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一、审计报告
二、财务报表
1.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2.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
3.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4.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财务报表附注
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Yongtuo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LLP
审计报告
永证审字(2023)第110008号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2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
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公允反映了贵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2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
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贵公司,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
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是我们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
项。这些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我们不对这些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我们确定下列事项是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
1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关东店北街1号国安大厦11-13层:PC:100020 TEL:86-010-65950511/0611 FAX:86-010-65955570
(一)营业收入的确认
1.事项描述
贵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66,919.20万元,由于收入是贵公司关键业绩指
标之一,其收入是否在恰当的财务报表期间确认可能存在潜在错报,故我们将贵公司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关于收入的会计政策详见本报告附注四、(二十六);关于营业收入披露详见财务报表附注六、40。
2.审计应对
我们对于营业收入所实施的重要审计程序包括:
我们与贵公司管理层沟通,了解行业政策、市场环境以及公司营销政策变革
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评估销售业绩的合理性;我们了解及评价与收入确认事项有
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并测试了关键控制执行的有效性;选取样本,执行
交易详细测试,并检查销售合同,识别与商品控制权的转移相关的合同条款与条
件,评价收入确认时点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销售收入和成本执行分
析程序并与上期同类指标进行比较,识别和调查异常波动;对营业收入执行截止
性测试,确认收入确认是否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结合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并抽查收入确认的相关单据,检查已确认收入的真实性。
四、其他信息
贵公司管理层对其他信息负责。其他信息包括2022年年度报告中涵盖的信息,但不包括财务报表和我们的审计报告。
我们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不涵盖其他信息,我们也不对其他信息发表任何形式的鉴证结论。
结合我们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我们的责任是阅读其他信息,在此过程中,考
虑其他信息是否与财务报表或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了解的情况存在重大不一致或者似乎存在重大错报。
基于我们已执行的工作,如果我们确定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我们应当报告该事实。在这方面,我们无任何事项需要报告。
2
五、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贵公司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
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贵公司管理层负责评估贵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
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贵公司、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贵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
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
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
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1.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
审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
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
上,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
2.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3.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
4.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根据获取的审计
证据,就可能导致对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
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准则要求
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提请报告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如果披露不充分,
我们应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我们的结论基于截至审计报告日可获得的信息。然而,未来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导致贵公司不能持续经营。
3
5.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结构和内容,并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相关交易和事项。
6.就贵公司中实体或业务活动的财务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
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我们负责指导、监督和执行集团审计。我们对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与治理层就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重大审计发现等事项进行沟通,包括沟通我们在审计中识别出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我们还就已遵守与独立性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向治理层提供声明,并与治理
层沟通可能被合理认为影响我们独立性的所有关系和其他事项,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如适用)。
从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中,我们确定哪些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
要,因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描述这些事项,除非法律法规禁
止公开披露这些事项,或在极少数情形下,如果合理预期在审计报告中沟通某事项造成的负面后果超过在公众利益方面产生的益处,我们确定不应在审计报告中
沟通该事项。
永拓会计师事务特殊普通合伙)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项目合伙人)11000247001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北京中国注册会计师:杜风利
410100600008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4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2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印为印发
合并资产负债表(续)
2022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2,476,174,283.062,524,702,013.82法定代表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2022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目为印发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续)
2022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目为印发
合并利润表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印为印发
母公司利润表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印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中为会计机构负责人:系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印站印发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印发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印钻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续)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为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续)
2022年度
编制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LIUZHOULIANGMIANZHENCO.,LTD
注册地址: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282号
注册资本:550,000,000.00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2001982303373
企业法定代表人:林钻煌
(一)公司简介
牙膏厂,199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桂体改股字[1993]156号
文批准,由柳州市牙膏厂独家发起,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7,500万元人民币,每股面值1元。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桂体改股字[1997]10号文件批复,
同意本公司1996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即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2股,共送红股1,500万股。至此,本公司总股本为9,000万股。
2003年11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3]136号文核准,
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6,000万股,并于2004年1月30日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为“两面针”,证券代码为“600249”。公开发行后,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00,000.00元。
经过历年的派送红股、转增股本及增发新股,截止2019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55,000万股,注册资本为55,000.00万元。
(二)本公司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称
柳州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183,360,65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34%
1
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三)公司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公司以日化产业为主营业务,现有业务分为日化及医药二个板块。日化板块
主要产品为牙膏(含酒店用品牙膏)、洗涤用品;医药板块主要为药品的生产销售。
(四)财务报表的批准报出
本财务报表业经本公司于2023年3月29日召开的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报出。
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公司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共有6户,除本公司外具体包括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较上期相比没有变化。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公司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
基本准则》和具体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
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结
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
(二)持续经营
本公司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
2
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或情况。因此,本财务报表系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
四、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一)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提示
本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主要体现在附注四
(十五)存货的计价方法、四(十九)固定资产折旧;四(二十二)无形资产摊销、四(二十六)收入的确认。
(二)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三)会计期间
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四)营业周期
本公司的营业周期较短,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五)记账本位币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六)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分步实现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资产、负
债(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
的账面价值计量。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
3
(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如果存在或有对价并需要确认预计负债或资产,该预计负债或资产金额与
后续或有对价结算金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的,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通过多次交易最终实现企业合并的,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
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取得控制权
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
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
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
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
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
行会计处理;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
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当期损益。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购买日是指本公司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被购买方的净资产
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转移给本公司的日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本公司一般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①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本公司内部权力机构通过。
②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批准。
③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转移手续。
④本公司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付剩余款项。
⑤本公司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
本公司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
本公司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合
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
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
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该项
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合
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的,以该股权投资在
合并日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
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全部转入合并日当期的投资收益。
4.为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直接相关
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合并范围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包括本公司所控制的单独主体)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2.合并程序
本公司以自身和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合并
财务报表。本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依据
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反映本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所有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本
5
公司一致,如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本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进行必要的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本公司与各子公司、各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
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
如果站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角度与以本公司或子公司为会计主体对同一交易的认定不同时,从企业集团的角度对该交易予以调整。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当期净损益和当期综合收益中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分别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和综合收益
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份额而形成的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其资产、负债(包括最终控制方
收购该子公司而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1)增加子公司或业务
在报告期内,若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的,则调整合并资
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将子公司或业务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
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子公司或业务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
并现金流量表,同时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点起一直存在。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的,视同参与合并
的各方在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即以目前的状态存在进行调整。在取得被合并方
控制权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之日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
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净资产变动,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在报告期内,若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的,则不调整合
6
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将该子公司或业务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
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该子公司或业务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的,对于购买日
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本公司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
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
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及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
分配之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
变动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2)处置子公司或业务
1)一般处理方法
在报告期内,本公司处置子公司或业务,则该子公司或业务期初至处置日的
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该子公司或业务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控制权时,对于处置后的
剩余股权投资,本公司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
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
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丧失
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或除净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及利润分配之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
投资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2)分步处置子公司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处置对子公司
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常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7
A.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B.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C.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D.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本公
司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
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
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
丧失控制权之前,按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的相关
政策进行会计处理;在丧失控制权时,按处置子公司一般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3)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
本公司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
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4)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
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因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而取得的处
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
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八)合营安排分类及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
1.合营安排的分类
本公司根据合营安排的结构、法律形式以及合营安排中约定的条款、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等因素,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划分为共同经营;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
8
营安排,通常划分为合营企业;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合营安排划分为共同经营:
(1)合营安排的法律形式表明,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合营安排的合同条款约定,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3)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表明,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合营方享有与合营安排相关的几乎所有产出,并且该安排中负债的清偿持续依赖于合营方的支持。
2.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确认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中与本公司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
(2)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
(3)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
(4)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
(5)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本公司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等(该资产构成业务的除外),在该资产
等由共同经营出售给第三方之前,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
其他参与方的部分。投出或出售的资产发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本公司全额确认该损失。
本公司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等(该资产构成业务的除外),在将该资产等出
售给第三方之前,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
分。购入的资产发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本公司按承担的份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本公司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如果本公司享有该共同经营相关资产且
承担该共同经营相关负债的,仍按上述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否则,应当按照相关
9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本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确认
为现金。将同时具备期限短(一般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
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的投资,确定为现金等价物。
(十)外币业务
外币业务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记账。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
汇兑差额,除属于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
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外,均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
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如属于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十一)金融工具
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
率时,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
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
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再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10
1.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根据所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产生
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融资成分的,按照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当且仅当本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才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
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且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
金流量为目标,则本公司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本公
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融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
计量,其发生减值时或终止确认、修改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除下列情况外,本公司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1)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自初始确认起,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2)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在后续期间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
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在后续期间,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
定其利息收入。若该金融工具在后续期间因其信用风险有所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
11
减值,本公司转按实际利率乘以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来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2)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
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且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除利息收入、减值损
失及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该金
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列报为应
收款项融资,其他此类金融资产列报为其他债权投资,其中:自资产负债表日起
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债权投资列报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原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其他债权投资列报为其他流动资产。
(3)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在初始确认时,本公司可以单项金融资产为基础不可撤销地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计提减值准备。该金
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
转出,计入留存收益。本公司持有该权益工具投资期间,在本公司收取股利的权
利已经确立,与股利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股利的金额能够可靠
计量时,确认股利收入并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下列报。
权益工具投资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初始确认时属于
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资产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
短期获利模式;属于衍生工具(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
12
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
(4)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不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
益的金融资产条件、亦不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均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此类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根据其流动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列报。
(5)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在初始确认时,本公司为了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可以单项金融资产为
基础不可撤销地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混合合同包含一项或多项嵌入衍生工具,且其主合同不属于以上金融资产的,
本公司可以将其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但下列情况除外:
1)嵌入衍生工具不会对混合合同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改变。
2)在初次确定类似的混合合同是否需要分拆时,几乎不需分析就能明确其
包含的嵌入衍生工具不应分拆。如嵌入贷款的提前还款权,允许持有人以接近摊余成本的金额提前偿还贷款,该提前还款权不需要分拆。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此类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根据其流动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列报。
2.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
律形式,结合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
13
部分分类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此类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交易性金融负债: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
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
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模式;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
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符合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除外。交易性金融
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
在初始确认时,为了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本公司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金融负债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
2)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对金融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
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外,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除非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
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本公司将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包括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14
(2)其他金融负债
除下列各项外,公司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对此类
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3)不属于本条前两类情形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本条第1)类情形的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财务担保合同是指当特定债务人到期不能按照最初或修改后的债务工具条
款偿付债务时,要求发行方向蒙受损失的合同持有人赔付特定金额的合同。不属
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在
初始确认后按照损失准备金额以及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担保期内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计量。
3.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即从其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2)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
本公司与借出方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原金融负债,且
新金融负债与原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或对原金融负债(或其一部
分)的合同条款做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同时确认一项新金
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5
本公司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的,按照继续确认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在回购日
各自的公允价值占整体公允价值的比例,对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
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本公司在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评估其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1)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则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3)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即
除本条(1)、(2)之外的其他情形),则根据其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1)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保留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则按照其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
继续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相关负债。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本公司承担的被转移金融资产价值变动风险或报酬的程度。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
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和。
16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且该被转移部分整体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转移
前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继续确认部分(在此种情形下,
所保留的服务资产应当视同继续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转移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终止确认部分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2)终止确认部分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
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
除非该项金融资产存在针对资产本身的限售期。对于针对资产本身的限售的金融
资产,按照活跃市场的报价扣除市场参与者因承担指定期间内无法在公开市场上
出售该金融资产的风险而要求获得的补偿金额后确定。活跃市场的报价包括易于
且可定期从交易所、交易商、经纪人、行业集团、定价机构或监管机构等获得相
关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且能代表在公平交易基础上实际并经常发生的市场交易。
初始取得或衍生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
估值时,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
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
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尽可能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6.金融工具减值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
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财务担保合同,进
17
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
均值。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
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
对于本公司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对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本公司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
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在每个资产负债
表日,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
益。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
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也将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动确认为减值利得。
除上述采用简化计量方法和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以外的其他金融
资产,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
否已显著增加,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
(1)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
段,则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
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则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如果该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
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18
金融工具信用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
益。除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外,信用损
失准备抵减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
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信用损失准备,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本公司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
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
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本公司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
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1)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本公司利用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
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的信
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对于财务担保合同,本公司在应用金融工
具减值规定时,将本公司成为做出不可撤销承诺的一方之日作为初始确认日。
本公司在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时会考虑如下因素:
1)债务人经营成果实际或预期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2)债务人所处的监管、经济或技术环境是否发生显著不利变化;
3)作为债务抵押的担保物价值或第三方提供的担保或信用增级质量是否发
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预期将降低债务人按合同规定期限还款的经济动机或者影响违约概率;
4)债务人预期表现和还款行为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5)本公司对金融工具信用管理方法是否发生变化等。
于资产负债表日,若本公司判断金融工具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则本公司
假定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如果金融工具的违约风
险较低,借款人在短期内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使较长时
期内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未必一定降低借款人履行其合同现金
19
流量义务的能力,则该金融工具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
(2)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
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6)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3)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
本公司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在评估预期信用损失
时,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本公司以共同信用风险特征为依据,将金融工具分为不同组合。本公司采用
的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包括: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账龄组合等。相关金融工具的单项评估标准和组合信用风险特征详见相关金融工具的会计政策。
本公司按照下列方法确定相关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
1)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本公司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2)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为本公司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
向其做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本公司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
20
3)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
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本公司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反映的因素包括:通过评价一系列
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货币时间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无
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4)减记金融资产
当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7.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抵销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没有相互抵销。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
(2)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十二)应收账款
本公司对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详见本附注四、(十一)6.金融工具减值。
本公司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损失的应收账款单独确定其信用损失。
当在单项工具层面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充分证据时,本公司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判断,依据信用风
险特征将应收账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21
(十三)应收款项融资
本公司对应收款项融资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详见本附注四、(十一)6.金融工具减值。
当在单项工具层面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充分证据时,本公司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判断,依据信用风
险特征将应收票据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十四)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对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详见本附注四、(十一)6.金融工具减值。
本公司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损失的其他应收款单独确定其信用损失。
当在单项工具层面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充分证据时,本公司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判断,依据信用风
险特征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十五)存货
1.存货的分类
22
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
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主要包括原材
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开发成本等。
2.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在取得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
货跌价准备。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
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
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
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
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期末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
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
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则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的盘存制度
存货的盘存采用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23
(十六)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
在本公司与客户的合同中,本公司有权就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提供的相关服
务而收取合同价款,与此同时承担将商品或服务转移给客户的履约义务。当客户
实际支付合同对价或在该对价到期应付之前,企业已经向客户转移了商品或服务,
则应当将因已转让商品或服务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列示为合同资产,在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确认为应收账款或长期应收款。
在本公司与客户的合同中,本公司有权在尚未向客户转移商品或服务之前收
取合同对价,与此同时将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移商品或服务的义务
列示为合同负债。当本公司履行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时,合同负债确认为收入。
本公司对于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
(十七)长期股权投资
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会计政策详见本附注四、(六)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2)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
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
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或取得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
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
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
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4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
(1)成本法
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
利或利润外,本公司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2)权益法
本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其中一
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
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
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
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
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本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
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本公司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本公司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首先,
25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
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
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最后,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
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公司在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按与
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
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后,恢复确认投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1)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核算
本公司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
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
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
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核算转成本法核算
本公司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
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6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
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3)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
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4)成本法转权益法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
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
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5)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
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
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
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
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
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
27
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
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
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
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
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在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以前的各项交易,处
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应对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
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在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
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
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
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
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的股权
28
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
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5.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
如果本公司按照相关约定与其他参与方集体控制某项安排,并且对该安排回
报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决策,需要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时才存在,则视为本公司与其他参与方共同控制某项安排,该安排即属于合营安排。
合营安排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根据相关约定判断本公司对该单独主体的净
资产享有权利时,将该单独主体作为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若根据相关约
定判断本公司并非对该单独主体的净资产享有权利时,该单独主体作为共同经营,
本公司确认与共同经营利益份额相关的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本公司通过以下一
种或多种情形,并综合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后,判断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2)参与被投资单位
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3)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4)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5)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十八)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
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此外,对于本公司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若董事会作出书面决议,明
确表示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列报。
本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按其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
29
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中出租的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具体核算政
策与固定资产部分相同。投资性房地产中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采用直线法摊销,具体核算政策与无形资产部分相同。
投资性房地产的用途改变为自用时,自改变之日起,本公司将该投资性房地
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用房地产的用途改变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
自改变之日起,本公司将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发生转换时,以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
利益时,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十九)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本公司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入账。
(4)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
30
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及处置
(1)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按其入账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寿命内计提。对计
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则在未来期间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依据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折旧额;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本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
残值。并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进行相应的调整。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处置
当固定资产被处置、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终止确
认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十)在建工程
1.在建工程初始计量
本公司自行建造的在建工程按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
31
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2.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标准和时点
在建工程项目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
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所建造的在建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
竣工决算的,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
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提固定资
产的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十一)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
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资本化期间,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中部分项目分别完工且可单独使用时,该部分资产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32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可对外销售的,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3.暂停资本化期间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
连续超过3个月的,则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该项中断如是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
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则借款费用
继续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后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4.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扣除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
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及其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前,予以资本化。
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
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二十二)无形资产与开发支出
无形资产是指本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
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
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
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债务重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确定其入账价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
33
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无形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
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
确定其入账价值;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内部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用的材料、劳
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满足资本
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2.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本公司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划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
每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进行相应的调整。
经复核,本期期末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未有不同。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下:
34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摊销,每期末对无形资产
的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期末重新复核后仍为不确定的,在每个会计期间继续进行减值测试。经复核,该类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仍为不确定。
3.划分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体标准
研究阶段: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动的阶段。
开发阶段: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
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的阶段。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的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
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以前期间已计
入损益的开发支出不在以后期间重新确认为资产。已资本化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
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开发支出,自该项目达到预定用途之日起转为无形资产。
(二十三)资产减值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长
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
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35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
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
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
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
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
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
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
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
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二十四)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本公司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
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受益期内按直线法分期摊销。若长期待
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十五)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
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
36
职工福利。
1.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本公司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
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除外。本公司在职工提
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和费用。
2.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本公司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主要为参加由各地劳动及社会保障机构组织实施
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
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主要为内退人员支付的工资、社保、过节费等。对
于设定受益计划中承担的义务,在资产负债表日由独立精算师使用预期累计福利
单位法进行精算,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
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其中:除非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职工福利
成本计入资产成本,设定受益计划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
息净额在发生当期计入当期损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
的变动在发生当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本公司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
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在本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
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时和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费用时
两者孰早日,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向接受内部退休安排的职工提供内退福利。内退福利是指,向未达到
37
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经本公司管理层批准自愿退出工作岗位的职工支付的工资
及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本公司自内部退休安排开始之日起至职工达到正常
退休年龄止,向内退职工支付内部退养福利。对于内退福利,本公司比照辞退福
利进行会计处理,在符合辞退福利相关确认条件时,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
正常退休日期间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确认为负债,一
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内退福利的精算假设变化及福利标准调整引起的差异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的其他所有职工福利。
对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
会计期间,将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除上述
情形外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在资产负债表日使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进行精算,
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二十六)收入
(1)收入确认和计量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
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本公司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
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本公司按照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
交易价格是指本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本公司根据合同条款,
结合其以往的习惯做法确定交易价格,并在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可变对价、合
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的影响。本公司以
38
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
确定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本公司按照假定客
户在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的应付金额确定交易价格,并在合同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该交易价格与合同对价之间的差额。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否则,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
?客户在本公司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本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客户能够控制本公司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本公司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本公司在整个合同期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
收入,但是,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本公司考虑商品或服务的性质,采
用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已经发生的成本
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本公司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本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
时点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本公司考虑下列迹象:
?本公司就该商品或服务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或服务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本公司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本公司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
?本公司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二十七)政府补助
1.类型
39
政府补助,是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根据相
关政府文件规定的补助对象,将政府补助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
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若政府文件未明确规定补助对象,将该政府补助划分为与资产相关或与收益
相关的判断依据:(1)政府文件明确了补助所针对的特定项目的,根据该特定
项目的预算中将形成资产的支出金额和计入费用的支出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划
分,对该划分比例需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变更;(2)政
府文件中对用途仅作一般性表述,没有指明特定项目的,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2.政府补助的确认
对期末有证据表明公司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
收到财政扶持资金的,按应收金额确认政府补助。除此之外,政府补助均在实际收到时确认。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
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人民币1元)计量。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确定某一类政府补助业务应当采用总额法还
是净额法进行会计处理。通常情况下,本公司对于同类或类似政府补助业务只选用一种方法,且对该业务一贯地运用该方法。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在所建造或购买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
40
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用
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
收到与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相关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借款费用;取得贷款
银行提供的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的,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时,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
整资产账面价值;存在相关递延收益余额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十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
值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计算确认。于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
本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
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
所得税资产。但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1)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对于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
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2.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依据
公司将当期与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但不包括:
41
(1)商誉的初始确认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2)非企业合并形成的交易或事项,且该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3)对于与子公司、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能够控制并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二十九)租赁
(1)租赁的识别
在合同开始日,本公司作为承租人或出租人评估合同中的客户是否有权获
得在使用期间内因使用已识别资产所产生的几乎全部经济利益,并有权在该使用
期间主导已识别资产的使用。如果合同中一方让渡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一项或多
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对价,则本公司认定合同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2)本公司作为承租人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所有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
使用权资产的会计政策见附注四、(三十)使用权资产。
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按照租赁内含利率或增
量借款利率计算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包括: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
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
赁付款额;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前提是承租人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行
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
择权;以及根据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后续按照固定的周期
性利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短期租赁
短期租赁是指在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租赁,包含购买选择权的租赁除外。
本公司将短期租赁的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或其他
42
系统合理的方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对于短期租赁,本公司按照租赁资产的类别将下列资产类型中满足短期租赁条件的项目选择采用上述简化处理方法。
低价值资产租赁
低价值资产租赁是指单项租赁资产为全新资产时价值低于4万元的租赁。
本公司将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或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对于低价值资产租赁,本公司根据每项租赁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上述简化处理方法。
(3)本公司作为出租人
本公司作作为出租人时,将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确认为融资租赁,除融资租赁之外的其他租赁确认为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中,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按租赁投资净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
的入账价值,租赁投资净额为未担保余值和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收到的租赁收款额
按照租赁内含利率折现的现值之和。本公司作为出租人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
算并确认租赁期内各个期间的利息收入。本公司作为出租人取得的未纳入租赁投资净额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应收融资租赁款的终止确认和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中的租金,本公司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或其他更为
系统合理的方法】确认当期损益。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资
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分摊,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取得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未计入租赁收款额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3
(4)转租赁
本公司作为转租出租人时,基于原租赁产生的使用权资产对转租赁进行分类。
原租赁为短期租赁,且本集团对原租赁进行简化处理的,将该转租赁分类为经营租赁。
(三十)使用权资产
(1)使用权资产确认条件
本公司使用权资产是指本公司作为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
在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租赁
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
的,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本公司作为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本公司作为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
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本公司作为承租人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拆除复原等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后续就租赁负债的任何重新计量作出调整。
(2)使用权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本公司作为承租人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
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
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使用权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见附注四、(二十三)资产减值。
(三十一)终止经营
本公司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且该组成部分已经处置或划归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确认为终止经营组成部分:
(1)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
(2)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进
44
行处置的一项相关联计划的一部分。
(3)该组成部分是专为转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终止经营的减值损失和转回金额等经营损益及处置损益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列示。
(三十二)股份支付
(1)股份支付的种类
本公司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2)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本公司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
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采用期权定
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值。选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考虑以下因素:A、期权的行权
价格;B、期权的有效期;C、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D、股价预计波动率;E、股份的预计股利;F、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
(3)确认可行权权益工具最佳估计的依据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
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4)实施、修改、终止股份支付计划的相关会计处理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
即可行权的,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
资本公积。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在等待期内
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
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本公司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
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在授予日以本公司承担
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
45
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
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本公司承担负债的公允价
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本公司对股份支付计划进行修改时,若修改增加了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
价值,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若修改增加了
所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则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
的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是指修改前后的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
之间的差额。若修改减少了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或采用了其他不利于职工的方
式修改股份支付计划的条款和条件,则仍继续对取得的服务进行会计处理,视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本公司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
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因未满足可行权条件的非市场
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本公司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行权处理,
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职工或其
他方能够选择满足非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本公司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三十三)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本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
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本公司假定该交
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是本公司在
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本公司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的,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
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
46
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
值技术,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对公允价值计量
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最低层次输入值,确定所属的公允价值层次:第一层次
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在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之间发生转换。
(三十四)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1.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2021年12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
的通知》(财会〔2021〕35号)(以下简称“解释准则第15号”),规定了“关
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
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的内容,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的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
的通知》(财会〔2022〕31号)(以下简称“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了“关
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
理”的内容,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发行方(指企业,下同)分类
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相关股利的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关于企业将以现金
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的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上述会计准则解释的相关规定,本公司对原会计政策进行相应变更,并
按以上文件规定的生效日期开始执行上述会计准则。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公司根
47
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的变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变更后的
会计政策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无重大影响。
2.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无。
五、税项
(一)公司主要税种和税率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
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本公司自2019年4
月1日起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使用税率16%、10%税率的,税率分别调至为13%、9%。
(二)税收优惠政策及依据
1、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第23号《关于延续西部大
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设
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公司下属子公司广西两面针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享受此优惠税率。
48
六、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以下注释项目(含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除非特别指出,期初余额
指2022年1月1日,期末余额指2022年12月31日,上期余额指2021年12月31日;本期发生额指2022年度,上期发生额指2021年度。
1、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分类列示:
2、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具体明细:
合计44,799,739.06198,523,462.44
49
3、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分类列示
(2)期末已质押的应收票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质押的票据。
(3)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4)期末因出票人未履约而将其转应收账款的票据
4、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应收账款
小计148,462,400.58114,985,518.45
50
(2)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续:
期末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
51
(3)本期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52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
5、应收款项融资
(1)应收款项融资情况
(2)应收款项融资本期增减变及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注:应收款项融资系银行承兑汇票,其剩余期限较短,账面余额与公允价值相
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质押的应收款项融资。
(3)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款项融资
53
6、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按账龄列示
(2)账龄超过一年且金额重要的预付款项未及时结算原因的说明
(3)按预付对象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预付款情况
7、其他应收款
54
(1)其他应收款①按账龄披露
②按款项性质分类情况
③按金融资产减值三阶段披露
合计28,986,940.3417,710,326.3611,276,613.9828,100,055.7617,026,749.5511,073,306.21
55
④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续:
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合计4,181,207.734,181,207.73
56
⑤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⑥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
8、存货
(1)存货分类
57
(2)存货跌价准备
9、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0、其他流动资产
58
11、长期应收款
注:长期应收款为子公司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转租赁形成的款项。
12、长期股权投资
续:
有限公司
59
1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其他权益工具分项列示
(2)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情况
14、投资性房地产
60
15、固定资产
合计282,722,294.49297,779,212.23
61
(1)固定资产情况
4.期末余额248,793.263,984.707,292.06260,070.02
62
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2)期末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无。
16、在建工程
(1)在建工程情况
注胶机693,805.31693,805.31
63
(2)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本期变动情况
续:
64
17、使用权资产
65
18、无形资产
注:公司无形资产抵押详见“附注六23、短期借款”和“附注六57、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66
19、商誉
20、长期待摊费用
2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未经抵销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未经抵销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4)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明细
67
(4)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将于以下年度到期
22、其他非流动资产
23、短期借款
(1)短期借款分类
(1)期末短期借款余额
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2/12/122025/12/11CNY2.0015,000,000.00信用
柳州分行
68
合计43,000,000.00
注:(1)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柳州支行城中支行签订《最高
额抵押合同》,自2019年5月20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间,在人民币9,800
万元的最高本金余额内借款。公司抵押房屋建筑物(柳房权证字第D0155913号、
柳房权证字第D0205393号)的原值为90,498,034.69元,账面价值为
65,155,499.13元;土地使用权(柳国用[2005]第117099号),账面原值31,783,047,60元,账面价值为22,354,901.67元。
(2)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分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自
2022年11月24日至2025年10月23日期间,在人民币5,073.69万元的最高
本金余额内借款。公司抵押房屋建筑物(柳房权证字第1028651号、柳房权证字
第1028654号、柳房权证字第1028656号、柳房权证字第1044071号、柳房权证
字第1106801号、柳房权证字第A0067718号)的原值为63,588,846.54元、账
面价值为26,642,615.36元;土地使用权(柳国用[94公]字第03472号),该土地使用权价值早期在固定资产核算,无法分拆出其账面价值。
(3)本公司为子公司广西两面针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300万元借款向柳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
24、应付票据
25、应付账款
(1)应付账款列示
合计179,022,039.43146,118,716.66
69
(2)账龄超过一年的重要应付账款
26、合同负债
(1)合同负债列示
(2)合同负债账龄列示
27、应付职工薪酬
(1)应付职工薪酬列示
(2)短期薪酬列示
70
(3)设定提存计划列示
28、应交税费
71
29、其他应付款
(1)应付股利
(2)其他应付款
①按款项性质列示的其他应付款
②账龄超过一年的重要其他应付款
3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72
31、其他流动负债
32、租赁负债
33、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注:公司对内退员工的内退福利计划,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
酬》及公司会计政策,对此部分福利支出作为长期应付职工薪酬进行精算评估。
内退员工的持续薪酬福利支出作为辞退福利计划进行精算评估。公司员工福利计划精算评估涉及以下风险:
利率风险:计算计划福利义务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的选取依据是中国国债收益率。国债收益率的下降会产生精算损失。
福利水平增长风险:计算计划福利义务现值时所采用的各项福利增长率假设
的选取依据是各项福利的历史增长水平和公司管理层对各项福利增长率的长期
73
预期。若实际福利增长率水平高于精算假设,会产生精算损失。
(1)长期应付职工薪酬重大精算假设说明
本年度公司评估采用以下精算假设:
折现率以国债即期收益率为设定折现率的参考标准,在各评估时点确定内退
福利计划负债平均修正久期的年期,再参考相应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数据,从而决
定适用的年折现率。
34、递延收益
74
与政府补助相关的递延收益
35、股本
36、资本公积
75
37、其他综合收益
76
38、盈余公积
39、未分配利润
40、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77
41、税金及附加
42、销售费用
43、管理费用
78
44、研发费用
45、财务费用
79
注:本期利息支出中已经扣除了民品贷款贴息补助769,200.00元,上期利息支出中已经扣除了民品贷款贴息补助1,843,920.00元。
46、其他收益
80
47、投资收益
(1)投资收益明细情况
(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
(3)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持有期间的股利收入
4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81
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为公司持有中信证券股票的股价下跌,公允价值下降49,170,344.40元。
49、信用减值损失
50、资产减值损失
51、资产处置收益
52、营业外收入
8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53、营业外支出
54、所得税费用
(1)所得税费用表
(2)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83
55、现金流量表附注
(1)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84
(5)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6)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56、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1)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85
(3)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构成
86
57、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58、外币货币性项目
59、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基本情况
87
(2)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
七、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1、在子公司中的权益
(1)企业集团的构成
注:本公司直接持有安徽两面针?芳草日化有限公司70%的股权,通过控股
子公司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间接持股14.07%。
(2)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
(3)重要非全资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为本公司内各企业之间相互抵消前的金额,但经过了合并日公允价值及统一会计政策的调整:
88
续:
89
2、在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
注:柳州两面针洗涤用品厂系本公司的合作企业,合作双方根据合同和章程
的约定经营,本公司以品牌投入,对其无股权投资关系,根据其公司章程规定,本公司享有51%的收益分配权。
八、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本公司的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借款等。在日
常活动中面临各种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
与这些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以及本公司为降低这些风险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政策如下所述:
董事会负责规划并建立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
和相关指引并监督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本公司已制定风险管理政策以识别
和分析本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这些风险管理政策对特定风险进行了明确规定,涵
盖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本公司定期评估市场环
境及本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以决定是否对风险管理政策及系统进行更新。本公司
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按照董事会批准的政策开展。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
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的紧密合作来识别、评价和规避相关风险。本公司内部审
计部门就风险管理控制及程序进行定期的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上报本公司的审计
委员会。本公司通过适当的多样化投资及业务组合来分散金融工具风险,并通过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减少集中于单一行业、特定地区或特定交易对手的风险。
90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导致本公司产生财务损失的风险,管理层已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并且不断监察信用风险的敞口。
本公司已采取政策只与信用良好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另外,本公司基于对
客户的财务状况、从第三方获取担保的可能性、信用记录及其它因素诸如目前市
场状况等评估客户的信用资质并设置相应信用期。本公司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余额及收回情况进行持续监控,对于信用记录不良的客户,本公司会采用书面催
款、缩短信用期或取消信用期等方式,以确保本公司不致面临重大信用损失。此
外,本公司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审核金融资产的回收情况,以确保相关金融资产计提了充分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本公司其他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等,这些金融资产的信用风
险源自于交易对手违约,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资产负债表中每项金融资产的账面金额。
本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主要存放于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等
金融机构,管理层认为这些商业银行具备较高信誉和资产状况,不存在重大的信
用风险,不会产生因对方单位违约而导致的任何重大损失。本公司的政策是根据
各知名金融机构的市场信誉、经营规模及财务背景来控制存放当中的存款金额,以限制对任何单个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金额。
作为本公司信用风险资产管理的一部分,本公司利用账龄来评估应收账款和
其他应收款的减值损失。本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涉及大量客户,账龄信
息可以反映这些客户对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偿付能力和坏账风险。本公司
根据历史数据计算不同账龄期间的历史实际坏账率,并考虑了当前及未来经济状
况的预测,如国家 GDP 增速、国家货币政策等前瞻性信息进行调整得出预期损失
率。对于长期应收款,本公司综合考虑结算期、合同约定付款期、债务人的财务
状况和债务人所处行业的经济形势,并考虑上述前瞻性信息进行调整后对于预期信用损失进行合理评估。
截止2022年12月31日,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与预期信用减值损失情况如
91
下: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本公司在履行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方式结算的义
务时发生资金短缺的风险。本公司下属成员企业各自负责其现金流量预测。公司
下属财务部基于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流量预测结果,在公司层面持续监控公司短期
和长期的资金需求,以确保维持充裕的现金储备;同时持续监控是否符合借款协
议的规定,从主要金融机构获得提供足够备用资金的承诺,以满足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
(三)市场风险
1、汇率风险
本公司的主要经营位于中国境内,主要业务以人民币结算。但本公司已确认
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及未来的外币交易(外币资产和负债及外币交易的计价货币主
要为美元、港币、欧元)依然存在汇率风险。本公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公司外币交易和外币资产及负债的规模,以最大程度降低面临的汇率风险。
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本年度公司未签署任何远期外汇合约或货币互换合约。
2、利率风险
本公司的利率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借款等。浮动利率的金融负债使本公司面
临现金流量利率风险,固定利率的金融负债使本公司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本公司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来决定固定利率及浮动利率合同的相对比例。
本公司财务部门持续监控公司利率水平。利率上升会增加新增带息债务的成
本以及本公司尚未付清的以浮动利率计息的带息债务的利息支出,并对本公司的
92
财务业绩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管理层会依据最新的市场状况及时做出调整来降低利率风险。
3、价格风险
本公司持有的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其公允价值
列示。因此,本公司面临价格风险。本公司已于公司内部成立投资管理部,由指
定成员密切监控投资产品之价格变动。因此本公司董事认为公司面临之价格风险已被缓解。
九、公允价值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本公司按公允价值三个层次列示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工具于2022
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整体归类于三个层次时,依据的是公允价值
计量时使用的各重要输入值所属三个层次中的最低层次。三个层次的定义如下:
第1层次: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
第2层次: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
第二层次输入值包括:1)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2)非活跃市
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3)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包括
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隐含波动率和信用利差等;4)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
第3层次: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二)期末公允价值计量
93
十、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1、本企业的母公司情况
2、本公司的子公司情况
本公司的子公司情况详见附注七、1在子公司中的权益。3、本公司的合营和联营企业情况
本公司重要的合营或联营企业详见附注七、2在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
本期与本公司发生关联方交易,或前期与本公司发生关联方交易形成余额的其他合营或联营企业情况如下:
4、其他关联方情况
5、关联方交易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
94
6、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7、关联方应收应付款项
(1)本公司应收关联方款项
(2)本公司应付关联方款项
十一、承诺及或有事项
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不存在需要披露的重要承诺及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重要或有事项。
十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截至财务报表报出日,本公司未发生其他影响本财务报表阅读和理解的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
95
十三、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1、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应收账款
(2)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96
续:
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
97
(3)本期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
2、其他应收款
98
(2)其他应收款
①按账龄披露其他应收款
②按款项性质分类情况
③按金融资产减值三阶段披露
99
④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续:
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100
⑤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⑥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
3、长期股权投资
101
(1)对子公司投资
(2)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
续:
102
4、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5、投资收益
(1)投资收益情况明细表
(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
(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持有期间的股利收入
103
十四、补充资料
1、当期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104
2、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公章)
)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105
91110105085458861W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扫描市场主体身份码了烟更多登记、备案、许可、监管信息,体验更多应旧服务。
名称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一出资额1500万元
类型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成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执行事务合伙人吕江
经营范围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业资本,只
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业业
告:基本建设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代理记账:会认询、税
询、管理咨询、会计培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业方。印场
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
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
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登记机关
2023年02月22日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ttp://www.gsxt.gov.ccs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监制
目
7
,
年度检验登脸登记
AnnplResewaRcpxzttcgistnnt
TaFcertittcaaci5.93
(hitrgc地cwal
2013
2014
CPA)
2012
2011年14月.30日
注册会计师工作单)非单住交交事项登记
Kigjtttatian.cfht chogzn(w非单住交交事项登记
就icgttChchgyeiwocaogBnithy*c*s
所专用章
8…
(F齐)立端会计证事务所(特殊普通会伙
10等20114414
-77
注意事场
一生用章
201118月129限1327信全计所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比分所
年检凭证
史绍禹
会员编号110002470012
最后年稳时间年检结果
2022年08月年检通过
115年记录
2014年
年检日期:2022-04-18
2013年
年检日期:2022-04-18
1017
年
重1017
6%3
年度检验登记
ArnnaiReownycg/stt.tica
2016Ibisceticattaxaiadtoraabinctyctraiie
18%
回回
证书编号:410100600006
注册会计师工作单住变化本项登记注册会计书工作单位变更事项登记
ipchizx etWentiogfnitty ocA
050169
同南盛成永松限事务所CI%)
转业协会监章稀会势公盖幸
018月0日月2.19921271
可意调入
Agxtt(ttittt
杜拓CPL:永拓(特是)务所C8A)
0-1nttt33(利00(7%)
20120月2016120271
111
年检历史查询
年检凭证
杜凤利
会员编号410100600006
最后年检时间
2022年08月年检通过
1历年记录
2014年通过
年检日期:2022-04-18通过
2013年通过
年检日期:20220418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