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Gongzheng Tiany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SGP
中国 . 江苏 . 无锡 Wuxi . Jiangsu . China
总机:86(510)68798988 Tel:86(510)68798988
传真:86(510)68567788 Fax:86(510)68567788
电子信箱:mail@gztycpa.cn E-mail:mail@gztycpa.cn关于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修订稿)
上海证券交易所:
按照贵所《关于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上证科审(再融资)〔2022〕270号)(以下简称“《问询函》”)的要求,我们就《问询函》对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行人”或“世华科技”)审核问询问题中涉及会计师的问
题进行了逐项核查,并按照问询函的要求对所涉及的事项进行了资料补充和问题回复,现就贵所问询函中提出的问题详细回复如下:
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使用的简称与《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中的释义相同。
本问询函回复的字体说明如下:
问询函所列问题黑体对问询函所列问题的回复宋体
对募集说明书的补充披露、修改楷体、加粗
本问询函回复部分表格中单项数据加总数与表格合计数可能存在微小差异,均因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所形成。
8-2-1问题2、关于融资规模和效益测算
根据申报材料:(1)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共拟使用募集资金39000.00万元,其中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拟使用21000.00万元、创新中心项目拟使用
8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万元;(2)本次募投项目对营业收入的
效益测算过程中,已综合考虑相关产品对外销售及上市公司内部自用关联销售的情形。
请发行人说明:
(1)本次募投各项目融资规模的具体构成及测算依据,并结合本次密封胶
项目单位产能投资额与同行业公司类似扩产项目的比较情况,说明本次融资规模的合理性;
(2)本次募投项目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本次募集资金投资构成是否存在董事会审议前已投入的情形;
(3)结合各募投项目中的非资本性支出情况,进一步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中
实际用于补流的金额及占比,是否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0%;
(4)本次募投项目效益测算的具体过程及主要依据。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发行人说明】
一、本次募投各项目融资规模的具体构成及测算依据,并结合本次密封胶项
目单位产能投资额与同行业公司类似扩产项目的比较情况,说明本次融资规模的合理性
(一)本次募投各项目融资规模的具体构成及测算依据
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9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8-2-2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1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30000.0021000.00
2创新中心项目32000.008000.00
3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10000.00
合计72000.0039000.00
1、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30000.00万元,具体投资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拟使用募集序号名称金额投资比例资金金额
1工程费用20401.8168.01%20300.00
1.1建筑工程费8455.8028.19%8400.00
1.2设备购置费11946.0139.82%11900.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313.1414.38%700.00
3预备费用494.301.65%
4铺底流动资金4790.7515.97%
5项目总投资(1+2+3+4)30000.00100.00%
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土地购置费不涉及使用募集资金情况。
本项目测算依据、测算过程如下:
(1)建筑工程费本项目拟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新购置土地
建设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6.00平方米,建筑单价约3000.00元/平方米,并配套相应的公辅工程,建筑工程费8455.80万元。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工程量单位造价(元/平费用合计(万序号名称(平方米)方米)元)一主体建筑
1综合楼3162.003000.00948.60
2甲、丙类车间10225.003000.003067.50
3公用工程车间1706.003000.00511.80
4甲类仓库1360.003000.00408.00
5丙类仓库4516.003000.001354.80
6其他辅助设施1757.003000.00527.108-2-3工程量单位造价(元/平费用合计(万序号名称(平方米)方米)元)二公辅工程
1机电1288.00
2室外道路200.00
3绿化50.00
4室外管线100.00
合计22726.008455.80
上述建筑工程费定价依据主要参照当地建筑标准、公司历史建造经验、造价
公司前期提供的估算等综合测算得到,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建筑工程单位基建造建筑面积上市公司融资融资募投项目实施地点费用(万价(元/平方(平方米)元)米)大型高端装备用广大特材2022江苏省张
核心精密零部件163795.4950822.003102.77年可转债家港市
项目(一期)
富淼科技2022950套/年分离膜江苏省张
13540.004418.003262.92年可转债设备制造项目家港市江苏省张
本项目22726.008455.803000.00家港市
由上表可见,公司根据当地建筑标准和指标对单位基建造价进行测算,与同地区公司相比价格较为接近,具备谨慎性、合理性和公允性。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设备购置费估算是基于本项目未来生产规模、生产能力配备设备需求,设备购置包括生产设备、实验设备,以及相应配套的办公、辅助设备及软件系统,合计为11946.01万元。
软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的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序号名称数量(套)单价(万元/套)总价(万元)一甲类车间设备
1 3m3密封胶产线 1 209.62 209.62
2 7m3密封胶产线 5 240.91 1204.54
3 50L,A、B 双组分产线 2 117.15 234.30
4 500L,A、B 双组分产线 1 417.58 417.58
8-2-45自动包装机1202.50202.50
6称重仪表1245.00245.00
7其他甲类车间设备--141.24
二罐区设备
1一类罐247.0094.00
2二类罐835.80286.40
3三类罐142.6336.82
4混合气体及活性炭装置--32.80
三丙类车间设备
1 500L,A、B 双组分产线 4 346.79 1387.16
2 50L,A、B 双组分产线 4 94.52 378.09
3 15L,单组分产线 2 25.23 50.46
4单组分灌装机2022.80456.00
5双组份灌装机2427.00648.00
6离心脱泡机2011.03220.50
7其他丙类车间设备--125.53
四检测设备
1流变仪247.0094.00
2分光光度计118.0018.00
3气相色谱仪141.0041.00
4滴定仪212.525.00
5恒温恒湿箱122.0022.00
6 DSC 1 37.80 37.80
7 LFA 导热仪 1 120.00 120.00
8热流法导热仪136.0036.00
9 FTIR 1 45.00 45.00
10其他检测类设备--79.74
五软件系统
1分散控制系统1200.00200.00
2制造执行系统1150.00150.00
3办公软件--122.20
4其他软件--61.00
六其他公用工程设备911.05
七办公设备112.70
8-2-5八工艺安装3500.00
合计11946.01
上述软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系根据公司对相应设备的询价进行测算,具备合理性和公允性。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购置费用、可研报告、预算造价、勘
察等其他规费,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基于市场现有的相关报价,参照建设项目其他费用有关标准计取。综合预估,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计为4313.14万元,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序号名称合计费用(万元)
1土地购置费3470.64
2可研报告、立项、稳定性评估、水土保持36.00
3预算造价服务(土建+工艺)100.00
4勘察设计费228.5
5专项评价费(环评、安评)96.00
6项目建设管理费100.00
7建设工程监理费(土建+化工)80.00
8其他规费202.00
合计4313.1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土地购置费不涉及使用募集资金情况,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投入,可研报告、预算造价服务(土建+工艺)、勘察设计费、专项评价费(环评、安评)等其他费用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投入。
(4)预备费
预备费是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即建筑工程费、软硬件设备购置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两者之和乘以基本预备费的费率计算。本项目预备费按照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数约2.00%测算,总计为494.30万元,占该项目投资总额1.65%。
(5)铺底流动资金
8-2-6为维持本项目的正常生产经营,本项目需要一定的配套流动资金投入。项目
流动资金的数额,不仅与公司经营年度所需的外购原辅材料总额、燃料动力费用、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余额有关,还和这些项目的周转率有关。参照历史财务资料,计算得出各分项的周转率,然后计算得出各分项所需的流动资金。将各分项加总,即得出流动资金需求数额。结合项目所在行业实际情况,本项目所需的铺底流动资金为4790.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金额比例为15.97%。
2、创新中心项目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32000.00万元,具体投资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拟使用募集序号名称金额投资比例资金金额
1工程费用21988.7468.71%8000.00
1.1建筑工程费13338.9941.68%2600.00
1.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8649.7427.03%5400.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97.4623.43%-
3研发费用2513.807.86%-
4项目总投资32000.00100.00%8000.00
本项目测算依据、测算过程如下:
(1)建筑工程费
本项目拟在上海市闵行区购置土地新建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38111.41平方米,建筑单价约3500.00元/平方米,建筑工程费13338.99万元,上述建筑工程费定价依据主要参照当地建筑标准、公司历史建造经验、造价公司前期提供
的估算等综合测算得到,具备合理性和公允性。
建设单位造价
序号 建筑物名称 面积(m2) 总计(万元)(元/m2)科研实验楼及科
126164.133500.009157.44
研办公楼
2员工中心2110.323500.00738.61
3地下车库9836.963500.003442.94
合计38111.4113338.99
8-2-7(2)软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本项目拟支出软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为8649.74万元,根据研发平台需要,购置分析测试设备、研发设备、配套的办公及研发管理软件,实现复合材料、胶粘剂和密封剂、生物基材料等研发平台以及分析测试应用平台的搭建,软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系根据公司对相应设备的询价以及公司历史采购价格及市场价格测算。
软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的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数量单价合计序号名称
(套)(万元/套)(万元)一研发分析测试设备
1高性能样品制作配套设施1634.86792.42
2功能涂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189.07163.22
3精密机械力学分析仪器1245.42545.00
4精密万能拉力测试设备1152.55578.00
5信赖性老化测试设备3343.181425.00
6 LFA(激光闪射法导热仪)喷金设备 1 25.00 25.00
7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 1 45.00 45.00
8 LFA(激光闪射法导热仪) 1 80.00 80.00
9真密度测试仪125.0025.00
10 GPC(凝胶渗透色谱仪) 1 45.00 45.00
11分光亮度计125.0025.00
12折光指数测试仪120.0020.00
13折叠测试仪140.0040.00
14网络分析仪152.0052.00
15阻抗分析仪138.0038.00
16介电常数测试仪(可变温、可控频)150.0050.00
17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1 200.00 200.00
18 Py-GC-MS(热裂解仪与气相色谱质谱仪) 1 124.00 124.00
19显微红外光谱仪1100.00100.00
20 IP 防水防尘等级测试仪 1 35.00 35.00
21高效液相色谱仪160.0060.00
22荧光光谱仪140.0040.00
8-2-8数量单价合计
序号名称
(套)(万元/套)(万元)
23超纯水制取设备120.0020.00
24二楼实验室恒温恒湿系统120.0020.00
25实验仪器配套装备820.00160.00
26 ICP(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 1 115.00 115.00
27推力机155.0055.00
28热流法导热测试仪160.0060.00
29通风橱750.00350.00
30实验室恒温恒湿系统740.00280.00
31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160.0060.00
32静水压测试仪119.0019.00
33孔径测试仪130.0030.00
34分光测色计112.5012.50
35雾度计213.5027.00
36比表面测试仪150.0050.00
37声学材料分析系统1160.00160.00
38衍射仪160.0060.00
39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145.0045.00
40 GPC(凝胶渗透色谱仪) 1 45.00 45.00
41核磁共振波谱仪1120.00120.00
42羌値测试仪150.0050.00
43水接触角测量仪127.0027.00
44其他19-42.4
二办公设备
1办公椅、会议桌椅等办公设备--501.2
2智慧创新中心管理平台1350.00350.00
三软件
1业务应用系统软件789.29625.00
2平台管理软件2100.00200.00
3分析工具软件126.2575.00
4数据库管理软件229.0058.00
5办公软件4620.35160.00
6网络及安装设备210.0020.00
8-2-9数量单价合计
序号名称
(套)(万元/套)(万元)
7服务器操作系统106.5065.00
8音视频会议系统平台180.0080.00
9服务器及数据存储设备1200.00200.00
合计12648649.74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购置费用、项目前期咨询服务费、勘
察费、设计费等其他规费,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基于市场现有的相关报价,参照建设项目其他费用有关标准计取。
综合预估,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计为7497.46万元。
序号名称费用合计(万元)
1土地购置费6888.38
2项目前期咨询服务费25.00
3预算造价服务30.00
4勘察费设计费177.58
5专项评价(交通评价)63.50
6项目建设管理费100.00
7建设工程监理费80.00
8其他规费133.00
合计7497.46
(4)研发费用本项目研发费用为2513.80万元,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建设期第三年引进部分)、材料费(原材、耗材)、测试费(委外测试等)、咨询服务费(专利等),其中人员工资是根据建设期第三年拟招募人数乘以估算的研发人员的年均工资得到,材料费、测试费、咨询服务费是根据具体研发项目的研发计划预估费用,参照公司历史年研发项目投入情况估算,研发费用估算具备合理性,具体见下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金额
1人员工资2060.00
2材料费205.2
8-2-103测试费79.6
4咨询服务费169
合计2513.80
3、补充流动资金
在市场和国家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新材料市场发展迅速,公司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至2021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4098.90万元、32895.60万元和42540.49万元,复合增长率为32.86%。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公司需要在经营过程中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充足的流动资金是公司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销售百分比法,预计未来三年(2022-2024年)公司新增流动资金缺口为16894.49万元,具体测算依据及测算过程如下:
公司2021年末营运资金占用情况表如下:
单位:万元项目2021年度
营业收入42540.49
流动资产40998.27
流动负债9081.41
经营性资产21607.70
应收账款16976.90
预付款项236.18
其他应收款43.45
存货4351.17
经营性负债9050.02
应付账款5858.80
预收款项0.49
合同负债5.07
应付职工薪酬1279.87
应交税费1893.80
其他应付款12.00
营运资金=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12557.67
营运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9.52%
8-2-11假设公司未来三年营运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2021年保持一致,营业收
入增长率与2019年至2021年度复合增长率32.86%相同,则公司未来营运资金缺口测算如下:
单位:万元
预测金额-收入增长率32.86%项目2021年度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
营业收入42540.4956520.3875094.4399772.39
营运资金12557.6716684.4522167.3929452.16
未来营运资金缺口16894.49
注:上表中的测算数据不构成对公司未来业绩的盈利预测。
由上表可知,未来三年公司因业务规模增长补充流动资金需求为16894.49万元。公司本次募投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万元,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有利于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本次密封胶项目单位产能投资额与同行业公司类似扩产项目的
比较情况,说明本次融资规模的合理性本次募投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额与近期同行业公司胶粘剂类产品募投项目
的对比如下:
序同行业公每吨总投资每吨设备投资项目名称
号司名称额(万元)额(万元)项目中除了封装胶外还包含封高端电子专用材料生产项目(包含装材料和导热材料,其产能单
9000吨封装材料、350.00万平方米集
1德邦科技位不一致,并且公开资料中未
成电路封装材料、2000.00卷导热材
披露各产品单独投资额,因此料)无法计算单位产能投资额
广州回天通信电子新材料扩建项目1.270.54
2回天新材
年产5.1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项目0.690.22
3硅宝科技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0.560.44
4可比公司平均值0.840.40
5发行人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0.730.29
由上表对比可知,本次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额与同行业公司胶粘剂类募投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额处于相近水平,具备合理性。
8-2-12综上所述,本次募投项目相关建筑工程及装修、设备投入、研发费用、预备
费用等各类投资金额的测算谨慎、合理;本次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的单位产能投
资额与同行业公司胶粘剂类募投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额处于相近水平,具备合理性。
二、本次募投项目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本次募集资金投资构成是否存在董事会审议前已投入的情形
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创新中心项目”已取得了项目建设所需的不动产权证,完成了项目相关主管部门的备案、环评审批工作。其中,“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已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创新中心项目”正在施工前准备阶段。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本次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公司董事会审议发行方案前的投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审议拟使用募序累计已投后拟使用募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前以自有资集资金金号入金额集资金部分金投入金额额投入金额
1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30000.003773.983509.8421000.00264.14
2创新中心项目32000.006917.006904.508000.0012.50
3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10000.00-
合计72000.0010690.9810414.3439000.00276.64
由上表可见,本次发行董事会审议前,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创新中心项目已投入土地出让金及部分前期设计费用,均为公司自有资金投入,不属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构成部分情况,本次募集资金投资构成不存在董事会审议前已投入的情形。
三、结合各募投项目中的非资本性支出情况,进一步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中实
际用于补流的金额及占比,是否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0%本次各募投项目投资构成及非资本性支出情况如下:
(一)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
8-2-13本募投项目总投资额30000.0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拟使用募集资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占比支出性质金投资金额
1工程建设费用20401.8168.01%20300.00资本性支出
1.1建筑工程费8455.8028.19%8400.00资本性支出
1.2设备购置费11946.0139.82%11900.00资本性支出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313.1414.38%700.00资本性支出
3预备费用494.301.65%-非资本性支出
4铺底流动资金4790.7515.97%-非资本性支出
合计30000.00100.00%21000.00-
如上表所示,各项投资构成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入均属于资本性支出,共计24714.95万元,拟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入
21000.00万元,因此本项目涉及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资本性支出部分,其余部
分将由公司自有资金解决。基本预备费及铺底流动资金为非资本性支出,合计
5285.05万元,未安排募集资金投入,全部由公司自有资金解决。
(二)创新中心项目
本募投项目总投资额32000.00万元,具体投资安排如下:
单位:万元拟使用本次募序号项目名称投资金额投资比例支出性质集资金金额
1工程费用21988.7468.71%8000.00资本性支出
1.1建筑工程费13338.9941.68%2600.00资本性支出
1.2设备购置安装费8649.7427.03%5400.00资本性支出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97.4623.43%-资本性支出
3研发费用2513.807.86%-非资本性支出
合计32000.00100.00%8000.00-
由上表可见,各项投资构成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入属于资本性支出,共计29486.20万元,拟以本次募集资金投入8000.00万元,因此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资本性支出部分,差额部分将由公司自有资金及前次变更后募集资金部分解决。研发费用部分为非资本性支出,合计
2513.80万元,未安排募集资金投入,全部由公司自有资金解决。
8-2-14综上,本次募投项目“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创新中心项目”拟使用募
集资金投入的投资构成部分均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存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非资本性支出的情况。本次募投实质上用于补流的规模为10000.00万元,占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25.64%,未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0%,补流的认定以及补流比例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本次募投项目效益测算的具体过程及主要依据
本次募投项目中,“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涉及效益测算,“创新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不涉及效益测算。
“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总投资为30000.00万元,建设期预计为3年,项目建设完成后,将稳步实现投产,建设期第3年预计达产10%,第4年预计达产
30%,第5年预计达产50%,第6年预计达产70%,第7年预计达产80%,第8年预计实现完全达产。在结合公司历史经营统计资料、目前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经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发展趋势来预测本次募投项目的未来收入、成本、间接费用等各项指标,在计算期内测算情况如下表所示:
8-2-15单位:万元
项目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第12年
一、营业收入9209.3127627.9246046.5364465.1473674.4492093.0692093.0692093.0692093.0692093.06
减:主营业务成本7443.1019966.4231560.9242713.3248293.1859454.3059454.3059454.3059454.3059454.30
二、毛利1766.207661.4914485.6121751.8125381.2732638.7532638.7532638.7532638.7532638.75
税金及附加0.000.00172.84334.40382.17477.69477.69477.69477.69477.69
管理费用680.331673.252346.872840.493087.303503.083483.783483.783483.783483.78
研发费用276.28828.841381.401933.952210.232762.792762.792762.792762.792762.79
销售费用448.411348.242247.073145.903595.314494.144494.144494.144494.144494.14
三、利润总额361.183811.178337.4413497.0716106.2621401.0521420.3521420.3521420.3521420.35
减:所得税90.30952.792084.363374.274026.565350.265355.095355.095355.095355.09
四、净利润270.892858.376253.0810122.8112079.6916050.7816065.2616065.2616065.2616065.26
六、毛利率19.18%27.73%31.46%33.74%34.45%35.44%35.44%35.44%35.44%35.44%
七、净利润率2.94%10.35%13.58%15.70%16.40%17.43%17.44%17.44%17.44%17.44%
项目达产年可新增营业收入92093.06万元,净利润为16065.26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25.06%,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3年)
6.97年。
8-2-16效益测算过程如下:
1、营业收入
项目建成后,项目达产及稳定年的销售收入92093.06万元,项目收入明细表构成如下:
销售单价实际产能设计产能销售收入序号产品名称(万元/(吨)(吨)(万元)
吨)
1电子产品用丙烯酸密封胶12768159601.9725209.60
2光学丙烯酸密封胶8192102401.6813762.56
3动力电池密封胶203225402.635340.10
4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9160114504.5942052.80
5汽车电子密封胶80810107.095728.00
合计3296041200-92093.06
注:其中设计产能为公司设备产能,即为公司设备同一产品在年 8400h 的工作时间中满负荷运行时的产能。由于项目未来产品规格型号非常多,且具有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同一反应釜可以用于生产不同规格型号产品,每次在切换产品时,需对反应釜进行清洗使用,同时设备需要检修保养,上述活动均会占用生产时间,基于谨慎考虑,实际产能将按照设计产能的80%计算。
本募投项目的动力电池密封胶、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汽车电子密封胶、电
子产品用丙烯酸密封胶、光学丙烯酸密封胶产品因成分、性能、生产工艺差异,销售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且由于高效密封胶丰富的应用场景及功能,存在众多的细分产品类别,各类产品单价参照公开信息可搜索的市场同类相近产品价格,同时考虑了未来产品的降价因素,综合预测产品未来销售价格。具体情况如下:
(1)电子产品用丙烯酸密封胶、光学丙烯酸密封胶类产品
本次募投项目中电子产品用丙烯酸、光学丙烯酸密封胶类产品主要为发行人
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可作为功能涂层应用于公司当前复合功能性材料中。发行人参考目前上游供应商的市场报价情况及自身产品情况进行定价,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吨产品名称参考来源市场价格测算单价
电子产品用丙昆山石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8
1.97
烯酸密封胶安佐化学有限公司2.12
昆山石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881.68
8-2-17光学丙烯酸密
安佐化学有限公司1.95封胶
如上表可见,本项目产品定价基于谨慎的角度,综合考虑了目标产品的产品性能、运营成本、市场竞争等情况,预测电子产品用丙烯酸密封胶、光学丙烯酸密封胶未来销售价格为1.97万元/吨和1.68万元/吨,具有谨慎性与合理性。
(2)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类产品本项目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三电系统的结构固定以及
导热结构粘接等,目标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估算产品单价与同行业公司德邦科技、回天新材实际产品单价对比如下表所示:
参考来源对标产品市场价格/测算单价新能源应用材料类产品(含双组份聚德邦科技4.269-4.714万元/吨氨酯结构胶)
回天新材双组份聚氨酯胶类产品5.00万元/吨
本项目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类产品测算单价4.59万元/吨注:德邦科技产品单价数据来源于其公开披露招股说明书中“新能源应用材料-动力电池系列产品”2019年至2021年度产品价格,回天新材产品单价来源于公开信息搜索。
发行人通过对比市场上同类产品公开数据,并考虑目前市场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并结合项目目标产品最终确定本次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产品的单价,产品定价具有谨慎性与合理性。
(3)汽车电子密封胶类产品
本项目中汽车电子密封胶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领域,主要成分为聚氨酯、有机硅、环氧等体系,估算产品单价与同行业公司回天新材、广东恒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单价对比如下表所示:
参考来源对标产品市场价格/测算单价
回天新材聚氨酯胶类产品5.00万元/吨
广东恒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机硅密封胶类产品11.00万元/吨
本项目汽车电子密封胶类产品测算单价7.09万元/吨
注:同行业公司产品单价数据来源于公开市场报价信息搜索。
8-2-18发行人通过对比市场上同行业公司同类产品公开数据,并考虑目前市场发展
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并结合项目目标产品最终确定本次汽车电子密封胶产品的单价,产品定价具有谨慎性与合理性。
(4)动力电池密封胶类产品
公司动力电池密封胶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包的灌封及密封材料等,以双组分有机硅体系为主。估算产品单价与同行业公司回天新材、东莞市弘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单价对比如下表所示:
参考来源对标产品市场价格/测算单价
回天新材有机硅类产品2.19万元/吨
东莞市弘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机硅灌封胶类产品4.5万元/吨
本项目动力电池密封胶类产品测算单价2.63万元/吨
注:回天新材产品单价数据来源于其公开披露的年度报告中“有机硅胶”产品平均售价,东莞市弘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单价来源于公开市场报价信息搜索。
发行人通过对比市场上同行业公司同类产品公开数据,并考虑目前市场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并结合项目目标产品、技术性能、市场竞争情况等情况,最终确定本次动力电池密封胶类产品的单价,产品定价具有谨慎性与合理性。
2、生产成本
本项目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人工成本、折旧及摊销费用等。其中项目计算期内相关业务及各类别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外购原辅材料费用及燃料动力费用根据相关业务需求程度参照供应商报价及市场平均价格进行测算。
人员工资依据项目劳动定员,按照公司各类员工的历史工资水平计算;折旧费用由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原值按照公司财务制度,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按20年计算,设备折旧年限按10年计算,残值率皆为5%。
3、毛利率对比情况
8-2-19募投项目涉及高效密封胶产品与募投项目主要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如
下:
毛利率公司名称代码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情况
2021年2020年2019年
从事胶粘剂和新材料研发、生产,产品覆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维
回天新材30004122.46%30.14%31.96%
修业务领域、电子电器业务领域、光伏新能源领域
高端电子封装材料,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封装材料、智能终端
德邦科技68803534.52%34.96%39.81%
封装材料、新能源应用材料、高端装备应用材料公司是集有机硅室温胶和制胶专
硅宝科技300019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21.80%31.84%32.40%的企业。
高效密封胶,包括动力电池密封胶、电动汽车结构密封胶、汽车电
本项目35.44%
子密封胶、电子产品用丙烯酸密
封胶、光学丙烯酸密封胶
注:上述公司毛利率数据来源于各可比公司招股书或年度报告。
胶粘剂类产品具有多种化学体系、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差异化的功能特性等特征,各上市公司按各自产品化学体系、应用场景、功能特性等分类方式进行划分,根据公司对本项目产品单价、产品成本的测算,本项目综合毛利率为35.44%,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整体水平相比处于合理区间,具备合理性。
4、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人员薪酬、折旧与摊销以及其他管理费用。其中,折旧与摊销为项目新增与管理活动相关的折旧,人员薪酬包括项目新增管理人员薪酬,其他管理费用参考公司2019年-2021年的历史数据扣除人员薪酬、折旧摊销费用、股
份支付费用占年销售收入比例2.68%测算。
销售费用按照2019-2021年度的历史数据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按预测年销售收入的4.88%测算,研发费用按预测年销售收入的3%测算。
5、税金及附加
8-2-20根据《财政部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项目应该
缴纳增值税,增值税税率13%。本项目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项目附加税的计税依据是产品的增值税,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税税率3%、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税率2%。
6、所得税费用
本项目按照25%的所得税税率测算。
【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查阅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发行方案,复核募投
项目投资数额的测算依据、过程及结果,核查募投项目的建筑面积、设备购置数量等的确定依据,访谈公司研发及采购相关人员,核查募投项目中费用支出金额合理性;
2、查阅募投项目所处同行业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了解同行业公司类似扩产
项目的情况,并与发行人单位产能投资额进行对比;
3、查阅公司财务成本费用凭证,核查募投项目相关投入金额情况,确认是
否存在董事会审议前已投入的情形;
4、根据发行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情况及资产负债结构,测算发行人未
来营运资金缺口情况;
5、复核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的效益测算过程、测算依据、测算结果,检索
公开文件,对比分析同行业公司同类项目的效益测算情况。
(二)核查意见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1、本次募投各项目相关建筑工程及装修、设备投入、研发费用、预备费用
等各类投资金额的测算谨慎、合理;本次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额
8-2-21与同行业公司胶粘剂类募投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额处于相近水平,本次融资规模
具备合理性;
2、本次募投项目中的“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已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
“创新中心项目”正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本次募集资金投资构成不存在董事会审议前已投入的情形;
3、本次募投项目“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创新中心项目”拟使用募集
资金投入的投资构成部分均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存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非资本性支出的情况;本次募投实质上用于补流的规模为10000.00万元,占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25.64%,未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0%,补流的认定以及补流比例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本次募投项目效益测算的过程和依据具有合理性,效益测算审慎。
问题3、关于研发中心项目和创新中心项目
根据申报材料:(1)发行人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后承诺投
资金额12365.20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投资金额1748.01万元;
(2)2021年10月公司召开董事会,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3月;2022年8月公司召开董事会,将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将由12365.20万元调整为6865.20万元,用于新增“创新中心项目”的投资;(3)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亦为2022年8月新增募投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 32000.00 万元,拟使用 IPO 募集资金 5500.00 万元,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8000.00万元。
请发行人说明:
(1)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并延期的原因,在前次募投延期且本募新建创新中心的情况下,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相关资金是否能够按计划投入;
(2)结合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的主要功能变化情况,说明前募项目融资规模调整的原因及依据;
8-2-22(3)前募变更前后募集资金投向的具体构成及实际投入情况,前次募投变
更前后非资本性支出的具体金额及占前次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
(4)结合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与前次募投研发中心项目在研发产品及用
途、人员配置、实施地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等差异情况,以及现有研发支出情况,说明在前次项目建设延期的情况下,发行人本次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的主要考虑和融资的必要性,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5)本次创新中心项目环评批复的取得进展,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发行人说明】
一、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并延期的原因,
在前次募投延期且本募新建创新中心的情况下,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相关资金是否能够按计划投入
(一)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使用比例较低并延期原因
发行人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强化设计研发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建设内容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人员招募培训等,建设地点主要为公司所处的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光路168号的自有场地。原计划建设期1.5年,于2021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研发中心建设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原因
(1)因新冠疫情影响,投资进度减缓一方面,受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及疫情管控政策影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出现了部分装修改造工程放缓、进口设备及安装调试人员进场受限的情况,客观上导致了项目投入进度减缓。另一方面,项目主要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原有生产基地的研发办公楼中,公司为避免疫情风险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出于谨慎性的原因采用更严格的管控措施管理研发中心
8-2-23办公楼的装修改造、设备投入过程,以减少外部人员流动对公司生产可能造成的
不利影响,造成了投资进度减缓。
(2)因公司所在区位原因,高端国际人才团队的引进及研发设备投入有所放缓
公司所处功能性材料行业高端人才因行业内龙头企业布局等原因,更集中向上海、北京等国际化都市聚集,而国内外院校高学历人才就业市场也以上述城市为主。公司所在地区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受到公司所处区位等因素影响,客观上导致了高端国际人才团队、高学历研发人员的引进进度不及预期。基于上述情况,公司也采取了包括新增上海世晨作为项目实施地点、租赁了位于上海市紫竹高新区的实验室等相应措施,以加快项目投入进度。
(3)公司上市初期研发投入整体规划谨慎,部分项目投资以自有资金投入
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及内部研发投入管控布局,综合考虑研发中心装修改造、设备投入较慢的情况,公司在上市前期以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共同进行研发中心相关研发项目的投入,部分研发中心投资范围内项目以自有资金投入,导致了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较为缓慢。
具体而言,根据公司战略布局,公司上市后研发投入集中于复合功能性材料升级、光电显示类材料开发、电子结构胶的探索研究等多个领域,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1621.63万元、1919.58万元、3048.80万元及2429.77万元。
而在上市初期,公司出于对募集资金管理谨慎性、研发项目归集便捷性、对投资者负责等角度,“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研发方向涉及原有项目在功能性上、应用场景上衍生的部分新研发项目,优先以自有资金投入,如“高压敏粘接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带用高分子合成及配方开发”项目、“柔性慢回弹泡棉的开发”项目等。而光电显示材料研究、电子结构胶的探索研究等,优先以募集资金进行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光电显示模组材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558.40万元、
2445.57万元、1433.16万元和1437.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
8-2-24为10.63%、7.44%、3.37%和4.06%,因新产品市场开拓较慢、受疫情影响客户需
求下降等因素,2019年度至2021年度销售收入及占比均有所下降,不及公司前期对于光电显示类材料收入快速增长的趋势预期。因此,考虑到公司光电显示类材料业务发展及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的实际情况,公司研发投入更为谨慎,导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度较慢。根据上述情况,公司已积极调整内部研发投入资金管理方案,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标研发领域内的项目均按计划以募集资金投入,高效使用募集资金,预计在2023年内完成项目投资。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原因
(1)新冠疫情及区位因素影响,导致项目投资建设进度缓慢
新冠疫情及管控措施导致建设效率缓慢及发行人所处地理区位影响,客观上造成了发行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度缓慢的情况,具体情况详见本题“1、研发中心建设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原因”。
(2)2021年10月,公司新增上海世晨作为实施主体并租赁实验室,在该
时点考虑疫情影响、新场地装修投入等客观情况进行了项目延期
在上述新冠疫情及发行人区位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新增全资子公司上海世晨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在上海紫竹高新区租赁场地建立研发实验室以满足高端国际人才的引进需求。上海紫竹实验室作为苏州研发中心的功能延伸,主要从事复合功能性材料、生物基材料、高效密封胶产品的部分探索性配方试验研究。
因此,2021年10月,公司通过综合评估分析当时时点新冠疫情、人员流动限制的客观因素,考虑上海研发场地装修、研发团队建设等情况,基于审慎、科学的投资原则,将研发中心募投项目资金及配合使用的自有资金投资完毕、项目预计达到完全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调整至2025年3月。
(3)公司积极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部分变更用于“创新中心项目”,剩余资金预计可于2023年内完成投资
8-2-252022年8月,基于公司现有研发场地限制、经营发展战略、提升研发创新
能力需求等客观因素,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公司部分变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5500.00万元,用于“创新中心项目”的投资,剩余资金仍持续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同时,公司积极加快“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进度,调整内部研发投入资金管理方案,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标研发领域内的项目按计划以募集资金优先投入。同时随着上海紫竹实验室的投入,人员招聘工作也有序开展中。整体来看,根据公司调整后的研发投入资金管理方案及新冠疫情“乙类乙管”的背景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部分变更后剩余投资预计可在2023年12月底前投资完毕。
(二)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研发建设并按计划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相关资金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并新增主体后,公司持续进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投入,在苏州、上海两地进行设备投入、人员招募工作,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在苏州、上海两地实施。其中,苏州研发场所仍为公司主要研发基地,公司在上海紫竹高新区租赁实验室主要从事复合功能性材料、生物基材料、高效密封胶产品的部分探索性配方试验研究。
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除部分设备购置费用和装修费用变更至创新中心投入外,其余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工资、预备费用将根据研发需求持续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
二、结合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的主要功能变化情况,说明前募项目融资规模调整的原因及依据
(一)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投资规模调整基本情况2022年9月,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资总额的议案》,部分变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调整项目投资总额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变更后,原“研发中心
8-2-26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将由12365.20万元调整为6865.20万元,部分变更募集资金5500.00万元,用于新增“创新中心项目”的投资。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变更前变更后拟使用募集拟使用募集项目名称投资总额项目名称投资总额资金金额资金金额研发中心建设研发中心建设
12365.2012365.206865.206865.20
项目项目
---创新中心项目32000.005500.00
(二)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主要功能及定位未发生重大变化,少量研发方向及项目有所变更。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发行人主要围绕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产品开发、工艺升
级而建设的研发中心,可以满足客户对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定制化功能需求。研发方向包括特殊涂层材料开发、复合功能材料开发、压敏胶基础合成及应用、光电
显示材料研究、生产工艺优化等,以及部分电子结构胶的探索研究、新型软磁材料的探索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主要功能及定位未发生重大变化,均为公司复合功能性材料产品开发、工艺升级、定制化开发的中心,少量研发方向及项目有所变更。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主要研发方向及变更具体情况如下:
研发研发方向研发项目及目标开发的产品变化情况领域
特殊涂层防水疏油透气材料的研发、阻燃涂层无变化材料开发材料的研发高性能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导电填料的
开发、耐高温高湿无鬼影有机硅保护复合
复合功能膜、低温反应热熔粘接材料、石墨烯石墨烯高导热材料的研发变功能
材料开发高导热材料、高冲击吸收缓冲材料、更至创新中心执行材料
超薄导电复合材料、水气阻隔耐候材
料、柔性慢回弹泡棉的开发
压敏胶基溶剂型橡胶压敏胶带的开发、高压敏无变化础合成及粘接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带用高分
8-2-27研发
研发方向研发项目及目标开发的产品变化情况领域
应用子合成及配方开发、生物基质环保类
材料开发、环保型UV固化粘接材料、
环保型有机硅胶粘接材料、单组份高
内聚的UV减粘胶水开发
光学级硬化涂层复合材料、光学级高光电显示光学级高稳定复合薄膜材料
透光胶黏材料、光学级高稳定复合薄材料研究变更至创新中心执行膜材料
生产工艺逗号刮刀工艺优化、微凹工艺优化、无变化
优化挤出工艺优化、凹版工艺优化电子结构胶的探索电子结构胶的探索性开发无变化研究新型软磁材料研发方向变
新型软磁材料的探铁氧体、吸波材料、非晶纳米晶的探更,暂不进行进一步探索性索研究索性开发研发。
由上表可见,本次变更前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部分研发方向或研发项目发生变更,其中新型软磁材料的探索研究(铁氧体、吸波材料、非晶纳米晶材料开发)研发内容有所调整,暂不进一步探索研发;石墨烯高导热材料、光学级高稳定复合薄膜材料因实验场地及设备限制等因素,变更至创新中心项目中实施;除此之外,其余研发方向及功能定位未发生变更。
(三)前募项目投资规模调整的原因
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强化设计研发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受公司地理区位因素影响,高端国际人才团队的引进进度较为缓慢,同时,由于原有场地面积及装修改造难度的限制,已无法满足公司对先进研发设备的购置投入需求。
因此,发行人基于公司现有研发场地限制、经营发展战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需求等客观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购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紫竹高新区 MHPO-1003 单元 30-01 地块,以实施“创新中心项目”。公司调减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金额,保留原项目仍需投入的资金后,将部分变更的募集资金投入“创新中心项目”,用于设备购置安装及建筑工程。
8-2-28整体来看,公司调减并部分变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基于现有研发场地
限制、区位限制等客观因素,综合考虑经营发展战略需求、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做出的决定,具备合理性。
(四)前募项目投资规模变更明细及依据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投资数额安排明细的差异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变更前变更后序号类别名称占投资总投资金占投资总调整金额投资金额额比例额额比例
1工程费用8166.7066.05%2856.7041.61%-5310.00
1.1建筑工程费用854.506.91%544.507.93%-310.00
1.2设备购置安装费用7312.2059.14%2312.2033.68%-5000.00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10.901.71%20.900.30%-190.00
3预备费601.804.87%601.808.77%-
4研发人员工资3385.8027.38%3385.8049.32%-
合计12365.20100.00%6865.20100.00%-5500.00
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变更合计550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500.00万元,主要原因系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装修、改建过程中基于实际建设及预算情况调减金额;设备购置安装费用调减
5000.00万元,主要原因包括:(1)因前募项目所在地区位及场地限制,大规模
扩大实验室的投入受限,部分研发、测试、分析设备拟变更至“创新中心项目”中继续购置投入,本部分金额约2600万元;(2)因公司部分研发项目方向、投入规模调整,新型软磁材料研发方向所需的设备投入调减金额约1000万元;(3)部分设备因供应商、型号及市场价格变化,购置金额有所调减,金额约1400万元。
综上所述,发行人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的主要功能及定位未发生重大变化,部分研发方向或研发项目发生变更。前募项目投资规模调整原因主要为综合考虑公司现有研发场地限制、经营发展战略、研发方向等因素,将部分投资金额进行了调整并继续投入创新中心项目中,符合公司发展方向及研发创新属性,具备合理性。
8-2-29三、前募变更前后募集资金投向的具体构成及实际投入情况,前次募投变更
前后非资本性支出的具体金额及占前次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
(一)变更募集资金金额部分全部为资本性支出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及募集资金使用金额由12365.20万元调整
为6865.20万元,部分变更募集资金5500.00万元,用于新增“创新中心项目”的投资。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募集资金投向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变更前变更后序号类别名称占投资总投资金占投资总调整金额投资金额额比例额额比例
1工程费用8166.7066.05%2856.7041.61%-5310.00
1.1建筑工程费用854.56.91%544.57.93%-310.00
1.2设备购置安装费用7312.2059.14%2312.2033.68%-5000.00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10.91.71%20.90.30%-190.00
3预备费601.84.87%601.88.77%-
4研发人员工资3385.8027.38%3385.8049.32%-
合计12365.20100.00%6865.20100.00%-5500.00
“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额32000.00万元,其中前募变更后投入5500.00万元,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拟使用本次使用前次募序号费用名称金额投资比例募集资金金投项目变更额后金额
1工程费用21988.7468.71%8000.005500.00
1.1建筑工程费13338.9941.68%2600.002900.00
1.2设备购置安装费8649.7427.03%5400.002600.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97.4623.43%--
3研发费用2513.807.86%--
合计32000.00100.00%8000.005500.00
由上表可见,前次募投涉及的5500.00万元变更前后均为工程费用类投入,均为资本性支出,不存在非资本性支出情况。
8-2-30(二)募投变更前后非资本性支出的具体金额及占前次募集资金总额的比
例
2020年9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2013号文核准,
发行人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 4300.00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5465.00万元,扣除承销费、保荐费、审计验资费、律师费等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70051.02万元。
募投项目变更后,前次募集资金资本性支出、非资本性支出金额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序使用募集资本性支出非资本性支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号资金金额金额出金额
1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50000.0050000.0043487.406512.60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865.206865.202877.603987.60
3补充流动资金7685.827685.82-7685.82
4创新中心项目32000.005500.005500.00-
合计96551.0270051.0251865.0018186.02综上,前次募投项目变更前后,资本性支出均为51865.00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74.04%;非资本性支出均为18186.02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25.96%。
(三)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
七次会议,于2022年9月15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资总额的议案》,同意公司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由12365.20万
元调整为6865.20万元,部分变更募集资金5500.00万元,用于全资子公司上海世晨新增“创新中心项目”的投资。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为
46672.89万元,占前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70051.02万元的66.63%。具体情
况如下:
8-2-31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截止时间:2022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46672.89
募集资金总额70051.02(净额)
各年度使用募集资金总额: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5500.002020年度21998.34
2021年度16075.42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比例7.85%
2022年度8599.13
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投资总额截止日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实际投资金额与序募集前承诺募集后承诺实际投资募集前承诺募集后承诺实际投资(或截止日项目承诺投资项目实际投资项目募集后承诺投资号投资金额投资金额金额投资金额投资金额金额完工程度)
金额的差额(注)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功能性材料扩产及
150000.0050000.0035946.4050000.0050000.0035946.4014053.602024年02月
升级项目升级项目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2365.206865.203040.6712365.206865.203040.673824.532025年03月
3补充流动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8000.007685.827685.8218000.007685.827685.82-不适用
4创新中心项目创新中心项目-5500.00-5500.00-5500.00/
合计80365.2070051.0246672.8980365.2070051.0246672.8923378.13——
注:前次募集资金项目的实际投资金额与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的差额为未使用完毕的前次募集资金。募投项目尚在建设中,该部分资金将继续用于实施该项目。公司将根据项目计划进度有序使用募集资金。
8-2-32四、结合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与前次募投研发中心项目在研发产品及用
途、人员配置、实施地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等差异情况,以及现有研发支出情况,说明在前次项目建设延期的情况下,发行人本次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的主要考虑和融资的必要性,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一)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与前次募投研发中心项目在研发产品及用途、人员配置、实施地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等差异情况,以及现有研发支出情况
1、功能定位差异情况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发行人主要围绕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产品开发、工艺升
级而建设的研发中心,主要满足客户对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定制化功能需求。
创新中心项目是发行人建立的综合性研发创新平台,是公司从主要以单一复合功能性材料研发向全面提升功能性材料研发能力转变的创新平台,研发范围覆盖胶粘剂与密封胶、前沿生物基材料、复合功能性材料技术提升等相关领域,并具备国际领先的性能分析测试能力,产品目标领域除消费电子行业外还将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学、生物医疗等等行业。
项目功能定位建设目的目标领域
复合功能性材料研发中心,为研发中心侧重于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公司复合功能材料产品提供消费电子建设项目深化与升级优化
研发支撑,侧重于应用型开发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公司打造在复合功能性材料提升研发的消费电子、新
新材料产业平台型公司提供基础上,侧重于新技术、新领域创新中心能源汽车、光
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基础,全面的开拓与优化,从应用开发向项目学、生物医疗
提升功能性材料领域研发能上延伸至基础研究,孵化原创等力性核心技术。
2、研发产品及用途差异情况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围绕复合功能性材料进行产品及技术开发,满足客户定制化产品需求,包括特殊涂层材料开发、复合功能材料开发、压敏胶基础合成及应用、光电显示材料研究、生产工艺优化等,以及部分电子结构胶的探索研究、新型软磁材料的探索研究。目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验室陆续投入使
8-2-33用。因场地限制等情况设备投入相对较慢,公司以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共同进行
研发中心相关研发项目的投入。
投资规模变更后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研发项目、用途情况如下:
研发研发方向研发项目及目标开发的产品主要用途场景领域
特殊涂层材防水疏油透气材料的研发、阻燃涂层材料料开发的研发高性能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导电填料的开
发、耐高温高湿无鬼影有机硅保护膜、低主要应用于消费电
复合功能材温反应热熔粘接材料、石墨烯高导热材
子、光学模组等领
料开发料、高冲击吸收缓冲材料、超薄导电复合域中,实现防水、材料、水气阻隔耐候材料、柔性慢回弹泡
阻燃、粘接、导棉的开发
复合电、导热等复合功
溶剂型橡胶压敏胶带的开发、高压敏粘接功能能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带用高分子合成及材料压敏胶基础
配方开发、生物基质环保类材料开发、环合成及应用
保型UV固化粘接材料、环保型有机硅胶粘
接材料、单组份高内聚的UV减粘胶水开发应用于光学模组及
光电显示材光学级硬化涂层复合材料、光学级高透光屏幕中,满足光学料研究胶黏材料、光学级高稳定复合薄膜材料高洁净度等特征
生产工艺优逗号刮刀工艺优化、微凹工艺优化、挤出应用于复合功能材
化工艺优化、凹版工艺优化料的生产工艺
电子结构胶的探索研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子结构胶的探索性开发究汽车电子等领域
新型软磁材料的探索铁氧体、吸波材料、非晶纳米晶的探索性应用于消费电子等研究开发领域
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后,新型软磁材料的探索研究研发内容有所调整,暂不进一步探索研发;石墨烯高导热材料、光学级高稳定复合薄膜材料因实验场地及设备限制等因素,变更至创新中心项目中实施。
“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包含复合材料研发平台、胶粘剂和密封胶研发平台、
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分析测试应用平台在内的综合性研发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项目”拟执行的主要研发项目及预期成果情况如下:
项目
研发项目预计形成的研发成果、拟开发的产品主要用途场景平台
胶粘环氧结构胶类设计、开发高粘结强度、耐热、耐候性能好
新能源汽车、光剂与产品的环氧结构胶产品
学、汽车电子、
密封丙烯酸结构胶设计、开发可快速固化、可粘结多种材料的消费电子领域胶研类产品丙烯酸结构胶产品
8-2-34项目
研发项目预计形成的研发成果、拟开发的产品主要用途场景平台
发平聚氨酯结构胶设计、开发可快速固化、可粘结多种材料的台类产品聚氨酯结构胶产品
有机硅导热胶设计、开发高导热系数、低热阻、高流动
类产品性、低密度的有机硅导热胶类产品
UV固化可打 设计、开发低VOC排放、高固含量并且去有印丙烯酸压敏害溶剂的环保系列压敏胶胶粘剂产品胶开发
耐高温高性能 设计、开发经受高温制程后进行UV光照可
UV减黏丙烯 以瞬间降低黏性的压敏胶高粘性胶粘剂产品酸压敏胶开发
设计、开发具备较高的粘接特性、同时复合高性能缓冲发较高的冲击吸收能力及抗剪切能力的弹性缓
泡材料新能源汽车、光冲吸能材料
学、汽车电子、复合高性能金属镀
设计、开发出符合消费电子级新能源汽车轻消费电子领域,材料层导电屏蔽薄
量化需求、替代贵金属的导电薄膜材料实现防水、阻研发膜材料
燃、粘接、导
平台研发搭载光学级硬化涂层的高分子膜,以满光学级涂层开电、导热等复合
足柔性OLED屏幕的弯折需求同时保持产品发功能性能
开发出满足表观要求、光学特性、剥离力要光学级压敏胶
求、段差填充性、模切性要求以及可靠性要开发
求的全贴合OCA
光学级薄膜开设计、开发具有耐温、低介电、阻燃等功能发的光学级基膜
可激活结构胶设计、开发兼具压敏胶和结构胶的性能,在膜研发 UV激活后具有一定的开放时间的基膜
设计、开发具有高生物基质含量、具备优异生物基质丙烯
的粘接特性并复合耐温、耐化学、阻燃、缓酸压敏胶开发冲等特殊功能的丙烯酸压敏胶产品
设计、开发具有高生物基质含量、具有粘
生物生物基质结构消费电子、光学、
接、密封、灌封等性能,可以通过加热或湿基材胶开发汽车电子领域的气固化的结构胶产品料研生物基类复合功
设计、开发具有高生物基质含量、在外观色
发平生物基质特殊能性材料、高效相满足客户规格要求下同步实现耐磨擦耐溶台应用涂层开发密封胶材料剂等功能的涂层
设计、开发高生物基质含量、具备高性能粘生物基缓冲材接特性与高性能缓冲减震特性的生物基缓冲料开发材料
整体来看,功能性材料行业具有产品应用范围广,细分品种多的特征,功能性材料研发需要长期积累、持续迭代。创新中心项目为发行人打造新材料产业平
8-2-35台型公司提供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基础,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进一步拓展、深化与延续。
3、实施地差异情况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与“创新中心项目”在实施地点差异情况如下:
项目类型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所在城市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光
建设地点上海市紫竹高新区路168号现有土地及厂房中、上海市紫竹
高新区(租赁)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公司原有生产基地的研发办公楼中,此外租赁了位于上海市紫竹高新区的实验室,总体研发实验室场地相对较小。
创新中心项目将在上海市紫竹高新区新建高标准实验室、引入国际一流研发
测试设备,研发场地、实验室面积较为充裕,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规模扩充的需要。同时,地处上海的区位优势,将有利于国际化人才引入及上海地区高素质人才的招聘工作。
创新中心项目建成后,研发试验面积将有较大程度提升,有效改善研发条件和环境,具备开展多层次、多方向研发的条件,有利于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引进,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功能性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积累。
4、人员配置方面差异情况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与“创新中心项目”人员配置方面差异情况如下:
项目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含研发技术人员171人,知识产权、研注
人员数量发材料采购、市场信息收集及行政管理含研发技术人员84人1
人员114人,合计285人拟招聘具有功能性材料行业龙头企业
产品研发经验并具备行业前沿技术研主要为复合功能性材料、功能器件行
发能力的研发及配套人员;业相关行业背景,在消费电子、复合行业背景
拟招聘具备聚氨酯、环氧、丙烯酸等化功能性材料领域的配方与产品开发学体系胶粘剂产品开发经验的研发人具备较为充分的经验。
才;拟招聘在化工行业、电子行业、新
8-2-36项目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能源行业、汽车行业等功能性材料上下游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人才。
拟招聘的研发人员主要为国际国内一
流高校毕业本科以上人才,特别是头部院校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研发人员专业覆盖材料科学、高分子
与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微电子学与
专业背景人才;拟招聘对特殊功能聚合物及树脂固体电子学等多个专业,在消费电子具备丰富的开发及应用经验,并在胶粘行业复合功能性材料领域具备较强剂、生物基、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声、电、研发能力及快速响应能力。
光、磁、热等功能领域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人才。
研发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产品设计研究
开发、产品相关技术问题支持与提供解
决方案、项目开发进度追踪与资源管
主要为研发技术人员,执行产品设计理、分析测试工作执行与数据提供相关
研究开发、产品相关技术问题支持与工作。
人员职能提供解决方案、项目开发进度追踪与
其他配套人员:主要负责市场前沿技术
资源管理、分析测试工作执行与数据
跟踪、市场信息收集、数据库维护、研提供等相关工作。
发领域新材料的开拓采购、知识产权保
护、研发项目审批及财务核算、法务以及部分行政管理工作。
注1: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正在执行中,项目人数为截至2022年9月30日研发人员;
注2:因研发中心在公司原有厂房及办公楼中实施,其余非研发技术配套人员未包含在内。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主要围绕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产品开发、工艺升级
而建设的研发中心,相关人员主要侧重于复合功能性材料的材料研发、进行功能涂层配方开发、基材的性能测试及产品开发等,以开发出满足客户定制化功能需求的各类复合功能性材料,行业背景则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
“创新中心项目”在复合功能性材料性能进一步研发提升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新技术、新领域的开拓与优化,从应用开发向上延伸至基础研究,孵化原创性核心技术。公司将按照国际标准引进行业背景人才及高校研发人才,力图在材料科学前沿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拟拓展在高效密封胶、生物基材料、上游基础材料
科学领域具有全球视野、高专业素养的人才团队,布局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学、生物医疗等行业。
“创新中心项目”根据复合材料研发平台、胶粘剂和密封胶研发平台、生物
8-2-37基材料研发平台、分析测试应用平台对应的不同研发领域及研发方向的需要,拟
搭建一支171人的研发团队,具体构成如下:
人员类别人员层次主要职责专业背景行业背景人数
制定研发战略,带领团队制定研发细分方具有十五年以上功能向;建立和完善公司国际国内一流高校性材料行业龙头企业
研发管理体系,确保博士、硕士学历,化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总监6
项目实现,持续提高学、材料工程、管理的研发管理经验,对公司技术水平;研发相关专业材料应用有丰富的经
团队的建设、培养和验管理具有十年以上功能性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产实现重大研发项目的品研发经验并具备行国际国内一流高校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业前沿技术研发能
博士学历,特别是新技术的导入和持续力;对特殊功能聚合高分子化学与物研发专家升级;负责细分产品物及树脂具备丰富的12
理、高分子材料与
方向的研发规划和落开发及应用经验,并工程、应用化学等地,带领团队完成具在胶粘剂、复合功能专业
研发人员体研发任务性材料的声、电、光、
磁、热等功能领域具备较强研发能力。
具备五年以上聚氨
酯、环氧、丙烯酸、有
国际国内博士、硕机硅等化学体系胶粘士学历,主要为高剂产品开发经验的研
资深工程负责具体研发项目的分子化学与物理、
发人才;在化工行业、36师开发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
电子行业、新能源汽
程、应用化学等专车行业等功能性材料业上下游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人才
本科以上学历,主主要为应届毕业生,要为高分子化学与或具有聚氨酯、环氧、
工程师/辅助完成项目开发实
物理、高分子材料丙烯酸、有机硅等化60
技术员验、测试工作
与工程、应用化学学体系胶粘剂产品的等专业相关开发经验
在化工行业、电子行
博士、硕士学历,主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为客户提供产品要为高分子化学与等功能性材料上下技术服务资深工程相关技术问题支持与
物理、高分子材料游,具备五年以上丰12人员师解决方案;技术交流
与工程、应用化学富的材料开发及应用和产品应用介绍等专业经验有效提供客户问题解决分案
8-2-38本科以上学历,主在化工行业、电子行
具体落实产品应用测要为高分子化学与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工程师试验证,解决客户应物理、高分子材料等功能性材料上下22用问题与工程、应用化学游,具备两年以上材等专业料开发及应用经验
在化工行业、电子行
负责项目管理工作,硕士、本科以上学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包括项目管理、资源
项目经理历,主要为化学、理等功能性材料上下游3协同管理、质量管理、工科专业背景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风险管理等项目人员验
在化工行业、电子行
本科以上学历,主负责项目开发进度追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工程师要为化学、理工科12踪等等功能性材料上下游专业背景具有经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具备专业标准的分析分析测试分析测试工作执行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测试规范及操作技
/8
人员数据提供应用化学等相关学能,输出精准的定量科专业及定性数据
5、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等差异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围绕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升级,实施地点为发行人现有厂区内的研发办公楼及租赁的上海市紫竹高新区的实验室。项目变更后计划总投资额为6865.20万元,具体投资安排如下:
单位:万元使用前期募集资序号费用名称投资金额占投资总额比例金金额
1工程费用2856.7041.61%2856.70
1.1建筑工程费用544.507.93%544.50
1.2设备购置安装费用2312.2033.68%2312.20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0.900.30%20.90
3预备费601.808.77%601.80
4研发人员工资3385.8049.32%3385.80
合计6865.20100.00%6865.20
“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包含复合材料研发平台、胶粘剂和密封胶研发平台、
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分析测试应用平台在内的综合性研发创新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32000.00万元。具体投资安排如下:
8-2-39单位:万元
拟使用本次募序号费用名称金额投资比例集资金金额
1工程费用21988.7468.71%8000.00
1.1建筑工程费13338.9941.68%2600.00
1.2设备购置安装费8649.7427.03%5400.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97.4623.43%-
3研发费用2513.807.86%-
合计32000.00100.00%8000.00
从建设内容及投资构成对比来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在公司原有生产基地中的研发办公楼中开展的,此外根据场地及区位等客观因素,租赁了位于上海市紫竹高新区的实验室,总体研发实验室场地相对较小,主要投资内容包括原有研发办公楼的装修、设备投入及研发人员工资等,整体规模也较小。
“创新中心项目”是公司拟在上海市紫竹高新区购置土地、新建高标准研发
场地、引入国际一流研发测试设备开展的创新中心,整体研发场地、实验室面积较为充裕,以满足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发展情况下持续涌现的科技创新需求,主要投资内容包括土地购置、研发场地建设、设备投入及研发费用等,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其中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及部分研发实验楼的建设。
6、发行人研发支出持续增长,拟建设“创新中心项目”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发行人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发展目标,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坚持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研究与开发,持续跟踪前沿理论技术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621.63万元、
1919.58万元、3048.80万元及2429.77万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现有研发场地及所处区位限制已无法承接公司引进研发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公司产品性能提升及新产品研发的需要。因此公司拟投资“创新中心项目”,利用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引进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投资先进研发设备、优化研发实验环境,打造全球一流的功能性材料研发创新平台,实现公司技术的不断创新。
8-2-40(二)说明在前次项目建设延期的情况下,发行人本次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的
主要考虑和融资的必要性,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1、“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及变更主要受新冠疫情、地理区位及场地限
制等因素影响
受新冠疫情及公司所处区位影响,发行人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及研发设备投入有所放缓;且由于原有场地面积及装修改造难度的限制,已无法完全满足公司对先进研发设备的购置投入需求。因此,公司通过综合评估分析,基于审慎、科学的投资原则,综合考虑疫情对建设进度影响、场地限制、研发团队建设等情况,将该募投项目预计达到完全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调整至2025年3月,具备合理性。
同时,公司基于现有研发场地限制、经营发展战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需求等客观因素,为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克服研发中心所在地苏州的区位限制、吸引高端技术人才,2022年8月,部分变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5500.00万元,用于“创新中心项目”的投资,剩余资金仍持续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发行人投资建设“创新中心项目”的主要考虑和必要性
(1)基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区位因素、场地因素等客观情况,公司为
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在上海建设创新中心项目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必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证技术始终处于行业先进地位。但随着公司产品应用场景不断升级,技术难度、附加值持续提升,客户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公司直面国际厂商的竞争压力,公司产品的性能提升及新产品的创新研发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研发强度及配套设备需求持续提升。为打造功能性材料领域平台型创新企业,公司亟需进一步补充在高分子化学、胶粘剂材料及相关领域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
目前,受到公司所处区位等因素影响,公司现有研发场地已经难以满足新增人员的办公、实验需求,同时研发硬件已难以满足研发需求,公司亟需扩大研发场地,改善研发条件和环境,吸引更多高层次技术人才,为公司技术的持续创新
8-2-41奠定坚实基础。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地点为上海紫竹高新区,利用上海作为具有全
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新建研发场地,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从而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是公司发展前期的技术支撑,投建“创新中心项目”是公司发展、打造平台型材料企业的必然选择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功能性材料产品的研究开发,公司发展前期经营规模、资金实力较小,融资渠道有限,在前期阶段公司主要专注于复合功能性材料领域,通过世华科技位于苏州大光路的生产基地内部小型研发场地和设备,实现了复合功能性材料的产业化和进口替代,奠定了公司发展的基础。
随着公司上市成功,经营业绩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增强,能够逐步开展其他相关功能性材料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创新中心项目”引进全球高水平高层次领军人才,打造全球一流的功能性材料研发创新平台。因此,公司通过本次“创新中心项目”的建设,在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上下游相关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复合功能材料、胶粘剂和密封胶、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及前沿技术拓展。
(3)“创新中心项目”是公司打造的功能性材料创新平台,是公司全面提
升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优势的需要在现有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公司拟依托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通过引进国际化高水平高层次领军人才、投资先进研发设备、优化研发实验环境等手段,搭建以材料科学家为主导、国际先进的研发创新平台。
公司拟通过“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包含复合材料研发平台、胶粘剂和密封胶研发平台、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分析测试应用平台在内的综合性研发创新中心。在保障现有复合功能性材料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地位基础上,充分抓住高效密封胶、生物基材料等功能性材料行业的发展机遇,拟通过功能性材料通用底层技术研究、制备机理研究、设备设计、应用领域及产品拓展研发等,全面提升公司在功能性材料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保障公司在消费电子、光学、
8-2-42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等下游领域的市场拓展能力,保持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的领先性,不断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在功能性材料领域进行全面、纵深布局。
3、发行人变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创新中心后仍进行融资的原因,
不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创新中心项目投资安排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资金缺口使用前次募集资项目名称总投资金额拟使用本次募金金额拟使用自有资金集资金金额
创新中心项目32000.005500.008000.0018500.00
“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额为 32000.00 万元,前次 IPO 募集资金变更后投入“创新中心项目”项目金额为5500.00万元。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额较大,仅前次募投变更后资金不足以覆盖本项目投入,且发行人目前账面资金不足以完全覆盖拟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投入以及公司持续扩大经营规模所需的流动资金,本次募集资金继续投向该项目具备合理性。
综上所述,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及变更主要受新冠疫情、区位及场地限制等因素影响。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与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功能定位、研发产品及用途、人员配置、实施地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研发支出持续增长背景下,发行人拟投资“创新中心项目”,引进全球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投资先进研发设备、优化研发实验环境,打造全球一流的功能性材料研发创新平台,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具有必要性及合理性,不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五、本次创新中心项目环评批复的取得进展,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本次“创新中心项目”已取得上海市闵行区生态环境局出具的闵环保许评[2022]191号环评批复,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8-2-431、查阅并收集了发行人前次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地考察了前次募
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查阅并收集了前次募投项目资金实际投资明细表及募投项目使用台账,对募投项目投资金额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复核;
2、对发行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前次募投项目延期原因及相关进展情况,询问报告期前次募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市场环境发展情况以及后续资金投入计划;
3、获取并查阅了发行人前次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取“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后投资明细清单,了解投资规模调整的原因和依据;访谈发行人研发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了解“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主要功能变化情况;
4、获取并查阅了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与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项目备案证及环评报告表等文件,访谈发行人研发负责人,了解募集资金实施地点、建设内容、人员配置及研发产品及用途等情况;
5、访谈发行人管理人员,了解本次发行人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的主要考虑和定位;
6、查阅发行人本次创新中心项目环评批复。
(二)核查意见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1、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并延期主要受新
冠疫情及发行人所处区位影响,高端国际人才团队的引进及研发设备投入有所放缓,同时因发行人内部研发投入整体规划,部分研发项目投入使用自有资金较多,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具备合理性;发行人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研发建设并按计划投入;在前次募投延期且本募新建创新中心的情况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正持续投入建设中,相关资金能够按计划投入;
2、发行人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前后的主要功能未发生重大变化,
前募项目投资规模调整原因主要为综合公司现有研发场地限制、经营发展战略、
8-2-44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目等客观因素,将前募拟使用金额进行了调减并继续投入创新
中心项目中,符合发行人发展方向及研发创新属性,具备合理性;
3、前次募投项目变更前后,资本性支出金额未发生变化,非资本性支出均
为18186.02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25.96%;
4、前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及变更主要受新冠疫情、地理区位及场
地限制等因素影响,本次募投创新中心项目与前次募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在功能定位、研发产品及用途、人员配置、实施地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等
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研发支出持续增长背景下,发行人拟投资“创新中心项目”,引进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投资先进研发设备、优化研发实验环境,打造全球一流的功能性材料研发创新平台,符合发行人发展战略,具有必要性及合理性,不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5、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发行人本次“创新中心项目”已取得上海市
闵行区生态环境局出具的闵环保许评[2022]191号环评批复,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问题4、关于经营情况
问题4.1关于主要客户及收入
根据申报材料:(1)报告期各期,发行人产品应用于苹果及其产业链厂商收入占比约90%左右,整体占比较高;发行人的销售模式具体分为终端客户认证和直接客户自主采购两种;(2)2021年,发行人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光电显示模组材料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下降22.81%和41.40%,相关产品单价和销量均呈下滑趋势。
请发行人说明:
(1)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及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实现销售收
入的金额、占比及对应主要直接客户;
(2)结合主要终端客户的出货量情况、发行人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产品认证、在手订单、发行人产品销售额占苹果向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例等情况,说明发行
8-2-45人与苹果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发行人是否与主要直接和终端客户存
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3)结合不同类型产品的主要用途差异,下游终端客户对不同类型的产品
需求及订单情况等,进一步说明发行人电子复合功能材料收入上升,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光电显示模组材料收入下降的原因,相关收入是否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并补充完善相关风险提示。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发行人说明】
一、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及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实现销售收
入的金额、占比及对应主要直接客户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及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实现销售收入的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项目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终端客户认证17622.2449.77%19016.2744.71%14804.0045.03%11527.8147.90%直接客户自主
17781.6250.23%23512.7955.29%18069.8154.97%12540.4552.10%
采购
合计35403.86100.00%42529.06100.00%32873.82100.00%24068.26100.00%
由上表可见,报告期内,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与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销售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整体比例相对较为稳定。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及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下对应的主要直接客户情况如下:
模式对应主要直接客户
领益智造、迈锐集团、北京中石伟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东尼电子、
终端客户认证 DongSung、ShinSung、东莞达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普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赛维精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
迈锐集团、领益智造、东尼电子、恒铭达、信维通信、科嘉集团、安洁直接客户自主采购
科技、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佳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等
8-2-46发行人下游直接客户主要为功能性器件厂商,下游客户根据其生产业务需求
向公司采购各类功能性材料,部分产品因其性能或可靠性要求较高,会由终端客户直接管控并由其认证。由上表可见,发行人两种模式下销售收入对应的主要客户重合度较高,大部分直接客户同时通过终端客户认证、直接客户自主采购两种模式向发行人采购。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直接客户中领益智造、迈锐集团、东尼电子、北京中石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通过认证模式和自主采购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向发行人采购。报告期内,ShinSung、DongSung、东莞达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部分直接客户主要采用终端认证方式向发行人采购功能性材料;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科嘉集团等部分直接客户主要通过自主采购方式向发行人采购。
整体来看,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与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销售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整体比例相对较为稳定;发行人与主要客户同时存在认证模式和产业链厂商自主采购两种合作模式,公司向各客户两种模式销售金额差异主要受产品认证情况影响。
二、结合主要终端客户的出货量情况、发行人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产品认证、
在手订单、发行人产品销售额占苹果向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例等情况,说明发行人与苹果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发行人是否与主要直接和终端客户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一)结合主要终端客户的出货量情况、发行人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产品认证、在手订单、发行人产品销售额占苹果向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例等情况,说明发行人与苹果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的稳定性
1、终端客户的出货量持续增长,发行人与苹果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机会增加,具备稳定性公司的主要终端客户为苹果公司,其近年来产品的出货量情况如下:
8-2-472016年至2021年苹果产品出货量(百万部/台)
数据来源:IDC、同花顺 iFinD;Mac 数据来源为苹果公司、IDC、Canalys
根据 IDC 等机构数据,2016 年至 2021 年,苹果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 2016 年的 2.15 亿部增长到 2021 年的 2.35 亿部;苹果 Mac 电脑全球出货量波动上升,从2016年的1855万台增长到2021年的2896万台;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稳步增长,从2016年的4270万台增长到2021年的5780万台;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880万台增长到2021年的1.62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02%。
从长期来看,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客户出货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终端客户出货量的提升带动了公司功能性材料的需求。终端头部品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领先的业绩表现,保持着可观的市场份额,长期占据高端市场,产品功能丰富、性能不断提升,对功能性材料的需求量较大且持续增长。发行人凭借在功能性材料细分领域的研发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业链应用经验,与终端客户和产业链客户建立并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在终端客户出货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下,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终端客户和产业链客户的合作,业务收入具有可持续性。
2、发行人苹果认证产品持续增加,技术实力持续获得认可,合作稳定性较
强
报告期内,发行人持续进行产品开发,多款产品通过了苹果认证,认证产品数量持续增长、产品功能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如新增了手机无线充电模组阻燃
8-2-48耐高温材料、手机散热模组抗翘曲复合密封材料、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贴合绝缘
材料、智能手表内部导电导热及电磁屏蔽材料、手机机构填充缓冲材料等产品并实现量产销售。认证料号的持续增长体现了发行人的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进一步得到苹果认可,发行人与苹果及产业链客户合作稳定性较强,业务具有可持续性。
3、发行人在手订单充足,与客户合作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各直接客户主要根据终端客户生产周期及其实际生产计划需求向发行人下达订单,通常情况下客户每周下达一次订单,故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一般为1-2周的实际需求量。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来自苹果产业链客户的在手订单为1709.37万元,并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更新,公司与苹果及其产业链主要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业务稳定性、持续性较高。
4、发行人产品销售额占苹果向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例等情况因保密等因素
暂无法获取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需求量,其供应链集聚了全球各相关领域内的顶尖企业。基于苹果公司的影响力,其产品的设计方向、采用的技术方案、对供应链某一环节的总需求量和未来计划投
入金额等信息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分配、资金投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苹果公司的产品信息、采购信息等均受到了严格保密,未公开产业链的相关份额信息。
同时,由于功能性材料占终端产品成本的比例相对较低,未有相关研究报告对此进行分析测算,难以获取该类产品采购金额的公开数据,因此公司无法获取苹果向同类产品的采购金额,无法准确计算出发行人产品销售额占苹果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例。
5、发行人与苹果公司及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稳定
(1)发行人与苹果公司的合作关系稳定且具备可持续性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长期占据高端市场,建立了一套严格、复杂的供应商认证机制,对供应商技术研发能力、规模量产水平、品牌形象、质量控制及快速反应能力等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评价,并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产品
8-2-49认证和管控流程,包括概念设计、产品设计、打样测试、量产等环节。公司在与
苹果公司的长期合作中,展现了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全面的技术支持能力、长期稳定的生产制造能力、持续的质量控制能力,得到了苹果公司的认可,客户粘性较强。
(2)发行人与苹果产业链直接客户合作紧密
发行人掌握功能性材料开发的核心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交期,对于直接客户的产品开发、生产计划和竞争力提升均能产生积极影响,发行人与直接客户长期合作,在产品品质可靠性、供货稳定性、快速及时的客户响应等方面达成了较高的共识。报告期内,公司向苹果产业链厂商销售收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合作关系稳定。
综上,近年来发行人主要终端客户出货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发行人在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产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在手订单稳定可持续,报告期内对苹果产业链厂商销售规模整体稳定增长,因此发行人与苹果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具有稳定性。
(二)发行人是否与主要直接和终端客户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根据发行人股东和董监高填写的调查表及出具的声明与承诺、对客户的走访
记录及其出具的承诺函,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查查等公开信息,公司直接及间接股东未在公司主要客户处持股或任职,与主要客户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因此发行人与主要直接和终端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三、结合不同类型产品的主要用途差异,下游终端客户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需
求及订单情况等,进一步说明发行人电子复合功能材料收入上升,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光电显示模组材料收入下降的原因,相关收入是否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并补充完善相关风险提示。
(一)不同类型产品的主要用途差异对各类产品收入变动影响分析
公司不同类型产品的主要用途差异如下:
8-2-50产品类别主要用途差异
具备多种复合功能的电子级粘接产品,主要应用场景为消费电子电子复合功能材料产品内部,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客户对粘接强度、导热、导电、电磁屏蔽、耐候性等功能的特定要求
对材料粘接特性、涂布克重、稳定性、洁净度有高精度要求的功
能膜类产品,可实现低中高剥离速度下剥离强度的窄幅控制,主精密制程应用材料
要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配合智能制造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
主要应用于 OLED、LCD 等光电显示模组的功能性材料,除对材料电磁屏蔽功能、导热功能、抗翘曲性能、剥离强度、耐候性等光电显示模组材料
特性有较高性能要求外,还对光学性能、透射率、耐黄变等性能有特定要求,以满足屏幕模组复杂功能需求电子复合功能材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内部。消费电子产品内部集合了大量精密的电子元器件和精密组件,应用环境复杂,公司该类材料可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手表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电池模组、无线充电模组、屏幕显示模组以及
机构件系统组装等场景中实现绝缘、缓冲、抗翘曲、阻燃等功能,直接影响消费电子产品特定功能的实现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是构成复杂功能的基础性材料。
随着终端产品功能的丰富和性能不断提升,对于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功能和场景应用需求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发行人产品不断通过终端客户认证并应用于终端产品中,因此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销售金额呈上升态势。
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主要取决于客户产品制程设计和终端客户产品销量,受自身用途影响较小。精密制程应用材料需求量整体平稳,但因市场竞争激烈和下游客户降本增效压力等因素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单价降低,该类产品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光电显示模组材料主要应用于 OLED、LCD 等光电显示模组中,材料用途差异对其收入规模影响较小,关键因素在于客户认证和市场开拓,由于其技术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作为公司较新的产品类别,报告期内客户认证进度较为缓慢、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使得收入有所下降。
综合来看,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功能的多样性满足了终端产品的功能丰富和性能提升需求,发行人产品认证数量的增加使得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销售金额呈上升态势;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主要取决于客户产品制程设计,受自身用途影响较小,目前影响其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为产品单价;光电显示模组材料的用途差异对其
收入规模影响较小,关键因素在于客户认证和市场开拓。
8-2-51(二)下游终端客户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需求
1、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产品需求
由于消费电子产品内部集合了大量精密的电子元器件和精密组件,应用环境复杂,因此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竞争的加剧及产品的不断迭代,新场景、新功能、新应用的产品需求不断涌现,下游终端客户对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需求量更大、功能要求更丰富多样,从而带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产品需求
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产品可将剥离力精准控制在客户指定的较小区间内,以满足客户多制程的复杂自动化生产需求,并保证产品的适配性及稳定性,可以配合智能制造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游市场需求主要受直接客户的制程设计和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影响。
3、光电显示模组材料的产品需求
光电显示模组材料市场整体需求量大,报告期内公司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三星等面板厂商,该类产品中具体材料需求根据面板厂商对应的各型号屏幕项目需求变动而波动。
(三)不同类型产品在手订单及需求情况
对于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及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公司客户一般按周滚动给公司下达其未来1到6个月不等的采购意向,给与公司一定的产品交付预期,在实际执行中,公司客户通常结合其下游需求制定其1-2周的生产计划,据此将上述采购意向转变为实际采购,采购意向的执行或调整以实际订单方式向公司下达。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在手订单及需求金额为12480.55万元,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在手订单及需求金额为2456.90万元。
针对光电显示模组材料,公司以面板终端大客户的项目销售预测为依据,并经谨慎评估项目量产风险,以截止2022年9月30日后半年为订单预测周期得到在手订单及需求金额为1087.12万元。整体来看,公司在手订单及需求较为充足。
(四)发行人电子复合功能材料收入上升,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光电显示模
8-2-52组材料收入下降的原因,相关收入是否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1、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应用场景广泛、可满足客户多种复合功能需求,报告
期内认证数量不断增长,收入上升具备合理性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竞争的加剧及产品的不断迭代,新场景、新功能、新应用的产品需求不断涌现,下游终端客户对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需求量更大、功能要求更丰富多样。发行人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功能的多样性满足了终端产品的功能丰富和性能提升需求,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形成了紧跟行业前沿动态和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和嗅觉,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及时响应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取得了订单,并且产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带动收入持续增长。此外,现有订单金额及比例展现了电子复合功能材料进一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2、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下降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和降本需求影响导致单价下降,相关收入存在持续下降的风险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取决于直接客户的制程设计和终端产品整机销量,目前影响其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为销售单价。该类业务在报告期内行业竞争加剧,终端客户对成本的控制需求通过供应链传导,直接客户对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降本需求持续增强,导致其单价持续下降,由 2019 年度的 7.96 元/m2 下降至 2022 年 1-9 月的 5.49 元/m2,从而该类产品销售收入规模下降。考虑到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高强度竞争、多样化需求、直接客户对该类产品价格敏感度高、升级换代动力较弱等不利因素,预计发行人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可能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3、光电显示模组材料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产品认证和客户开拓进
度不及预期,随着相关工作有序推进,预计收入将有所增长光电显示模组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整体用量较大,材料用途差异对其收入规模影响较小,关键因素在于客户认证和市场开拓。2019年度-2021年度,光电显示模组材料销售收入和占比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同时受疫情影响客户需求下降所致,另一方面,不同年份销售的细分产品型号结构不同导致产品单价有所下滑。2022年起随着新项目的持续拓展,部分产品有所放量,使得光电显示模组材料收入有所回暖,2022年1-9月销售收入已与2021
8-2-53年基本持平,收入占比有所提升,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将较2021年有所增长。
(五)补充完善相关风险提示公司对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持续下降的风险提示相关内容已在募集说明
书“第五节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之“三、经营风险”进行了补充完善,
具体如下:
“8、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及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报告期内,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2174.44万元、14249.81万元、10999.75万元和7867.80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5.23%、59.18%、51.66%和49.17%,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行业竞争加剧,终端客户对成本控制的需求通过供应链传导,导致其单价持续下降。虽然公司通过工艺改进等方式控制成本,但该类产品仍存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敏感度高、升级换代动力较弱等客观因素,收入及毛利率可能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查阅了发行人产品销售明细表及终端认证情况明细,访谈发行人销售人
员及主要客户,了解产品认证及销售情况;
2、查阅相关行业研究报告和公开资料,获取主要终端客户的出货量数据;
3、访谈发行人相关的业务和财务人员,获取发行人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产品
认证、在手订单情况;
4、获取发行人股东和董监高调查表及出具的声明与承诺,实地走访主要直接客户,并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查查等网站公开信息,核查发行人主要直接客户主营业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等工商信息,核查主要直接客户的背景信息及其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
5、获取发行人收入成本表,分析不同类型产品收入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6、访谈发行人相关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了解不同产品主要用途差异,下
游终端客户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需求及订单情况,判断产品收入是否存在进一步下
8-2-54降风险。
(二)核查意见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1、发行人终端客户认证与直接客户自主采购模式销售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
且整体比例相对较为稳定,公司向各客户两种模式销售金额差异主要受产品认证情况影响;
2、近年来发行人主要终端客户出货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发行人在
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产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在手订单较为可观,发行人产品销售额占苹果向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例等情况因保密等因素暂无法获取,发行人与苹果产业链主要客户合作具有稳定性,与主要直接和终端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3、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应用场景广泛、可满足客户多种复合功能需求,报告
期内认证数量不断增长,收入上升具备合理性;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下降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和降本需求影响导致单价下降,存在相关收入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光电显示模组材料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产品认证和客户开拓进度不及预期,随着相关工作有序推进,预计收入将有所增长。
问题4.2关于毛利率
根据申报材料:(1)报告期各期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9.40%、
63.91%、61.28%和60.47%,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6.61%、45.77%、
39.10%、26.74%,低于发行人水平;(2)2021年度,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业务毛
利率由59.18%下降至51.66%,主要原因系该类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销售价格整体有所下降。
请发行人说明:
(1)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可比业务情况,说明发行人毛利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较高的原因;
(2)结合精密制程材料的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产品的单价
8-2-55变动趋势等,说明该类产品单价持续下降的原因,相关产品是否存在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发行人说明】
一、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可比业务情况,说明发行人毛利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较高的原因
报告期内,发行人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的比较情况如下:
综合毛利率公司名称
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方邦股份28.46%51.23%66.40%67.29%
斯迪克28.94%26.96%25.13%25.92%
平均值28.70%39.10%45.77%46.61%
发行人61.49%61.27%63.31%59.32%
注:数据来自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及招股说明书
因同行业上市公司未披露2022年1-9月收入具体构成及对应业务毛利率情况,以下比较涉及的2022年数据均为2022年1-6月相关数据。
1、与方邦股份比较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方邦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高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注于提供高端电子材料及应用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电磁屏蔽膜、挠性覆铜板及超薄铜箔等。方邦股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关键电子元器件 FPC 及相关组件中,产品应用场景与功能范围相对明确,电磁屏蔽膜产品主要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等终端品牌产品。发行人的电子复合功能材料中具备电磁屏蔽功能、导电功能的产品与方邦股份的电磁屏蔽膜产品在功能上具备一定可比性,但实现电磁屏蔽功能的技术路线及产品形态与方邦股份存在一定差异,且发行人的产品主要应用的终端品牌与方邦股份亦存在一定差异。
报告期内,方邦股份的收入结构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8-2-562022年1-6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项目收入占收入占收入占收入占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比比比比
电磁屏蔽膜62.41%57.34%63.99%82.86%66.84%97.83%68.66%95.99%
铜箔-24.28%41.46%-21.64%14.67%----
其他主营业务45.88%1.18%49.46%2.16%46.55%2.17%34.47%4.01%
其他100.00%0.02%100.00%0.31%----
合计26.28%100.00%51.23%100.00%66.40%100.00%67.29%100.00%
由上表可见,最近一年及一期方邦股份综合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为方邦股份开展了铜箔业务,该类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产能利用率、良率仍在爬坡期,从而导致该类业务处于亏损状态。虽然电磁屏蔽膜业务毛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但方邦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因铜箔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而大幅下降。
2、与斯迪克比较
发行人产品与斯迪克功能性薄膜材料、电子级胶粘材料、热管理复合材料中
的部分产品具备可比性。具体而言,对于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发行人产品仅与斯迪克小部分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材料为可比产品,不涉及功能性薄膜材料中的用于电子产品表面装置的保护膜、光学级加硬薄膜、增亮膜等材料,且发行人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侧重应用于自动化制程领域,与斯迪克功能性薄膜材料产品重叠度不高。发行人的电子功能复合材料中具备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绝缘等功能的材料与斯迪克电子级胶粘材料、销售规模较小的热管理材料中功能性复合
导热材料、导热压敏胶材料从功能上看存在一定可比性,但发行人材料中涉及多类型、多复合功能的导热等功能性材料,并不完全一致。
报告期内,斯迪克的收入结构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2022年1-6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项目收入占收入占收入占收入占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比比比比
电子级胶粘材料41.51%43.12%49.68%33.66%48.55%27.70%52.17%29.36%
功能性薄膜材料22.97%25.07%22.12%28.53%23.98%38.49%24.89%35.15%
薄膜包装材料9.65%24.77%7.50%27.65%3.52%25.11%3.30%29.02%热管理复合材料
16.35%7.05%18.22%10.16%18.05%8.70%13.88%6.47%
及其他
8-2-572022年1-6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项目收入占收入占收入占收入占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比比比比
合计27.19%100.00%26.96%100.00%25.13%100.00%25.92%100.00%
由上表可见,斯迪克与发行人具有一定可比性的电子级胶粘材料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高,2019年至2021年基本在50%左右。斯迪克的电子级胶粘材料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内部零部件的固定,而发行人的电子功能复合材料可具备粘接、抗翘曲、自排气、导热、导电、电磁屏蔽、可移除、耐腐蚀、阻燃等一种或多种复合功能,材料种类较多,材料功能及产品附加值更高,故发行人的毛利率高于斯迪克的电子级胶粘材料业务毛利率。
综上所述,发行人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精密制程材料的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产品的单价变
动趋势等,说明该类产品单价持续下降的原因,相关产品是否存在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一)结合精密制程材料的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产品的单价
变动趋势等,说明该类产品单价持续下降的原因在消费电子领域,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一般由公司下游的直接客户自主采购,产品价格由直接客户与公司协商确定。报告期内该类业务行业竞争加剧,客户对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降本需求持续增强。报告期内,除发行人外,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主要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斯迪克、浙江耀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
皇冠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羽玺新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等等,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除斯迪克外,其他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主要国内市场参与者均为非上市公司。
斯迪克部分功能性薄膜材料与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具备一定可比性,但其未单独披露功能性薄膜材料的产品单价;四川羽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为新三板
在审状态,未披露其类似产品“功能性保护材料”的单价相关信息,故无法获取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产品的单价进行比较。
报告期内,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销量分别为1529.36万平方米、1916.65
8-2-58万平方米、1778.82万平方米和1434.30万平方米,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背景
下产品销量有所波动,但未出现持续大幅下滑情形,而产品销售单价持续下降,由 2019 年度的 7.96 元/m2 下降至 2022 年 1-9 月的 5.49 元/m2。
(二)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存在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1、报告期内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毛利率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毛利率变动情况如下:
2019年
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
项目度数据变动幅度数据变动幅度数据变动幅度数据
毛利率49.17%-4.82%51.66%-12.71%59.18%7.15%55.23%
报告期内,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毛利率分别为55.23%、59.18%、51.66%和49.17%,变动幅度分别为7.15%、-12.71%和-4.82%。2021年度,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原因系该类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销售单价下降所致。
2、公司持续优化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工艺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目标,以应对
单价下降压力
面对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针对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产品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及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报告期内,该类产品的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元/m2
2019年
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
项目度金额变动幅度金额变动幅度金额变动幅度金额
单位成本2.79-6.69%2.99-1.32%3.03-14.89%3.56
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单位成本逐年下降,由 2019 年的 3.56 元/m2 下降到 2022 年 1-9 月的 2.79 元/m2,报告期内变动幅度分别为-14.89%、-1.32%和-
6.69%,公司工艺水平的提升和规模效应的增强奠定了成本降低的基础。
综上所述,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单价因市场竞争激烈而在报告期内持续下降。虽然公司工艺水平的提升使得产品成本亦有所下降,但基于该类产品的高强度竞争、多样化需求、直接客户对该类产品价格敏感度高、升级换代动力较弱等
8-2-59不利因素,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毛利率仍可能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公司对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持续下降的风险提示相关内容已在尽职调查
报告“第九节风险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项”之“一、风险因素”之“(三)经营风险”进行了补充完善,具体如下:
“8、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收入及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报告期内,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2174.44万元、
14249.81万元、10999.75万元和7867.80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5.23%、
59.18%、51.66%和49.17%,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行业竞争加剧,终端客
户对成本控制的需求通过供应链传导,导致其单价持续下降。虽然公司通过工艺改进等方式控制成本,但该类产品仍存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敏感度高、升级换代动力较弱等客观因素,收入及毛利率可能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查询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情况,将公司相应产品的毛利率与可比公司产
品的毛利率进行对比,分析公司毛利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较高的原因;
2、访谈发行人主要技术及业务人员,了解精密制程材料的市场竞争情况,查
询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产品的销售收入、销量并推算其单价变动趋势,分析公司该类产品单价持续下降的原因和未来毛利率的变动趋势。
(二)核查意见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1、发行人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主要原因为功能性材料产品的
应用场景、功能范围和下游客户需求差异较大;
2、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单价持续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类业务行业
竞争加剧,终端客户对成本的控制需求通过供应链传导,直接客户对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的降本需求持续增强;另一方面,公司工艺水平的提升和规模效应的增强奠定了成本降低的基础;
8-2-603、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较低。
问题4.3关于研发费用
根据申报材料:(1)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研发费用分别为1621.63万元、
1919.58万元、3048.80万元及1577.04万元;(2)2021年度,发行人研发费
用大幅上升,主要系2021年发行人持续加强构建研发体系、完善研发团队配置、加大研发投入所致,同时2021年新增股权激励授予研发人员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请发行人说明:
(1)结合发行人主要在研项目情况及研发进展、研发人员数量及人均薪酬
变动情况等,说明2021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的原因,研发费用的归集是否准确;
(2)股权激励计划对发行人未来利润的主要影响。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发行人说明】
一、结合发行人主要在研项目情况及研发进展、研发人员数量及人均薪酬变
动情况等,说明2021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的原因,研发费用的归集是否准确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621.63万元、1919.58万元、3048.80万元及2429.77万元,研发费用主要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项目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职工薪酬1556.3264.05%2001.3465.64%1362.4870.98%1144.4570.57%
材料及动力509.7420.98%666.5821.86%409.6921.34%338.4020.87%
折旧费182.717.52%119.33.91%96.555.03%73.664.54%
股份支付64.392.65%127.824.19%----
其他116.614.80%133.774.39%50.862.65%65.124.02%
合计2429.77100.0%3048.80100.0%1919.58100.0%1621.63100.0%
8-2-61如上表所示,公司报告期内2021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研发人
员薪酬大量增加。此外,研发项目的材料及动力、股份支付等支出也有一定的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一)研发人员薪酬
2021年度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001.34万元,比上年增加638.86万元,增
幅46.89%。研发人员薪酬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研发人才引进,2021年度研发人员数量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年末研发人员人数达到82人,较上年同期增长22.39%;二是公司研发人员整体薪酬待遇较高,2021年度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比上年有所上涨,增幅为11.40%。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研发人员期末数量(人)84826746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万元)25.0026.8624.1125.72
注1: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研发人员薪酬合计/研发人员年初年末平均人数
注2:2022年1-9月平均薪酬已经年化处理。
(二)材料及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项目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研发材料及动力费用随之逐年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2022年1-9月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
研发项目数量(个)19171516
研发材料及动力(万元)509.74666.58409.69338.40
公司不同研发项目有不同的物料投入需求。各期研发材料及动力的投入,系根据不同研发项目的具体投料试验需求而实际领用和消耗的材料和动力。2021年度,公司研发材料及动力支出666.58万元,比上年增加256.89万元,主要是由于公司2021年度研发项目中,高压敏粘接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带用高分子合成及配方开发项目、有机硅导热胶黏剂开发项目由于研发子项目数量多、样品
需求数量大、开发周期短等原因,需要消耗较多的研发材料和能源动力,因此,公司研发投入的材料及动力较多。
2021年度,有关研发项目的材料及动力投入、研发进展情况如下:
8-2-62单位:万元
材料及动力投入金额截至2021年末研发进序号研发项目名称累计投入2021年投入展高压敏粘接特性聚丙烯酸酯
1压敏胶带用高分子合成及配449.63449.63样品试生产阶段
方开发
2有机硅导热胶黏剂开发160.53160.53研发完成,已结案
耐高温抗反弹型弹性压敏胶
312.9912.99实验室阶段
胶带
4用于消费电子胶粘剂的开发12.0712.07实验室阶段
5光学级高透光胶黏材料8.466.35样品试生产阶段
6 LCD 屏全贴合 OCA 5.24 5.24 实验室阶段
7柔性慢回弹泡棉的开发4.744.74实验室阶段
一种 UV 后可低温快速固化
83.893.89实验室阶段
的环氧丙烯酸结构胶开发
9溶剂型橡胶压敏胶带的开发3.153.15实验室阶段
10光学级高稳定复合薄膜材料3.542.29样品试生产阶段
11防水疏油透气材料52.231.54样品试生产阶段
单组份高内聚的 UV 减粘胶
121.541.54样品试生产阶段
水开发
13 屏下摄像头盲孔屏 OCA 1.25 1.25 实验室阶段
14光学级硬化涂层复合材料1.951.06样品试生产阶段
高润湿高内聚耐高温水汽的
150.300.30实验室阶段
超薄压敏胶带的开发用于新能源汽车胶粘剂的开
16--实验室阶段
发
17工业用胶粘剂的研发--实验室阶段
合计721.51666.58/
(三)股份支付
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未对研发人员实施股权激励。
2021年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计划中有部分授予对象为研发人员。公司根据该股权激励计划中授予对象为研发人员的份额,计算确认2021年度研发人员股份支付127.82万元并计入2021年度研发费用。
(四)研发费用归集的依据及准确性
8-2-63公司制定了《研发管理制度》,对公司研发立项、研发审批流程、研发过程
管理、研发进度控制、研发费用核算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并按照制度规范执行。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研发相关的内控制度,同时设立了研发项目台账,跟踪记录各个研发项目的各类研发支出。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及动力、研发固定资产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投入。研发费用具体归集项目和内容如下:1、直接人工,归集参与研发项目的人员成本。2、材料及动力,归集研发项目领用的原材料以及耗用的动力成本。3、折旧费,归集研发中心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折旧费。
4、其他费用,归集与研发活动相关的其他各项费用,如专利申请费、检测费、咨询服务费、研发项目人员的差旅费等。
公司严格遵守研发相关的内控制度,研发投入按照研发项目进行核算,研发费用的归集准确。
综上所述,发行人2021年度研发人员数量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当年研发项目所投入的材料及动力较多,同时公司2021年实施了股权激励,因此2021年度研发费用大幅上升,公司研发费用的归集准确。
二、股权激励计划对发行人未来利润的主要影响
(一)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期限和归属安排
根据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于2021年4月27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2021年4月27日为首次授予日,以8.8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符合条件的30名首次授予部分的激励对象授予119.5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期限和归属安排具体如下:
归属权益数量占授归属安排归属时间予权益总量的比例自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首次授予的限制性
易日至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35%
股票第一个归属期后一个交易日止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自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35%
8-2-64归属权益数量占授
归属安排归属时间予权益总量的比例
股票第二个归属期易日至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自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36个月后的首个交首次授予的限制性
易日至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48个月内的最30%
股票第三个归属期后一个交易日止
根据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于2022年4月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的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确定2022年4月7日为预留授予日,以8.8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符合条件的9名预留授予部分的激励对象授予15.50万股限制性股票。
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期限和归属安排具体如下:
归属权益数量占授归属安排归属时间予权益总量的比例自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预留授予的限制性
日至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50%
股票第一个归属期个交易日止自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预留授予的限制性
日至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50%
股票第二个归属期个交易日止
(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发行人未来利润的主要影响
根据公司前述股权激励计划,假设各考核年度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均达标、目前在职的股权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为 A,授予部分可全部归属的情况下,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未来利润的影响主要为:分别增加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的成本费用617.17万元、338.76万元、67.21万元,具体影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对财务报表的影响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销售费用334.49337.24166.0033.98
管理费用99.76118.5280.6515.25
研发费用127.8284.3345.049.20
制造费用-77.0847.078.78
8-2-65对财务报表的影响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
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合计-562.06-617.17-338.76-67.21
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70.66-43.65-21.22-
对净利润的影响-491.40-573.52-317.54-67.21
【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了解公司研发相关内控制度,测试执行的有效性;
2、取得报告期公司研发项目明细清单、研发费用构成明细表、研发人员名册,分析人员、项目、费用的总体合理性;
3、访谈公司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了解公司研发费用的归集、分
配等具体会计核算方法,分析报告期研发人员、项目及费用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查验公司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批文件、日常台账记录,抽查研发项目的材
料领用、研发人员的薪酬发放及其他研发支出凭证;
5、复核研发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研发耗用能源动力分配、研发人员股份支
付等计算结果;
6、对报告期研发费用进行截止性测试;
7、取得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相关法律文件,复核公司报告各期股份支付金额
以及对损益的影响。
(二)核查意见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1、发行人2021年研发费用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为研发人员薪酬大量增加,同时研发项目的材料及动力、股份支付等支出也有一定的增加,研发费用的归集准确,具备合理性;
2、股权激励计划对发行人未来利润的主要影响为分别增加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的成本费用617.17万元、338.76万元、67.21万元,测算方法规范、测算结果合理。
8-2-66问题6、关于财务性投资
根据申报材料和公开资料: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其他流动资产
238.15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105.59万元。
请发行人说明: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公司新投入和拟投入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的具体情况,最近一期末公司是否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发行人说明】
一、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公司新投入和拟投入财务性投
资及类金融业务的具体情况,最近一期末公司是否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一)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的认定标准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第5问和中
国证监会发布的《再融资业务若干问题解答》(2020年6月修订)问题15的相关规定,财务性投资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类金融;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
拆借资金;委托贷款;以超过集团持股比例向集团财务公司出资或增资;购买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业务等。类金融业务指除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持牌机构以外的机构从事的金融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和小贷业务等。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以获取技术、原料或渠道为目的的产业投资,以收购或整合为目的的并购投资,以拓展客户、渠道为目的的委托贷款,如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方向,不界定为财务性投资。
金额较大指的是,公司已持有和拟持有的财务性投资金额超过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30%(不包括对类金融业务的投资金额)。期限较长指的是,投资期限或预计投资期限超过一年,以及虽未超过一年但长期滚存。
8-2-67(二)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公司新投入和拟投入财务性
投资及类金融业务的具体情况
发行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董事会于 2022 年 8月26日召开,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公司新投入和拟投入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的具体情况如下:
1、类金融业务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起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不存在从事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和小贷业务等类金融业务的情况。
2、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起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不存在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的情况。
3、拆借资金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起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不存在资金拆借情况。
4、委托贷款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起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不存在委托贷款情况。
5、以超过集团持股比例向集团财务公司出资或增资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起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不存在以超过集团持股比例向集团财务公司出资或增资。
6、购买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
自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起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就暂时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了部分大额存单类金融产品,具备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特征,不存在购买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的情况。
7、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业务等
8-2-68自本次发行相关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发行人不存在投资金融业务的情形。
综上,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本次发行前,发行人不存在新投入和拟投入的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情况。
(三)最近一期末公司是否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可能与财务性投资(包含类金融投资)相关的会计科目的核查情况如下:
账面价值是否属于财务序号项目主要内容(万元)性投资
1交易性金融资产--否
代扣代缴社保公积金款
2其他应收款53.19否
项、保证金及押金
待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3其他流动资产238.15否
待摊费用其他非流动金融
4--否
资产
5其他债权投资49259.33可转让大额存单否
6长期股权投资--否
7其他权益工具--否
8其他非流动资产105.59预付工程设备款项否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均为可转让大额存单,系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不属于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属于财务性投资。
【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访谈发行人管理层,询问公司报告期内以及截止目前是否存在财务性投
资及类金融业务情况,询问公司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是否存在公司新投入和拟投入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
2、对照《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问答》《再融资业务若干问题解答》关于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的相关规定及问答,查阅报告期内以及截止
8-2-69目前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具体内容,逐项分析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
3、获取并查阅发行人购买理财产品的协议以及其他投资文件,访谈了解发
行人投资的背景、投资目的、投资期限等,判断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
4、查阅发行人的财务报告、三会文件及其他公开披露文件,了解本次董事
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发行人是否存在实施或拟实施的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二)核查意见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自本次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发行人无新投入和拟投入的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发行人最近一期末未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8-2-70(本页无正文,为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之签章
页)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特殊普通合伙)(项目合伙人)
中国·无锡中国注册会计师年月日
8-2-71 |
|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