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644|回复: 0

莱尔科技: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莱尔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二次修订稿)(2023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更新版)

[复制链接]

莱尔科技: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莱尔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二次修订稿)(2023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更新版)

炒股心态 发表于 2023-9-12 00:00:00 浏览:  644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二次修订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对冲基金中心406
二〇二三年九月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2023年6月16日出具的《关于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上证科审(再融资)〔2023〕143号)(以下简称“审核问询函”)已收悉,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尔科技”“发行人”“公司”)与保荐机构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中审众环会计师
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等相关方对审核问询函所列问题
进行了逐项落实、核查,现回复如下,请予审核。
除另有说明外,本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使用的简称与《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中的释义相同。
本审核问询函回复中的字体代表以下含义:
问询函所列示问题黑体(加粗)对问询问题的回复宋体
对募集说明书、问询回复的修改、补充楷体(加粗)
本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中若出现总计数与所列数值总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7-1-1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目录
目录....................................................2
问题1:关于本次募投项目..........................................3
问题2:关于前次募投项目.........................................31
问题3:关于财务性投资..........................................41
问题4:关于融资规模与效益测算......................................47
问题5:关于经营情况...........................................62
问题6:关于神火集团...........................................89
问题7:关于其他.............................................97
7-1-2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问题1:关于本次募投项目
根据申报材料,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收购子公司佛山大为进入涂碳箔产品领域,
2022年全年产能为1220.00吨。2022年11月,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
票募集资金建设1.2万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以下简称前次募投项目),计划于2023年投产。2023年1月,公司与主要的电池箔供应商神隆宝鼎共同设立控股子公司河南莱尔作为项目公司,计划在神隆宝鼎厂区东侧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生产线(以下简称本次募投项目)。截至目前,发行人尚未取得本次募投项目用地。
请发行人说明:(1)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发行人现有涂碳箔产品、前次募投项目
产品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规划、前次募投项目尚未投产等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继续扩大涂碳箔产能的主要考虑及必要性,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对发行人业务发展、收入结构的影响;(2)以表格列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新
能源涂碳箔产能变化情况,结合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发行人产品竞争优劣势、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客户验证进展及在手订单等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产能规划合理性以及产能消化措施;(3)本次募投项目选址的主要考虑,与供应商共同新设子公司实施项目的原因和合理性,少数股东未同比例提供借款的原因,结合前述情况说明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4)本次募投项目土地的取得进展。
请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发行人说明
(一)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发行人现有涂碳箔产品、前次募投项目产品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规划、前次募投项目尚未投产等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继续扩大涂碳箔产能的主要考虑及必要性,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对发行人业务发展、收入结构的影响
1、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发行人现有涂碳箔产品、前次募投项目产品的联系与区别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公司现有涂碳箔产品、前次募投项目涂碳箔产品为同种产品,不存在区别。公司生产的涂碳箔是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和碳包覆粒(导
7-1-3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电浆料),均匀、细腻地涂覆在箔材(铝箔/铜箔)上,可应用于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等领域。
涂碳铝箔可以大幅降低电池内阻、提升循环过程中的动态内阻增幅,显著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附力,改善活性物质与箔材的接触以及电流在极片内部的传导,从而提升电池的倍率、低温、循环和储存性能、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涂碳铜箔应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可以提高负极材料和集流体的粘接附着力,改善硅碳负极的附着力,降低电池内阻及动态内阻增幅,提高电池组使用一致性,减小极化,提高倍率性能及低温性能,提高循环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现有涂碳箔产品类别涂碳箔产品类别下游应用
涂碳铝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涂碳铜箔锂离子电池等
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内阻高、导电性差。涂碳铝箔可有效改善正极材料与箔材的接触以及电流在极片内部的传导,大幅降低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内阻、从而提升电池的倍率、低温、循环和储存性能、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因此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高端储能电池的正极集流体一般使用涂碳铝箔替代传统光铝箔。
7-1-4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涂碳铝箔产品在锂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公司目前可提供 9μm-16μm 厚度,300mm-1500mm 面宽的多种规格涂碳铝箔产品,下游客户均为电池生产企业。本次募投项目产品涵盖公司现有全部规格产品,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上不存在差异,主要客户同样为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本次募投项目为涂碳箔扩产项目。
涂碳箔基材选择铝箔或铜箔,不影响生产过程中涂覆的导电涂料配方,并且采用的涂覆工艺及所需使用的生产设备均相同。公司现有及规划建设的涂碳箔生产设备,目前主要用于涂碳铝箔的生产,但可在无需调整的情况下,直接用于涂碳铜箔的生产。公司涂碳箔产品使用何种金属基材完全取决于下游客户的需求,如未来下游客户对涂碳铜箔的需求大幅增加,公司可利用现有设备、技术与工艺生产涂碳铜箔产品,无需另外购置相关生产设备。但基于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涂碳铜箔的使用率较低、市场需求尚未释放以及公司现有设备的产能限制,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涂碳箔产品均为涂碳铝箔。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能同样以涂碳铝箔的市场需求为基础作出,如未来涂碳铜箔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公司亦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规划、前次募投项目尚未投产等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
目继续扩大涂碳箔产能的主要考虑及必要性
7-1-5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1)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及沿革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功能性胶膜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营的功能性胶膜属于复合薄膜材料,其作为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之一、工艺制程良
率关键材料之一、消费电子重要的模组及终端保护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如消费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LED 照明、半导体产品等领域;主营的 FFC、LED 柔性线路板等产品为公
司功能性胶膜作为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之一的应用产品,分别对相关领域的传统线束和传统方式生产的 LED 灯带线路板方案替代明显,居于细分市场前列,是功能性胶膜及其应用领域的领先厂商。
公司于2021年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收购了佛山大为,主营业务产品增加了应用于锂电池集流体的涂碳箔产品。涂碳箔是一种预先在铝箔或铜箔上涂覆一层纳米碳导电剂,能够显著提高新能源电池的综合性能,延长电池寿命,是提升新能源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6万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相关产品与公司现有涂碳箔产品、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在使用的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产品均用于锂电池集流体,为公司通过收购佛山大为于2021年新增的主营业务,故本次募投项目系投向公司主营业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形成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具备了特种胶粘剂技术研发和精密涂布两大核心技术,为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医疗、高端电子、锂电等领域提供产品、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业务的核心是“功能性材料及其下游应用产品”,在实际业务开展中形成了“功能性材料研发”+“下游应用产品”的业务框架,获得产品方案开发、应用信息反馈、产品性能提升、成本控制、技术保密等竞争优势,逐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未来发展规划目前,公司围绕涂碳箔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
A、在技术创新领域,重点推进碳纳米管等纳米级碳材料、涂碳箔等锂电池材料的研发
发行人控股子公司成都莱尔引进了行业内先进的碳纳米管粉体制备、纯化及分散技
7-1-6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术工艺、相关发明专利、制备装置的先进技术等知识产权,并于四川成都购置工业厂房,用作碳纳米管等纳米级碳材料、涂碳箔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场所,以上为公司开展新能源材料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将以成都莱尔作为公司有关涂碳箔、碳纳米管等新能源项目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的
科研中心,积极引入科技人才,加快碳纳米管、涂碳箔等项目产业化进程。
B、在市场拓展领域,探索新能源客户协同发展基于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新能源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双轨方向之一。公司以项目制形式,形成研发与市场的紧密联动,重点推动涂碳箔、碳纳米管新型导电材料项目的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同时,持续推动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采集线及相关膜材在内的研发与销售,进一步向新能源产业延伸,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导入新能源动力电池大客户供应体系,持续强化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凭借技术优势和制造优势,以更优质的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构筑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C、在项目建设领域,同时推进多地产业基地建设公司于2022年开始进行全国产业基地布局,拟在广东、河南、四川三地建设生产基地。其中广东产业基地为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于2023年全面投产,主要用于开展功能性胶膜及其应用产品、涂碳箔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公司将加快推动河南与四川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布局河南新能源涂碳箔基地、四川碳纳米管与导电浆料项目基地。
河南新能源涂碳箔基地建设,公司与神火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与神火集团下属公司神隆宝鼎签署《合作投资协议》,成立项目公司河南莱尔经营新能源涂碳箔,推动建设“年产6万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此项目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优势。
四川碳纳米管与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基地建设,预计实现年产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此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与现有业务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还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D、在人才培养领域,不断引入研发、经营、营销等多层次人才未来公司将不断引入具有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涂碳箔等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
料、集流体材料领域的博士、硕士人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
7-1-7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和提升核心团队;并持续引进主营业务、新兴业务营销、技术等高端人才;以员工股权
激励为措施,建立和完善员工、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搭建高级合伙人合作模式,积极引入高级合伙人及其优势资源,不断加强高端人才集聚力;加快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不断完善选才、育才、用才、聚才机制。
另外,公司积极推动与关键供应商构建战略联盟提升竞争力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不断升级的行业趋势,坚持关注供应链价值提升,强化资源协同效应,与供应商伙伴建立长期、有竞争力的共赢关系。
(2)前次募投项目尚未完全投产的情况下本次募投项目继续扩大涂碳箔产能的主要考虑及必要性
*紧抓新能源市场爆发式增长机遇,支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为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升级,全球各国从产业发展规划、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方面颁布各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根据工信部指导修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各占50%。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占比20%,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含 PHEV)渗透率达到 27.6%,远超规划目标。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0%,德国和英国分别提出到2030年、2035年电动化率 100%的目标,法国提出 2040 年不再使用化石燃料汽车。行业研究机构 EVTank 以及 GGII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684.20GWh,同比增长
84.4%;预计 2025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出货量为 2396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将达到
1730GWh。
储能产业方面,我国2021年7月以来颁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提出,到2025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 30GW 以上,到 2030 年,将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伴随着国内能源结构的变革与推进,锂电池储能正赋能智能配网储能电站、有轨电车、港口储能电站、数据中心等多个应用场景。EV Tank 与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以及 GGII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 159.3GWh,同比增长 140.3%;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7-1-8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560.00GWh。
根据中汽协、Markline 数据及华创证券测算,随着钠离子电池产能规划加速,预计到 2025 年钠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 140GWh。由于铝和钠离子在负极低电位不会发生合金化反应,且铝箔成本与质量优势明显,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均使用铝箔。同时考虑到钠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需求量比正极略高且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钠离子电池对电池铝箔的需求量将是锂电池的两倍以上,因此钠离子电池每GWh 单耗电池铝箔在 750 吨以上,预计到 2025 年由于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带来的电池铝箔增量市场需求将达到10.50万吨/年。
受益于锂电池行业景气度提升和钠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前景,涂碳箔产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当前公司坚持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路线,生产的涂碳箔产品可显著提升新能源电池的综合性能,本次发行募投项目的产品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公司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紧抓产业机会,支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提升技术与制造实力,以产业转型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高安全性、续航能力和循环寿命等依旧是新能源电池的痛点所在,公司的新能源涂碳箔产品预先在铝箔或铜箔上涂覆一层纳米碳导电剂,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延长电池寿命。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下游电池厂商对箔材的性能要求提高,公司需要持续的技术与工艺改进,满足客户的高性能、高品质需求。
本次项目的开展,公司将进行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通过自动化打造高效的生产管控模式,从传统工厂转向智能工厂;通过精益生产,减少人工操作,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通过自动数据采集,实时采集生产信息、记录生产数据、管控生产过程、全面监督生产流程和品质,更好的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和实时分析,持续改善产品品质;通过数据标识与应用,实现双向质量追溯,满足大客户的高品控要求。此外,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用于固态电池的改性集流体和应用于高镍三元电池的高安全性改性集流体,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
本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公司自动化与数字化的成功转型,满足大客户的品质与品控需求,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符合将公司打造成为新能源涂碳箔行业标杆的长远战略。
*突破现有产能限制,满足大客户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7-1-9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近年来,各大电池企业持续快速扩大产能,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市场份额。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锂电产业延续高景气度,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 750GWh,同比增长超过 130%。全球市场方面,据 EV Tank、GGII 等行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行业研究机构 EV Tank 以及 GGII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684.20GWh,同比增长 84.4%,储能锂电池出货量 159.3GWh,同比增长 140.3%;预计 2025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出货量为 2396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将达到 1730GWh。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560.00GWh。加之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落地后对于电池铝箔的翻倍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而中国的产量规模在全球份额中占比超过70%,全球前十大锂电池厂家中中国占据6席。公司现有及在建产能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的开展实施,现亟需扩大产能服务国内客户,以实现公司业务发展目标。
涂碳箔的建设期一般为2-3年,随着涂碳箔对电池箔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涂碳箔市场的竞争情况也在加剧,涂碳箔生产企业及主要传统光箔企业纷纷布局涂碳箔产业,公开信息显示:广州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纳诺”)当前拥有涂碳箔产能6万吨,规划涂碳箔产能6万吨;2022年4月,万顺新材通过收购深圳宇锵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宇锵”)51%股权进入涂碳箔市场,深圳宇锵现有3700吨涂碳箔产能,2022年7月开始筹建年产5万吨涂碳箔项目;丽岛新材于2022年9月公告其筹建4万吨涂碳箔项目。
综上,产业链企业需要通过提前布局,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原有及前次募投项目拟建设产能合计仅为1.29万吨/年,前次募投项目达产后仍无法满足公司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综合评估市场需求及供给情况,为了满足现有及潜在客户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保持市场竞争力,公司决定与战略合作伙伴神火集团合作,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扩张涂碳箔产能,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规划,将使公司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3、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对发行人业务发展、收入结构的影响
(1)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对发行人业务发展的影响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涂碳箔业务将快速发展,成为公司最主要的业务组成部分。随着涂碳箔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将扩大新能源业务客户范围,增加客户合作深度,一方面将有助于公司功能性胶膜及应用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新产品开发、新客
7-1-10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户拓展;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公司碳纳米管业务的市场推广。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帮助公司实现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战略,提高公司市场知名度,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涂碳箔业务收入预测以及对发行人总体收入结构的影响
本次募投项目“年产6万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实施后,前次募投项目“12000吨新能源涂碳箔项目”也将建成投产,公司涂碳箔产品收入规模将由前次募投项目和本次募投项目共同影响。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涂碳箔业务全面产能及收入规模预测如下: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及以后
年产能(万吨)0.090.090.090.090.09原有产
产能利用率(%)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线
年产量(万吨)0.090.090.090.090.09
12000吨年产能(万吨)0.491.201.201.201.20
新能源
产能利用率(%)65.0065.0090.0090.0090.00涂碳箔
项目年产量(万吨)0.320.781.081.081.08年产6万年产能(万吨)-2.006.006.006.00吨新能
产能利用率(%)-45.0050.0080.0090.00源涂碳
箔项目年产量(万吨)-0.903.004.805.40
合计年产量(万吨)0.411.774.175.976.57
销售单价(不含税,万元/吨)4.804.714.614.524.42不含税销售收入(万元)19680.0083284.70192266.19269608.19290485.98注:假设产销率为100%;预测期销售单价参见本回复报告之“问题4、一、(三)、1、本次募投涂碳箔产品与现有产品的单价比较”之说明。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083.16万元、45504.23万元和47581.96万元,复合增长率为8.95%。公司以2022年度功能性胶膜及其应用产品营业收入为基础,以8.95%作为增长率对预测期内公司功能性胶膜及其应用产品收入进行预测,公司预计2023年至2027年度功能性胶膜及其应用产品保持增长,2027年度后保持稳定,预测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如下:
单位:亿元、%
7-1-11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2027年度及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
项目以后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功能性胶
膜及其应4.0787.224.4369.254.8336.705.2621.485.7317.536.2417.69用产品
涂碳铝箔0.6012.781.9730.758.3363.3019.2378.5226.9682.4729.0582.31
合计4.66100.006.40100.0013.16100.0024.49100.0032.69100.0035.29100.00
由上表可知,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涂碳箔业务收入规模将快速增长,占公司收入比重逐年增加,2024年开始即将超过公司功能性胶膜及其应用产品合计收入金额,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产品。
(二)以表格列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新能源涂碳箔产能变化情况,结合本次
募投项目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发行人产品竞争优劣势、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
客户验证进展及在手订单等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产能规划合理性以及产能消化措施
1、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新能源涂碳箔产能变化情况
在前次募投项目及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前,公司原有新能源涂碳箔年产能900吨。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新能源涂碳箔产能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吨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及以后
原有产能0.090.090.090.090.09
前次募投项目0.491.201.201.201.20
本次募投项目-2.006.006.006.00
合计0.583.297.297.297.29
2、结合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发行人产品竞争优劣势、报告
期内产能利用率、客户验证进展及在手订单等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产能规划合理性以及产能消化措施
(1)涂碳箔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变化情况
在发行人涂碳铝箔产品所属产业链方面,产业链上游为各铝锭加工企业,将原材料铝锭通过锻造、压延等处理工序加工为可用于生产锂电池正极集流体的电池级铝箔,上游主要企业包括鼎盛新材、华北铝业、万顺新材、永杰新材、神火股份、南山铝业等。
包括发行人在内的中游环节企业自上游采购电池级铝箔后,通过碳材料涂布、复卷等技
7-1-12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术工艺加工生产涂碳铝箔。
涂碳铝箔产品所属产业链情况
下游应用环节,涂碳铝箔主要应用于磷酸铁锂动力和储能电池正极集流体,以及钠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主要下游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鹏辉能源等电池生产企业。以目前市场结构和发展趋势考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应用的快速增长将是涂碳铝箔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自2023年迅速发展的钠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渗透率不断增加,从而带来的增量需求也将进一步打开涂碳铝箔产品市场空间。
*锂离子电池对涂碳铝箔需求变化情况目前,涂碳箔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极集流体,而新能源电池按份额主要分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两大类,锂离子电池又由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对于三元锂电池,由于其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或镍钴铝三种金属元素,本身具备优良的导电性,因此对涂碳铝箔产品没有显著需求。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于三元锂电池具备安全性高、成本低、高温工况良好等优点,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渗透率逐年上升,但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内阻高、导电性差,而涂碳铝箔可大幅降低电池内阻、提升电池的倍率、低温、循环和储存性能、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因此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高端储能电池对涂碳铝箔的需求持续增加。自2023年年初钠离子电池量产化落地,凭借其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性的特点,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研究机构 EV Tank 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
7-1-13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白皮书(2023 年)》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 957.7GWh,同比增长 70.3%,从出货结构来看,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684.2GWh,同比增长 84.4%;
储能锂电池出货量 159.3GWh,同比增长 140.3%。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GGII 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465.50GWh,同比增长 143.2%,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71.00GWh,同比增长155.7%;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30GWh,同比增长 1.7 倍,其中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超过 123.5GWh。
行业研究机构 GGII 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730GWh,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560GWh,其中中国动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300GWh,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430GWh。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23 年 6 月动力和储能电池月度数据》显示,1-6 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 256.5GWh,累计同比增长 17.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量 99.8GWh,占总销量 38.9%,累计同比增长 10.9%;
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 156.3GWh,占总销量 60.9%,累计同比增长 22.0%;1-6 月,我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达 31.5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 31.2GWh,占比 99.0%。
综上,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储能领域对磷酸铁锂电池总需求分别为
791.70/425.70GWh,新增需求分别为 520.70/302.20GWh。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涂
碳铝箔目前在磷酸铁锂电池中应用比例达70%,根据鑫椤资讯数据推算,磷酸铁锂电池涂碳铝箔单耗为 400-600 吨/GWh。经过测算,预计 2025 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对涂碳铝箔的总需求为34.09-51.13万吨,其中新增需求为23.04-34.56万吨。具体测算过程如下所示:
2025年涂碳铝箔需求测算
项目公式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据来源
2022 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GWh) 684.20 159.30 EV Tank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
2022 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 465.50 130.00 产业创新联盟、GGII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GWh) a 271.00 123.50 GGII2025 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GWh) 1730.00 560.00 GGII2025 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 b 1300.00 430.00 GGII中国汽车动力电池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占比 c 60.90% 99.00%产业创新联盟2025 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需求(GWh) d=b*c 791.70 425.70 ——其中:新增出货量(GWh) e=d-a 520.70 302.20 ——
7-1-14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项目公式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据来源
2025 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合计 f=d1+d2 1217.40 ——
涂碳铝箔渗透 g 70% 东吴证券研究所
磷酸铁锂电池涂碳铝箔单耗(吨/GWh) h 400-600 鑫椤资讯
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对涂碳铝箔的总产
i=f*g*h 34.09-51.13 ——
能需求(万吨)
其中:新增需求(万吨) j=e*g*h 23.04-34.56 ——
*钠离子电池对涂碳铝箔需求变化情况
钠离子电池产业方面,根据中汽协、Markline 数据及华创证券测算,随着钠离子电池产能规划加速,预计到 2025 年钠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 140GWh。由于铝和钠离子在负极低电位不会发生合金化反应,且铝箔成本与质量优势明显,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均使用铝箔。同时考虑到钠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需求量比正极略高且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钠离子电池对电池铝箔的需求量将是锂电池的两倍以上,因此钠离子电池每 GWh 单耗电池铝箔在 750 吨以上。另外,锂离子与钠离子不同的元素特点决定了钠离子能量密度上限将低于锂离子电池。目前锂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为
120Wh/kg 至 200Wh/kg,三元锂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能达到 200Wh/kg 至
350Wh/kg,而钠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为 100Wh/kg 至 160Wh/kg,因此为了有效弥
补钠离子电芯能量密度的缺陷、扩大覆盖场景,使用涂碳铝箔而非光铝箔是下游钠离子电池厂商必然之选,基于以上数据,预计到2025年由于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带来的涂碳铝箔增量市场需求将达到10.50万吨/年。
综上,预计到2025年仅我国动力及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增长以及钠离子电池投入商用所带来的涂碳铝箔需求就将达到44.59-61.63万吨,其中新增需求33.54-
45.06万吨,下游市场空间巨大。
(2)发行人涂碳箔产品所处产业的竞争格局
涂碳箔技术最初由日本厂商发明运用,但随着技术交流与发展,目前国内涂碳箔市场已经不存在规模以上国外产品,主要由广州纳诺、鼎胜新材、万顺新材以及发行人为主的涂碳箔生产企业供应,以及部分电池厂商购买光箔后自行涂覆。
目前涂碳铝箔市场主要参与企业较少,市场竞争格局尚未确定,各主要企业为了提高供应能力,扩大业务规模,抢占有力竞争位置,均进行产能规划和建设。
行业内主要企业产能及规划产能情况如下:
7-1-15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公司名称现有产能(万吨)在建/规划新增产能(万吨)注广州纳诺66
鼎胜新材1.8-
万顺新材0.375
丽岛新材-4
莱尔科技0.436.86
产能合计8.6021.86
数据来源:新思界,上市公司公告注:2023年3月8日,广州纳诺控股子公司浙江希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扩建12000吨涂碳铝箔项目环评公示;2023年6月27日,广州纳诺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建设涂碳铝箔西南基地,配套 120GWh 的电芯生产,按照 400 吨/GWh 的耗用量计算,规划产能约 4.8 万吨
如上表所示,截至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涂碳铝箔总供应能力为8.60万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和 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动力及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 271.00GWh和 123.50GWh,合计 394.50GWh,按照 400吨/GWh的耗用量下限计算,2022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对涂碳铝箔的需求量约为11.05万吨,主要企业总供应能力约占需求量的77.86%。前述主要企业涂碳铝箔业务开展情况如下:
*广州纳诺
广州纳诺成立于2013年,为国内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参与者,目前具备涂碳箔生产能力6万吨/年。2023年3月,广州纳诺控股子公司浙江希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扩建12000吨涂碳铝箔项目环评公示;2023年6月,广州纳诺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建设涂碳铝箔西南基地,配套 120GWh的电芯生产,按照 400吨/GWh的耗用量计算,规划产能约 4.8万吨,合计建设约 6万吨涂碳箔产能。
*鼎胜新材(603876)
鼎胜新材(603876)涂碳铝箔业务主体为其及全资子公司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星铝业”),2018年规划建设1.8万吨涂碳铝箔产能,其中1万吨为鼎胜新材首发募投项目,经过两次延期后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8000吨为五星铝业2016年规划建设项目,投产时间未知,2019年7月其经营范围增加涂碳铝箔,由此推断鼎胜新材最早于2019年7月开始开展涂碳铝箔业务。
*万顺新材(300057)
7-1-16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
2022年4月,万顺新材通过收购深圳宇锵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宇锵”)
51%股权进入涂碳箔市场。深圳宇锵成立于2014年,目前具备涂碳箔生产能力0.37万吨/年,2022年4月公告将通过深圳宇锵子公司江苏宇锵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宇锵”)规划建设5万吨产能。截至目前,公开信息显示江苏宇锵尚未开展环评公示。
*丽岛新材(603937)
2022年9月,丽岛新材公告其将变更首发募投项目,调减三个首发募投项目投资额,投建“年产8.6万吨新能源电池集流体材料等新型铝材项目(一期)”,其中包含4万吨涂碳铝箔产能建设,预计2024年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设前述主要企业在建和规划产能全部于2025年达产,涂碳铝箔主要企业的总供应能力将达到30.46万吨/年,远低于2025年涂碳铝箔预计需求的44.59-61.63万吨,约占预计需求下限的68.31%,行业内主要企业的产能规划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较高。
(3)发行人涂碳箔产品的竞争优劣势
*发行人涂碳箔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及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产品的比较优势
A、技术优势
电池级涂碳箔产品具备较高的技术难度,需要通过领先的浆料配方和超薄涂覆等技术取得竞争优势。行业内主要企业中,鼎胜新材及其子公司五星铝业未披露其产品技术参数,鼎胜新材专利查询中未发现与涂碳铝箔相关授权专利,其子公司五星铝业专利查询中仅一项与涂碳铝箔清洗相关授权专利;丽岛新材未披露其拟规划产品技术参数,专利查询中亦未发现与涂碳铝箔相关授权专利。
广州纳诺及深圳宇锵官方网站公布其涂碳铝箔产品主要技术参数,与发行人涂碳铝箔产品技术参数比较情况如下:
项目广州纳诺深圳宇锵发行人优劣势
基材厚度 8-20μm 8-30μm 9-30μm 相当
涂层面密度 0.015-6g/㎡ -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8-2 23:56 , Processed in 1.012258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