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28|回复: 0

华锐精密: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华锐精密: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岁月如烟 发表于 2021-8-21 00:00:00 浏览:  428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株洲华
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精密”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
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负责华锐精密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1 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的持续督导工作计划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相应的工作计划保荐机构已与华锐精密签订承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销及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2 与上市公司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
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义务
2021 年上半年度华锐精密在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
3 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定必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的违法违规情况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华锐精密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
4 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 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华5
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锐精密经营情况,对华锐精密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021 年上半年,保荐机构督导华锐精密及其董事、监事、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6 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诺性文件,切实履行其做出的各项承诺
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包 保荐机构督促华锐精密依照相7 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 关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保荐机构对华锐精密的内控制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了核查,华锐精密的内控制度8 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
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的程序与规则等运行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保荐机构督促华锐精密严格执
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9 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保荐机构对华锐精密的信息披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10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
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情况
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 华锐精密及其控股股东、实际11 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 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 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承 华锐精密及其控股股东、实际12 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 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况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 经保荐机构核查,不存在应及13 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 况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
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
14 华锐精密未发生前述情况
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
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
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
其他情形;(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司出现以 2021 年 1-6 月,华锐精密不存15
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 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者应当知道之日 15 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
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
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2021 年上半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1、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等核心技术体系,已成功应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规模化生产,相关核心技术将不断进行更新、迭代。如果公司不能准确及时地预测和把握现代高效切削刀具技术发展趋势,不能对技术研究的路线做出合理安排或突破,可能会延缓公司在关键技术和应用上实现突破的进度,导致公司核心技术面临被国内竞争对手赶超或被欧美及日韩刀具企业拉大差距的风险。
2、技术失密风险公司拥有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目前,公司已获得 40 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1 项;公司成功开发了 39 个基体材料牌号和 10个涂层材料配方、21 个 PVD 涂层工艺和 4 个 CVD 涂层工艺。由于公司目前尚有部分专利未获得授权,基体材料牌号、涂层材料配方以及涂层工艺等技术秘密亦不受专利法的保护,存在技术泄密或被盗用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3、人才流失风险近年来,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行业迎来迅猛发展时期,行业内高端研发人才十分短缺。公司核心技术为专利技术以及其他非专利技术,主要由公司研发团队通过长期研发创新、反复试验积累形成,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团队的研发设计能力。如公司不能稳定核心技术人员,并持续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激励和保护,将对公司持续研发能力、产品技术竞争力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新产品开发风险目前,公司研发水平和装备制造平台在国内较为领先,但与欧美和日韩知名刀具企业相比,综合实力仍存在一定差距。公司正在进行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基体、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刀片、高性能金属陶瓷刀片、多轴侧压复杂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前沿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应用开发项目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不能完全保证公司这些研发项目能够成功且获得预期的成果转化。因此,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市场风险
1、增材制造对“去除型”加工方式的替代风险增材制造采用与“去除型”减材制造(含金属切削)完全相反的逐层叠加材料
的加工方式,将复杂的工件结构或零部件结构离散为简单的二维平面加工,解决同类型工件或零部件难以加工的难题。目前,增材制造已从技术研究逐步走向实际工业应用,成为高端制造领域直接制造及修复再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部分硬质合金刀具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精、尖行业的部分精密零部件开始采用增材制造,将会对金属切削加工方式产生冲击,进而影响硬质合金刀具的市场规模。
2、硬质合金刀具被替代的风险金属切削刀具主要包括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刀具四大类,其中硬质合金刀具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刀具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约为 70%左右,占我国刀具消费比例为 53%左右。近年来,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刀具均快速发展,不断挤压高速钢刀具市场并相互向其他切削领域渗透。
伴随陶瓷刀具和超硬刀具性能的不断优化,未来可能挤占部分硬质合金刀具传统应用市场,公司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继而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3、市场竞争风险随着国内主要硬质合金刀具制造商积极扩大产能,并加快推出各种新牌号、新槽型的产品,欧美和日韩等知名刀具企业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公司将面临进一步加剧的市场竞争风险。如果公司不能保持并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及价格可能会因市场竞争加剧而下降。
4、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变化影响的风险公司的数控刀具产品主要应用于模具、通用机械和汽车行业等领域。其中,模具和通用机械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工业,其下游涵盖制造业的众多细分领域,与国内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其消费受产业政策、行业周期性及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最近两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下滑。若未来宏观经济不景气、产业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或居民消费习惯发生重大变化,将有可能导致模具、通用机械及汽车行业的需求增速放缓或萎缩,进而减少对上游刀具行业的需求,对公司产品的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三)经营风险
1、主要经销客户流失风险目前,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019 年、2020 年和 2021年 1-6 月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 88.69%、87.68%和 90.15%。公司在华南、华东和华北等国内主要数控刀片集散地和区域产业集群周边开发和布局了经销网络。2019年、2020 年和 2021 年 1-6 月公司前五大经销客户贡献营业收入分别为 8810.65 万元、12137.81 万元和 9129.59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4.26%、38.90%和 39.73%,收入贡献率不断提升。若主要经销客户因终端市场开拓不力、市场竞争因素或与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一致而流失,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 1-6 月公司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43.68%、45.63%和 50.25%占比较高,其中主要原材料为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三者合计约占直接材料的 93%左右。虽然目前国内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市场供应充足,但其碳化钨粉和钴粉的市场价格均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全球供需情况和国际进出口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未来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的价格大幅上涨,且公司不能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及时、有效地传导至下游客户,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3、材料供应商集中风险公司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为了减少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公司通过长期的试验测试精选出性能稳定、货源充足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并实现了规模化采购。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 1-6 月公司向前五大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 5579.88 万元、6226.56 万元和 6493.45 万元,占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为 63.78%、62.02%和 68.23%,材料采购较为集中。如果供应商提供材料的品质达不到公司要求,在更换供应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供货周期延长、性能不稳定等情形,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新冠疫情影响的风险2020 年 1 月以来,国内外先后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公司的生产、采购、销售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但鉴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若未来疫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二次爆发,使得公司上游原材料或设备供应商的某个环节出现脱节,或者下游客户因市场需求预期下降、存货积压等因素而减少采购订单,都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1 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1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一)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229797275.05 137227782.66 67.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74331736.88 34486016.26 115.54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72301930.58 35364302.53 104.45损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80746817.03 30854590.53 161.7金流量净额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801183791.20 411169988.01 94.85东的净资产
总资产 980503388.59 618375995.49 58.56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1-6 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84 1.04 76.9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84 1.04 76.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
1.79 1.07 67.29
本每股收益(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04 10.16 增加 0.88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
权 平 均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10.74 10.42 增加 0.32 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4.38 6.85 减少 2.47 个百分点例(%)
2021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7.46%,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产能逐步释放渠道不断完善。同时由于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制造业增速加快,带动刀具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减少 2.47 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同期大幅增长所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7.26%。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研发优势
公司一贯秉承“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和先进研发设备,始终聚焦于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四大领域核心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创新。一方面,公司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打造了一支老中青梯度合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技能扎实的研发人才队伍,覆盖了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制造的四大核心领域,特别是总工程师高荣根奠定了公司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基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模拟真实应用场景的切削试验室,配备了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刀具跳动检测、磨损测量等先进加工检测设备,能够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切削性能快速做出准确的评价,提升研发效率。
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 4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1 项。依托公司研发优势,公司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国内中高端市场。
(二)生产优势
公司是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行业内少数具备从配料、球磨、喷雾干燥、压制成型、烧结、研磨深加工、涂层和自动包装完整生产工序的企业,同时掌握产品槽型开发和精密模具制备能力,可以实现由粉体原材料到最终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全流程自主可控的生产,具体体现为:A、公司从源头上对原材料的成分进行准确鉴定,并预先考虑到后续的压制、烧结和涂层工艺过程对关键碳成分的影响,设置基体材料最优成份和结构,保证产品物理性能、精度尺寸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直通率 95%以上);B、高精度模具制备能力,将压制精度水平提升到研磨加工精度水平,直接“压制-烧结一次成型”后的刀片内切圆精度控制在±0.025毫米(mm)以内,达到 E 级产品精度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C、依托公司完整的生产制造链,公司减少研磨深加工工序和表面涂层工序的外协加工,缩短了生产周期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装备优势
高端的生产设备是公司先进研发成果和生产技术得以高效应用的“转化器”,使公司的研发优势和生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先进的研发设备是公司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可靠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公司通过经营积累和外部融资持续对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进行投入,推动技术和装备的有机融合。目前公司核心工序均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研发和智能化辅助设备,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搭配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严苛的品质管控措施,使公司在核心技术产业化、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并为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渠道优势
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应用十分广泛,涵盖了模具制造、汽车及零配件、通用机械等国民经济中众多生产制造领域,但终端用户主要以中小机械加工企业为主,普遍规模较小并且地区分散,一般通过当地经销商进行购买。公司建立了以华东、华南、华北刀具集散市场为核心,覆盖全国市场的经销商体系,并逐步向海外市场延伸;
通过经销模式,能够利用经销商的销售渠道迅速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加快资金回笼。同时,利用经销商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区域优势,公司能够针对特定区域产业集群的用刀需求开发具有特定基体牌号、槽型和涂层的产品,有效开拓潜在客户。
通过多年技术、人才、市场的积累和产品系列的逐步完善,公司于 2018 年在行业内创新性推出专卖店模式,对门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专卖店数量为 47 家,该模式进一步加强公司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直接影响力。
(五)市场优势
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作为机床工具消耗品,需求量持续增加。虽然刀具费用仅占机械加工制造成本的 1%-4%,但作为机床执行金属切削的核心部件,直接接触工件表面,决定了加工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合格率。因此,机械加工企业在选择刀片供应商时,通常要结合自身生产线配置、被加工材料类型和加工工况进行反复测试和验证,一旦选定了合格的刀具供应商后不会轻易更换,具有一定的粘性。
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凭借持续的研发、生产投入和经销商渠道的布局,积淀了一批较为稳定的终端客户,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认可度,现有的客户资源已转化为了公司的市场优势,成为了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
公司已逐步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研发团队,建立起稳定的研发和质量保障体系,研发领域覆盖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主要技术领域,形成了包含软件、硬件、设计、测试等职能完整的研发组织架构。在实际研发中,公司团队在新型设备研发、软件开发、工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云技术业务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共计 743 件(发明新型专利 250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7 项,外观设计专利 285 项),其中境内 461 件,境外 181 件,PCT101件。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主要研发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互联网工程、工业设计等学科,全面覆盖了公司技术和产品各个环节,截至报告期末,研发人员达 695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高达 60.91%,核心技术团队均具有专业的行业经验,研发团队稳定性强。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项目 本期数 上期数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10076037.44 9394274.29 7.26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研发投入合计 10076037.44 9394274.29 7.26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4.38 6.85 减少 2.47 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二)产品研发成果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共计 69 项,获得 52 项,目前有效的专利 4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1 项,具体情况如下: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项目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3 1 27 11
实用新型专利 - 4 27 27
外观设计专利 - 2 14 14
软件著作权 - - - -
其他 - - 1 -
合计 3 7 69 52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95 号)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 1100.20 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37.09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408064180.00 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359690066.31 元。上述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 2021年 2月 3日出具了《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1]4237号)。
2021 年上半年以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 105582224.53 元(含置换预先已
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使用不超过 160000000.00 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21 年半年度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1078282.72 元,募集资金余额为 255144661.95 元,其中用于现金管理金额为160000000.00 元。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
法(2013 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了本公
司募集资金的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不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的情况。公司对募集资金的投向和进展情况均如实履行了披露义务,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不存在重大问题。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
押、冻结及减持情况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未发生变动。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情况如下:
姓名 担任的职务 变动情形
易新 董事 离任
陈京兆 副总经理 离任
高江雄 董事 选举
十一、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此页无正文,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邓永辉 钟凌飞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7-14 18:44 , Processed in 0.218221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