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552|回复: 0

中控技术: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复制链接]

中控技术: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岁月如烟 发表于 2022-5-6 00:00:00 浏览:  552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或“保荐机构”)作为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技术”、“上市公司”或“公司”)持续督导阶段的保荐机构,负责中控技术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内容持续督导情况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导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
1制度,并针对具体持续督导工作制定了相应
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保荐机构已与中控技术签订《保荐协议》,该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
2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
3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了解中控技术运
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行情况,对中控技术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
2021年度,中控技术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
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
4按有关规定需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
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违规事项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2021年度,中控技术及相关当事人在持续督
5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中控技术及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6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
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项承诺
1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
保荐机构督导中控技术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7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督导董事、监事和高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级管理人员遵守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保荐机构对中控技术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
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
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中控技术的内控制度
8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保荐机构督导中控技术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有充
9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理由确信中控技术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
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大遗漏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保荐机构对中控技术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
10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的情形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2021年度,中控技术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受到中
11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
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情况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2021年度,中控技术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12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人等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
2021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中控技术不存在
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
13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事
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实不符的情况
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
(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
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142021年度,中控技术不存在前述情况
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
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
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2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
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15日内
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
2021年度,中控技术不存在需要进行专项现
15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场检查的情形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
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建立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
2021年度,中控技术已建立募集资金专户存
16度与执行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投资项目储制度,募集资金按照计划使用的实施等承诺事项。
二、保荐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审阅的情况
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2021年度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事先或事后审阅,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决议及公告、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报告和其他临时公告等文件,对信息披露文件的内容、格式及履行的相关程序进行了核查。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中控技术按照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依法公开对外发布各类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确保各项重大信息的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三、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无。
四、重大风险事项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风险
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持续自主研发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和仪器仪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也会随着流程工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而不断升级及迭代,为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及产品优势,公司必须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开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准确判断市场对技术和产品的新需求,或者未能及时掌握新的关键技术,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竞争力下降。
2、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研发方向为“面向流程工业的工业3.0+4.0”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软件、硬件
3开发皆需并行,具备较高的研发技术难度,环环相扣,公司如果无法及时推出满足客
户及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和泄密的风险
公司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由于核心技术人员流动或知识产权保护不佳等原因,导致公司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或泄密,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对公司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4、核心人才的流失风险
公司业务持续发展需要一批稳定的研发技术及管理人才等,并需要不断吸引高素质的研发、产品、销售及管理人才。尽管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等方式逐步打造了一批精干及稳定的核心人才团队,并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不断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塑造企业文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健全及完
善人才管理体系,但仍有可能出现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从而给公司技术研发及业务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市场份额连续多年领先,并且在市场中树立了可靠的品牌形象。
但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大型跨国企业厂商和本土企业厂商的集中度较大,且呈现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公司面临着跨国厂商和本土厂商的双重竞争压力,跨国厂商资金雄厚、综合技术实力强劲。
2、海外市场经营风险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情对海外经济造成的冲击仍在复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从经济层面来看,经济运行还未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公司主要客户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投资的下降将影响公司下游行业的需求,如新冠疫情持续存在或者出现反复,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原材料风险
4随着国内疫情整体趋于稳定,制造业生产节奏也逐渐步入正轨,市场在回暖趋势中向好发展。然而,国内工业基础原材料迎来了明显的价格上涨,可能给公司的成本控制带来一些不确定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变化,一方面持续拓展多方原材料供给渠道,一方面确保及时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尽量规避和降低原材料采购波动带来的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发出商品期末账面价值较高的风险
受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项目投运周期较长的影响公司发出商品金额较大。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公司发出商品账面价值分别为113704.41万元、167908.43万元和219026.2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2.43%、20.43%和
21.17%。未来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张,发出商品金额可能进一步增加并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该等项目未能及时投运,一方面将占用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使得公司流动性受到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
2、税收优惠政策不确定的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高技〔2022〕3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
第10号》,公司符合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条件。
根据《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2019年第39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公司享受财税[2011]100号文件规定的增值税优惠。若未来公司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出现不可预测的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汇率风险
公司境外销售一般以美元结算。报告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短期内大幅波
5动的情况。由于公司2021年海外业务收入持续增加且未来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以外
汇结算的客户和销售金额将会增加,如果人民币出现短期内大幅升值,公司产品出口以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公司面临汇率变化对经营业绩带来波动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下游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营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化工、石化、电力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公司经营业绩与下游行业整体发展状况、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化工、石化、电力等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比较大,若下游行业发展波动较大,或行业政策趋严,将给公司所处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业绩。现阶段我国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实行双控,一方面可能收紧化工、石化、电力等行业新增项目的审批;一方面对于相关能耗企业关停限产等举措,可能使得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进而导致对工业自动化需求的下滑,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国内新冠疫情在各省市仍有小范围爆发。公司主要客户以流程工业为主,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疫情防控可能会给公司人员流动、工程实施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完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现场工程服务工作,进而可能对公司运营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仍存,全球贸易摩擦频发,鉴于工业自动化产业链涉及到全球分工合作,如果未来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可能造成产业链上下游交易成本增加,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公司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双重因素影响。
五、重大违规事项
2021年度,上市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六、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项目2021年度/2021年末2020年度/2020年末同比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4519412479.433158743441.864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581664803.55423263359.3537.42%

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
449444181.77324838720.0038.36%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140530507.62695643691.40-79.80%

总资产10346877799.998219217215.032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4525058319.193985644069.5813.53%

(二)主要财务指标项目2021年度2020年度同比变动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180.9524.2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160.9423.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
0.910.7324.66%
每股收益(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7919.21减少5.42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
10.6514.74减少4.09个百分点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10.9911.46减少0.47个百分点
(%)
(三)变动原因及合理性说明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941.25万元,同比增长43.08%;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66.48万元,同比增长37.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944.42万元,同比增长38.36%,主要系:(1)公司优势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订单实现高增长;(2)公司重点布局的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快速成长,本期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从而导致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2021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79.80%,主要系公
司业务规模扩大,存货采购、人员薪酬支出和缴纳税费较上期增加所致。
七、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势包括技术和研发优势、产品体系和客户资源优势、应用业绩和行业地位优势以及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
1、技术和研发优势
(1)丰富的技术储备
7公司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重点发
展数字化工业软件技术及产品,形成具有多行业特点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软件技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开发能力。公司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了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和仪器仪表三大技术平台,以及控制系统热冗余的高可靠性设计技术等八大类核心技术,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完善的研发架构为公司研发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功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奖项、产品认证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拥有已获授权的专利395项(含252项发明专利,12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1项外观设计专利),其中2021年度新授权专利83项(含62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设计专利);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09项,其中2021年度新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84项;践行5T发展战略,打造公司科研创新高地,与中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合作的“长输成品油管网关键设备与管控系统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与神华宁煤集团合作的“煤基烯烃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持续的自主研发能力
研发人才方面,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人才队伍,形成了市场调研、需求分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系统集成的人才梯队。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1730名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数量的34.21%,为科研创新提供了人才队伍条件,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15年,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人才资源铸造了公司持续自主研发的基础。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2021年度研发投入49667.13万元,较2020年度增加37.19%,占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99%,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研发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发场地方面,公司现有科研场地5000余平方米,建立了软件分中心、硬件分中心、可靠性测试部等研发测试部门,配备了国内外大量的先进的测试设备;拥有可靠性寿命实验室、工业通讯与网络实验室、信息集成与工厂建模实验室、工控安全实验
8室等系列专业实验室,并建设完成智能制造实验室,实现对流程制造环境模拟仿真验证。
研发项目方面,公司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业强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浙江省重点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计划项目。截止2021年末,公司正在主持和参与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项研究课题,丰富的科研课题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3)“平台+工业APP”的先进模式
传统工业软件存在体系庞大、价格昂贵、开发周期长、二次开发工作量大、更新
维护难、只能在本地部署等问题,抬高了工业软件使用推广的门槛。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推出了“平台+工业APP”的应用方案,通过提供开放化的平台来发展生态合作伙伴,打造全产业链工业APP库。公司开发的工业APP,针对不同业务特性和需求,基于“平台+工业APP”的新模式,提供过程控制层、制造执行层、经营管理层三层合一的多种业务解决方案,实现数据采集实时化、生产过程透明化、质量管理体系化、设备管理科学化、安全管理数字化、能源管理精细化、决策支持智能化。此外,公司还提供针对炼油石化、煤化工、精细化工、造纸、医药、化纤、水泥、锂电等行业的
多个“平台+工业APP”解决方案,为不同行业的用户赋能更多业务、流程、数据价值。
公司的“平台+工业APP”应用方案支持公有云、混合云、专属云等多种部署模式,采用工业云、互联网、边缘端服务器、数采终端和移动端的统一架构,以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5G等技术赋能用户建设未来工厂。通过云端部署、SaaS化服务、按需购买、轻量化应用的方式,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门槛,实现“小投入、快实施、大改进”。公司自主开发的APP、合作伙伴开发的APP以及用户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开发的APP可以互联互通,以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生产控制、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的综合问题,让企业能始终牢牢掌握自身发展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主动权。2021年,公司依托“平台+工业APP”的新模式引领着制造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进行转型,发布了多个细分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在近百个项目上应用并快速迭代完善,同时拓展了锂电、食品、电缆、防水材料等新行业应用;签订万华集团、华谊集团、包钢集团、盛虹集团、湖北兴发集团、中化集团、广东邦普循环等大型智能工厂项目。
92、产品体系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构建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和仪器仪表等三大核心产品线以及智能制
造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油气、石化、化工、电力、制药、冶金、建材、造纸等流程工业领域。基于从现场设备层的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到制造执行系统层的工业软件完善的产品体系,公司能够满足下游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增加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完善的产品体系,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凭借二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优质客户,并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公司在流程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积累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覆盖的流程工业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21000多家上升至2021年的23000多家,客户覆盖率进一步上升。截至2021年末,公司通过签订战略合作等方式,与大客户及行业标杆客户实现强强联合: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浙能集团、昆仑数智、中海油炼化、陕鼓集团、沈鼓集团、杭氧集团、中煤集团、荣盛集
团、万华化学、新特能源、普洛药业等40余家国内头部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工程企业、
医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提升了公司在流程工业头部企业中的影响力。
3、应用业绩和行业地位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先后获得国内外一系列具有业内影响力、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业绩:中标裕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DCS和SIS合同,实现国产SIS系统在大型炼化一体化乙烯项目全流程应用的突破;中标桐昆集团年产500万吨
PTA及240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项目,实现世界最大规模PTA装置控制系统国产化首台套突破;签订中石化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合同;签约华谊集团
钦州化工新材料40万吨/年PVC及136立方米大型聚合釜全厂智能控制、中海油石化工
程公司东营港商储库智能工厂、中化集团涪陵20万吨/年精细磷酸盐智能工厂、九江
心连心化肥一体化智能工厂、北京东方雨虹智能工厂、广州邦普佛山基地智能工厂等
项目合同;燃煤发电项目中,突破7台660MW及1台3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标志着公司正式迈进火电行业核心领域。
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主营的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受到行业和客户的广泛认可。根据睿工业统计,2021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8%,较2020年市场占有率增长5.3个百分点,
10连续十一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2021年公司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
率达到51.1%,较2020年市场占有率提升6.9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在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1.6%,较2020年市场占有率提升7.6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在建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9.0%,较2020年市场占有率提升1.9个百分点,在三大行业均排名第一,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
2021年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5.7%,较2020年市场占有
率提升3.3个百分点,排名第二;其中在化工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4、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通过构建“国内营销体系+国际营销体系”的销售组织架构,国内营销体系包含行业大客户、5S店两大体系,5S店实现国内化工园区全覆盖,行业大客户部实现流程行业全行业覆盖。国际营销体系重点开拓欧亚、中东北非、非洲地区,全球员工人数五千余人,成立新加坡国际运营中心,核心产品应用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逐步构建更为完善的营销运营体系,建立客户分级分类信用管理制度,建立高风险合同的跟踪和异常项目、大额未到款项目管理制度;发布多项销售行为监督报告并跟踪改进,提升销售业务与销售行为合规性;全面实施销售费用激励方案,提升销售费用使用效率;全面管控大项目执行风险,加快销售收入确认过程。
持续加强公司品牌建设。打造5T战略全新品牌AI-POET,升级PLANTMATE高端服务运营子品牌,输出《中控技术品牌策略运营分析报告》《中控技术品牌影响力调研报告》等品牌顶层设计,助力公司品牌价值提升;加强国际市场品牌宣传,全面升级中控国际版网站。
截止2021年末,2021年公司深化5S店运营,拥有108家5S店,不断壮大5S店规模,
9家小型店升级为中大型店,中、大型店从39家增加至68家,其中收入5000万元以上
单店从16家增加至33家。大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95%;组建国内六大区域,积极推进“进大区、上前线”,做厚客户界面,为实现公司二次创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2021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八、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112021年度,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如下:
单位:元项目2021年度2020年度同比变动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496671293.01362027515.7337.19%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496671293.01362027515.7337.19%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0.99%11.46%减少0.47个百分点
(二)研发进展
公司发布全自主可控的ECS-700X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元器件100%全国产化,监控组态软件支持国产操作系统,确保控制系统供应链安全和内嵌式网络安全;研发完成支持分布式应用并适应防爆场合的电子布线产品SmartEIO、面向混合应用的ECS-
700neo控制系统、支持先进控制算法的智能控制器产品等新产品;ECS-700集散控制
系统通过中国船级社型式认证、CCC防爆认证,进一步提升公司控制系统在典型行业的适用性,拓展应用领域;完成工控网络安全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完整性和USB安全隔离管理器等工控安全新产品研发,发布支持白名单防护和黑名单病毒查杀的主机安全卫士,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工厂工控安全解决方案。
公司成功研发高容积率安全仪表系统TCS-500,获得TUV SIL3认证;持续拓展
TCS-900解决方案,提升DCS+SIS一体化能力,交付首台套航天汽化炉项目应用;开展SCU9020控制器面向燃机控制扩容性能升级、三重化伺服控制模块研发;完成TCS-
900系统检验测试箱及工具软件样机研发。
公司成功研发支持计算、控制、存储、管理多种云-端协同模式、面向数字工厂的
云化PLC控制系统,并开展中煤、鞍钢、吉利等大型客户的示范应用;完成在流程行业具有强竞争力的大型安全非安全一体化PLC G5Pro的开发,通过CCS船级社认证;
完成面向装备配套的PLC产品:高性能运动控制器样机和配套G3Smart远程IO系列的样机开发。
公司成功研发或升级新一代生产管理软件supPlant、新版实时数据库软件ESP-
iSYS、资产管理软件supEAM、先进计划与调度优化软件supAPS、油品移动管理软件
VxOMS、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软件supIBD、全新一代管网模拟软件VxPipe等软件产品。
122021年度,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277项,新获得发明专利62项;新申请实用新型
专利23项,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新申请外观设计专利0项,新获得外观设计专利4项;新申请软件著作权72项,新获得软件著作权84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52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外观设计专利21项及软件著作权509项。
九、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十、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2448号)核准,公司获准以首次公开发行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913万股,发行价格为35.7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
175541.49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11808.88万元后,实际募
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63732.61万元。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2020年11月17日出具《验资报告》(天健验(2020)508号)。
公司2021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71653.50万元,2021年度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投资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为3195.69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71670.38万元,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投资收益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
的净额为3402.18万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95464.41万元,其中存放在募集资金专户的银行存款余额为43464.41万元(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投资收益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3402.18万元),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余额为52000.00万元。
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不存在违规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13十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
减持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褚健直接持有公司72361750股股份,通过杭州元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公司39500000股股份,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总数的22.64%,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未发生变化,不存在质押或冻结情形。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直接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年度内股份质押、冻结姓名职务年初持股数年末持股数增减变动量及减持情况
CUISHAN 董事长、总裁 - 22500 22500 无
金建祥副董事长28387562838756-无
张克华董事---无
王建新董事---无
金雪军独立董事---无
杨婕独立董事---无
陈欣独立董事---无
梁翘楚监事会主席218750218750-无
俞惠兰职工代表监事---无
程昱昊监事---无俞海斌高级副总裁2619500266950050000无沈辉高级副总裁2062500212500062500无
高级副总裁、离
莫威-5000050000无任董事会秘书
副总裁、财务负
房永生责人、代行董事25000027500025000无会秘书郭飚副总裁94975096225012500无
副总裁、核心技裘坤81637586637550000无术人员赖景宇副总裁43875048875050000无
丁晓波副总裁---无
TEO
副总裁---无
KIMHOCK申屠久洪副总裁9310009355004500无
14张磊副总裁-2250022500无
总裁助理、核心陆卫军23000024250012500无技术人员研发平台部总
姚杰裁、核心技术人-1250012500无员股权激励硬件技术部总经
11250股,
陈宇理、核心技术人200000183250-16750减持28000员股
监事会主席、职
来晓-1250012500无
工监事(离任)
合计-1155538111925631370250-
十二、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无。
(以下无正文)
15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8 16:56 , Processed in 1.120885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