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70|回复: 0

广联达: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

[复制链接]

广联达: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

从新开始 发表于 2022-3-29 00:00:00 浏览:  470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证券代码:002410证券简称:广联达公告编号:2022-015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3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
二十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概述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879号)核准,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53486529股,发行价格为每股50.48元,募集资金净额266349.10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20年6月2日到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对本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0]第ZB11364号《验资报告》。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投资总额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1 造价大数据及AI应用项目 25828.75 24663.93
2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项目50409.0748821.79
3 BIMDeco装饰一体化平台项目 24547.03 23678.44
4 BIM三维图形平台项目 25012.35 17312.69
5广联达数字建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80000.0074444.57
6偿还公司债券78500.0077427.68
合计284297.19266349.10
(三)募集资金变更用途的情况公司拟调整原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不再使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向“BIMDeco装饰一体化平台项目”。该项目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23678.44万元,截至2022年2月28日,已投入募集资金3275.50万元,结余募集资金21184.87万元(含利息)。现计划将该项目剩余的募集资金21184.87万元(具体金额以实际结转时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用于新增的“BIM设计专业软件项目”,本次变更募集资金金额占本次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7.95%。
(四)募集资金变更履行的决策程序
公司于2022年3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董事、独立董事、监事、保荐机构均发表了同意意见,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本次募集资金用途的变更不构成关联交易。本次新增的“BIM设计专业软件项目”已经履行国家有关部门备案程序。
二、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原因
(一)原募投项目计划和实际投资情况
原募投项目为“BIMDeco装饰一体化平台项目”,于2019年11月26日经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批准备案,实施主体为广联达。该项目拟投资金额24547.03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23678.44万元,计划建设期为3年,2022年12月建设完成。本项目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70%,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81年。
截至2022年2月28日,该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3275.50万元,投资进度13.83%。
(二)终止原募投项目的原因
原募投项目“BIMDeco装饰一体化平台项目”系公司于2019年结合当时市场环境、行业发
展趋势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公司业务战略相应调整,项目研发方向和研发投入发生变化,无法满足募集资金的投资进度,公司拟终止使用募集资金投入“BIMDeco装饰一体化平台项目”,改用自有资金继续实施原项目。原项目剩余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开展“BIM设计专业软件项目”。新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建设工程上游领域的业务,并与现有造价、施工产品形成数据连通,支撑数字设计全过程应用,对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募投项目情况说明
(一)项目基本情况和投资计划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BIM设计专业软件项目实施主体:广联达及全资子公司广联达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建设周期:3年建设内容:开发基于广联达BIM三维图形平台的BIM设计产品集,具体产品包括建筑、结构、机电方向专业设计工具软件和协同平台。通过提供基于构件级协同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三个端产品,本项目可满足房建领域岗位级设计工作需求;同时通过打造设计协同平台,实现底层构件级协同,可进一步提升设计出图效率、增强项目协同、赋能设计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建筑设计软件产品
建筑设计软件产品系面向建筑设计人员的新一代建筑施工图设计软件,具备覆盖设计领域从三维设计建模、跨专业协同到快速出图的全阶段能力。该产品以广联达BIM三维图形平台为基础,以参数化驱动为核心,可实现设计过程的轻量化和智能化,大幅降低三维设计学习成本。
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该产品更符合国内建筑设计师使用习惯。
(2)结构设计软件产品
结构设计软件产品系贴合国内设计环境开发,实现分析、设计、出图业务闭环的三维设计软件。该产品具备友好的界面交互,并内置集成结构设计标准规范和校审功能,可提升结构平法施工图纸质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存储和传递,可实现成果跨阶段应用。
(3)机电设计软件产品
机电设计软件产品系面向机电设计师的数字化三维正向协同设计软件工具,覆盖给排水、暖通、电气三个专业方向,提供以规范和标准赋能机电设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机电设计提质增效。
(4)设计协同平台
设计协同平台以构件级设计数据为核心,提供全专业、全过程、全参与方的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可全面提高设计阶段的协同效率、提升设计数据的应用价值、为设计、算量、施工一体化提供平台支撑。
2、项目投资计划
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22186.41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2380万元,包括设备购置880万元,软件和云服务购置1500万元;项目产品开发费19192.06万元,包括开发人工费18383.76万元,产品开发专项费808.30万元;项目铺底流动资金投资614.35万元。
本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1184.87万元(具体金额以实际结转时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其中,项目建设投资2380万元,包括设备购置880万元,软件和云服务购置1500万元;项目产品开发费18804.87万元,包括开发人工费18383.76万元,产品开发专项费421.11万元。
项目总投资构成
单位:万元募集资金投入募集资金投序号项目名称投资金额投资金额占比金额入金额占比
1项目建设投资2380.0010.73%2380.0011.23%
1.1设备购置及安装880.003.97%880.004.15%
1.2软件与云服务购置1500.006.76%1500.007.08%
2产品开发费19192.0686.50%18804.8788.77%
2.1开发人工费18383.7682.86%18383.7686.78%
2.2产品开发专项支出808.303.64%421.111.99%
3铺底流动资金614.352.77%--
合计22186.41100%21184.87100%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项目背景
(1)我国加快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随着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全球迅速崛起,加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产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给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建筑业历来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融合不够,建筑产业互联网发展应用不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拉动、环境要求推动、企业低效倒逼、科技发展驱动下,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我国建筑业迫切需要通过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新型工业化变革生产方式、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全面转型、以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2)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支撑建筑业相关软件不断升级
纵观全球,当前建筑业发展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与之相对应,建筑业相关软件也呈现出三维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三维化是建筑软件发展的必然方向。建筑业建造的产品是现实世界的建筑物,其存在形式是三维立体的,从本质上决定了三维可视化是建筑业相关软件的最佳呈现方式。通过构建BIM三维模型,设计师、建筑师、水电暖铺设工程师、开发商乃至最终用户等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清晰准确的三维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减少沟通障碍,提升沟通效率。
其次,集成化是建筑软件发展的重要目标。原有的设计软件以专业化工具软件为基础,建筑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其非实时、不一致的特点容易导致数据滞后和数据不准确,造成决策错误,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综合成本。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使用集成化软件,将解决系统与数据分散所带来的信息不及时、不一致、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数字化管理。
最后,平台化是建筑软件发展的趋势。现代建筑工程,特别是大型的建筑项目,要求项目管理更加灵活,信息整合能力更强,而传统的建筑软件对于解决该问题存在一定难度。基于平台化的建筑软件,可以实现各类业务构件的组合和复用,能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此外,平台化软件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的二次开发能力,能够更好地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变化。
(3)国家政策推动BIM的广泛应用,为BIM设计提供有利环境
BIM是建筑及其配套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达,在建筑工程全生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为各类决策提供基础信息。BIM技术可以全面应用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BIM相关技术和应用已经成为各国政策支持的重点,如英国政府要求从2016年开始,所有相关工程都必须使用3D BIM;美国联邦行政管理总署已经强制要求其所属建筑在设计阶段就必须使用BIM等。
我国自2011年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纲要》以来,国家级、地方级各类政策持续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将其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标准的重要内容。2013年,住建部推出《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BIM的具体推进目标。2015年,各省市相继出台BIM推广应用政策文件。2016年,住建部再次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纲要》,BIM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五大信息技术之首。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筑业2035长远目标,再次强调数字化设计体系、BIM图形技术将成为未来数十年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到,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
随着工程设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探索,在建筑软件国产化和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行业内的关键概念和转型共识得以初步确立,为BIM设计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必要性分析
(1)数字设计是建筑行业数字化的关键
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设计是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的起点,决定了工程规模和成本投入;设计环节作为整个项目的数据来源,连接着施工方、生产方等各参与方,是建筑产业各方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媒介,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但是,在现有工程建造模式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各环节分割,彼此关联度很低,尤其是设计和施工环节未能打通数据,设计人员在施工阶段投入精力有限,能够被施工利用的数据不多,难以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本项目通过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设计软件和平台的研发,将BIM设计产生的模型和其中的数据整合,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决策、风险和沟通问题,整合设计、施工、运营等多方产业链,让产业链之上的各类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互通互联,形成一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组织生态,进而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达到全产业链赋能、转型升级的效果。
(2)提升国产建筑软件核心竞争力,保障建筑业数据安全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原创和协同创新能力亟需加强等,需要聚力攻坚基础软件、重点突破工业软件,以提升软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外国厂商长期掌握BIM建筑设计软件核心技术,并占据垄断地位,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领域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近几年BIM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在关键基础软件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尤其重点提出突破三维几何建模、约束求解引擎等三维图形领域关键技术。本项目通过基于自主三维图形平台的BIM设计软件的研发,将有效减少国内建筑企业对于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为行业用户提供性能更优、投入更低的产品,提升中国建筑软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避免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直接将模型存储在国外厂商云端,从根源上杜绝数据安全隐患与风险,减少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3、可行性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BIM技术的发展。从2015年开始,住建部大力推动,各省市相继出台BIM推广应用政策文件。2017年,贵州、江西、河南等省市正式出台BIM推广意见,明确提出在省级范围内提出推广BIM技术应用。2018年,重庆、北京、吉林、深圳等多地出台指导意见,推动BIM技术进一步应用普及。2019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征求意见稿)》。随着BIM技术六项国家标准逐渐全部发布,以及住建部和各地政府对BIM技术的重视与推进,BIM技术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普及应用。
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必将进一步催生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对于BIM设计的需求,从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2)行业空间广阔目前,建筑设计软件市场虽然仍由以AutoCAD为代表的二维设计产品主导,但从行业发展趋势看,二维出图+BIM翻模的模式已经广泛应用,BIM正向设计产品的渗透率和使用率也正逐步上升。我们预计5-10年内,BIM正向设计产品有望逐步超越传统二维设计的市场份额。
BIM产品作为研发设计类软件,属于广义上的工业软件。根据赛迪智库《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2020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4358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6.11%。
我国工业软件增速领先于全球工业软件市场。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1974亿元,较
2019年同比增长14.77%。2014年至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3.16%。
(3)技术积累深厚,研发团队完备
公司深耕建筑行业数字化已超过20年,在工程造价和工程施工的数字化领域拥有丰富的市场和渠道资源,同时在BIM图形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底层技术方面坚持长期投入,拥有软件开发经验丰富、行业认知清晰深刻的技术团队,可以将建模、渲染、AR/VR、图形引擎内核等领域积累的经验复用在本项目中。本项目团队成员大多具备国内外一流大学教育背景,拥有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经验,研发人员由业务产品团队和研发技术团队构成,业务产品团队成员拥有多年设计经验,可以深入解析并还原用户业务需求,指导产品设计;研发技术团队成员均具备扎实的BIM建模、渲染、云服务等核心技术基础,核心专家人员超20人,且均在此领域工作10年以上,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
4、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本项目属于软件开发项目,其产业形态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主要通过知识创新和智力劳动,获得价值和利润。开发、测试过程及整个业务链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属于环保、绿色、无害化产业。项目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竞争风险、技术和产品开发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1)市场竞争风险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因素推动下,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对于建筑设
计产业的应用也将逐步深入和发展。只有能够满足产业不断提升和深化的深层次需求,才有可能把握需求升级的市场机遇。
在建筑设计软件领域,欧特克、构力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其产品和品牌知名度在市场上的认知程度较高,也具备一定的销售收入和客户群体。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客户需求,采取适当的商业化策略,则要面对比较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存在本项目研发的投入产出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将坚持技术领先导向,增强在BIM、图形、渲染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开发更加贴近用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营销网络建设的投入,从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降低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
(2)技术和产品开发风险
整体建筑设计产品项目属于超大型软件工程系统,参与的技术人员众多,项目管理难度较大。本项目对系统的技术架构要求非常高,需要考虑众多问题,如怎样确保通用能力的代码复用性,数据跨产品兼容性,持续集成环境建设及管理等。另外在产品研发上各专业都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包括但不限于约束解算和构建编辑能力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无法对接施工形成一体化优势、自动连接路径出现计算问题等。
公司将及时主动地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研发方向,通过不断更新、优化产品功能,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研发管理能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实施有效管理、把握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3)人才流失风险
IT行业属于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公司核心资源之一,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坚持精兵强将的理念,持续投入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方面,公司积极建立公平透明的员工招聘、选拔、培养、考评与激励机制,提供具备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保持研发队伍和技术人才的稳定性,公司将持续加强人力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成长平台。
5、项目合法利用土地或房产情况的说明
本项目开发过程中办公场所均为公司自有房产,不存在违规利用土地或房产的情况。
(三)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经综合测算,本项目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2.57%,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5.29年(含建设期)。项目总体的预期经济效益良好,财务风险较低。
四、本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对公司的影响本次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是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自身发展经营战略所做出的审慎决策,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利于公司募投项目更好地实施,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将严格遵守有关募集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加强募集资金使用的内部与外部监督,确保募集资金使用合法、有效。
五、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对变更募投项目的意见
(一)独立董事意见
本次变更是公司依据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做出的决策,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和满足公司长期发展需要,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况。本次变更履行了规定的程序,审议和表决程序合法合规,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因此,独立董事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本次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事项,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监事会意见
公司监事会认为,董事会审议本次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的用途的议案程序符合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审议和表决的结果合法有效。本次变更是公司依据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做出的决策,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和满足公司长期发展需要,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
(三)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本次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均发表了同意意见,截至目前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本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系公司依据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做出的决策,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和满足公司长期发展需要,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况。综上,中信证券对广联达本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事项无异议。
六、备查文件
1.董事会决议;
2.监事会决议;
3.独立董事意见;
4.保荐机构意见;
5.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有关部门的批文。
特此公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18 02:15 , Processed in 0.423092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