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 002070
  • 众和退
  • 当前价格0.71
  • 今开0.00
  • 昨收0.71
  • 最高0.00
  • 最低0.00
  • 买一0.00
  • 卖一0.00
  • 成交量0.00万手
  • 成交金额0.00百万元<
查看: 496|回复: 0

东方日升:1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东方日升:1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枫叶 发表于 2022-1-29 00:00:00 浏览:  496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5GW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
15GW 高效太阳能组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22年1月
1目录
1总论...................................................4
1.1项目概况...............................................4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
2.1项目实施企业概况...........................................5
2.2项目建设背景.............................................6
2.3项目建设必要性............................................7
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0
3.1建设规模..............................................10
3.2产品方案..............................................10
4场址及建设条件.............................................11
4.1地点与地理位置...........................................11
4.2土地权属及用地面积.........................................11
4.3土地利用现状............................................11
5建设方案................................................12
5.1工程方案..............................................12
5.2设备方案..............................................15
5.3公用辅助工程............................................17
6节能节水分析..............................................20
6.1用能标准及规范...........................................20
6.2能耗指标分析............................................21
6.3主要节能节水措施..........................................22
27实施方案...............................................26
7.1组织机构..............................................26
7.2人力资源配置............................................26
7.3建设进度计划............................................27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8
8.1建设投资估算............................................28
8.2流动资金..............................................29
8.3规模总投资.............................................29
8.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29
9财务分析................................................30
9.1效益测算..............................................30
10风险分析...............................................31
10.1风险识别和分析..........................................31
10.2风险防范对策...........................................32
11结论.................................................34
3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5GW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
池片与 15GW 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
1.1.2项目单位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地点
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宁东新城百丈塘地块
1.1.4建设规模
项目规划新建 15GW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 15GW 高效太阳能组件生产线。
1.1.5建设内容
项目总用地面积1448亩,新建电池车间、组件车间、研发楼、综合仓库、等共计 2726676m ,购置 N 型高效电池生产设备、高效组件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共计6375台(套)。
4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实施企业概况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9亿元,位于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塔山工业园,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产品以及太阳能终端应用产品
及集成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国内基地分别为:宁海,义乌,常州,滁州,巴彦淖尔。国外基地:马来西亚。
2010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18。东方日
升在上市十年间,以“让绿色新能量创造人类新生活”的企业愿景,创造了自身价值,得到全行业及多方认可。东方日升获得2019光伏产品质量十强企业、2019中国光伏电组件技术突破奖等行业奖项,2021年年度产能已达到 19.1GW,现已稳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行业龙头位置逐渐稳固,拥有超过 100项主营业务核心技术,已获得 ISO9001:
201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 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光伏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研究院,可按照IEC61215,IEC61730-2、UL1703 进行 54 个项目测试。公司产品已通过 TüV、CE、UL、GS、ROHS、REACH、PAHS 等国际认证,目前东方日升依托自主创新,构建了全球化销售格局,产品出口欧美、南非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东方日升一直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
5术储备,目前公司已掌握高效电池量产技术,包括 PERC 电池、TOPCON 电池和 HJT 电池技术,以及半片、拼片、叠瓦和超薄双面玻璃、高反背板等多项新型组件技术。此外,通过近年来公司针对HJT 电池的相关设备、工艺、材料所做的技术储备与积累,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 HJT 电池组件的相关低温工艺技术,成功制备出了高效HJT 组件产品。截止 2021 年 9 月底,公司已授权专利超过 350 项,其中2021年新增授权专利超过80项。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29.88亿元,其中对外出口7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1.52%。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314.5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29%,资信等级为 AAA,是光伏行业龙头企业。
2.2项目建设背景
截至2021年,“碳达峰”成为“十四五”确保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光伏将成为人类“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希望。“碳中和”理念的推广和户用光伏的经济效应,让大众对户用光伏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光伏建设或从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阶段,开始逐步迈向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并举的新阶段,涉及户用光伏的新能源企业或将迎来新机遇。
全球及国内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断推动光伏产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高效多晶及高效单晶电池和新型组件技术的不断突破。PERC单晶电池已经完全取代常规BSF电池;度电成本LCOE已经成为评价产品性能的基本指标之一;大尺寸硅片技术成为提高组件功
率、降低BOS成本的重要路径之一;切片技术和多主栅技术已经成为
高功率组件的标配,尤其是在硅片和电池尺寸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而
6高效单晶的电池组件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单一的平面列阵,到
多主栅(MBB)、半片、叠瓦和双面玻璃、高反背板等新型组件技术,输入功率和降低发电成本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2~3年,随着设备、材料和工艺的成熟,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将会逐渐成为组件封装技术的主流。
东方日升多年来一直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
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截至2020年12月,现有组件产能14.1GW,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目前已掌握>22%高效电池技术,如PERC/异质结电池,以及半片、叠瓦和双面玻璃、高反背板等多项新型组件技术。随着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公司主营业绩突飞猛进,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升,现有的生产能力已无法匹配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需求。为顺应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高功率、大尺寸、切片、多密度组件封装技术发展机遇,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决定依托现有销售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新建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与组件生产线,预计本项目将新增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各15GW。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2.3.1响应政策及规划,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定下于2030年达到非石化能源使用占比20%的战略目标。布局高端光伏产业可激活区域产业活力,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高质量经济,
7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1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
高效太阳能组件,主要建设地点为宁海。宁波市宁海县民营经济活跃,在政府主体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氛围浓厚。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响应国家“布局高端光伏产业”的政策要求,也有利于提升宁海乃至全宁波市产业发展水平与能级,从而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3.2抓住市场热点,布局行业新技术
HJT 具备高转换效率,双面发电,温度系数低(更适应于高温环境),高稳定性(低衰减率)等电池性能,使得其较容易获得24%以上的转换效率。目前电池厂和设备商共同努力让其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到
25%以上的阶段。让 HJT 电池效率提升至 25%的核心—多层膜技术已
是业界共识,未来大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多结时代。
HJT 作为单结时代的终结者和多结时代的开启者,是未来 10 年电池环节的平台型技术,新技术都在现有的 HJT 产线上做设备增加,起到电池效率提升的作用,预计 5 年后钙钛矿和 HJT 做的双结叠层电池的效率可提高到30%以上,是未来太阳能电池效率大幅提升的重要技术路线,该技术也会使设备商处于长期高速发展期。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1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
高效太阳能组件。基于上述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东方日升抓住市场热点,布局行业新技术,从而拥有“先发优势”,抢占新市场。
82.3.3助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减缓能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提高能源支撑能力,保障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措施;更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本项目的产品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是一种 N 型单晶双面电池,具有工艺简单、发电量高、度电成本低的优势。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推向深入,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助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9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企业筹资能力、销售渠道和
市场开拓能力,并遵循合理经济规模原则确定建设规模如下:
A. 高效电池片生产线
规划新建 15GW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生产线。
B. 光伏高效组件生产线
规划新建 15GW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组件生产线。
3.2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导产品为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和高效太阳能组件,具体产品方案见表3-1。项目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符合国际电工标准 IEC61730-2,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效率高、温度系数优良、无
LID、LeTID 等光效衰减、无 PID 电势诱发衰减、双面率高、内应力
低等众多优势,从而有更高的发电量和更好的长期可靠性。
表3-1项目产品方案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序号产品名称性能指标备注规模
5.42W/
N 型超低碳高效
1 15GW 片、效率 作为组件生产原料
异质结电池片
24.6%
产出功率
2 高效太阳能组件 15GW
710-720W
104场址及建设条件
4.1地点与地理位置
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宁东新城百丈塘地块。
4.2土地权属及用地面积
本项目地块为国有建设用地,用途为工业用地,项目用地面积约
1448亩,拟通过土地招拍挂取得。
4.3土地利用现状
目前项目所在地块为空地,尚未启动建设。
115建设方案
5.1工程方案
5.1.1总平面布置
项目厂区总图布置坚持节约用地、遵循规划、满足工艺、经济合
理的原则,根据厂址的用地、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以及规划对用地的有关技术要求,按照《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并充分考虑厂区的功能区分和安全消防要求进行布置。
本项目建设地块位于浙江省宁波南部滨海新区宁东新城,项目占用面积约1448亩,项目由两个地块组成,地块之间以河流为界,左侧地块1150亩,为不规则矩形,其中电池车间设置在地块西侧,组件车间设置在地块东侧。右侧地块298亩,其中组件车间南部,成品仓库设置在地块的北部。
5.1.2生产工艺流程
5.1.2.1 N 型高效异质结电池工艺流程
本项目 N 型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流程相对较短,易于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 2图5-1 N型高效异质结电池片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制绒清洗:将外购的硅片放入预先配置完的氢氧化钠清洗液中,进行预清洗,后再将硅片置入预先配置好的制绒液中,并控制温度,完成碱制绒工序;将完成碱制绒的硅片进行漂洗和酸洗,完成硅片表面的清洗;
PEVCD 非晶硅沉积:利用成套设备,完成入光面钝化层的沉积,并在上面堆叠掺硼的 P型层,完成背光面钝化层的沉积并堆叠掺磷的N型层;
PVD: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硅片上下表面各沉积一层 TCO 导电膜;
丝网印刷:在硅片正背面分别涂上银浆,然后烘干固化形成正反两面的导线。
5.1.2.2光伏高效组件生产工艺
本项目高效太阳能组件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正面焊接、背面
焊接、叠层、层压、装框、灌胶、固化、测试等工序。本项目生产工艺同时兼容生产单双玻/单双面组件,可适用于不同客户需求做调整。
1 3G1 G1 G2
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焊接背面焊接叠层层压固化灌胶接线盒焊接装框修边
S2测试包装入库
图5-2高效太阳能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正面焊接:将汇流带焊接带电池片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涂锡铜带,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片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是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背面串焊:将一定数量的电池片串接成一个组件串,电池片主要靠一个模具板定位,模具板上有相应数量的电池片放置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片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确定,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通过焊接将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另外一片的背面电极(正极)上,依次完成串接后,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叠层:将玻璃、POE、组件串、POE、玻璃纤维、背板的顺序依
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和 POE 膜之间直接粘接,敷设时需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应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
层压:经叠层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电加热(140℃左右)使 POE 熔化将电池、背板和玻璃
14粘接在一起;冷却后取出组件;
修边:层压时 POE 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层压完毕进行修边;
装框:给电池组件装铝框,增加组件的强度,进一步的密封电池组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焊接接线盒:在组件背面引线处焊接一个接线盒,以利于电池与其他设备或电池间的连接;
灌胶:用灌封胶填充边框和玻璃组件的缝隙;
固化:使灌封胶固化形成整体,自然晾干。各边框间用角键连接;
测试:对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标定,测试其输出特性,确定组件的质量等级。外观降级品留厂自用发电,电性能异常降级品,报废退回原厂处理;
包装入库:将测试合格,外表无缺陷的电池组件打包入库。
5.2设备方案
5.2.1设备选型原则
设备选型本着“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环保、国内优先”的原则。
A.主要设备与选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要求;
B.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能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C.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国内优先。
155.2.2主要设备清单
本项目拟购置用于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高效
太阳能组件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共计6375台(套)。
表5-1项目拟购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一览表铭牌功率铭牌功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
(kW) 总计(kW)
一 15GW 主要电池生产设备清单
1链式吸杂2742011340
2链式清洗271403780
3制绒清洗机27676.818273.6
4 PECVD(I) 27 321 8667
5 PECVD(IN) 27 554 14958
6 PECVD(p) 27 319 8613
7 MW PVD P6A 27 805 21735
PVD 自动化上下
8271133051

9 CVD 下缓存 3 25 75
10 PVD 下缓存 3 25 75
自动分选机
1184161344
(126bin)小计306
二 15GW 主要组件生产设备清单铭牌功率铭牌功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
(kW) 总计(kW)
1串焊机901009000
2排版机907630
3层压机6088052800
4自动线3017510
小计270
16铭牌功率铭牌功率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
(kW) 总计(kW)
576
5.2.3主要原辅材料需求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硅片、银浆、盐酸、钢化玻璃、
EVA、接线盒、铝边框、助焊剂、汇流条、多种封胶等,所需材料主要从国内市场采购,大多具有稳定合作的供应来源,少量辅料根据需要择优采购。
5.3公用辅助工程
5.3.1供配电工程
项目供电来源于宁海供电局,用电电压为 380V/220V。项目新增各类生产及公用、辅助设备、设施共计6375台(套)。
经初步统计,本项目用电设备、设施总装机功率约 325859.98kW。
参照《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取用各类设备的需要系数,并根据机械加工类设备运行特点,取相应的同时系数,功率因素补偿到0.95,测算项目总有功负荷约为 185486kW,无功功率为 87546kVar,视在功率约为 205108kVA。
175.3.2给排水
A. 给水系统本项目给水都分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生活给水通过市政自来水管网接入,其水质、水量能够满足用水要求。
消防用水主要供建筑物的室内外消火栓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厂区消防给水管网沿道路呈环状布置,管网干管管径为 DN200。
室外消防设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超过 120m;室内消防按规范要求设室内消火栓和建筑灭火器;本项目消防用水利用厂区内原有的消防水池和消防设施。
B. 排水系统
项目排水采用分流制,将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排水等三个系统。
1.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为车间、办公楼卫生间排出的冲洗、粪便等污水。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厂区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系统,排入厂区外市政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系统。
2.生产污水系统:生产污水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区内的设备检修
排放的污水、火灾期间排出的消防水,量非常少,经简单处理汇集后集中排放。
3.雨排水系统:屋面及路面雨水经厂区内雨水管道汇集后集中排放。
生产和生活污水由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系统达标处理后纳管排放。
185.3.3供气
项目主要供气为压缩空气,通过增设空压机满足项目压缩空气使用需求。
196节能节水分析
6.1用能标准及规范
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项目建设应遵循以下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七十七号);
B. 关于印发《建设部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技术目录》的通知(建科〔2006〕38号);
C.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D.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E.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
F.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7167-2006);
G.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H.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I.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7119-1996);
J.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K.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L.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M.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06.2能耗指标分析
本项目使用的外购能源和耗能工质种类主要包括电力、天然气和新鲜水,其用途及来源详见下表6-1,具体用量如下:
表6-1本项目消耗能源种类、用途及来源序号能源名称适用场合用途来源
生产、办公、为各类设备的运转提供电力;为车
1电力外购
照明间厂房照明设施提供电力。
2天然气食堂员工食堂使用。外购
主要用作生产用水、员工的生活和
3新鲜水生活、办公外购
办公用水,以及道路和绿化用水。
(1)电力
本项目生产线年运行时间按7200h计,冷水机组以年运行4380h计,照明用电以年使用2400h计,则项目年用电量约为101399万kWh。
(2)天然气本项目天然气主要用于员工食堂使用。项目天然气年用量约429万 3Nm 。
(3)新鲜水
本项目新鲜水主要用于生产用水、员工的生活和办公用水,以及道路和绿化用水。项目新鲜水年用量为1620万吨。
(4)氧气本项目氧气主要用于生产。项目氧气年用量为162万吨。
(5)综合能耗汇总
本项目年综合能耗等价值为293218吨标煤(电力按等价值计),综合能耗当量值为134679吨标煤。
216.3主要节能节水措施
6.3.1总图布置节能方案及分析
A.项目在工艺布局上充分考虑物流成本,减少物料往返运输,节省运输能耗;
B .项目总图布置按照《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顺畅,人流、物流分流通畅;
C.在生产区布置中,以确保工艺生产路线顺畅为基础,依次布置生产车间中的自动化设备,让工艺专业配置设计中尽可能压缩物料运输线路,减少搬运的路程,达到节能效果;
D.车间的动力入口处和设备动力连接点处设计量仪表,监督、控制能源消耗;
E.空调、净化房集中布置,通风空调装置就近放置以减少能量多的损失。
6.3.2工艺设备节能方案及分析
A. 采用先进的高产串焊接机,汇流条焊接机、自动化流水线,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B. 高速变频传送线设计,根据实际所需产出进行节拍设定能耗控制;
C. 采用先进高产层压设备、双腔体叠层,节约空间、有效降低电耗。
226.3.3电气节能方案及分析
A.新增电力的无功补偿,采用就地补偿的方法,提高电力功率因素,节约电网的无功功率;
B.采用低能耗导线等节能型配电设备及附件,靠近用电负荷点配置,减少线路损耗;
C.水泵和风机采用变频调速驱动,主要动力设备引进低耗能指标的设备,并采用计算机控制,能按照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以降低能耗;
D.照明设计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执行,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前提下,选用安全、高效、节能的光源及灯具;
E.改进灯具控制方式,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或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6.3.4暖通空调节能方案及分析
A.项目净化空调系统 FFU 方式,从而大大降低风机耗电量,减少运行费用;
B.对空调温湿度设置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电动阀的开度,使整个空调系统在最佳的节能状态下运行。空调及净化空调系统风管、水管均保温,减少热量损失;
C.厂房设置的中央空调采用变频恒温控制及智能化计算机管理技术,保持高效率运行。
236.3.5建筑节能方案及分析
A.遵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注意建筑物朝向,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中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建筑技术、材料和产品;
B.利用发泡聚苯乙烯、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断热冷桥彩铝
中空双层玻璃等高效保温材料,通过采用建筑保温隔热技术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损耗。
6.3.6节水措施方案及分析A. 合理配置水表等计量装置,水表的选择、安装等均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有关条款的要求;
B.采用高效率冷却塔,工艺冷却水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在空调及工艺清洗系统上采用水循环回用方法,减少水资源损耗;
C. 部分用热设施的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基片项目水的重复利用率将达98%以上;
D.选用节能节水型产品、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大、小便器冲洗阀。
6.3.7管理措施方案及分析
A.本项目为了做好能源管理工作,尽可能做到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将积极参考行业内先进企业和国际上权威的能源管理标准的相关要求,从项目建设期即开始着手建立符合项目自身特点的能源管理体系,确立明确的能源管理方针,建立并不断完善定量化的能源管理指标体系;
2 4B.项目单位在建设和后续运行过程中建立能源计量体系,同时
为进一步做好能源计量工作,更好的实施能源管理提供依据,企业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规定,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建立系统的能源三级计量体系。
257实施方案
7.1组织机构
本项目建设及生产线运营由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7.2人力资源配置
7.2.1劳动定员
根据实际生产运营需求,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共计4600人。主要设置生产、管理和技术等岗位,劳动定员情况统计详见下表7-1所示。
表7-1项目劳动定员统计表序号岗位数量
1生产人员3820
2技术人员500
3管理人员50
4后勤人员150
5销售人员80
6合计4600
7.2.2人员招聘及培训
本项目新增人员由企业通过当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网络、
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并对应征人员进行测试考核,择优录取。
项目单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全员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分为入厂教育培训、安全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等。
267.3建设进度计划
项目建设工期30个月(自交付净地之日起),分二期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一期
2022年5月~2022年10月:厂房土建施工;
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动力设施及机电安装;
2023年1月~2023年3月:工艺设备安装及调试;
2023年4月:竣工验收。
二期
2023年5月~2023年12月:厂房土建施工;
2024年1月~2024年4月:动力设施及机电安装;
2024年5月~2024年9月“工艺设备安装及调试;2024年10月:竣工验收。
27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建设投资估算
8.1.1工程费用估算
根据项目建设方案数据、设备方案数据及同类项目概算指标,项目建筑工程费采用概算指标法计算,需投入建筑工程费286452万元,设备购置费911829万元,安装工程费100679万元,合计工程费用
1298960万元。
8.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项目建设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
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节能评估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
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和建设用地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107556万元,其中土地费用44960万元。
8.1.3预备费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目前一般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照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不含土地费、市政基础配套费)之和的3%计算,项目需预备费39947万元。
8.1.4建设投资合计
项目建设投资合计1446463万元。
288.2流动资金
项目流动资金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经估算,本项目需流动资金
244804万元,均由企业自有资金提供。铺底流动资金以30%计,约
73441万元。
8.3规模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投资14464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3441万元,规模总投资为1519904万元。
8.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本项目规模总投资151990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46463万元,均由企业自有资金提供。项目计划于建设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按照实际增加金额投入。
299财务分析
9.1效益测算
9.1.1经营收入
项目达产年 HJT 光伏组件不含税营业收入 2501741 万元,缴纳税金及附加15713万元。
9.1.2总成本费用估算经测算,项目达产年经营成本2040164万元,折旧费184792万元,摊销费825万元,总成本费用合计2225781万元。
9.1.3利润估算经计算,本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合计260247万元,需缴纳所得税65062万元,净利润195185万元。
3010风险分析
10.1风险识别和分析
对项目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拟定对策措施,风险识别详见表10-1。
表10-1项目风险预测分析表风险程度估测序号风险类别说明灾难严重较大较小
市场需求波动、产能与
1市场风险√
销售匹配问题
2技术风险√技术更新换代
具体风险分析如下:
10.1.1市场分析
虽然今后几年太阳能电池组件终端应用产品需求将会持续一波
增长趋势,但目前剧烈市场竞争局面使得本项目存在一定市场风险:
A.产能持续释放,市场供需压力加大。从供给侧来看,各类电池及组件产能在2021年逐步释放;从需求侧来看,国际国内新增市场规模增速将会放缓。此消彼长将导致我国光伏市场供需失衡,上下游各环节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下探,企业可能会承受一定市场压力。
B.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速,光伏产品单价逐渐降低,公司产品面临产品销售收入下降的风险。
10.1.2技术风险近年来,在补贴退潮的倒逼下,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处于飞速发展
31中,其中最为基础的光伏电池技术更是百花齐放。从简单的多晶、单晶电池,到黑硅电池、高效单晶电池,再到PERC电池、HJT电池、N型TOPCon电池,不同类型的高效电池层出不穷。同样,截止目前,光伏组件产品在电池尺寸、单/双面、全片/半片/叠瓦等方面的技术路线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未来可能面临技术更新速度落后的风险。
10.2风险防范对策
10.2.1市场风险对策
A.积极采用世界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公司太阳能组件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B.善于把握市场契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手段,积极开拓新市场,培育拓展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在保证产品性能质量的前提下,率先高性价比进入市场。及时向高技术新产品升级、向新领域拓展,并快速实现新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获得技术创新效益。
C.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光伏产品的高性价比,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实现产品差异化,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保持公司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
D.立足现有市场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培育自主品牌。
同时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光伏行业也应借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规避未来可能的反倾销纠纷和非贸易壁垒风险。
E.正确处理供货商稳定与主要原材料来源多渠道关系,力求做到既稳定供货商,又能通过几家比选,建立价廉物美、供货稳定的主要原材料采购渠道,为确保项目正常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3210.2.2技术风险对策
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内外专家的学术交流,时刻关注国内外技术研发成果,紧跟世界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前沿,不断开发掌握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做好战略、产品、生产方式的调整,注重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管理,不断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化解各种技术风险和未来技术壁垒的冲击。项目运营过程中需进一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公共专业技术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夯实公司技术基础。
3311结论
全球及国内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断推动光伏产业向前发展,也推动了高效光伏组件技术的不断突破。项目投资符合国家行业政策指导方向。
项目建设规模合理,设备排布紧凑,工艺技术先进。本项目实施后,可形成年产1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生产能力。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16.34%,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5.97年,项目盈利能力较好。综上,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是可行的。
3435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7-11 21:23 , Processed in 0.506097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