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659|回复: 0

扬杰科技: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复制链接]

扬杰科技: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稳稳的 发表于 2023-4-28 00:00:00 浏览:  659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关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投行”或“保荐机构”)作为扬州
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杰科技”或“公司”)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保荐工作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对《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评价报告》”)进行了核查,发表核查意见如下:
一、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
(1)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公司;
(2)公司下属所有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其分公司:扬州杰利半导体有限公
司、扬州杰盈汽车芯片有限公司、江苏扬杰半导体有限公司、成都青洋电子材料
有限公司、Micro Commercial Components Corporation、香港美微科半导体有限公
司、美微科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美微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江苏美微科半
1导体有限公司、杭州怡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扬州杰美半导体有限公司、MCC
Gmbh、扬杰电子韩国株式会社、CASWELL INDUSTRIES LIMITED、宜兴杰芯
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派骐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菱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泗
洪红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扬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菱芯半导体技术有限
公司、江苏扬杰润奥半导体有限公司、四川雅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青
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无锡杰矽微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扬州杰冠微电子有限公司共25家子公司纳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合并范围内的单位均纳入了评价范围。
2、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
(1)控制环境
*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公司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公司一贯重视该方面氛围的营造和保持,建立了《员工手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等一系列的内部规范,并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及严格的奖惩制度,多渠道、全方位、有效地落实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
*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特定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水平的设定,以及对达到该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公司还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针对不同岗位展开多种形式的后期培训教育,使员工都能胜任目前所处的工作岗位。
*治理层的参与程序
治理层的职责在《公司章程》中已经予以明确规定。治理层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并在审计委员会的支持下,监督公司会计政策以及内部、外部的审计工作和结果。治理层的职责还包括了监督用于复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政策和程序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
*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公司由管理层负责企业的运作以及经营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对其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包括信息技术控制、信息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收到的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规事件报告都及时做出了适当处理。公司始终倡导“客户第一、激情创新、勤简自省、坦诚感恩”的核心价值观,秉承“让世界信赖中国功率半导体”2的公司使命,依托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巩固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组织结构
公司为有效地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已合理地确定了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较为科学地划分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切实做到与公司控股股东的“五独立”。
公司已指定专门的人员具体负责内部的审计,保证相关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
*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公司采用向个人或小组分配控制职责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执行特定职能(包括交易授权)的授权机制,并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报告关系和责任。为对授权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及对公司的活动实行监督,公司逐步建立了预算控制制度,能较及时地按照情况的变化修改会计系统的控制政策。财务部门通过各种措施较合理地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较合理地保证交易和事项能
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较及时地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
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聘用足够的人员,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2)风险评估过程
公司制定了“共创共享,百年扬杰”的愿景,并辅以具体策略和业务流程层面的计划,将企业经营目标明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公司建立了有效的风险评估程序,加强审计部的审计监督职能,定期评估、识别和应对公司可能遇到的包括经营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等重大且普遍影响的变化。
(3)信息系统与沟通
公司为向管理层及时有效地提供业绩报告,已建立了高效的信息系统。报告期内,公司全力加快智能车间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并通过工信厅相应的项目申报,同时也取得两化融合 3A 认证;在信息安全方面,公司健全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相应的网络安全措施,取得 ISO27001 信息安全认证;在研发管理上,公司完成 PLM 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产品主数据、研发项目管理、变更管理的全面系统化,加快研发项目准时达成量产。完成对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实施ERP、MES、PLM 上线使用,实现业务流程系统化,并给子公司 IT 赋能。公司
3深化生产信息化管理:a.重点推动生产绩效可视化管理,分层分级管理生产运营绩效;b.深化 MES 应用,将 IOT 物联网数据采集与 MES 应用集合,对生产制程工艺与品质参数进行信息化管控,降低了失败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c.开发 MES 排产与自动物流结合,赋能基层管理及生产调度,减少生产在制,缩减生产周期,提高了对客户交付的响应速度。
(4)控制活动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都有必要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管理层在预算、利润、其他财务和经营业绩都有清晰的目标,公司内部对这些目标都有清晰的记录和沟通,并且积极地对其加以监控。财务部门建立了适当的保护措施较合理地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较合理地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为合理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公司建立了相关的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交易授权控制、责任分工控制、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独立稽
查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
*交易授权控制:明确了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责任分工控制:合理设置分工,科学划分职责权限,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及每一个人工作能自动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工作的原则,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不相容的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
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凭证与记录控制:合理制定了凭证流转程序,经营人员在执行交易时能及时编制有关凭证,编妥的凭证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以便记录,已登账凭证依序归档。
各种交易必须作相关记录(如:员工工资记录、永续存货记录、销售发票等),并且将记录同相应的分录独立比较。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以使各种财产安全完整。
*独立稽查控制:公司专门设立内审机构,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凭证和账簿记录、物资采购、消耗定额、付款、工资管理、委托加工材料、账实相符的
真实性、准确性、手续的完备程度进行审查、考核。
*公司已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制度,在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
4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5)对控制的监督
公司定期对各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同时一方面建立各种机制使相关人员在履行正常岗位职责时,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证据;另一方面通过外部沟通来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各职能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报告及建议,并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纠正控制运行中产生的偏差。公司审计部于2022年开展了45个专项审计,通过风险识别及评价,开展了公司各层级内控与风险自查与自评,重点围绕关键风险进行监督与查核提升内控管控能力,避免重大内部控制缺失发生。
3、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
公司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资金活动、销售业
务、采购业务、投资管理、存货和固定资产管理、资金运营管理、财务报告等。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内的单位、主要业务和事项以及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的高风
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
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重要程度一般缺陷重要缺陷重大缺陷
错报金额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26 10:56 , Processed in 0.448058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