端化需求,同时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增强下游客户粘性,最大程度弱化因产业政策调整或变动对行业经营产生冲击的风险。
二、 产品质量风险及控制措施本项目将新招一批生产员工和投入新设备,如何保证产能扩增情况下稳定各种产品的质量是本项目面临的另一重要风险。面对这一风险,公司从研发和生产两方面入手,通过严谨的研发过程和规范的生产管理,确保公司产品的品质。研发方面,公司研发部门按照产品研发要求开展研发工作,严格把控每一环节,从源头上确保公司产品的高品质。生产方面,建立完善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公司设有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制定了明确的产品质量目标和全面的生产管理规范和质量管理规范。此外,公司同时对原料采购、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并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对新设备的使用开展针对性操作培训。
三、 产能消化风险及控制措施本项目实施后,新增产能若不能有效消化,公司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大技术投入,优化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提升光伏电池片及组件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强产品消费粘性。同时进一步完善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提高公司营销能力。此外,在维护好现有客户关系,保持稳定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下游需求市场,为新增产能的有效消化提供保障。
四、 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及控制措施公司拥有一个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团队,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为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企业间和地区间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流动可能性增加。如果发生技术骨干人员流失现象,将会对公司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保持研发队伍的稳定性,公司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
1、制订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绩效提升技术人员薪酬,以薪酬留人;
2、公司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以快乐工作和良好的工作氛围留人;
3、积极给予技术人员培训和学习教育,以发展留人;
4、公司吸收核心技术人员成为公司股东,以激励留人。
第九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属于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已具备与本项目建设、运营相关的技术、管理、市场方面的成熟经验积累。在建设方案方面,充分使用公司现有已经获得土地的便利条件,采纳合理的、成熟可靠的生产设备,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通过对本项目的多方面分析,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本项目基于公司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积累,与本公司现有主业紧密相关,上述项目的实施有助于牢牢把握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通过积极布局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延伸公司光伏产品业务链,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本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进行合理可控的环保措施,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具有良好的预期财务效益,能够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对促进当地就业和税收增长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在技术上是可靠的,经济上是可观的,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可行的。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22 22:25 , Processed in 0.383710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