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372|回复: 0

动力源:动力源2022年半年度报告

[复制链接]

动力源:动力源2022年半年度报告

fanlitou 发表于 2022-8-25 00:00:00 浏览:  372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司代码:600405公司简称:北京动力源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
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何振亚、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一元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何继
红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无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公司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否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等相关风险,具体内容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第五项(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1/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目录
第一节释义.................................................3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4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7
第四节公司治理..............................................30
第五节环境与社会责任...........................................33
第六节重要事项..............................................35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40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45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45
第十节财务报告..............................................46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正本。
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备查文件目录的会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2/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动力源、公司、本公司指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DPC 指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简称安徽动力源指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迪赛奇正指北京迪赛奇正科技有限公司动力源新能源指北京动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雄安动力源指雄安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合大指吉林合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民和动力源指民和动力源节能服务有限公司石嘴山动力源指石嘴山市动力源节能服务有限公司科耐特指北京科耐特科技有限公司科丰鼎诚指北京科丰鼎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动力聚能指深圳市动力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波倍指成都波倍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动力源指香港动力源国际有限公司印度动力源指动力源印度有限责任公司巴基斯坦动力源指巴基斯坦动力源有限责任公司嘉兴金乙兴指嘉兴金乙兴光伏有限公司
天津慧博源指天津慧博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天津力源指天津力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铁塔指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指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上年同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元、万元、亿元指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5G 指 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的简称,即第五
代移动通信技术
IDC 指 是“Internet Data Center”的简称,即互联网数据中心UPS 指 是“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简称,即不间断电源EPS 指 是“Emergency Power Supply 的简称,即应急电源PCS 指 是“Power Conversion System”的简称即储能变流器
IOT 指 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简称,即“物联网”
3/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简称动力源
公司的外文名称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DPC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何振亚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姓名胡一元赵权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星火路8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星火路号8号
电话010-83681321010-83681321
传真010-63783054010-63783054
电子信箱 hyy@dpc.com.cn zhaoquan@dpc.com.cn
三、基本情况变更简介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星火路8号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无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星火路8号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70
公司网址 http://www.dpc.com.cn
电子信箱 hyy@dpc.com.cn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四、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www.sse.com.cn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五、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动力源 600405
六、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4/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本报告期本报告期比上年主要会计数据上年同期
(1-6月)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578319265.66454526230.0427.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36193.25-56119254.95不适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26029948.58-53110385.92不适用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86917.74478903.554115.24本报告期末比上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67782506.21895001307.29-3.04
总资产2634986466.242555972670.813.09
(二)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本报告期比上年主要财务指标上年同期
(1-6月)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50-0.101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50-0.101不适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0.047-0.095不适用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0-5.46不适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2.91-5.17不适用
资产收益率(%)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4834.54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1869235.25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
5/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302645.13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3238000.25和支出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706244.67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十、其他
□适用√不适用
6/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经营模式: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方向由数据通信行业逐渐拓展至绿色出行、新能源的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并形成了以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为核心的三大核心业务,实现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转型。面对技术加速迭代、行业竞争激烈、疫情的影响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公司秉承“聚焦主业”这一核心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相关领域中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车载电源、电机、电驱动系统辅驱系统(转通信电源模块及向、制动等)
系统 氢燃料电池 DC/DC 变换器 光伏逆变器/光
IDC 高压直流供 高速电机控制器等 伏功率优化器/
电力电子电系统交流充电桩、直流分体/一体式充电桩储能变流器/光产品服务器电源模块伏单晶电源
风冷/液冷充电桩模块、核心控制板卡及系统制氢电源电动自行车集中及分布式换电柜智能网关及能效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一体柜管理系统
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配套电源、控制系统
可再生绿混合能源系统光储系统/储能新能源汽车主、辅驱系统色能源解基站光伏叠加系系统光储充放换一体化系统决方案统电池管理系统充换电柜运营监控系统
能效管理平台 BMS能源物联网管全生命周通信基础设施运光储充放换运行管理平台理平台期服务维管理系统电池梯次利用系统能效监控与管理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各产业板块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基本情况如下:
业务细分板块主要产品及相应系统简介应用领域业务类型板块
数据通信电源通信电源专指向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信运营商、广播
通信业务直流电源系统是由整流模块、监控单元、交流配电视网、军网、电
7/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电、直流配电、降压单元、储能装置及相关辅助力、轨道交通等通
单元组成,向电信设备提供直流电的电源系统。信领域;
数据中心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直流不间断供电互联网服务商、政业务系统。企网、数据中心业战略业务以“动力源云”平台为基础,依托丰富的智能网务运营商(核心主关、管控终端等硬件产品作为接入载体,提供业)IOT 业务 云、管、边、端一体化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运维
管理解决方案,同时拓展IOT垂直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的氢动力业务主要涉及升压DC/DC变换器产 各类型燃料电池系
品和高速电机控制器,升压DC/DC变换器用于将 统,终端应用在中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的低电压转换为电车系统可直巴、大巴、中卡、接使用的高电压;高速电机控制器可为燃料电池重卡等一系列燃料
空压机系统提供高转速、低干扰的驱动电源。电池车型车载电源业务主要包括车载充电机、降压DC/DC
变换器、高压配电盒三类产品,以及将三款产品新能源微面、微进行集成化的三合一车载电源产品。车载充电机卡、中卡、重卡、车载设备
用于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慢充电;降压中巴、大巴、特种
DC/DC变换器用于为整车低压用电设备提供电 车辆、无人售货源;高压配电盒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进行智能分车、充电站等领域配,为整车各高压部件提供电能。
纯电轻卡、纯电中
电驱动业务主要涉及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产卡、混动轻卡、混战略业务绿色出品,用于将动力电池中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动中卡、环卫上(新兴业行装、新能源特种车驱动负载电机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辆等领域务)
电动汽车:液冷及风冷充电模块、核心控制板
卡、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堆、站)、充电电动汽车充换电领
运营管理平台、充电站设计及充电站建设工程总域承包等。
物流快递、电商配
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集中及分布式换电柜、
充换电业送、个人出行等电
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一体柜,为电动自行车进行充务动自行车充换电领电和换电。充换电柜配套电源、控制系统。
域动力源光储充放换一体化系统,采用“光伏+储能+充(换)电+V2G”模式。系统集成电池储能系 综合能源绿色出行统、光伏发电系统、双向互动充电桩(堆)等设一体化建设领域备并配有能量管理和运行调控系统进行有效的
8/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经济运行策略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智能、高效、清洁、经济的绿色出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光伏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转换
为交流电的电能转换装置,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
分布式光 功率优化器为DC/DC变换器,对每个光伏组件进 分布式、集中式光伏业务 行MPPT调节,从而使每个光伏组件都工作在最 伏发电站等领域大功率点上,提高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具备主被动关断功能,大大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
储能变流器(PCS)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战略业务新能源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PCS是储能系统的核心设 (新兴业业务备。务)动力源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电力领域、新能源
储能业务 统、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组成。 车领域、光伏发电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复杂程度进行科学匹站等领域配。在电网侧,缓解减排压力推动电力能源变革;在输配电侧,进行负荷调节、功率补偿,解决电能输送和分配不足等问题;在用户侧提高供
电质量、个性化和互动化供电需求。
工业电源工业电源指在工业应用场合中使用的交直流电光伏行业、制氢行业务源,如光伏用单晶硅炉电源、制氢电源等。业等应急电源(EPS)是当电网供电出现故障时能自
轨道交通、工业与
动转入到应急工作状态,由电池组经高效逆变提能源、通信运营供后备电力供应的交流电源系统。
商、公路隧道、公
交流电源系统由充电器、逆变器、储能装置、切共及民用建筑等领
换开关等装置组成,可将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域智能疏智能疏散能。
传统业务
散业务互联网服务商、政
企网、通信运营
不间断电源(UPS)是由储能装置、逆变器、整
商、数据业务运营
流器组成,为负载设备提供安全、稳定、不间断商、石油化工、电电能的电源系统。
力、交通运输等领域
9/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智能疏散系统是由应急电源、智能照明控制器、轨道交通、石油化
配电箱、疏散照明灯具及疏散指示灯具共同组工、铁路公路隧成。此产品为消防强制认证产品,当火灾及紧急道、公共及民用建情况发生时,人员逃生照明及疏散方向指示使筑等领域用。
高压变频器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将工频高压电源高压变频高能耗的电机系统
变换为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可调节的电源的节能器业务等领域设备。
节能业传统业务
务合同能源管理是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钢铁、有色、化合同能源
项目的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工、建材、电力等管理业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报酬。高能耗领域其他子公司生产的电力电子产品,基本情况如下:
子公司主要产品简介应用领域业务类型
功率覆盖3~1500W可以直接焊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通信与网络、高铁
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数轨道交通、工控电模块电源
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力、航空航天及军门阵列及其他电子装置供电。工等领域通信与网络、金融
功率主要覆盖范围为5W~10KW,为各类设备提自助设备、工控电
供交流市电/直流供电转换为设备直接应用的各
迪赛力、安防监控、消
定制电源种电压的变换器功能,满足通信及网络设备、金传统业务奇正费电子设备,航空融自助设备、铁路轨道交通、工控电力及安防监
航天及军工、医疗控,等行业设备用电需求。
等领域
民用、工业及商用
照明电源 功率主要覆盖范围为3W~500W,满足民用、工应急照明,各类室及灯光控业、商用应急照明及各类照明设备灯光控制及智内及室外照明控制制器能照明管理。
和智能管理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涉及的主要行业情况如下: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主要涉及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包含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备用电源智能疏散、节能业务等细分产业方向,所属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如下:
(一)数据通信
10/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数据通信业务致力于电信行业、专网行业、数据中心等电源产品的开发,通信领域是公司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数据通信产业主要细分为国内、国外通信电源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
1、国内通信市场
通信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在社会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前景最广阔、最有生机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结构日益复杂,作为通信系统的动力组成部分,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
2022 年,是中国 5G 投资建网高峰年。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预计全年 5G 相关资本开支
1100 亿元。中国电信预计全年 5G 网络投资 340 亿元;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 相关
投资数据也相仿。目前我国已建成 5G 基站近 160 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建设
5G 网络的国家;根据今年工信部定下的目标,年底 5G 基站总数将突破 200 万个。从三大运营商
公布的 5G 基站建设目标来看,预计今年新建超过 67 万个基站,到年底累计将开通超过 209 万个基站。
随着 2022 年三大运营商对 5G 基础建设的大力投资,作为 5G 基础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通信电源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而作为深耕通信电源行业27年的动力源,已经在通信行业内积累了丰厚的技术经验和良好的产品口碑,公司的对应产品销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
2、海外通信电源市场近年来,5G 的商用化已在全球拉开序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 年举行的 MWC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强调了 5G 应用的无限可能。随着 5G 商用化迈入第三年,全球 5G 产业进入加速期。根据 MWC 发布的官方数据,目前全球共有超过 200 个 5G 商用网络。预计 2022 年将会是全球 5G 应用发展的关键年。
根据研究机构 Marketsand Markets 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 5G 市场规模为 539.3 亿美元;到 2025 年,将达到 1232.7 亿美元,2020 年~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8%,5G 在全球的部署呈现出加速态势,随着 5G 商用化的推进,必要组件通信电源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2年,公司的海外业务仍然受到疫情反复和国际贸易冲突的冲击,公司继续深化“本地化”市场策略,保证市场开拓计划的稳步推进,在多个国家保持2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发展进程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对应能源优化解决方案及相应的产品支持。未来公司的具有竞争力的成熟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将获得更多的认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数据中心市场近年来,伴随着 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作为数据存储、分析、计算的载体,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刚需。
11/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着力扩大投资,引导基础电信企业适度超前部署 5G 基站、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电信运营商针对国家政策调整 2022 年 5G 资本开支,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新型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的新赛道,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底座。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主业,也是公司数据通信业务的战略发展方向,公司的高压直流电供电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数据中心业务运营商,拥有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逐渐扩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公司产品继续围绕高效率、智能化和集成化这一发展方向,深挖行业客户需求,抓住“新基建”这一巨大市场机会,不断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公司正加大对国内外数据中心业务的投入,为进一步发展业务增长注入活力。
(二)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是公司近年来战略布局的新兴产业方向,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明确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0%、2030年达
40%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初步建立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加氢站,
可再生能源制氢达到10-20万吨/年,并支持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充电桩建设纳入新基建战略范围,以车桩比达到1:1作为战略目标。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新能源汽车将长期占据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分为新能源商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自2021年起,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迎来质的飞跃。市场由单纯的政策驱动向政策叠加创新模式驱动转变,车型品系更丰富,换电与充电并进。长期来看,新能源商用车将随着技术和规模发展迎来成本和技术驱动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技术条件的成熟,新能源汽车的落地由商用车向乘用车倾斜。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理性预判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上升至360万辆(2021年为288.32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相关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消费者的行业认同感在不断增强,逐渐增加了对新能源车型、中国品牌,甚至是新势力品牌的信任度。公司的相关产品将迎来持续增长期。
1、车载设备业务
(1)氢燃料电池业务
12/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能源成为不可或缺的物品。全球范围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从资源、环保等角度出发,都十分看重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一些细分领域初步实现了商业化。作为真正意义上"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在发达国家的应用正在提速。
2022年3月23日,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随着氢能产业政策的落地,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及各地也陆续出台氢动力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整体增强,也将有利于公司氢燃料电池业务的增长。
(2)车载电源业务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作为内部能量转换核心部件的车载电源的地位越发凸显,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质量车载电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先进的车载电源能够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和集成化的设计,促进能源密度和转换效率的共同提高,这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的技术加速迭代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我国车载电源市场规模由54.4亿元增长至246.5亿元。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之下,我国车载电源市场规模将不断上涨,预计2025年将达到700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产品所覆盖的氢燃料与车载电源方向,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应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充换电业务
(1)电动汽车充换电市场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重点投资的七大新型领域产业之一,是培育新消费、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低碳绿色环保出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充电桩相关产业在电网智能调度、削峰填谷以及安全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有着极大发展潜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但充电桩增长量却未能相应配套。据统计,截止2022年7月,我国充电桩数量达到392万根,其中公共桩和私人桩数量分别为153万根、239万根,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车桩比约为2.55:1,充电桩依然偏少。中国电力企业联会统计显示,今年的1-5月,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用电量达到102亿度电,同比增长了
34.18%。受政策利好,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同比大增,一季度充电桩平均在建工
程5.79亿,同比上升41.87%,仅一个季度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13/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3.8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1.6%。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换电设备的建设进入爆发期。今年的交通部工作会议也指出“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是提升公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的重要举措。”充电桩是新能车发展的基石,新基建赋能下充电桩战略地位升级,东莞证券预计2021-2025年新增充电桩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44%。充电桩市场规模分别达1241亿元、1347亿元、
1482亿元、2045亿元。未来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研发的液冷充电桩模块,具有行业领
先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也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流量。
(2)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市场
2021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量为3400万辆,搭载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占比超过75%,继续
保持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3.25亿辆,日均骑行需求超7亿次,电动自行车用户日均充电次数近亿次。在中国数亿辆电动自行车的庞大规模前提下,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重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由电动自行车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火灾致死率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自2021年5月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已出台地方性规定,进一步对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室内充电进行了明确限制,并加快设置室外的集中充电设施。根据2019年4月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要求,对20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实行3年—5年过渡期管理。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等多地明确规定,过渡期内未上牌或过渡期满后登记为临时牌照的电动自行车将禁止上路行驶。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行业的需要,公司利用自身电源开发实力及系统集成开发能力,研发了整流电源、充电电源及柜控电源等电源模块,以及4仓、8仓、12仓、14仓、15仓换电柜产品,满足不同的客户和场景的充换电需求。公司坚持电源模块、核心板卡及运营平台自研的核心技术路线,以构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三)新能源业务
公司新能源业务细分为光储业务和工业能源业务,所涉及产品为分布式光伏产品、单晶炉电源、制氢电源。
1、分布式光伏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1-6月国内光伏累计新增装机 30.88GW,同比增长 137.4%,预计 2022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85-100GW,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330GW。
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继续实施整县屋顶
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充分利用油气矿区、工矿场区、工业园区的土地、屋顶资源开发分布式风电、光伏。
14/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规范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光伏新村。
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公司大力投入研发,战略布局光储领域。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铺开30余家办事处,并在海外多个市场具备本地化部署的销售队伍,产品已经较为成熟,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产品需求大幅度增长。
2、工业能源市场
(1)单晶炉电源
单晶炉电源属于工业用大功率开关电源的一个细分需求,主要应用于光伏单晶硅制备领域。
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因海外疫情的影响及光伏产业链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装机需求没有得到
充分释放,在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以及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随着硅料扩产产能的释放及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落,预计 2022 年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同比增长 41.18%,达到 240GW,比之前预测的 220GW,上调
9%左右。随着国内单晶硅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单晶硅片的头部企业隆基股份、中环
股份等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扩产,拉动单晶炉电源需求量上涨。
在光伏单晶行业,公司具有丰富的电力电子产品技术研发经验,可靠的生产制造能力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实力。单晶炉加热电源产品凭借稳定可靠、技术指标领先、高效率、低能耗、性价比高等特点和优势,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增,销量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2)制氢电源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全球角度来看,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全球氢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趋于成熟,燃料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成本持续下降,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区域性氢能供应网络正在形成。
按照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统计,当前我国氢气产能为4000万吨,产量为33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按照车百智库的202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12万亿元,全国加氢站数量达到1.2万座。
15/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
氢经济基本发展成熟,交通运输、工业领域实现氢能普及应用,燃料电池车年产量达3000万辆。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产量预期达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4051万吨,建筑领域用氢585万吨,发电与电网平衡用氢600万吨。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在工业制氢行业,公司依托于自身丰富的电力电子产品技术研发经验,可靠的生产制造能力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实力,致力于成为专业制氢电源产品和供配电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四)智能疏散业务
2019 年 3 月发布的《GB51309-201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是我国首次单
独提出的规范消防行业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标准,该标准详细覆盖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技术要求,并且提出要将传统的分散设置的标志灯和照明灯集中控制,要求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应安装集中控制型应急疏散系统,这一标准的正式实施,对应急疏散系统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法可依,有标可参,智能疏散系统正式跨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智能疏散指示系统突破了传统疏散指示的“就近疏散”原则,改为远离火源为前提的“安全疏散”,大大提高了火灾时消防疏散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自推广应用以来,受到了消防部门和建筑行业的广泛好评。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疏散系统将在具体应用中不断推陈出新,在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建筑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现代建筑消防应急疏散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国标实施后,我国应急疏散市场发展迅速,整个行业规模突破200亿,达到260亿元左右,预计2022年应急疏散照明市场全面超过火灾报警市场。
智能疏散系统作为公司传统主业产品之一,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和公民建设等原有行业市场继续保持国内一线品牌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场、高速公路、商业综合体、医院、体育场馆等主要场景,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不适用
1、完成技术应用平台搭建,打造产品硬核实力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守初心,深研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凭借二十七年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围绕提升客户需求满意度、推进产品创新、技术迭代而努力。公司在相关领域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成功搭建多项业界领先的技术平台:高效 PFC 技术平台、最优化 LLC 技术平台、SLHT 超低谐波控制技术、IMET 智能最大效率
16/172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控制技术等。应用于产品能实现全范围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全负载工况下电能转换效率最优(>98%)、超高功率因数(>99%)和超低谐波(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4 16:48 , Processed in 0.240461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