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659公司简称:元琛科技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1/249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否
三、重大风险提示
关于开展复合铜箔新业务的风险提示:
(1)产品价格和市场风险公司复合铜箔材料产品目前尚未有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
售受原材料成本、未来市场需求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若后续出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等情况,项目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而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前述风险,将可能导致项目经营业绩不佳的风险。
(2)相关折旧、摊销等费用的风险公司复合铜箔项目建成后分步达产,公司固定资产和无
形资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将相应增加,由于实现预期效益需要一定时间,新增的折旧与摊销会导致公司的现金流量、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短期内可能存在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净资产的增长幅度情况。同时由于宏观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等具有不确定性,项目投产后可能会出现短期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3)技术风险复合铜箔产品与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公司新产品研发失败
或不能实现产业化,不能及时把握技术、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趋势,在技术开发方向上发生失误、不能持续创新以适应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或者所研发的产品不能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将使公司面临研发失败风险。
(4)市场开拓风险投资本项目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与业务布局,和公司在高分子功能膜材
料拥有的技术优势、复合铜箔材料在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应用前景、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区位优
势等综合因素做出的决定,目前本项目暂未规模化建设投产,市场开拓情况、客户拓展情况存在不确定性,若公司不能高效地开拓市场、开发新客户、抢占市场份额,将影响本项目盈利能力。
(5)政策风险本项目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锂电新能源方向。政策方面,中国鼓励建设具有
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政策为复合铜箔项目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但未来新能源行业可能会存在补贴降低增速放缓或其他不可预期的政策变化,因此未来可能出现因新能源市场需求减少而对复合铜箔项目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6)项目进程及效应不达预期的风险本次项目投资的实施尚需政府部门立项核准、安评、能评、环评审批等前置审批手续,能否能够通过核准及通过核准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如因国家
2/2492022年年度报告
或地方有关政策调整、项目审批等实施条件发生变化,项目的实施可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或终止的风险;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宏观政策变化、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因素可能使得项目实施进度及效益不达预期。
(7)资金筹措风险
*公司自有资金无法筹集的风险根据公司对复合铜箔项目的投资预测,公司目前实际可支配投资资金金额较小。公司在筹划本次项目投资时,考虑了既有业务未来在满足其自身正常经营和发展前提下的富余现金流作为项目投资来源之一。但是,假若未来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等发生不利变化影响既有业务发展的,或者公司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不能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公司既有业务板块发展可能不及预期,或无法为本次项目投资提供富余的现金流支持。*债务性融资未通过银行审批的风险项目贷款需要在取得项目相关资料后提交银行逐级审批通过后
方能确定,最终能否审批通过、审批通过的额度以及银行能否顺利放款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权益性融资资金募集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如果未来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况、公司基本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存在不符合发行证券进行再融资的条件的可能性。*经营所得能否如期实现的风险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受行业政策变化、市场供需变化、前期资金筹措情况、项目施工进度等多
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产能释放不达预期、经营所得无法如期实现的风险。
综上,假若公司出现上述风险情形导致资金筹措不能按照公司计划进行的,则可能面临复合铜箔项目投资进度放缓、投资周期延长的风险。
四、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公司负责人徐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若邻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红梅声
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请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九、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3/2492022年年度报告
本公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否
十一、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
十二、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三、其他
□适用√不适用
4/2492022年年度报告
目录
第一节释义.................................................5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2
第四节公司治理..............................................48
第五节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65
第六节重要事项..............................................79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98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04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04
第十节财务报告.............................................105
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5/249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释义
一、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指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公司、元琛科技实际控制人指徐辉和梁燕控股股东指徐辉
元琛投资指安徽元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南海基金指南海成长精选(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兴皖创投指安徽兴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光控指青岛光控低碳新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金通安益指安徽高新金通安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维纳物联指安徽维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康菲尔指安徽康菲尔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净化指针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其它组分,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行消除、洁净化的处理过程
滤袋指应用于袋式除尘器中,通过惯性碰撞、重力作用、直接拦截、筛分、静电吸附等过滤机理,用于捕集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的袋状过滤元件脱硝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除的过程
脱硝催化剂指应用于工业烟气脱硝,工作原理为在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还原剂氨选择性地和氮氧化物还原生成氮气和水,起到净化烟气、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作用
排放浓度 指 每立方米的排放气体中含有的颗粒物质量,一般以毫克/立方米(mg/m3)衡量
滤料指利用纤维材料采用织造或非织造的处理工艺而成的,用于过滤烟气中粉尘的过滤材料高温滤料指适用于高温烟气的滤料
熔喷布指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同时自身粘合而成为熔喷法非织造布除尘指去除或降低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颗粒物的浓度
电除尘、静电除指利用高压静电场力使空气电离,出现电晕放电,使含尘气流中的粉尘荷尘电,荷电的粉尘在电场中趋向异性电极运动,并沉积在极板上,从气流中分离过滤
袋除尘、袋式除指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时,固态颗粒物被滤袋截留,从而实现烟气过滤,此尘技术能达到较高的排放精度且过滤性能更加稳定
电袋复合除尘指使烟气先通过前极电除尘区,烟气中的部分粉尘颗粒物通过电除尘方式被收集下来,未被捕集的已荷电粉尘再均匀进入后机袋式除尘区,被滤袋过滤
固体颗粒物指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PTFE 指 聚四氟乙烯纤维
除尘效率指除尘器的性能指标之一,指除尘设备对总体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果,不同的除尘技术具有不同的过滤效果
6/2492022年年度报告
MW 指 兆瓦,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单位,等于 1000 千瓦m3/h 指 立方米/小时
mg/m3 指 毫克/立方米,浓度单位PM 指 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缩写,用于衡量粉尘颗粒的大小Pa 指 帕,压力单位NOx、氮氧化物 指 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 (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环境中接触的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常称为硝烟(气),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其混合物用 NOx 表示。
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SCR 指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氨水、尿素)来“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
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氮气和水。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应用多、有成效的一种烟气脱硝技术
稀土型 SCR 脱 指 含有稀土元素的催化剂,指一种脱硝催化剂,活性物质为稀土氧化物硝催化剂
脱硝催化剂再指对废弃的脱硝催化剂进行再生回收,去除催化剂上的粉尘、铁锈、杂质,生并对其中所含的钒、钨等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加入适量成分提高活性成分进行循环利用;对无法再生的脱硝催化剂,去除杂质后进行粉粹CNAS 指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
CMA 指 中国计量认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
火电指火力发电,主要指燃煤发电(煤电)非电行业指火电之外的燃煤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烟气治理指对燃煤锅炉、窑炉等排放气体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粉尘等有害物
质进行脱除,使燃烧后烟气达标排放的处理过程。通常可细分为除尘、脱硫及脱硝
复合铜箔 指 将 PET、PP 等高分子薄膜材料表面用磁控、电镀等方式镀铜形成三明
治结构复合材料,用来替代传统锂电铜箔,作为锂电池的负极集流体。
复合铝箔 指 将 PET 等高分子薄膜材料表面用蒸镀等方式镀铝形成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
氢燃料电池催 指 是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膜电极(MEA)的关键材料之一,主要由碳载化剂体和铂或铂合金组成,起到催化电池内化学反应的作用,决定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和寿命。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公司的中文名称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简称元琛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 Anhui Yuan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Technology Co.Ltd.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YUANCHEN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徐辉公司注册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站北社区合白路西侧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无
7/249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站北社区合白路西侧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30012
公司网址 http://www.shychb.com
电子信箱 yuanchenzqb@163.com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姓名蒯贇张晓宇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站北社区合白路西侧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站北社区合白路西侧
电话0551-663397820551-66339782
传真0551-663352510551-66335251
电子信箱 yuanchenzqb@163.com yuanchenzqb@163.com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 http://www.zgzqb-bz.com/
https://www.cnstock.com/http://www.stcn.com/
http://www.zqrb.cn/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元琛科技证券部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元琛科技 688659 无
(二)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名称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公司聘请的会计师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外经贸大
事务所(境内)厦901-22至901-26
签字会计师姓名付劲勇、张冉冉、李林军名称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履行持续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督导职责的保荐机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武军、詹凌颖构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1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本期比上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年同期增2020年减(%)
8/2492022年年度报告
营业收入579032421.5050199704415.35458392572.19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
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579032421.5050199704415.35458392572.19的营业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1640.0270447191.66-91.156205028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7570511.6852522542.79-133.4549294580.17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776242.1963369808.16-169.0874361185.87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2022年末2021年末2020年末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42887068.38656470819.41-2.07396056646.62
总资产1273852540.501059864086.2120.19687848514.57
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03.24万元,同比上升15.35%;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91.15%。增收不增利的原因:1、公司当期综合毛利率同期相比降低6.95%,主要系产品竞争愈烈、当期大宗原料价格波动及产能未充分释放;2、当期员工人数及薪酬提高增加,与同期相比费用率增加2.64%;管理用房产及大健康闲置资产折旧费计提较多,与同期相比费率增加1.22%;咨询服务费与同期相比费率增加0.79%;借款利息支出与同期相比费
率增加1.39%等,总体费率增加9.76%。综合导致净利润下降91.15%。
关于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更正。公司前期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暨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归母净利润由快报2595.83万元更正为623.16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由快报343.69万元更正为-1757.05万元,更正的主要原因是补充确定海外销售佣金、咨询费、股份支付、利息支出等费用1475.69万元,以及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485.19万元。
(二)主要财务指标本期比上年同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2020年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40.47-91.490.5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40.47-91.490.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0.110.35-131.430.41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11.28个
0.9612.2417.06
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减少11.84个
-2.719.1313.56
净资产收益率(%)百分点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1.45个百
7.96.455.55
)分点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降低91.15%,主要系材料成本、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降低133.45%,主要系材料成本、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降低169.08%,主要系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增加所致。
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降低91.49%,主要系本年利润降低所致。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降低91.49%,主要系本年利润降低所致。
9/2492022年年度报告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营业收入113359326.35157366985.02122199650.3118610645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4835032.1413344554.57-2293250.28-9654696.41
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2182513.237622546.2-4274254.21-18736290.44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30145210.39-5279033.24-6835896.19-1516102.37量净额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附注
(如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适
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59066.658285.60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23027475.1816826244.315724159.52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52782.18
10/2492022年年度报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243708.31-180000.00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3524448.243332975.7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1291511.14936215.61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505022.34-50315.8-1714734.81和支出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527185.51174242.09
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4048087.692178497.422251006.2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23802151.7017924648.8712755701.89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
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63179650.0015072945.21-48106704.7972945.21
应收款项融资1734208.503511119.881776911.38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7031716.9846114340.2729082623.290
11/2492022年年度报告
合计81945575.4864698405.36-17247170.1272945.21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不适用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全球市场复杂动荡,各类风险交织叠加。面对能源危机、全球通胀、美联储加息、汇率波动、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冲击,公司负重前行、砥砺奋进,主业扩产增效的同时,继续整合行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03.24万元,同比上升15.35%;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16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1.15%;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
127385.25万元,同比上升20.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288.71万元,同比降低2.07%。
2022年度产品毛利下滑的原因分析:公司主要产品为脱硝催化剂及滤袋,其中脱硝催化剂主
要原材料为钛白粉料和偏钒酸铵等;滤袋产品主要原材料为纤维、基布、聚四氟乙烯等。公司产品系客户定制化,根据不同客户的技术要求不同,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配比会有所差异。
2022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2021年
原材料名称采购额占原材料采购额比采购额占原材料采购额比
钛白粉料6998.7320.22%6404.7819.08%
偏钒酸铵2243.206.48%2418.437.21%
PPS纤维 3261.94 9.42% 3500.78 10.43%
聚四氟乙烯2347.216.78%2641.257.87%
110gPTFE 基布 1012.91 2.93% 2305.15 6.87%
PTFE 长丝线 1285.89 3.71% - -
合计17149.8849.54%17270.4151.46%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公司原材料采购额50%左右。
选取催化剂产品主要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采购价格对比分析如下:
单位:万 KG(㎡)、元/KG(㎡)、万元
2022年2021年
原材料主要供应商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
12/2492022年年度报告
钛白粉料供应商1146.3015.772306.46136.0014.962034.87
偏钒酸铵供应商213.00103.651347.4811.35107.681222.15
受市场行情影响,2022年度公司采购的钛白粉料价格较2021年上涨,而钛白粉料占公司催化剂产品材料用量的70%以上,钛白粉料的价格上涨导致催化剂产品成本增加。
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公司采购的钛白粉料价格波动如下:
受市场行情影响,2021年第二季度钛白粉料价格逐渐上涨,至2022年第三季度,钛白粉料价格才有所下降,逐步趋于稳定,而公司从采购、生产到最终安装验收、实现销售,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公司2022年全年生产所使用的钛白粉料均为采购价格较高的原材料,钛白粉价格的上涨导致公司脱硝催化剂产品单位成本增加,进而导致脱硝催化剂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选取滤袋产品主要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采购价格对比分析如下:
单位:万 KG(㎡)、元/KG(㎡)、万元
2022年2021年
原材料主要供应商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
PPS 纤维 供应商 3 43.07 59.06 2544.11 43.30 52.31 2264.89
供应商422.0051.131124.8716.5955.20915.93聚四氟乙烯
供应商515.0153.42801.9323.3457.461340.81
供应商624.9511.73292.7141.4412.04498.93
110gPTFE 基布
供应商715.9312.12193.1060.4812.61762.36
PTFE 长丝线 供应商 8 10.00 86.46 864.60 - - -
2022年 PPS纤维采购价格相比较 2021年有所上涨,而聚四氟乙烯、PTFE 基布原材料采购价
格有所下降,因不同客户、不同项目产品需求存在差异,所使用的原材料配比会有所差异,故整体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滤袋产品生产成本影响较小,2022年滤袋产品的毛利率变动主要与产品售价的波动有关。
公司采取以产订购模式,主要原材料适当备货。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招标办
13/2492022年年度报告
通过要约或招标方式,根据供应商的反馈,从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协商确定具体的材料规格、质量标准、价格、结算方式及交货计划等内容,负责合同签订并跟踪材料到货情况。仓储部门和品控部门对到货材料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
多年来,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采用以产订购的模式,按需采购,同时结合采购周期、生产计划及市场供求情况适当调整原材料采购量。
综上,受钛白粉料价格上涨及公司采购、生产至交付验收周期等因素影响,导致2022年公司脱硝催化剂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滤袋产品生产成本影响较小,滤袋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采购流程未发生变化,采购规模相对稳定。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过滤材料、烟气净化系列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营的大气治理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除尘过滤材料、烟气脱硝催化剂。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 C35)。凭借持续创新的产品技术研发优势、生产制造优势、先进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良好的项目现场安装调试等技术服务,为众多知名及行业标杆客户提供了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关键设备及其核心部件,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钢铁及焦化、垃圾焚烧、水泥和玻璃等行业和领域,核心用户包括国家电投集团、中电国瑞、龙净环保、山东国舜、清新环境、首钢京唐、中钢天澄、安丰钢铁、海螺水泥、华润
水泥等企业,行业地位突出。
同时公司不断向产业链集群方向延伸:公司子公司安徽康菲尔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环境、
土壤及新材料第三方检测业务,拥有 CMA 及 CNAS 资质,并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次土壤普查实验室
第二批次名单,成为安徽省二十二家入选该名单企业之一;公司子公司上海元琛碳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低碳、环保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管理、咨询;公司子公司安徽维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
事氢能、锂电热失控等能源安全监测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安徽元琛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传感器气敏薄膜材料、复合集流体材料、电芯制作及测试等方向的技术研发;投资设立安徽普瑞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复合集流体中试产线搭建、产品制样测试等产业化落地工作。
公司产业链相关布局主要针对我国碳中和、新能源领域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从事节能降碳、电池新材料、新能源安全监测等方向的技术开发和攻关、工程化示范和产业化转化等工作。
14/2492022年年度报告
(二)主要经营模式
1、主营业务产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制订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由公司向国内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发出采购需求要约,根据供应商的反馈,公司从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公司采取以产订购、主要原材料适当备货的采购模式,对生产中耗用的主要原材料通过与主要合格供应商进行谈判、招标等方式签订合同,约定采购价格,并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需求进行提货。公司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保持适当的库存量。采购的原材料到货后,由质量检验部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在物资采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与多家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保证了供应来源及质量。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基本为定制化产品,根据不同客户对产品的具体性能、参数等不同要求,公司采用“按订单生产”的生产模式。工艺部门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对产品进行选型、审核,制定工艺实施标准,并结合生产能力,运用 PMC 做生产作业计划并做物料控制。各生产车间根据订单发货需求制定 TPM 作业计划,并及时组织生产。公司的生产按照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实行,同时严格按照客户的需求执行,每个工序都按照 TQM 的要求严格把关,保证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精益管理模式,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测算定制化产品的生产成本,结合订单的技术要求、交货期、付款方式、竞争情况及客户的信用状况等因素,通过投标、议标的方式确定销售价格。
公司根据地域和行业分布划分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在各区域从事公司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多项工作,销售客户遍布全国各地30个省(市)和自治区。公司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国内或国际展会、实地拜访等方式直接获取客户,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产品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销售为直销方式,主要产品应用于电力、钢铁及焦化、垃圾焚烧、水泥和玻璃等行业和领域的工业烟气净化。销售合同主要通过招、议标方式取得,因此公司的销售主要通过“前期服务+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公司以营销中心为主,相关部门配合,为客户提供周到、细致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4)研发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公司成立科创研究院且形成了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规范化的项目制研发体系。经过科创研究院严格的可行性研究,保证研发项目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方向。研发部门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定期对研发项目进度和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制定与公司战略发展相适应的研发计划。公司的研发体系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子系统:
*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系统:负责制定公司技术及产品研发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作为公司研发的指南。
15/2492022年年度报告
*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系统:负责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的实施。
*产品中试系统:负责产品样品的中间试验、安全测试等工作。
(5)产品加服务的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
公司在钢铁行业的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中,技术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和类似项目的考察,最终做出了精准的节能测算,也给出了吹灰器改造、喷氨系统改造、烟囱改造、烟气换热器改造等方案,做到排放达标的保障。合同能源管理符合碳中和的政策,通过中温催化剂材料的应用,优化了烧结机的尾气治理的工艺,达到了高炉煤气节约25-40%的效果。以200平烧结机为例,年节约高炉煤气约3000万立方,减少碳排放近7万吨。未来公司将深入挖掘这种“产品+数据监测+服务”的客户合作模式,助力工业客户降碳增效。
2、第三方检测行业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全面的检测资质(CMA、CNAS)、设备和技术储备,构建了移动互联网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网络,通过为客户提供标准、高效、专业的检测服务获取收入和利润。
公司持续优化服务和运营流程,积极开发多项信息化技术,已搭建采购、销售、客户管理技术平台,构建了采样、检测、数据分析、报告发布全流程信息传输技术平台,不断提高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了采样、样品前处理、数据分析和信息传输能力,从而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情况:
○1工业烟气治理:
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污染治理行动,大气环境治理领域首先在煤电行业开展烟气超低排放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根据生态环境部2022年10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内容显示,我国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集中利用,已有
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在燃煤锅炉烟气深度治理方面,2022年以来各地在积极推动“三改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力度,特别是节能降耗改造方面释放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对环保装备的节能降耗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在大中型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基本完成、践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2022年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小燃煤锅炉领域,其中新建热电联产机组配套超低排放、集中供热机组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需求较为明显。随着燃煤锅炉改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相关部门对于按期改造的燃煤锅炉用户的补贴政策的持续落实,全国各地燃煤锅炉改造的环保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2022年以来,我国的新增煤电核准提速。政策层面提出,近两年需每年新上煤电项目8000万千瓦,因此将有一批大型保障性电源项目开工建设。北大能源研究院2022年12月发布的《加速推动中国典型五省的煤电转型和优化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
16/2492022年年度报告
1-11月,国内新核准的煤电项目装机总量已达6524万千瓦,超过了2021年核准总量的三倍。其中,2022年三季度核准装机总量最高,达2414万千瓦。
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EM)的最新统计显示,2022 年中国燃煤电厂的审批、开工显著加速,新项目核准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经历了2021年的用电紧张后,煤电的保障兜底作用再次引发高度重视。目前新核准的煤电项目,大多是100万千瓦级的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因为容量够大,才能顶住未来电力需求增长和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压力,同时集中先进技术做到降低煤耗和节能减碳。煤电是当前中国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支撑性电源,煤电对于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增煤电将同步带来相应的烟气治理等环保治理需求,预计将会对烟气治理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公司积极部署,努力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大力开拓业务。
非电行业目前是烟气治理的“主战场”。2022年初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全国力争到2025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当前全国已有超60%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进度过半,整体正有条不紊的推进。除钢铁外,水泥、玻璃、焦化等行业烟气深度治理也在全面开展,特别是水泥行业2022年出台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水泥超低排放已被提上日程,水泥行业也成为继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之后,我
国第三个全面启动超低排放的重点行业。非电行业仍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
工业源仍然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来源,而烟气治理(袋式除尘、SCR 催化剂脱硝)作为解决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问题的主要方式,目前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2第三方检测行业:
随着全社会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验证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需求也随之产生,检测作为一个提供第三方认证的服务业应运而生,是一个资本与人力双密集行业。
中国检测行业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成熟细分行业增速仍有15-20%,新兴细分行业增速超25%,依然存在较多景气机会。同时,优势企业凭借自身融资和并购优势,有望在长周期中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行业具有明显的伴生属性,细分行业不断更迭。随着传统细分行业趋于成熟,检测公司就会切入高速增长的新细分行业。
公司下属子公司安徽康菲尔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烟气治理产品性能验收、环境检
测、土壤检测等业务,具有 CNAS、CMA 资质,基于主营业务产品性能验收以及核心客户群体对环境检测有较强且稳定的需求,在人员、设备、技术方面已经完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和建设。
(2)行业发展基本特点:
○1袋式除尘式工业除尘的主流方式之一
17/2492022年年度报告
工业除尘方式主要有电除尘、布袋除尘、湿法除尘和电袋复合除尘。随着我国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进一步发展及国家对环保的重视,袋式除尘技术由于在除尘效率方面的优异性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呈加速发展态势。
○2 SCR 脱硝技术在电力、水泥、玻璃、钢铁等行业应用比例较高
工业脱硝主流方法为 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CR 工艺路线脱硝效率高,在国家的严格控制排放标准的情况下,使用 SCR 工艺能够使烟气达到低排放标准,因此众多企业选择 SCR 工艺以达到超低排放。
○3第三方检测成熟细分行业迎来新机会
环境监测等细分行业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体量,仍保持较高的增速。2021年环境监测规模415亿元,2016-2021年五年复合增速为21%。2022年1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通知规定于2023-2024年完成土壤普查的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环节。
我们预测2023-2024年,我国环境检测市场整体营收增速将显著提升。
○4新兴细分行业检测市场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上游市场高景气推动相关检测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展望2023-2025年,国防相关检测、医疗器械检测、汽车检测等行业有望成为行业核心增长板块。在中国检测行业的当前阶段,成熟细分行业仍保持15%以上的增速,高速增长的新兴细分行业不断涌现。因此,布局高景气度赛道的所有企业可以共享行业红利。而更具优势的头部企业,可以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抢先布局新兴细分行业,延长红利周期。
(3)主要技术方向:
2021—2025年工业烟气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新建火电、新建垃圾焚烧电厂和钢铁、水泥、玻
璃等主要非电行业的产能置换、异地搬迁烟气治理及尚未完成的超低排放,2026-2030年主要集中在火电和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的二次改造。
○1 碳捕集技术与装备:CCUS 大规模应用成本和能耗进一步降低,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CCUS 全链条技术单元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得到突破,“十四五”期间建成 3-5 项百万吨 CCUS全链条示范工程。
○2除尘技术与设备:电除尘、电袋复合除尘、袋式除尘等技术在模拟仿真设计、节能运行、
结构型式、材料性能、智慧控制等多方面实现机组运行稳定性、经济性优化,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3脱硝技术与装备:适用性、可靠性提升,低能耗、智能化、催化剂抗毒性和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等方面性能更为显著,脱硝工艺和 SCR 催化剂的研发是未来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18/2492022年年度报告
○4脱硝除尘一体化治理技术与装备: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速并得到更大发展。
非常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资源化转化利用、智能化调控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5工业烟气智慧环保岛技术与装备: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更精准、更多元、更及时,挖掘和分析技术在环保大数据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数据实时可视化展示技术、设备远程智能运维和信息安全等将进步优化。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高。近年来,行业之间、同行企业间的竞争态势开始逐步出现分化,市场和技术等资源向行业优势企业集中。公司目前在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品牌认可度。
报告期内,公司集中资源在既定专业细分领域发展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类耐高温耐腐蚀滤袋和 SCR 脱硝催化剂,较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业务较为集中。虽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规模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公司近年来业务及利润规模发展迅速,成长性较高。公司专注于过滤材料、脱硝领域的技术研发,具有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在不同细分领域内各有竞争优势。
公司多年深耕电力行业,赢得了客户和同行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公司滤袋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燃煤电厂多台机组及装机容量 1000MW 机组,在电袋或袋式除尘领域实现低阻高效的超净排放;公司石灰窑 SCR 脱硝催化剂在国内成功实现首台套应用。在非电水泥、工业硅市场脱硝开辟增量赛道,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产品除了巩固电力及小锅炉市场的地位外,目前主动拓展快速增长的垃圾焚烧、水泥脱硝业务,并突破玻璃终端壁垒市场,以“做深、做广、做专”为核心理念支撑,通过“区域化+专业化”的手段,承载战略目标的分解达成。
经环保协会认定,2022年度,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第9225105号“元琛”商标(空气过滤设备、气体净化装置)产品 SCR 脱硝催化剂的产量为 2.5 万立方米;产品对
应销售额为3.2亿及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为第3名。近三年细分产品钢铁烧结中低温脱硝催化剂产品全国的占有率为20.2%,国内排名为第1位,省内市场占有率50%,排名为第1位。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新技术:
○1基于碳捕集的超净低阻高效滤料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经袋除尘过滤后烟气中颗粒物浓度控制在 1mg/m3 以下,可直接进行碳捕集的低阻节能的超净滤料将成为未来滤料研发的新方向。基于熔喷纤维、纳米纤
19/2492022年年度报告
维、海岛纤维表层的超精细滤料,以及易清灰的功能性乳液浸渍处理、永久极化后处理、超精密覆膜等先进工艺将为新滤料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复杂烟气环境的多样性滤料
由于我国工业门类众多、应用场景多种多样,因此所需的特种滤料种类繁多。例如,针对焦化或脱硝前等场景应用的300℃—400℃高耐温滤料、针对难控制的氨逃逸场景应用的耐碱或耐酸
碱交替的滤料、针对袋除尘大湿度禁区的超疏水滤料、针对燃爆场所超细粉体收集的抗静电覆膜
滤料等差别显著、小批量、高利润的滤料产品将成为袋除尘技术追逐的热点。
○3功能性滤料
针对烟气复杂污染物联合去除需求,在滤料上负载低温催化剂而形成的“除尘+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等技术被研发出来并正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功能滤料和多功能复合的一体化装备可大幅倍增袋式除尘器功效,实现“一机多能”,可显著减少占地、降低能耗、节省投资及运行费用,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4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
氢能源汽车是实现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一个关键战术和实现手段。对于氢能源汽车来说,成本的关键在于氢燃料电池,而目前氢燃料电池“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就是氢能的催化剂,相关技术的壁垒颇高。铂作为优良的催化剂可以吸附氢气分子促成离解,是目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商用的首选,但铂的稀缺性很强。因此开发低铂、高性能的膜电极是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一个根本任务。除此之外,国产化催化剂能否实现批量化应用,对氢能行业发展意义重大。该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1篇。
○5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模组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呈持续增加态势,动力电池热失控俨然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应用的“拦路虎”。值得一提的,气体标志物的产生贯穿于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初、中、末期。在热失控过程发展初期,迅速的检测出 H2、CO、VOC 等气体标志物,做到热失控超前预警能够及早报警并处理,可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整合微机电技术自研原位构筑的超灵敏、快响应、低功耗 MEMS H2、CO、VOC 气体传感器集成封装为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模组,并通过算法、电路、结构设计和优化为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提供高精度、低成本解决方案。公司于
2021年上半年针对该项目进行布局,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7篇,获得授权实用新型5篇,获得授
权外观专利1篇,获得软著3篇。相关热失控安全监测模组已在目标电池客户端进行测试和验证。
○6锂电复合集流体技术
目前锂电纯铝箔厚度通常为 10um,更低可达 8um,而锂电纯铜箔厚度通常为 6um,更低可达 4.5um;质量占比方面铜箔占电池质量约 13%,铝箔约占电池质量 5%;在成本方面占比方面,
20/2492022年年度报告
铜箔占比约9%,铝箔占比约4%。锂电池集流体正朝轻薄化方向发展,轻薄化主要带来:*降低电池的材料成本;* 通过减薄和减重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相较 8um 锂电铜箔,采用 6um/4.5um锂电复合铜箔分别可提升能量密度5%/9%的能量密度。复合集流体是锂电池对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生产成本要求的必然结果。目前公司集流体项目已实现中试产品生产,正在向下游客户积极送样测试中。
(2)新产业:
高分子改性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突破,产品性能和品质将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竞争,从而实现对进口材料及产品的逐步替代,行业前景广阔。
基于主营业务相关技术协同性,公司积极拓展复合集流体材料业务:公司多年专注于高分子功能材料和高分子膜材料的研发和供应,包括 PTFE 膜、PI 膜等,与中科大、合工大等院校在相关专业领域展开合作研究,相关技术在复合集流体材料领域具有较强适用性。同时公司扎根于合肥新能源产业聚集区,与上下游客户交流频繁,具备一定的客户资源优势。
根据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 2023-2025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712.8/900/1235Gwh,年增速分别为 38%/26%/37%,估算 6.5um 的复合铜箔单 Gwh 电池用量 226.9 吨,8um 复合铝箔单Gwh 用量为 136.2 吨;随着动力电池渗透率的提升,对于电池安全、能量密度要求提高,进一步加快复合集流体的渗透率,预计2023-2025年复合铜箔/复合铝箔渗透率分别为2%/1%、10%/8%、
25%/20%。预测23/24/25年复合铜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1.5/9.45/32.42亿元,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在2021年底,正式开始复合集流体项目建设,积极与上下游产业链对接,在资金、土地、厂房、人才和产业链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布局,以面对市场的变化。2022年12月,公司复合集流体首批中试线产品正式下线,下线产品性能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锂电复合集流体新型材料,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好,且市场空间广阔。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技术权属清晰,均为自主研发,基本成熟运用于公司产品的批量生产中。
报告序应用核心核心技术简介期号技术内变
21/2492022年年度报告
化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净电袋非对称梯度”技术该技术梯度层状结构
的设计有利于滤饼形成,粉尘的捕集效率高且设备运行阻力低。承担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并获得了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公司利实超净电袋现
1非对称梯用该技术研发出燃煤电厂新型高效超低排放过滤材料产品,获得安徽省
量度技术
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产品产已在国内燃煤电力 1000MW、600MW 等以上机组成功应用,达到超净排放(除尘器出口 |
|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