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1年9月,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并负责禾信仪器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2023年2月,公司聘请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证券”、“保荐机构”)担任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荐机构,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已于2023年2月与广发证券签署保荐协议,自签署保荐协议之日起,国信证券尚未完成的持续督导工作将由广发证券承接,由广发证券开始履行持续督导义务。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证券”、“保荐机构”)作为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公司”)的持续督导机构,自2023年2月起负责禾信仪器的持续督导工作,并负责出具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3年上半年,广发证券对禾信仪器的持续督导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序号工作内容实施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1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了持续督导制度,已制定了相应的划。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已与禾信仪器签订相关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
2
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间的权利义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
3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对禾
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信仪器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
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未发生按
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
4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
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无违法违
5
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规或违背承诺的情况。
易所报告。
保荐机构督导禾信仪器及其董事、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
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
6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保荐机构督导禾信仪器依照相关
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7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保荐机构督导禾信仪器严格执行
8
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内部控制制度。
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
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保荐机构督导禾信仪器严格执行
9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
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及其他相关文件。
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
2023年上半年,保荐机构对禾信仪
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器2023年上半年公开披露文件进
10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
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
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及其控股
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
11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前述事项。
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及其控股
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
12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
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诺的情况。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2023年上半年,经保荐机构核查,
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
13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报告的情况。
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
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未发生前
14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述情形。
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
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
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
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十五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
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不存在前
15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述情形。
上市公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
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
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5779.36万元、-3431.49万元和
-4084.0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出现较大下滑。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通过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并查阅公司公开披露资料,发现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公司存在综合成本上升、财务费用增加过快、销售回款不及时等问题,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督促公司重视上述问题,积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合理优化融资方式、加快推进新产品拓展、加强信用期管理等方式进行开源节流,扭转公司盈利水平下滑的趋势。同时,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提示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重大风险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业绩亏损的风险
科学仪器行业具有研发投资金额较大、产品市场验证周期长等特点,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质谱仪产品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已经完成产业化并获得市场认可,但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较国际竞争对手产品尚有一定差距,在产品线丰富程度上也无法与赛默飞、安捷伦、丹纳赫等国际厂商相比。与此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国内其他科学仪器厂商亦在加大研发投入以缩小与公司间的技术差距。以上均需要公司持续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并导致公司在短期的业绩存在波动。短期来看,公司计划在 LC-TQ 系列、ICP-MS 等研发项目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期尽快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发、验证及产业化,加快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进口替代进程。在上述研发投入预期下,如果公司短期内在成熟产品销售利润不足以覆盖研发投入,LC-TQ 系列、GCMS 系列等新产品市场验证及推广速度不及预期,公司仍存在亏损风险。
(二)经营风险
1、下游应用领域较为集中的风险
公司目前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短时间内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客户仍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下游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2、市场拓展风险
由于公司生产的质谱仪产品价值较高且使用年限较长,相同客户一般不会在短期内频繁采购设备,导致公司主要客户在报告期内变动较大。若未来公司相关新产品的研发进度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在新领域、新客户的拓展上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产品属于高端分析仪器,产品结构相对复杂,生产备货及后续安装周期相对较长。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迭代或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规模,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存货积压,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将会提高,进而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若宏观经济或行业发展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公司客户发生经营困难或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出现不利状况,公司可能出现货款回收不及时、应收账款余额进一步增加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进一步降低等经营风险。
3、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未来,随着公司逐渐由单一设备提供商向项目总包商、从单一服务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化、公司竞争对手逐渐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市场、公司逐渐进入
医疗健康、实验室等质谱仪其他应用领域,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保荐机构通过裁判文书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等网络公
开渠道对禾信仪器进行了核查。经核查,2023年上半年,禾信仪器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1-6月,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及变动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1-6月2022年1-6月减(%)
营业收入15779.3610940.6644.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3431.49-1698.85不适用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4084.05-3118.08不适用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9723.24-6667.24不适用流量净额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
度末增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49655.8853053.00-6.40
的净资产
总资产105779.1597185.028.84
2023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及变动情况如下: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财务指标2023年1-6月2022年1-6月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9-0.24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9-0.24不适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0.58-0.45不适用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8-2.86不适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7.96-5.24不适用
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3.5928.53减少4.94个百分点
(%)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1、营业收入的变动原因:1)报告期内环境监测领域的招投标流程正常开展,
2023年上半年新签单项目、2022年签单正常执行项目及2022年签单延期执行验收项目均在报告期内逐步执行、验收并确认收入,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加;2)
公司医疗、实验室等新领域的业务拓展顺利,新业务领域的收入同比有所增加。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变动原因:1)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包括随着公司竞争对手逐渐进入环境监测领域市场,部分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服务成本投入有所增加;公司实验室及医疗领域作为未来中长期重要业绩增长点,报告期内产品仍处于大力推广及抢占市场阶段,暂未能通过量产实现降本,但随着实验室及医疗领域产品销售及生产数量提升,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
2)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公司持续加大非环境监测领域产品布局,期望逐步摆脱环境监测领域业务对政府采购的依赖,报告期内重点开展LC-TQ、Q-TOF、ICP-MS 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或应用开发,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研发人员薪酬有所增长;3)报告期内政府财政付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回款和政府补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延后,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和其他收益减少。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主要原因:1)主要系新产品备货材料采购支付的现金增加;2)公司员工规模同比增长,职工薪酬支出随之增长。
4、基本每股收益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净利润降低导致了每股收益的减少。
5、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降低导致扣非
后基本每股收益下降。
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当前所处由专注环保领域
向多领域拓展的业务阶段需要对研发较大投入,同时面对市场激烈竞争通过让利或提高服务订单投入等方式拓展客户,提高了公司的成本使得公司产生经营亏损,从而导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已形成技术壁垒
公司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单颗粒气溶胶电离技术、电子轰击电离技术、真空
紫外光电离技术、离子传输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多级离子移除脉冲技术、高速离子探测、质谱源解析等质谱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通过二十余年的持续研发、技术积累,构建起质谱仪研发、生产、测试、售后服务、品质控制及应用开发等完整的业务模块,形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的技术能力体系。
公司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广东省质谱仪器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多次牵头承担
与质谱重大核心技术突破相关的国家级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专项子课题超过10项,承担省市区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不断引领国内高端分析仪器前沿发展。
2、优秀的研发团队
公司一直将自主研发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的模式开展关键核心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投入,已形成了一支科研及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专业经验丰富、稳定性强的研发团队。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平台,研发团队在不断发展壮大。研发团队以质谱技术的原理研究为起点,始终坚持质谱仪的自主研发,将原理技术与创新方法相结合,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仪器产品和应用技术开发,推进质谱仪的产业化。
公司创始人之一、首席科学家周振先生获得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及德
国吉森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德国、美国从事质谱仪研制工作,致力于质谱仪的研发及产业化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质谱仪研制和企业管理经验。
公司研发人员专业涉及化学、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分析化学、工业设计、自动化、机械设计、计算机、环境科学、药学
等数十个专业,分别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德国吉森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3、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公司高度重视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可控,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形成了核心关键部件完整的制造工艺流程;自主研制了包括电喷雾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真空紫外单光子、离子探测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关键核心部件,有效地巩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公司后续新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面,公司持续与国内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逐步实现高端通用零部件研发、生产的自主化、国产化,基本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4、品牌优势突出
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质谱仪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专注于将质谱仪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中的 PM2.5、VOCs 和 O3 监测,在该细分领域取得了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以质谱技术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企业,于2019年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仅248家企业入选)。
公司的主要质谱仪产品单台价值数百万元,其中 SPAMS 系列、SPIMS 系列和 AC-GCMS-1000 于 2020 年 12 月入选工信部第五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SPAMS 系列属于工信部确定的国家级“首台套”产品(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C-GCMS-1000 属于广东省确定的省级“首台套”产品(大气 VOCs 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公司产品性能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在国内及行业内具有比较显著的竞争优势。
同时,公司基于上述主要质谱仪产品,以独有的质谱源解析技术、大气气溶胶污染实时源解析技术、高时空 3D-VOCs 走航监测技术等核心技术为依托,向客户提供 PM2.5 在线源解析(对应 SPAMS 系列)、VOCs 在线走航分析(对应SPIMS 系列)、臭氧源解析(对应 AC-GCMS-1000)及空气质量综合分析等价值
量较高的数据分析服务,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5、优异的本土化服务能力
公司与国外厂商的质谱仪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存在差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而国外厂商则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公司选择以环境监测领域作为质谱仪产业化应用的切入点并长期坚持,使得公司在质谱仪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建立了从产品到服务的本土化优势,基于主要质谱仪产品(单价数百万元)进行的应用场景开发和服务开发更加契合我国本土环境监测需要,国外厂商在国内环境监测领域相比公司而言不具备明显优势,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依托技术先进的质谱仪产品及相关数据分析服务,不依赖于价格竞争。
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公司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销售服务团队。目前公司的销售服务团队分布于全国主要城市,保障公司的服务基本覆盖各主要市场。销售服务团队保障了公司和产品信息的准确传递,为公司过去几年的业务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公司业务在更多行业领域的拓展奠定基础。此外,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还有利于收集客户反馈信息,从而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6、研产销一体化优势突出
质谱仪从研制阶段到进入市场直至大规模应用,需要经过不断的测试、验证和实际应用检验,是一个较漫长的产业化过程。公司在整机性能调试、核心技术模块化及核心零部件工艺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技术能力体系,具备优秀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经营成果的条件和能力。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开发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类不同产品,并已经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大量应用。目前,国内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 多个城市使用公司产品对大气中颗粒物、VOCs 等进行在线监测分析。公司一直在向承担国家重要战略任务的科研机构提供相关产品或技术服务,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生产及营销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司研产销一体化的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但是,科学仪器行业
具有研发投资金额较大、产品市场验证周期长等特点,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质谱仪产品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已经完成产业化并获得市场认可,但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较国际竞争对手产品尚有一定差距,在产品线丰富程度上也无法与国际厂商相比。与此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有一部分同行业公司也加入了质谱仪器领域,形成新的竞争对手,如未来公司在技术水平、产品价格及服务品质方面等受到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则会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对研发的投入,并形成大量自主知识产权,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及占比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1-6月2022年1-6月变化幅度
研发投入3722.093121.9019.23%
营业收入15779.3610940.6644.23%
研发投入占比23.59%28.53%减少4.94个百分点
2023年1-6月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上涨19.23%,主要系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使得研发投入增长较多。
(二)研发进展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
著作权20项,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98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和资金到位时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320号)文核准,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 A 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
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
175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17.7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0975.00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3699.12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27275.88 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业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致同验字(2021)第 440C000621 号《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验资报告》。
(二)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当前余额
1、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0296.35万元(其中包括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8456.47万元),尚未使用的金额为7315.57万元(其中募集资金6979.54万元,专户存储累计利息扣除手续费336.03万元)。
2、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当前余额
2023年1-6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990.11万元。截至2023年
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直接投入募投项目22286.46万元,尚未使用的金额为5385.67万元(其中募集资金4989.42万元,专户存储累计利息扣除手续费
396.25万元),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如下:
项目金额(万元)
募集资金总额30975.00
减:支付的其他发行费用(含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3699.12
减:募投项目支出金额(含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22286.46
其中:2023年上半年募投项目支出金额1990.11
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396.25
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5385.67
(三)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公司设立了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内,并与持续督导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
募集资金专户具体情况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余额情况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开户银行银行账号账户类别
储余额(万元)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非预算单位专用
8001376141020202809.28
司开发区支行存款账户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非预算单位专用
1209073021101061575.59
司广州东风支行存款账户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非预算单位专用
391190100100120111989.65
司广州开发区支行存款账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非预算单位专用
72117486534311.16
司广州香雪支行存款账户
合计5385.67公司2023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
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周振、傅忠,二人的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万股直接持股间接持股合计持股比例姓名股数比例股数比例股数比例
周振1460.9720.87%288.034.11%1749.0024.99%
傅忠946.5413.52%0.000.00%946.5413.52%
合计2407.5134.39%288.034.11%2695.5438.51%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股直接持股情况间接持股情况合计持股情况姓名职务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周振董事长、总经理1460.9720.87%288.034.11%1749.0024.99%
副董事长、副总
傅忠946.5413.52%0.000.00%946.5413.52%经理
董事、董事会秘
陆万里0040.000.57%40.000.57%书
高伟董事、副总经理000.000.00%0.000.00%
罗德耀董事000.300.004%0.300.004%
洪义董事007.000.10%7.000.10%
刘桂雄独立董事000.000.00%0.000.00%
叶竹盛独立董事000.000.00%0.000.00%
陈明独立董事000.000.00%0.000.00%
黄渤监事会主席002.000.03%2.000.03%
梁传足监事000.650.01%0.650.01%
申意化监事000.000.00%0.000.00%
黄正旭副总经理00139.001.99%139.001.99%
蒋米仁副总经理0010.000.14%10.000.14%
李俊峰财务总监000.000.00%0.000.00%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
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十一、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
|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