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09|回复: 0

贵州百灵:关于化药一类新药替芬泰项目的进展公告

[复制链接]

贵州百灵:关于化药一类新药替芬泰项目的进展公告

衣白遮衫丑 发表于 2021-12-21 00:00:00 浏览:  409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证券代码:002424证券简称:贵州百灵公告编号:2021-108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化药一类新药替芬泰项目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风险提示:鉴于新药研制的复杂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替芬泰项目研制具有周期长、投入较大的情况,各阶段研究均具有风险性,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1、替芬泰项目存在新药审批的过程中临床试验不能通过及临床实验周期较
长的可能性风险,该项目的后续临床研究将根据批准后的临床实验方案进行,该研究将分为多个阶段,公司将及时对周期时间进行信息披露,每个阶段均存在风险性和重大的不确定性;
2、替芬泰项目存在不能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生产批件》的可能性风险。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贵州百灵”)
近期收到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关于“替芬泰”的实验研究报告。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替芬泰片是公司研发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化药1.1类新药。完成1期临床试验后,结合 CDE(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沟通意见和研究需要,陆续开展了
14C 标记物料平衡、代谢产物活性等相关研究。为进一步证明替芬泰片对抗 HBV(乙肝病毒)的活性,公司委托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应用原代人肝细胞(PHH)评价受试化合物(替芬泰)的体外抗 HBV 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替芬泰对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g(e 抗原)和 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平行开展的 ETV(恩替卡韦)对照试验显示,ETV对 HBV-DN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 HBsAg 和 HBeAg无明显抑制作用。
结合替芬泰临床前研究数据评价对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为该项目下一步临床方向及定位提供了证据。
乙型肝炎现仍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 HBV病毒本身的特殊性,全球尚未出现对乙肝功能性治愈的药物,寻找对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药物始终是世界新药研发的热点。
替芬泰是公司实施“科技苗药”的代表品种,源于苗族药马蹄金中发现的具有较强抗乙肝病毒活性的肽类化合物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
基)-O-乙酰基-苯丙氨醇】。与现有治疗乙肝所用药物(干扰素类和核苷类似物类)化学基本骨架完全不同,是新类型的抗 HBV 化合物,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以马蹄金素为基本骨架合成的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替芬泰。临床前药效研究就显示对 2.2.15 细胞内 HBV DNA 和 HBsAg、HBeAg 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选择指数较高,停药后未见明显“反跳”现象;本次用原代人肝细胞(PHH)抗 HBV药效试验再次证明有效,特别是对 HBsAg 和 HBeAg 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今后的人体试验中如果得以验证,将对乙肝功能性治愈产生重要作用。
二、实验研究概要
项目名称:应用原代人肝细胞(PHH)评价受试化合物的体外抗HBV药效
供试品:替芬泰
委托机构: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机构: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目的:原代人肝细胞(PHH)易于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支持完整的病毒复制周期,是研究乙型肝病炎病毒理想模型。本研究应用PHH体外感染模型评价受试化合物替芬泰体外抗HBV活性。
本实验运用原代人肝细胞(PHH)体外感染模型评价替芬泰对HBV的抑制活性。
将PHH体外感染HBV(D型)一天后开始使用化合物处理,受试化合物替芬泰和参考化合物ETV均连续给药8天,每2天换一次含有化合物的培养液,起始浓度分别为200μ M和0.2 nM,3倍稀释,7个浓度,3复孔。收集化合物处理后第8天的细胞培养上清,通过CTG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HBeAg和HBsAg含量、q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含量来评估受试化合物的抗HBV活性。
三、实验研究结果受试化合物在PHH体外感染模型中对HBV复制的抑制活性通过检测第10天上
清中HBV DNA,HBeAg和HBsAg含量来评价。
抗HBV抗原活性.与DMSO组相比,受试化合物替芬泰在200μ M时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eAg和HBs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8.62%和73.34%,其余测试浓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参考化合物ETV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对HBeAg和HBsAg无明显抑制活性,此结果符合预期。
抗HBV DNA活性.与DMSO组相比,受试化合物替芬泰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存在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第10天,在最高测试浓度200μ M对HBV DNA的抑制率为86.28%。参考化合物ETV显示出预期的抗HBV活性。其最高浓度点0.2 nM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的抑制率为92.73%,EC50为 0.01497 nM。
细胞活力测试结果显示,受试化合物替芬泰和参考化合物ETV在各个测试浓度下均无明显细胞毒性。
结论:在本实验中,参考化合物ETV显示出预期的抗HBV DNA活性,证明本次实验结果真实可信。与DMSO对照组相比,受试化合物替芬泰在最高测试浓度200μ M时有较强的抗HBV活性,其余测试浓度的抑制活性较弱。在化合物处理过程中细胞状态无明显异常,替芬泰在测试浓度下对PHH没有明显毒性。
特此公告。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1年12月20日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8-27 17:33 , Processed in 1.581563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