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527|回复: 0

诺禾致源: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复制链接]

诺禾致源: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炒股心态 发表于 2023-8-1 00:00:00 浏览:  527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15公司简称:诺禾致源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1/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
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并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李瑞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施加山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伟
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无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保持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否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二、其他
□适用√不适用
2/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目录
第一节释义.................................................4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9
第四节公司治理..............................................36
第五节环境与社会责任...........................................38
第六节重要事项..............................................40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59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64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64
第十节财务报告..............................................65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备查文件目录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3/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股份指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诺禾致源
致源禾谷指北京致源禾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公司股东诺禾禾谷指北京诺禾禾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公司股东成长拾贰号指成长拾贰号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招银共赢指深圳市招银共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公司股东
红杉安辰指红杉安辰(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中集资本指中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股东招商招银指深圳市招商招银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服贸基金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有限合伙),公司股东建创中民指建创中民(昆山)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海河百川指天津海河百川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先进制造指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公司股东国投创新指国投创新(北京)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原公司股东,私募基金管理人为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国投协力指北京国投协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原公司股东天津诺禾指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诺禾指南京诺禾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大基因指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
300676.SZ)贝瑞基因指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000710.SZ)燃石医学指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世和基因指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指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NMPA 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证监会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交所指上海证券交易所
元、万元、亿元指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CLIA 指 是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的简写,旨在对临床实验室进行规范和监管。
DNA 指 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mRNA 指 是信使 RNA 的英文缩写,是由 DNA 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携带遗传信息的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
GB 指 测序数据量单位,Giga Base或兆碱基,即 1*10^9个碱基。
TB 指 测序数据量单位,Tera Base 或千兆碱基,即 1*10^12 个碱基,1TB=1000GB。
PB 指 测序数据量单位,Peta Base 或万亿碱基,即 1*10^15 个碱基,1PB=1000TB。
4/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FFPE 指 英文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ing的缩写,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基因 指 能够编码蛋白质或 RNA 的核酸序列,包括基因的编码序列(外显子)和编码区前后具有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序列和单
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基因组指是一个细胞或者生物体所携带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序列,包括全套基因和间隔序列,它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 DNA分子。
基因组学指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组学指指生物学中对各类研究对象(一般为生物分子)的集合所进
行的系统性研究,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脂类组学、免疫组学、糖组学和 RNA 组学等。
宏基因组指是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它包含了可培养的和未可培养的微生物的基因,目前主要指环境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基因组总和。
染色体指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遗传物质深度压缩形成的聚合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其本质是脱氧核糖
核酸(DNA)和蛋白质的组合(即核蛋白组成的),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是遗传信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如细胞质内的线粒体)。
转录 指 是遗传信息由 DNA转换到 RNA的(RNA聚合)酶促反应过程。
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 mRNA 以及非编码 RNA(tRNA、rRNA等)的合成步骤。
转录组指广义上指某一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所有转录产物的集合,包括信使 RNA、核糖体 RNA、转运 RNA 及非编码 RNA;狭义上指
所有 mRNA的集合。
表观遗传 指 是指 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它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
基因表达 指 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 DNA 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产前筛查指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
表型指指个体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表现,如身高、肤色、血型、酶活力、药物耐受力乃至性格等等。就是说个体外表行为表现和具有的行为模式。
质谱指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核苷酸指是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
质组成的化合物,又称核甙酸。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TP)、脱氢辅酶等。
5/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碱基 指 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是核酸、核苷、核苷酸的成分。DNA和 RNA的主要碱基略有不同,其重要区别是:胸腺嘧啶是 DNA的主要嘧啶碱,在 RNA 中极少见;相反,尿嘧啶是 RNA 的主要嘧啶碱,在 DNA 中则是稀有的。
PCR 指 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英文缩写,是在体外快速扩增目的基因或特定 DNA片段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
外显子指是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它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 RNA 中的基因序列,又称表达序列。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 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 RNA外显子的 DNA 中的区域。所有的外显子一同组成了遗传信息,该信息会体现在蛋白质上。
甲基化 指 从活性甲基化合物(如 S-腺苷基甲硫氨酸)上将甲基催化转
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RNA)加工。
基因分型指利用生物学检测方法测定个体基因型的技术,又称为基因型分析。使用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DNA 片段分析、寡核苷酸探针、基因测序、核酸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等。
二代测序、NGS、高 指 相对于 Sanger 测序,也称“下一代”测序技术,以能一次并通量测序 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 DNA 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和一般读长较短等为标志。
LIMS 指 实 验 室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 Laboratory 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
ATAC-seq 指 Assay for 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一种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靶向开放染色质的技术手段。
HIC 指 high-through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是研究全基因范围内染色体三维构象与互作的主要技术手段。
报告期指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简称诺禾致源
公司的外文名称 Novogene Co.Ltd.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Novogen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瑞强
公司注册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生命园路29号创新大厦B258室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无变更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301号楼101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15
公司网址 http://www.novogene.com/
6/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电子信箱 ir@novogene.com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无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姓名王其锋赵丽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301号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301号联系地址楼101楼101
电话010-82837801-889010-82837801-889传真无无
电子信箱 ir@novogene.com ir@novogene.com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www.sse.com.cn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办公室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无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股票简况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种类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及板块人民币普通股(A 上海证券交易所诺禾致源688315无
股)科创板
(二)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
五、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六、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本报告期比上年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929924087.18849720608.789.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33954.4556696573.093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58370346.1546908377.1224.43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13503.04-19075287.48不适用本报告期末比上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
年度末增减(%)
7/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38617662.491964901490.483.75
总资产3113265481.483048274366.812.13
(二)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比上年同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90.1435.7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90.1435.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0.150.1225.00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43.10增加0.64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2.912.57增加0.34个百分点
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346.58减少1.24个百分点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92992.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4%,主要系报告期内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业收入增长所致,其中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收46346.18万元,同比增长30.79%;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3.4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2.34%,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及外币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报告期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0.19元/股,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5.71%,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及外币汇兑收益增加带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影响;
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1.35万元,上年同期-1907.53万元,其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客户回款增加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438.55七、7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362366.43七、67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13187813.61七、68、70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649540.91七、74、7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8999708.20七、67
减:所得税影响额5188277.83不适用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8022.65不适用
合计16663608.30不适用
8/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
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不适用
九、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所属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中的专业技术服务(M74);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公司业务属于 4.1.5 生物医药相关服务中的基因测序专业技术服务。
生物产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基因组学为核心的技术突破,推动了以生命科学为支撑的生物产业深刻改革,生物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加速发展新阶段,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日趋成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快速兴起,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生物科技行业是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产品
开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的产业群,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它既包括为生物技术研发提供支持的设备、制剂以及相关信息的服务业,也包括运用生物技术工艺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产业,还包括相应的储、运、销售等需要专门的生物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产业。而其中,蓬勃发展的科技服务企业,专注于生物研究技术手段的研发创新,并致力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得下游科研机构能够负担得起新技术手段、快速获得结果,为高效的科研成果产出提供必要的前提。
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随着基因测序相关技术的持续革新和应用领域的深入发展,行业竞争格局也在不断演化。基因测序的产业链上游为测序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商;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下游为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诺禾致源主要面对来自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的竞争。
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类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二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服务内容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还包括药物靶向治疗检测、遗传缺陷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风险评估等。第一类服务提供商包括国内的诺禾致源、百迈客以及韩国的 Macrogen 等,第二类服务提供商包括燃石医学、世和基因等。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安诺优达等公司则两种服务均有所涉及。
2、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建立了通量规模领先的基因测序平台,并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手段,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多层次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同时,基于在基因测序及其应用领域的技术积累,自主开发创新的基因检测医疗器械。
在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的研发战略导向下,公司搭建了通量规模领先、测序质量稳定、高效交付的基因测序平台,并始终在各项高难度基因测序技术保持领先地位,全面掌握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整合研究技术体系,形成从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跨领域协同优势,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诺禾致源联合署名发表或被提及的 SCI 文章总计近 2000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近120000。取得基因测序技术相关专利62项、软件著作权320项。
公司构建了全球化的技术服务网络,在境内设有天津、上海及广州实验室,在新加坡、美国、英国建立了本地化运营的实验室,于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约9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对北美、欧洲、东南亚等本地科研
9/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需求的快速响应,全面覆盖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enome
Institute of Singapore 等境内外一流科研院所,服务客户近 7000 家。
公司积极开拓基因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发展。公司第三类医疗器械“人 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 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 于 2018 年 8 月通过 NMPA 创新
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审批上市,成为我国首批获准上市的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之一,是国内唯一的配套分析软件亦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肿瘤分子检测产品,也是国内临床试验样本量最大的基因检测获批产品。
3、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建库测序平台服务。主要产品及用途如下:
类别用途
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样品中的 DNA、RNA 序列进行精确测序,从而获得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对物种多样性、物种遗传变异进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行研究,辅助物种辨别、物种资源筛选、良种选育、遗传进化及重要性状候选基因的预测等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向高校、科研机构、研究性医院、药企、临床科研机构等客户提供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应用、药物研发相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关的基于基因测序技术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协助其对于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基因状态进行研究
致力于将客户非标的建库测序分析的解决方案转化为标准化产品,建库测序平台服务并提供平台化服务。利用公司运营的各类测序平台和自动化平台,为客户快速交付高质量的测序数据。
临床及科研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销售。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人 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其他(半导体测序法)”主要用于肺癌的临床分子诊断分型,帮助判断引起肺癌的具体基因突变情况,作为相关靶向药物等的用药指导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建库测序平台服务之间的具体差异如下:
(1)服务内容:三类服务均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但测序对象不同,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
的测序对象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与人体无关的样本,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测序对象为与人体有关的样本;
(2)服务流程与交付成果: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流程包括样本
检测、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数据分析,交付成果为数据分析结果;建库测序平台服务通过平台化服务和标准化产品的推广,将客户的非标的解决方案,转化为标准化产品,以自动化流程,更高效率和更稳定质量完成交付;
(3)三类服务的客户群体基本相同。
4、主要经营模式
4.1采购模式
(1)供应商选择与考核公司原材料供应商分为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和非核心原材料供应商两类管理。公司核心供应商主要提供基因检测设备和试剂。公司主要通过国内代理商采购,或者与厂家直接采购的方式与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非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公司主要采取合格供应商信用评级。公司根据采购需求将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商列入初选供应商名单;随后通过调研考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对样品进行检测和试用,完成供应商调查评审,将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与这些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周期性回访对供应商进行产品质量、交货周期、价格、服务、供应商综合实力等方面进行评审,对合格供应商目录进行维护。
(2)采购流程
公司的采购流程如下:
10/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实验中心依据库存和生产计划,预估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采购申请,采购申请经过需求部门负责人及采购部负责人的审核后,由采购员汇总采购需求,并向《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供应商询价,由采购部门相关人员与供应商进行合同条款的协商、签署采购合同。货到后由公司仓库人员按照库房管理制度进行验收入库。采购人员进行发票核对和付款申请,经财务部门审核后完成付款。
4.2生产服务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型生产模式,以订单或项目形式接入生产任务。公司实验中心根据历史项目数据分析结果、项目接收趋势预测制定季度或月度生产计划,进行产能分配;根据项目实际接入情况,考虑客户重要性、项目规模、项目紧急程度等因素制订短期生产计划,并发放至各产线执行。
公司向客户提供测序服务的流程如下:
*收集样本:公司销售端取得客户委托服务标本,填写样本信息,寄送公司生产基地(测序实验室);公司收样人员核对标本的信息,检查是否信息有误或者标本有异常。
*信息提取:检查无误后交由公司实验人员从样本中去除杂质、抽提出核酸等测序物质。由于样本来源包括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涉及不同的组织、形态,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样本分别开发核酸提取方法,尤其对于微量、多年保存以及特殊形态的难提样本,需要对提取方法进行个性化优化。公司已针对相对标准化的样本提取搭建了自动化提取流程,对于非标样本,积累了百余种个性化提取方法。
*建库:将核酸进行打断、末端修复、扩增等处理,制作样本浓度、片段长度等符合不同技术原理、不同型号测序仪要求的文库,为测序仪识别样本做准备工作。公司已实现了标准文库构建的自动化,并积累了对非标建库流程差异化处理的丰富经验。
*上机测序:准备完成后,由测序仪进行测序读取碱基信息。由于现有的主流测序仪通量较大,需要多样本同批次上机,该环节的重点在于减少不同文库间的相互影响,保证文库测序产出的均一性。
*信息发掘与报告生成:测序完成后,公司生物信息分析工程师对测序仪给出的样本信息进行信息发掘,并出具解读报告并发送给客户。特别是第二代测序,因读长短、建库环节需要将完整的 DNA 打断成较小的片段,重组装对信息分析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解读海量的基因组数据,甚至基因结合转录组、蛋白质、代谢等多组学数据,也对信息分析技术作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在上述每一个环节均设置有质量控制,样本通过 QC 检测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公司持续提高各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使用及人工误判,提高测序效率及质量稳定性。
4.3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一般为科研机构、医院、药企等企事业单位,通常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在各地建立专业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对客户进行直接覆盖。销售人员通过日常拜访、参与专业会议等渠道发掘合作意向,在售前深入了解客户的研究需求后,结合公司的多组学技术方案能力,与技术支持团队共同设计既切实可行又具有前瞻性的项目服务方案,最终完成意向落地和合同签署。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销售、技术支持和项目运营人员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服务,包括对样本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术标准进行指导、对项目进度的把控以及对客户在项目进行过程
的临时性疑问或需求进行回复等,通过全流程、一对一的专业服务,与客户建立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境外销售模式与境内销售模式基本一致,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同时,公司境外存
11/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在少量经销业务,主要系部分国家和地区公司境外子公司尚无直接覆盖客户能力,故通过与本地经销商开展合作方式进入当地市场。
销售的具体销售流程如下: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诺禾致源自设立时以 de novo 从头测序核心技术成功开拓科研服务市场,在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的研发导向下,建立了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为公司紧跟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及可持续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全面的基因测序实验操作技术和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提取环节,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种、组织样本采取专题突破的方式,其中,针对土壤,粪便类等微生物组织样本的提取方法开发,同时匹配开发高通量的微量微生物扩增生产模式,最终达成微生物提取扩增一次合格率达到 95%以上。针对 Meta、FFPE、血液、特殊植物、干燥叶片、海产类等特殊难提取物种,开发优化提取方法,大大提升了客户样本 DNA/RNA 一次提取合格率,其中 DNA提取一次合格率达到 94.8%,RNA提取一次合格率达到 89.5%,三代提取合格率达到 91.0%以上。
在建库环节,公司搭建了针对低质量长链非编码 RNA文库(LncRNA)建库,FFPE样本低起始量建库,Small RNA 低起始量建库,WGS、RNA 超微量起始量建库单细胞文库等实验技术流程,大幅降低样本需求量;新增 OmniSeek全外显子检测,遗传性眼病 panel,三代全长扩增子级联,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检测产品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升级了微生物扩增子的特异标识序列,提升样本拆分稳定性同时,规避了样本间的交叉污染,大大提升了生产交付质量。同时,在英国,美国,广州,上海实验室搭建了自主研发的小型柔性智能交付系统 Falcon II,通过全自动流程的优化整合,多产品统一生产的方式优化流程,该产品流程人效提升30%以上。
在测序方面,密切关注并引进先进测序平台 Illumina 新一代测序系统 Novaseq X Plus 和Pacbio 大型测序平台 Revio,建立了完善的包括二代测序、三代测序、单细胞测序等前沿技术平台,不断扩展更全面的基因组学和多组学解决方案。
在生物信息分析方面,公司建立了高通量、高性能的计算平台和数据中心,总内存约 92TB,本地存储约 22.5PB,云存储可拓展至 100PB,计算峰值速度约 620T flops有效支撑大数据分析和存储需求。同时,公司汇集分子生物学、医学、临床检验学、数学、物理、农学、计算机和信息学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博士硕士人才等一千余人,组建形成全球规模化的生物信息团队。累计取得了软件著作权320项,自主开发的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和数据库为海量的基因序列解读及组学数据分析提供支撑,使得科学家们得以获得更多的见解。
在生产管理方面,引进精益管理工具、导入精益思想,召开三级现场质量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球实验室共计开展超80次精益改善活动,改善从收样、样本管理、提取、检
12/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测、建库、库检、测序,物料管理等交付的各个环节,全环节人效提升比例13.5%;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公司不断优化和改进交付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系统的二次开发提高管理系统与生产环节的交互性,提升可追溯性,通过提升管理效率缩减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升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2)全力推动实验生产自动化体系
随着生命科学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智能化+信息化解决传统模式的低效能、高成本问题成为必然趋势。公司是业内首次开展全流程生产自动化尝试的企业,开创性地开发了全球领先的柔性智能交付系统,实现自动化。2020年,公司推出高通量测序领域多产品并行的柔性智能交付平台 Falcon,满足四大产品类型(WGS、WES、RNAseq、建库测序产品)共线并行的交付,极大的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提高了数据质量。2021 年,公司依托 Falcon 的研发与运维经验,自主研发并推出小型柔性智能交付系统——Falcon II,其不仅具有“柔性智能”“ 高效生产”“稳定交付”的特点,还在 Falcon 的设计基础上压缩了整体的占地面积,更加灵活便捷,为全球更多用户带来优质服务体验。目前,诺禾致源在英国、美国、天津、广州等实验室部署了 Falcon II系统,实现了公司在全球主要实验室交付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公司不断优化各操作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例如低温环境下的自动化样本收录技术、组织样本自动化分样技术、DNA核酸小体积自动测量技术、DNA核酸检测结果自动判定技术、DNA核酸高通
量的自动打断技术、毛细管电泳检测自动上机技术、试剂自动化板式分装技术、扩增子产品检测
自动判定技术、文库库检结果自动判定技术及生信流程中断后自动续接技术等,通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减少人工使用和人工误判,降低成本、提高测序效率和稳定性。伴随这些技术的开发创新,也将进一步定义 NGS 测序行业标准、并为需求方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可靠的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3)de novo测序技术(从头测序)
2023 年诺禾致源正式引进最新三代测序平台 PacBio Revio,Revio平台在原有 Sequel IIe
平台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可实现 1 亿个 ZMW 单分子实时测序,其运算能力比 Sequel IIe 平台提升 20 倍,通量将达到 Sequel IIe 平台的近 15 倍,每年可提供多达 1300 个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服务。随着 Revio 平台的正式启用,基于 HiFi 全基因组测序的超大基因组研究、泛基因组研究、人类遗传问题等研究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具成本优势的基因组数据分析服务。
诺禾致源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和科研应用需求,在 de novo测序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成功开发了基因组的 T2T(Telomere-to-telomere)组装技术流程,针对组装技术、HIC 分析方法及挂载技术、端粒着丝粒鉴定技术、等位基因鉴定、性染色体鉴定等开展了多种算
法的研发设计和优化,共取得了 7项发明专利授权,实现 de novo测序技术行业领先水平,为动植物基因组 T2T 的研究提供高效准确的方法;此外,在超大基因组的组装中诺禾致源同样有着超强的技术优势,开发优化了超大基因组的组装技术流程,并成功应用在 19G 的植物基因组染色体水平组装,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公司积极开展 de novo 测序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准确、高效的服务体验。
诺禾致源在 de novo 测序技术和应用方面积累了明显的技术优势,累计已获得专利授权 19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在国际期刊合作发表署名论文11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300,完成
950余个物种的基因组图谱构建,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完成的陆地棉、扇贝、藏猪、金丝猴、天麻、黄河鲤等物种的全基因组图谱,在行业内形成了显著的影响力。诺禾致源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度合作,助力基因组文章发表于 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Nature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Molecular Plant 等多个国际高水平期刊。报告期内,公司在 de novo测序技术领域署名发表论文 6篇,累计影响因子 101.2。
(4)分子育种技术
诺禾致源不断探索分子育种领域不同基因分型技术的可能性,推出“液相探针捕获”产品,专为分子育种领域提供定向、高效、实惠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对实验流程进行优化,提升基因位点检出率,公司完成了多项液相捕获产品的研发,物种覆盖柑橘、棉花、小麦等等,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
此外,诺禾致源在分子育种领域率先推出了“育种一体化”的理念,即将种质资源分类、种质资源筛选、种质资源管理和种质资源选择融为一体,推出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并同时推出了
13/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以“育种分子标记开发”为代表的一体化产品。为了获得准确的分子育种辅助结果、提升育种周期、扩大分子育种的使用场景,诺禾致源不断升级分析方法和技术,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品种分类和全基因组选择分析当中,提升方法适用性的同时缩短周期,并且将多达7种的计算模型结合完成基于覆盖全基因组标记的育种值估计,进一步提升结果准确性,为育种工作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辅助和指导。
海内外研究人员将生物信息分析与大数据整合展示类工具结合发表学术论文超过3000篇,如今数据结构化管理已成为大数据趋势下数据整合和发文新风向。诺禾致源紧跟时代和技术的步伐,推出生物技术与信息科技相融合的代表性产品“种质资源数据库”,种质资源数据库采用React+TypeScript搭建前端,以 django作为后端框架,并使用 MongoDB构建整个数据库完整稳定的结构,保证了数据安全的同时能维持整个数据库高效、稳定运转。数据库中不仅能够对测序数据和表型田间数据展示和在线分析,同时可将多组学数据联合起来形成信息串联网络,从而可以挖掘更多性状关联信息。截至目前,诺禾致源搭建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类型涵盖水产、动物、作物、林木等多种物种,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并申请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搭建相关软件著作权6项,从技术和经验上给予客户最高的保障。
(5)转录组与表观组学测序技术
诺禾致源是转录组和调控组测序技术及应用的早期参与者之一。持续投入技术创新开发,在转录组学测序、调控组学测序等复杂单项技术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储备,以扩大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助力下游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
2022年是转录组和表观组学测序技术快速发展的一年。2023年上半年持续发力,不断进行
转录及表观组学技术的提升优化、数据分析算法优化建设,推动转录组和表观组学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技术发展方面,不断优化技术细节,拓展产品应用边界。如开发 miniATAC-seq 产品,突破样本量下限,降低染色质研究门槛,开拓了 ATAC-seq 技术在胚胎发育、临床等研究方向中微量样本、珍贵样本染色质开放性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实现了从百万级细胞到千级细胞量的突破;
在 DNA 甲基化研究领域,开发条件更温和、更低起始量、更高效的 EM-seq 技术,保留更多测序数据产出更高质量的 NGS 文库,数据质量更高更可靠,是一种高性价比且适用于临床诊断、肿瘤早筛和液体活检的甲基化检测方法;除此之外,升级性价比更高、服务更搞笑且突破样本限制的甲基化芯片服务,将原有 850K 甲基化芯片技术升级为 935K 新版芯片,在 850K 的基础上新增
186000个 CpG靶向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更多 CTCF结合位点、CNV检测区域、EPIC v1.0(850K)
覆盖不足的 CpG 岛以及常见癌症驱动突变,实现人全基因组约 935000 个 CpG 位点的甲基化检测。
自主研发 miniATAC-seq、EM-seq 甲基化建库测序技术等为相关技术在肿瘤诊断、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在数据分析方面,进一步优化算法、提升数据利用率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开发了 RNA 甲基化中 ncRNA 注释流程、打通 IP 对照组的转录组分析流程,提高对照组数据的利用率;开发 EM-seq 全新生信生信分析流程,实现全基因组范围内甲基化位点的检出;开发多项适用于不同测序产品的个性化作图流程,并取得1项软件著作授权。在多组学技术的融合方面,致力于通过转录表观组等不同组学的数据去挖掘不同层次的生物学信息。持续升级 ATAC-seq 与转录组关联分析、RNA 甲基化与非编码 RNA 关联分析等生信分析流程,为客户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学系统的复杂性提供帮助。
在流程开发方面,持续对流程开展自动化改造,在转录组及表观组的多个组学测序上,已实现从建库测序到数据分析的自动化处理,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能力。
目前诺禾致源现已具备全转录组、翻译组、表观组、三维基因组的全面技术服务能力,可为多组学的转录调控研究提供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上半年,诺禾致源在转录组和表观组学测序领域已获得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48项,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15篇署名论文,包含《The Plant Cell》等顶级期刊,为科学研究继续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6)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
诺禾致源继续深化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医药、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通过优化多类型样本的 DNA 提取方法,从常规的环境样本(如土壤、水体),到各类组织、粪便,肠道内容物、皮肤组织、唾液、血液等样本,优化了提取技术,覆盖更多样本类型,提升了宏基因组在相关领
14/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域中的应用效果。在生信分析方面,通过改进宏基因组数据的组装方法,显著提升了宏基因组数据的组装效果,进一步发挥宏基因组在微生物研究中获得完整单菌基因组的优势。
公司在宏基因组测序领域取得了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署名论文 9 篇。例如,公司与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在顶级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共同发表署名文章,解析了小鼠模型中的肠道特定细菌物种与组织有机酸的相关性关系,并发现血清中有机酸浓度会降低小鼠颅内动脉瘤发生率,推进了脑血管循环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进程。
(7)单细胞测序技术
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的企业之一,早在2012年,公司即与北京大学联合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基于单细胞手段开展的人类单精子测序研究成果。此后,公司持续深耕单细胞测序相关技术,目前已在单细胞方向已构建了包含组织样本单细胞解离,细胞流式分选,微流控液滴法单细胞捕获,微孔法单细胞捕获在内的一站化单细胞测序服务能力,此外,在空间组学上可开展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组服务,成为国内在单细胞测序方向上服务能力最为全面的企业之一,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服务全球客户发表单细胞相关研究论文170余篇。
近年来,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已成为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拓展的难点之一。公司持续开展各类型组织样本的解离制备技术开发,目前已建立覆盖人、鼠、猪、牛、羊、水稻、玉米等40余个物种,上百种组织类型的悬液制备方法。此外,公司已建立成熟的单细胞单核测序技术,该技术可应用于各类冻存组织样本,通过持续优化,冻存样本处理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突破了此前单细胞测序技术仅可应用于新鲜组织样本的局限性。公司通过整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进一步改善了心血管、骨、植物等杂质较多样本的制备质量。通过持续开发上述各类组织处理技术,公司显著拓展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近5年已成功完成上万例单细胞样本测序。此外,公司在空间组学样本处理技术上也开展了持续开发,除常规冻存样本外,公司建立了植物样本处理技术,并优化了 FFPE 样本处理技术,使得在医院病理科室中广泛保存的 FFPE 样本能够较好的满足空间组学的需求。2023 年,公司进一步建立了 FFPE 样本的单细胞解离技术,从而实现了病理样本的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整合分析能力。除持续开发各类样本前处理技术外,2023年,公司深入开发单细胞测序的应用方向,通过与三代测序技术结合,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全长转录组分析能力,能够在细胞水平区分可变剪接体的表达,从而探索更精细的表达调控机制。
伴随单细胞测序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已逐步成为瓶颈之一。通过持续开展数据分析流程的自动化改造,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一套覆盖从单细胞数据质控到多样本整合分析在内的自动化分析流程,公司开发了自动化细胞注释工具,结合公司建立的细胞标记基因数据库,摆脱了人工依赖,且准确性较高,显著改善了单细胞数据分析的效率,目前,公司单细胞测序整体交付周期在行业内具备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在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上现已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实力,截止目前,公司已在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领域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17项。
(8)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技术
多组学技术在研究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并有助于发现新的疾病标志物、治疗靶点和药物设计。公司面向合作客户提供多种组学数据关联分析服务,为生命科学问题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解决方案。生命系统是多组分互相联系的有机体,是高度复杂的庞大系统,单一组分、单一层次的研究无法满足复杂生物过程研究的需求,需要从多层次和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全局性角度进行整合研究,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揭示生命的复杂生理和病理活动。公司瞄准科研用户的最新需求,持续开发各类组学数据之间的整合解决方案,目前已具备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代谢组和微生物组等多种组学数据联合分析,以及多组学数据库管理平台等解决方案:
* 基于代谢组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Metabolit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mGWAS)
代谢物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是生命活动的最终体现。代谢在基本细胞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用于代谢网络的大部分基因组解释了代谢改变在表型多样性中的突出地位。这些联系使得识别与表型变异相关的代谢特征很有吸引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研究生物复杂性状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的定位传统表型的关联候选基因。mGWAS 是将代谢物作为衡量表型,与种群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用以鉴定与生物
15/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复杂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或候选基因。该技术通过代谢助学和基因组学层面共同揭示重要生物学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
mGWAS 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科研领域,如动植物营养价值改良(果蔬;玉米、水稻大型农作物;猪牛等肉质、牛奶营养价值)、动植物风味改良(果蔬、玉米、水稻大型农作物)、药用植物活
性成分鉴定及改良(板蓝根、紫苏等)、观赏植物改良(花色、香味等),以及医学科研领域,如糖尿病、血液病和代谢病等相关疾病病理解析和疾病相关生物学标记鉴定。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联合分析
基因组学是通过研究 DNA序列和遗传变异等信息来了解遗传信息。转录组学是研究 RNA 转录产物的表达和功能,可以揭示基因调控网络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可以影响其邻近基因的表达水平。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数据联合分析可以有效地和快速地检出物种/品种基因组之间结构变异引起的基因表达进化差异。该核心技术自主开发了图形泛基因组研究流程,并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种进化、生长发育、重要农艺表型机理研究、生物标记(分子育种)等研究。
公司应用该技术,与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构建了全球首个牧草图形泛基因组图谱,成果于
2023年 3 月 3 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Genetics》,为牧草基因资源挖掘及育种提供重要资源。该研究还揭示了狼尾草耐热的分子机制,将为相关物种如玉米、小麦和水稻的耐热研究提供重要信息。该研究将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因组学与微生物组学联合分析
在多细胞生物中,微生物对宿主的适应性有显著影响。基因组学与微生物组学联合分析解决方案是通过测定宿主微生物的丰度,并与宿主基因组遗传变异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明确宿主遗传对宿主菌群的组成影响机制。该核心技术自主开发了 16s 的菌群分类单元丰度与宿主遗传变异的关联分析方法,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水平基因转移分析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动物养殖和宿主与微生物群落协同进化等研究领域。
*亚基因组等位基因表达偏好分析
随着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二倍体(两套单倍型基因组)和多倍体物种参考基因组不断被公布。物种的各亚基因组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这种时空差异常由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引起,并对下游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开发了亚基因组等位基因表达偏好分析策略,用以探究物种亚基因组间的差异表达,有助于从宏观和层面理解多倍体基因组在物种发育过程中的复杂调控过程。
*泛三维基因组分析
泛三维基因组是指 Hi-C 技术与泛基因组或重测序研究技术相结合,在考虑基因组序列、基因结构及其调控元件的同时,对基因组序列在细胞核内的三维空间结构与结构变异和基因家族功能研究相结合实现对物种基因组的遗传机制和生物功能的深入挖掘。公司开发了泛三维基因组分析流程,用以探究基因组的三维空间结构与基因功能之间的关系。
(9)三代测序技术新应用
公司密切关注测序技术发展,持续开拓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在宏基因组测序中应用三代测序技术方法取得创新性突破结果;通过优化多类型样本的 DNA 提取建库方法,如土壤,粪便,肠道内容物等,攻克了宏基因组样本构建三代测序文库的技术难点,同时,开发了宏基因组组装高质量微生物基因组完成图的高效技术流程,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在马肠道宏基因组研究中,首次实现了通过马肠道宏基因组数据组装微生物基因组完成图,同时也构建了迄今最大的马肠道基因组数据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icrobiom》期刊;此外,公司还成功开发了三代测序技术在全外显子组建库测序分析技术,攻克了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大片段结构变异的技术瓶颈,为遗传病、罕见病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技术方案。
(10)基于基因测序核心技术开拓临床应用公司基于 2018 年 8 月获批的“人 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 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进一步开拓入院业务,合作项目覆盖肿瘤、遗传、感染等临床检测方向,实现了临检业务协同增长。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诺禾致源累计在数十家核心医院完成试剂盒的入院。
公司加强了基于 NGS 技术在遗传病临床上的转化应用。在罕见病领域,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等技术手段协助罕见病患者寻找致病原因,积极跟第三方医疗机构及三甲医院进行深入合作;在新生儿基因筛查、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眼科系统、血液系统等领
16/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域展开合作研究;同时探索长读长测序、甲基化测序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助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
公司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储备,积极布局感染病原体检测领域,其独立研发推出的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检测产品(mNGS)PD-seq 系列(呼吸系统感染检测、神经系统感染检测、血流系统感染检测、局灶感染检测)等 LDT 产品成功与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研究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依托分布本地化医学检验所交付布局,通过不断优化迭代运营交付体系,开发自动化生信报告一体机及自动化建库系统,加快检测交付自动化、智能化,进一步缩短交付周期,提高交付质量,保障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整体临检板块业务的自动化建库系统拿到二类注册证;公司整体临检板块业务的自动化
建库系统顺利完成了注册申报阶段工作;涵盖肿瘤、遗传、感染的全自动化生信报告一体机也完
成了硬件设计配置、分析流程和数据库的搭建,成功进行了第一代的开发。公司将打造一站式自动化整体的解决方案,全面助力 NGS技术在医院的落地。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不适用认定主体认定称号认定年度产品名称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不适用有限公司根据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关于天津市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入选名单的公示期已结束。
有关详情请参见公司 2023 年 7 月 21 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的《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3-027)。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968.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4%。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85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软件著作权320项。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
5项,软件著作权26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本期新增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发明专利6514062实用新型专利171413外观设计专利031010软件著作权2626320320其他10357313合计3441841718
注:“其他”指海内外商标及作品著作权,其中商标本期新增申请数为1个,本期新增获得数为
0个,累计申请数为354个,累计获得数为310个;作品著作权本期新增申请数0个,本期新增
获得数为0个,累计申请数为3个,累计获得数为3个。
3.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49686131.6049385357.390.61
资本化研发投入0.006495484.95-100.00
研发投入合计49686131.6055880842.34-11.09
17/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346.58减少1.24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0011.62减少11.62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上年同期公司资本化研发项目于2022年10月达到预定状态,已转入资产。本报告期公司无资本化研发项目。
18/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4.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序预计总投本期投入累计投入金进展或阶段性成项目名称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号资规模金额额果
转录调控研究中,核酸input 量多、建库成功率
开发多元化的转录调控技术流程,表观遗传学和三维底、质量指标不稳定是建转录调控及三维进一步拓展转录调控在农学和医学基因组学相关研究库技术的主要问题;开发
基因组新产品实 研究中新的应用方向,实现精准的 领域,外泌体 RNA
110229.31711.708386.76开发阶段低起始量的、高成功率
验流程开发及信了解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基因的和甲基化类可作为的、质量指标稳定的建库息分析优化项目表达调控机制;相关技术预期可发生物标志物应用于技术流程可高效提高科研表2项专利。医学研究准确度,进一步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通过研究二代和三代技术在不同领基于公司的测序平台多样
域的应用,一方面利用三代长读长性优势,已有的多物种特基于二代和三代
开发阶段,部分的优势,拓展三代多物种方向的应性的大数据前提,在现有测序平台的科技
29885.65735.866766.19产品已进入试转用,全方位的为客户提供从端到端的流程基础上,开发新产基因组组装产品
服务新产品开发
产阶段的测序方法;另一方面,开拓二代品,从而实现客户个性化项目
测序新产品方向,产品多样性,提样本物种多样性的稳定交升市场竞争力。付,提升市场竞争力。
由 lims 及 cms 系统提供上
通过生信自动化流程的研发,减少 游数据,结合重构的 wdl开发阶段,生信生物信息标准化分生信自动化流程人为错误提高项目交付效率,节省生信流程以及自研自动化
36218.751010.894513.11自动化流程陆续析产品的自动执行
研发项目人力成本,积累运行数据,综合提框架,实现生信数据从下上线运行与交付升客户体验。机到分析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
依托于新试剂替基于二代现有流程,通过引进高性开发阶段,已完代及高性能自动能自动化工作站,搭建自动化产线基于公司已有的多个单环成实验室自动化
化工作站的二代流程,每轮可进行多例样本的建库节自动化模块,结合现有多个生产交付流程
49062.0351.987954.37工作站开发验证
测序样本制备及工作,配合自动化提取仪,缩短医流程及新技术,可快速实自动化并申请软件著作建库成本优化项学极致周期产品每日提取和建库流现多环节全流程自动化。
权目程用时。
19/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1)针对微量 DNA捕获技术:现已
能实现 10ng 微量游离 DNA起始建库测序,后续将进一步稳定体系,降低 DNA起始量。
基于二代测序平2)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及癌种差基于公司多年的实验及生
台靶向用药检测 异,特开发 ctDNA的低频突变检测物信息分析积累的经验,
5 产品的实验流程 7315.73 578.96 6087.26 开发阶段 技术。 肿瘤 NGS 基因检测
最终提高肿瘤基因检测的开发及信息分析 3)针对 ctDNA的低频信息分析优灵敏度和特异性。
流程优化项目化:评估比较各类低频突变检测软件,优化参数或者开发新的软件,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确定最终的突变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随着动植物各物种基因组进一步加强三代长读长测序技术在
图谱的逐步完善,优化动动植物基因组数据分析方法上的优动植物育种与种质动植物基因组数植物基因组数据库建设与
开发阶段,获得化升级,实现三代大片段提取的技鉴定数据库支撑;
6据库建设重大专6990.9645.123908.99优化,有助于可视化大数
4项专利授权术突破;构建动植物物种基因组数遗传分析、性状定
项据管理,为一些珍稀物种据库,实现一键化数据库搭建流位等基础研究或者经济物种的遗传育种程,缩短数据库搭建周期。
研究奠定了基础。
完成肺癌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试剂盒
肺癌、结直肠癌的开发,且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肺癌患者基于组织靶向基因检测试试剂盒已获得注提高最低检测限能;实现
7 1188.09 57.83 668.70 证,针对 EGFR、ALK、ROSI、 的靶向用药前的检
剂盒研发及注册 册证书 DNA+RNA双核酸检测。
KRAS、BRAF、PIK3CA6 个基因 测项目进行检测。
1.每个样本检测的机时缩
1.优化现有类靶向代谢组学产品,短;人&动物样&植物样
每个样本检测的机时缩短、增加物植物、动物、人样本检出数本提升;所有检
质检出数目、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本代谢组学检测,PacBio、S5XL 出物质保留时间均匀分重复性。同时实现高通量和及蛋白质谱平台开发中,完成类布,保证了方法的稳定性
2.完成靶向氨基酸的绝对定量方法高准确度;植物激
8的生产工艺研发5341.0347.984205.12固醇类物质靶向和重复性。
开发,可准确定量多种氨基酸及衍素检测应用于生长与稳定性优化项方法研发2.完成21种氨基酸绝对定生物,达到稳定交付商项的水平。发育过程,植物响目量检测及方法学验证。
3.完成靶向植物激素的绝对定量方应环境胁迫和抵御
3.采用标准品+同位素内标法开发,可准确定量多种植物激病虫害等研究对常见植物激素进行绝对素,达到稳定交付商项的水平。
定量,用固相萃取方法进
20/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行前处理,降低基质效应,提高目标物检出率。
本项目采用 illumina 测序
基于 illumina 测序平台开发一种高
基于 illumina 测 平台,较传统检测手段有通量,高敏感度的新生儿遗传病筛序平台的高通量明显的技术优势,能够高查产品,筛查多种“可筛、可诊、
9新生儿遗传病基1702.08186.701576.85专利申请通量检测上百种遗传病,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可治”单基因遗传病。并且搭建因筛查产品开发并且能明确具体突变类
RUO 自动化报告系统,缩短了报告项目型,从而提高新生儿筛查交付周期。
的效率。
基于二代测序平
减少下机数据未分数据量,增加文台的建库测序流成熟的生物标签自动化拆提升客户自建库的
102846.84409.702266.18开发阶段库产出,节省数据量,降低测序成
程优化及信息分分生信流程。产出本。
析流程优化项目
实现从样本提取、检测、建库、库
检、文库 pooling 及生物信息分析
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可满足科服智能交付中心建开发阶段,完成全球首个多产品柔性化智多产品全流程柔性
111639.029.001076.89标准产品类型并行生产。该套智能
设专项专利申请3项能交付系统。化智能交付化生产线相较于人工协作或单环节人工半自动化生产线降低人工成本,压缩产品交付周期。
病原宏基因组测序
通过湿实验和干实验关键环节的研适用于血流感染、
基于二代测序平 (mNGS)弥补了传统检
发及优化,确定提取试剂和建库试中枢神经系统感台的病原检测产测技术假设困难、检测阳
剂及其性能;建立并完善性能优越染、呼吸系统感染
12品实验流程开发910.55132.63684.27开发阶段性率极低等技术短板,可
的生信分析流程;建立并优化诺禾及局灶感染四大症
及信息分析流程一次性完成细菌、真菌、致源自有的临床级比对及医学数据候群维度的辅助诊优化项目病毒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库;最终实现产品定型。断体检测。
基于独创快速变温技术,开发小型 升降温速率大于 10℃/s基因 PCR 平台的 分子 POCT 检测应
13 1446.20 2.46 499.38 开发阶段 便携式荧光定量 PCR 技术平台, (从 50℃~90℃),40 个
医学产品开发用
无需 PCR 实验室环境使用。 循环扩增反应快速完成。
在传统快速反应体系基础
新型冠状病毒及上,提升酶的反应速度及通过筛选快速反应酶,建立快速反其他病原微生物 反应性能,优化引物探针 分子 POCT 检测应
141057.98152.46678.39开发阶段应体系,实现最快几分钟内完成病
检测产品研发及浓度以适配快速反应,提用原微生物核酸检测。
注册项目升试剂耐抑制能力,保证试剂的稳定性性能,同时
21/1752023年半年度报告
满足多重检测需求开发在血清基质中34种中心碳物建立34种物质的靶向检代谢物衍生化和
质的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测方法,建立线性达到
15高通量靶向代谢541.33148.38360.89开发阶段色谱质谱检测应用
法学验证,证明其检测方法准确可0.99,回收率在85%-组的方法开发靠。 115%之间,CV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17 11:06 , Processed in 0.366699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