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金证券认为,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带动需求快速增长,钴矿供需形势持续改善。2017-2020年,全球钴矿实际供给量分别为13.2万吨、13.8万吨、14.8万吨和15.5万吨,年复合增速为6.2%,全球钴需求量分别为11.9吨、13.2吨、14.8万吨、17.2万吨,年复合增速为12%,供需缺口有望于2019年开始出现。
基金囤货叠加国储收储,引发电钴供需短缺,MB钴价格有望持续上涨。2016年至今,全球商品基金囤钴预计达到7000吨,叠加国储收储5000吨,预计导致电钴供需缺口在5000吨以上,有望带动mb钴价格长期上涨。2017年上半年,MOA、Ambatovy、凯实、凯力克等厂家均出现减产迹象,全年预计减产792吨,加剧mb价格上涨趋势。 9月起,在电钴供需短缺背景下,采购重启将重新带动mb价格上涨,看涨15%-20%至35美元/磅。同时,因环保核查因素,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电钴、钴盐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减产,国内钴盐价格快速上涨,内外盘价差有望快速修复。建议关注华友钴业、洛阳钼业、寒锐钴业、格林美。 益钴价走牛 产业链公司业绩“后劲”足 受益上半年动力电池三元材料需求大增,作为必须元素的钴,价格持续走牛,带动产业链上游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华友钴业近日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近75%,实现净利润6.75亿元,而上年同期公司亏损3128.72万元。华友钴业称:“上半年是公司创立以来生产形势最好、产业协同最佳、经济效益最优的半年。” 华友钴业表示,上半年,钴产品市场迎来了近几年最好的一轮行情,公司实现了钴产品的稳产高产。期内,公司各类钴产品销量总计超过19000吨,同比增加27%。其中,用于生产三元材料的硫酸钴产品销售超过6000吨,同比增长47%。钴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约为7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同样,受益于钴涨价,格林美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87亿元,同比增长30.46%,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58.60%。上半年,格林美钴镍钨板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9.86%,贡献毛利额2.53亿元。电池材料产品三元前驱体等价格提升叠加产能进一步释放,令公司电池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增长147.34%,毛利率提升了3.56个百分点。 厦门钨业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562.12%,其中电池材料和房地产板块是主要利润增长点。公司称,报告期内锂电材料产销两旺,在此背景下,同时受益于低价钴原料库存、销量增加和产品涨价,公司电池材料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17.85亿元,同比增长116.17%,毛利率为21.49%,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情况类似的公司还有洛阳钼业、寒锐钴业、科恒股份等。其中洛阳钼业上半年净利润为8.35亿元,同比增长63%;科恒股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77.3万元,同比增长1380.50%。上述公司普遍将业绩增长归因于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产量稳步增长、运营成本下降,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高等。 对于未来钴价走势,相关上市公司高管认为,下半年,锂电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将延续。随着各大车企加速新能源车的布局,对锂电三元前驱体产品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供给方面,钴价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钴供给的增加,但由于钴资源的稀缺性及钴主要产地刚果(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钴供应的增加形成一定的约束。随着锂电新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3C数码产品市场持续稳定的需求增长,钴市场供需基本面将保持偏紧态势,预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钴价将维持上涨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