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被保荐公司名称: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
保荐机构名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21-68982346
保荐代表人姓名:陈杰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268号
联系方式:021-68982346
保荐代表人姓名:张钦秋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268号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538号)核准,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睿数据”、“公司”)于 2020 年 8 月 17 日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A 股)1110 万股,每股面值 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65.82元,募集资金总额为73060.2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共计人民币65025.67万元。上述资金于2020年8月11日全部到位,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0]第ZB11574 号《验资报告》。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证券”)担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由兴业证券完成持续督导工作。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兴业证券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发现的问题
1、营业收入下降
1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3%,主要系公司来源于互联网相关行业收
入下滑所致,与此同时公司发力向传统行业拓展,2021年度公司来源于传统行业收入同比上涨,但暂时未能抵减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下滑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保荐机构已针对上述问题提示了相关风险,详见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三、重大风险事项”之“(一)/1、营业收入逐年下降的风险”、“(一)/3、客户结构变化、部分互联网相关行业主要客户销售出现下降,导致营业收入下降的风险”及“(三)/1、若亏损状态持续存在或扩大且营业收入下滑至1亿元以下,则公司股票可能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2、毛利率下降
2021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67.52%,较上年下降10.2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同时部分业务所需外采软件及硬件设备、外采服务以及网络资源等采购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对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保荐机构已针对上述问题提示了相关风险,详见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三、重大风险事项”之“(二)/1、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
3、期间费用增加
2021年度,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增加10230.96万元,增幅达118.19%,主要系公司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造成与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大幅增加。
保荐机构已针对上述问题提示了相关风险,详见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三、重大风险事项”之“(一)/2、人力成本大幅增长、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的风险”。
4、净利润亏损
2021年度,公司在面临上述问题的情况下,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295.75万元,同比下降334.30%,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
保荐机构已针对上述问题提示了相关风险,详见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三、重大风险事项”之“(一)/2、人力成本大幅增长、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的风险”及“(三)/1、若亏损状态持续存在或扩大且营业收入下滑至1亿元以下,则公司股票可能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2(二)整改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保荐机构督促上市公司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状况、自身发展规划等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2022年持续稳步推进客户开拓进程,聚焦核心产品的开发,提升营销团队能力,优化公司内部管理,努力化解潜在风险。
保荐机构将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上述问题,按照相关要求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充分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持续督导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督导情况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
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已与博睿数据签订《持续督导协议》,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务。
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对上市公司开展
2021年度持续督导工作。
4、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2021年度,博睿数据在持续督导期间不存在按
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情况。
指定媒体上公告。
5、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2021年度,博睿数据及其相关当事人不存在违
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6、督导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保荐机构督导博睿数据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
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
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
3工作内容督导情况
做出的各项承诺。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保荐机构督促博睿数据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保荐机构对博睿数据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博睿数据的内控制度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公司的规范运行。
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保荐机构督促博睿数据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
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保荐机构对博睿数据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审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况。
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1、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保荐机构对博睿数据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审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况。
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2、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2021年度,博睿数据及其相关当事人不存在该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等事项。
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持续督导机构于2022年3月4日收到了上海证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情况。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持续督导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上证科创公函[2022]0020号)。持续督导机构已针对上述监管函相关问题
4工作内容督导情况进行了关注,详见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13、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2021年度,博睿数据及其相关当事人不存在未
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履行承诺的情况。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4、关注公共传媒关于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2021年度,博睿数据不存在该等事项。
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
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5、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督促上市公2021年度,博睿数据及相关主体不存在该等事
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项。
报告:(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等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
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市公司出现
《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
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16、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保荐机构制定了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
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划,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
17、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2021年度,博睿数据及相关主体不存在该等事
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项。
所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
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涉嫌资金占用;
(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控股股
5工作内容督导情况
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董事、监事或者高
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五)资金
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六)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人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18、持续关注公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募集资保荐机构持续关注公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金的使用情况、投资项目的实施等承诺事项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投资项目的实施等承诺事项。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经营风险
1、营业收入逐年下降的风险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降幅为4.13%,主要系公司互联网
相关行业收入下滑,而传统行业收入增长未能抵减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同时,近年来,国内 APM 厂商亦大力开拓市场,抢占各行业客户资源,持续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新业务,APM 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产品单价下滑。此外,我国新冠疫情持续反复亦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
如若未来公司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持续下降且幅度较大,而公司在传统行业的开拓情况不及预期,或者未来公司所处的 APM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单价持续下降等情况,亦或我国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均会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2、人力成本大幅增长、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的风险
2021年度,公司期间费用金额为18887.61万元,同比增加10230.96万元,增幅
达118.19%,期间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合计金额为14496.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7785.49万元,增幅116.01%。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295.75万元,同比下降334.30%,净利润大幅亏损。
6由于公司所处的 APM 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知识结构更新快,
对专业人员依赖性强,公司基于制定的市场开拓策略,大力建设营销网络体系,招募了大量销售人员,并优化了人员结构和薪酬结构,完善了包括股权激励、绩效等在内的员工激励制度,导致公司人力成本大幅增长,是公司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若未来公司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张、人力成本增加过快,但人员扩张未能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则公司将面临持续亏损的风险。
3、客户结构变化、部分互联网相关行业主要客户销售出现下降,导致营业收入
下降的风险
2021年,公司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为6427.67万元,同比下降14.03%,占总收入
的比例为48.29%;传统行业收入为6883.11万元,同比上升7.42%,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1.71%。2021年度,传统行业收入占比已超过了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占比,客户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公司早期主要收入贡献来自于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持续下滑,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影响较大。如若未来公司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收入及占比持续下滑,而传统行业客户开拓进程缓慢,未能抵减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下滑的影响,则可能进一步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由于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客户的信息化水平较高,且对新兴技术的接受速度快,APM 产品最先从互联网相关行业开始渗透,经过多年发展,市场竞争已相对充分,部分产品的单价呈现下降趋势。互联网相关行业目前已度过高速发展阶段,未来,APM厂商在该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若未来上市公司无法稳固现有主要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或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或未能及时挖掘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的新需求,则可能面临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流失,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同时,随着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国内 APM 厂商纷纷涌入金融、能源、航空、汽车、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大力开拓市场,抢占客户资源。APM 行业发展早期,由于国外厂商技术水平较高,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大多以 Dynatrace 等国外
7知名厂商为主,随着国内厂商在技术实力方面的不断追赶,现在已逐渐向国内厂商倾斜。因此,在传统行业的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面临来自于国外知名厂商和本土厂商的竞争压力。若公司对于传统行业的开拓效果未达预期,则有可能错失传统行业市场机遇,在与主流 APM 厂商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财务风险
1、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
2021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67.52%,较上年下降10.2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未来若收入持续下降,或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产品或服务价格下滑,或者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发生改变,高毛利率产品及业务收入减少,均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2、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8545.1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20%,均
呈增长趋势,主要是公司部分客户付款流程较长、部分客户受疫情影响回款进度延后或者回款情况较差,导致应收账款余额有所增加。若公司未能在实际运营中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或因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新冠疫情反复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则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风险
2021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1.38万元,同比下滑
375.54%。如若未来人员规模持续扩张,或公司的收入及回款情况未达预期,则公司
可能存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降的风险。
(三)其他重大风险
1、若亏损状态持续存在或扩大且营业收入下滑至1亿元以下,则公司股票可能
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310.78万元;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95.75万元。根据《关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
8扣除情况表的鉴证报告》,扣除后收入为13310.78万元。综上,2021年度,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并未触及《上市规则》第12.4.2条第一款所述之情形,“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若未来公司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张、人力成本增加过快,但人员扩张未能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或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持续下降且幅度较大,而公司在传统行业的开拓情况不及预期,或未来 APM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单价持续下降,亦或我国新冠疫情恶化,则公司可能面临因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触及《上市规则》第
12.4.2条第一款所述之情形,而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保荐机
构提请广大投资者充分关注、及时查阅并认真阅读上市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定期报告等文件。
2、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为4868.15万元,不存在未弥补亏损。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为-7295.75万元。如若未来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亏损,则可能形成未弥补亏损,致使公司短期内无法现金分红,将对股东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3、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风险
上市公司员工属地及主要业务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人口密
集、流动性大的城市,自2020年初疫情出现以来,前述城市疫情反复不断。新冠疫情不仅影响上市公司员工的正常办公,同时也会阻碍公司的客户开拓、商务招投标、产品测试、产品验收交付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进行。若未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则可能对公司经营情况带来不利影响。
4、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用户数字化体验产品升级建设项目、应用发现跟踪诊断
产品升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由于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市场环境、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
9剧、技术研发不能紧跟行业变化趋势、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的风险,可能导致项目
不能如期完成或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1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
营业收入133107816.58138840443.95-4.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957543.2331139082.31-334.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83261597.9322142349.11-476.03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813824.7127152056.48-375.54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末2020年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2038595.43840892365.06-8.19
总资产819275349.39874718681.88-6.34
(二)主要财务指标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640.84-295.2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640.84-295.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1.880.60-413.33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17.20减少16.21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10.295.12减少15.41个百分点
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52.2328.47增加23.76个百分点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10.7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3%,主要原因
10是公司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下滑,产品和业务目前正处于向传统行业渗透的发展阶段,但大部分传统行业客户需要较长时间的行业渗透和客户培育,传统行业收入增长暂时未能抵减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APM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单价下滑,以及疫情反复亦对公司收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21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7295.75万元、-8326.16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409.66万元、10540.39万元。主要原因是:
1、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2、2021年度,公司销售费用为9743.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70%,主要原
因系公司为大力建设营销网络体系,招募了大量销售人才,优化了人员结构和薪酬结构,完善了员工激励制度,与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也随之增长。此外,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打开市场,举办了多项宣传推广活动,市场推广费亦有所上涨。
3、2021年度,公司管理费用为3121.9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70%,一方面
原因为公司为提升管理水平,加大了对管理体系人才的引进,提升了管理人员薪酬,导致与人员和管理活动相关的薪酬费用等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原因为公司当年为启
动可转债聘请了相关中介机构,导致中介机构费用增加。
4、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为6952.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90%,主要系
公司为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完善“以数据赋能 IT 运维”为理念的产品生态,构建更加敏捷、自动和智能的 IT 运维管理体系,加大了对研发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力度,提升了研发人员薪酬,导致与人员和研发活动相关的薪酬费用也随之增长所致。
5、公司所处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对研发、销售、管理等人员的
依赖性和专业度要求均较高,为了留住核心骨干、吸纳业内顶尖人才、提升团队凝聚力,于2021年2月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导致2021年度公司新增股份支付费用总计
1298.38万元。
2021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81.3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10196.59万元,主要原因为:
1、由于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加之部分客户回款情况较差,部分客
11户受疫情影响回款进度延后,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减少
1727.53万元。
2、公司为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以及提升管理水平,加大了对销
售人员、研发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导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增长6463.38万元。
3、由于公司市场推广费、中介机构服务费等金额增长,导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
有关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增长3130.28万元
2021年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资产分别为77203.86万元、81927.53万元,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8.19%、6.34%,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亏损,
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减少所致。
2021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64元/股、-
1.88元/股、-9.01%、-10.29%,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95.24%、413.33%、16.21个百分
点、15.41 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亏损以及 2020 年 8 月收到的 IPO 募集资金形成股本和资本公积导致加权平均净资产增加,共同影响所致。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2.23%,较去年同期提高23.76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增长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行业领先的产品体系与产品能力
1、产品体系全面
基于多年的产品建设与技术积累,当前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包括数字终端体验
(DEM)、网络性能(NPM)、应用发现跟踪诊断(ADTD)、基础设施(ITIM)等全面的监控能力,为企业提供从代码到用户的全面的系统可观测能力。产品体系的完善性领先于行业同类厂商。当前公司产品可以对企业所有应用(网页、APP、小程序、服务器等)进行实时、全栈式(IT 系统架构的体验层、业务层、服务层、进程层、系统层等)、全生命周期(开发、测试和运营)的监控和管理,可以追踪、分析每一位用
12户每一次访问时的系统运行情况。运维人员可通过公司产品随时知悉 IT 系统是否发生
响应缓慢、系统宕机等问题,以及何时发生的,还可在系统发生性能问题时自动定位问题代码,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排障。
2、技术能力领先
(1)智能探针能力:公司自研智能探针技术可以实现无需手动代码植入即可实现
实时采集服务器应用程序中每一个代码的运行耗时数据,当客户的业务请求处理发生错误或者响应缓慢等问题时,帮助客户将性能问题精准聚焦至代码级别。
(2)大数据处理能力:当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对于企业级客户来说,大型 APM 产品后台数据存储量可达 PB 量级,单次分析请求数据集可达到上亿条,且对数据响应时延的要求极高,一般要求秒级响应。公司自研的大数据技术实现 PB 级数据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储与秒级响应分析。
(3)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在 APM 技术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运维思想。基
于 AI 实现了智能异常监测与智能告警,大大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提升了问题追查的效率,实现开箱即用的 AI产品能力。
(二)研发优势
公司目前在国内 APM 行业的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紧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变革,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在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监测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公司建立了一支专注本领域的技术专家队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7件。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包括“移动端 APP 在线事务流程脚本录制及自动回放技术”、“服务端应用逻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海量数据大并发实时接入与在线离线处理技术”
等共计27项,在应用性能管理领域的大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环节均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模拟用户监测和真实用户监测所需的覆盖多种主流操作系统平
台和多种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从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全面满
13足客户多样化的数据采集需求。同时,公司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现代大数据管理架构,研发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引擎,具备海量数据的高并发实时接入、存储、在线与离线分析计算能力。在数据采集功能全面、精细的基础上,公司已具备成熟的端到端全链路数据融合分析计算、跨多层架构关联分析、底层代码全栈溯源的数据分析能力。
以上述技术为基础,公司构建了具备统一性、可扩展性和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性能管理体系,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公司将继续积极研发 AIOps 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拓宽产品和服务能力,新研发出了智能统一告警管理平台—OneAlert 产品和 AIOps 统一算法服务平台—SwiftAI 组件,通过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智能化运维(AIOPS)能力成熟度”评测,达到业务领先水平,为公司产品和服务能力向统一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为了保证公司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产品和服务的技术领先水平,维持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6952.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99.98万元,增幅为75.90%;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52.23%。
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7件。
(二)研发进展
2021 年,公司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为了完善“以数据赋能 IT 运维”为理念的产品生态,构建更加敏捷、自动和智能的 IT 运维管理体系,加大对技术服务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力度,研发人员较上年末增长57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14件。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14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期末余额情况如下:
募集资金金额(万项目
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52611.35
加:募集资金存款利息收入107.51
本期理财产品利息收入1163.17
减:募投项目本期投入金额7158.04
超募资金支付上市费用金额1756.48
本期手续费支出0.69
募集资金本期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000.00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30966.81
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及
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使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博睿数据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2021年度的质押、冻结及减
姓名现任职务直接持股持情况
李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10266270无冯云彪董事5064300无
孟曦东董事、副总经理4706610无王利民董事1664100无焦若雷董事1276410无顾慧翔董事204560无
15侯健康监事会主席1370016限售股解禁减持49734股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凯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29.37万股,公司董事冯云彪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13.431万股,公司副总经理、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孟曦东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38.313万股,公司董事王利民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10.56万股,公司董事焦若雷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33.825万股,公司监事会主席侯健康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66.693万股,公司原监事袁晓冬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0.33万股(袁晓冬已于2021年1月21日卸任监事),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程捷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45.177万股,公司原核心技术人员吴少阳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5.082万股(吴少阳先生已于2021年2月9日离职)。上述人员报告期内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均未发生变动。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公司监事会主席侯健康限售股解禁减持49734股外,公司其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保荐机构关于博睿数据2021年年度报告中对以下事项进行了重点关注及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注营业收入及客户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公司发展早期,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2021年,公司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为6427.67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8.29%;传统行业收入为6883.11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1.71%。
2020年及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以监测服务业务为主,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分别为58.73%及61.48%,未发生重大变化。
1、保荐机构的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2021年按行业分类的收入明细表,检查公司收入结构和客户结构的变化情况;
(2)获取并查阅2019年至2021年主要客户名单,检查上市公司主要客户变动情
16况;
(3)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访谈,了解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及客户结构变化
的行业背景、具体原因;
(4)对上市公司互联网相关行业主要客户执行了访谈程序,了解上述客户采购金额波动的具体原因。
2、核查结论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上市公司发展早期,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而2021年,上市公司来源于传统行业客户的收入占比已超过了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占比,营业收入及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
(2)上市公司客户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为了抓住传统行业数字化转
型的市场机遇,发力向传统行业持续开拓;另一方面是部分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因自身原因和行业波动减少采购金额;
(二)关注是否存在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扣除的情形
1、保荐机构的核查程序
(1)获取了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审计报告、营业收入扣除情况表的鉴证报告,检查公司营业收入中是否存在扣除情形;
(2)访谈会计师,向其了解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扣除情况、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是否准确;
(3)针对2021年度主要客户执行了包括函证、访谈、复核会计师函证、抽取财
务资料等程序,核查公司主要客户收入确认是否存在异常;
(4)抽取了金额较大的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的记账凭证、银行回单、政府文件等资料,核查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是否存在异常;
(5)获取公司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对照《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南第9号——财务类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中的相关要求检查公司是否存在触
17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扣除的情形。
2、核查结论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根据《关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表的鉴证报告》,需进行收入扣除的金额为0元,扣除后为13310.78万元。2021年度,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存在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扣除的情形;
(2)上市公司2021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不存在重大异常;
(3)保荐机构已在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三、重大风险事项”之“(三)/1、若
亏损状态持续存在或扩大且营业收入下滑至1亿元以下,则公司股票可能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中披露了相关风险。保荐机构将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按相关要求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充分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关注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原因及其商业合理性
截至2021年末,公司销售人员共计250人,人员数量相比2020年末上涨
103.25%,2021年度,公司销售人员平均薪酬相较上年度增加27.32%,公司销售费用
同比增加6234.77万元,增幅达177.70%,职工薪酬与股份支付费用合计同比增加
4987.39万元,是造成销售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
1、保荐机构的核查程序
(1)访谈人力资源总监,了解公司员工招聘与离职管理、工资绩效计提与发放相关情况,以及2021年度员工薪酬增加的原因;
(2)访谈首席运营官,了解公司2021年度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营销中心人
员的主要贡献、员工人数变动原因及合理性、薪酬上涨的合理性等;
(3)获取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关于2021年度公司人员招聘与离职情况的自查说明,获取了公司销售部门关于营销团队内部结构、工作划分、2021年度营销策略及目标等的自查说明;
18(4)抽查并复核公司职工薪酬的核算与发放是否准确;
(5)抽查并复核会计师的销售费用相关函证;
(6)访谈会计师,了解其针对公司销售费用履行的核查程序及得出的核查结论。
2、核查结论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2021年度,上市公司基于制定的市场开拓策略,大力建设营销网络体系,在多个
行业以及区域投入了大量营销人员,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客户,上市公司提升了辅助性销售岗位的人员数量及占比,因此2021年度销售人员数量大幅增长;并且上市公司优化了人员结构和薪酬结构,完善了包括股权激励、绩效等在内的员工激励制度。人员数量、平均薪酬以及股份支付费用的上涨导致销售费用大幅上涨,具有商业合理性。
(本页以下无正文)
1920 |
|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