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417|回复: 0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复制链接]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岁月如烟 发表于 2024-4-9 00:00:00 浏览:  417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推动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技术”或“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制定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于2024年4月7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
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具体如下:
一、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良好的业绩成长回报投资者
2023年,我们紧扣市场脉络与战略规划,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完成了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的迭代升级:我们提出“1 个工厂操作系统+2 个自动化(PA 生产过程自动化+BA企业运营自动化)+N个工业 APP”智能工厂新架构,推出了全设备智能感知平台 PRIDE 1.0、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 OMC 2.0、流程工业过程
模拟与设计平台 APEX 2.0 三大旗舰产品平台,开发智能制造领域新产品,着力开拓产业新领域、推进地域国际化,不断培植新增长极,发展多元生态融合。公司全面加速内部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提升整体效能和竞争力。2023年,我们实现营业总收入86.19亿元,同比增长30.12%,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0亿元,同比增长37.81%,连续多年实现稳步提升。
2024 年,我们将坚定推进公司变革与战略转型,深入构筑“数据+AI”核心竞争力,持续夯实“1+2+N”智能工厂新架构,打造“4 大数据基座+1 个智能引擎”,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人工智能(AI)技术、大数据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构建“AI+数据”核心技术。加速开拓国际业务、5S店+S2B平台、行业纵深、EBO 新赛道等战略增长点。在两大产品技术创新战略及四大战略增长点的指导下,持续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治理水平,建设更加规范化、现代
1化、国际化的中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高水平高强度研发投入
中控技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持续多年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12%左右,2023年研发费用90792.35万元,同比增长31.15%,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3%。公司自2020年11月24日在科创板上市以来,2020-2023年,研发费用累计为245889.39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专利671项,其中发明专利467项、实用新型专利
169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30项。
2024年,公司还将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继续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计
划研发投入占比约为2024年营业收入11%,不断改进研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和业务开拓力度,引入全球研发人才,不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打造高效可靠的研发平台,加快研发成果转化。
2、聚焦前沿科技,快速推出新产品
公司多款产品市场占有率常年稳居首位,并不断扩大领先优势。2023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37.8%,连续十三年蝉联国内 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 33.7%,连续两年蝉联国内 SI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公司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APC)
国内市场占有率 28.2%,连续五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制造执行系统(MES)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20.7%,连续两年蝉联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2024年,公司还将将密切追踪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继续保持扩大市场份额,为了保持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还将不断打造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5T产品线的全新技术及产品。控制系统产品线将面向国内外客户实现过程控制产品多语言支持、AI 能力融合、跨平台部署和行业化能力提升,实现面向工厂内动、静、电、仪、控等设备数据的智能感知和预测诊断等能力,发布面向不同行业场景应用的设备感知产品与解决方案;面向过程安全方向发布专用控制系统,面向故障诊断、存量市场替换等应用场景研发解决方案。持续加快自动化仪表新产品研发,进一步升级变送器产品性能,扩大自主传感器应用,聚焦分析仪核心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5T产品线方面,加强 AIGC 技术攻关及前沿技术探索,构建“AI+数据”研发体系,突破工业数据建模关键技术,
2打造全新工业 AI 产品和行业标杆项目;同时围绕新一代控制系统、工业软件
(AI+)、工业传感仪表、机器人等方向开展技术探索;规划并研制人形机器人的
通用控制器和机器人操作系统(SROS)软件,为人形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的产品化应用提供开放性的标准化控制平台,加快机器人行业版本开发和规模化应用。
3、引进全球研发人才,继续加强人才激励
公司高度重视全球研发菁英人才引入,2024年还将持续吸收前沿研发人才,壮大技术人员队伍,提升研发实力,截至2023年末,研发人员为221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高达34.28%,同比增加6.07%。2024年,公司还将保持高比例研发人员,截至目前公司已实施两期员工持股计划、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充分覆盖公司核心研发骨干,保持科研团队长期稳定。
2024年公司将持续不断研究实施股权激励及现金激励,提供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
4、内生与外延发展并重,打造产业链生态圈
公司高度重视外延式发展及新兴商业机会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2023年完成了荷兰 Hobré公司的收购,投资入股北京达美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培慕科技有限公司等,目前上述公司的产业协同发展情况良好,公司打造了国内全新的分析仪产品线,同时在工业设计软件方面能力有较大提升。2023年,公司通过签订战略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头部流程工业企业、工程公司、装备企业、国际产业链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面对2024年更加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与产品需求,公司将继续坚持内生与外延发展并重的战略,以打造产业链生态圈为核心,坚定聚焦数字化与国际化两大投资主线,构建产业链合作生态。一方面,公司将紧紧抓住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创新趋势,通过自主研发、战略联盟、股权投资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司在数字化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海外子公司、工厂、研发中心等海外业务单元的设立与运营,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继续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国际产业链重构,寻求与全球优质资源的深度绑定,加速公司产品的国际化推广与本地化落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份额。
5、全面出海,开拓国际市场
32023年是公司国际化业务的破局之年,公司凭借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服
务能力及解决方案技术水平,在海外市场实现了重大突破,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当前,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人工智能都已成为全球多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着力部署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美洲、日本等地区,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子公司,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了沙特阿美、科威特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Indorama 集团及印度尼西亚金光纸业及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等多个国际高端客户。
2024年,公司继续加速开拓国际化业务,国际业务将从自动化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逐步走入国际高端市场。公司将加快提升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加强与各行业优质客户的合作,拓展各地区渠道商,打造国际化业务生态圈。加强与国内龙头流程工业企业、对外工程承包商战略合作,通过“借船出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争取更多项目机会。公司以中控国际运营公司为海外运营总部,着力部署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中亚、日本、美洲等海外地区。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入建设海外本土服务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此外,公司还将进一步强化提升在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方面国际化能力,以提高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
二、提升公司投资价值,与全体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1、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长期坚持高比例现金分红
公司上市以来已连续三年执行现金分红政策,每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均不低于30%。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计现金分红7.13亿元,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43907658股。
未来三年,公司将按照《公司章程》中的规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承诺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每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
例均不低于30%,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维护广大股东合法权益。2023年度,综合考虑投资者的回报需求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5.51亿元(含税)。公司实施一次股份回购,回购金额为0.89亿元,分红回购金额合6.41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
4的58.14%。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024年,公司将继续统筹好公司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积
极探索更多方式方法回报股东,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公司将制定更为积极的现金分红政策,综合考虑自身盈利水平、资金支出安排和债务偿还能力,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利润分配政策的前提下,坚持现金分红为导向,研究提高年度分红频次,积极形成中期分红习惯。
2、积极推动股份回购,应用多种市值维护措施
公司积极推动股份回购,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司于2023年8月23日同意公司以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
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公司完成回购,已实际回购公司股份226179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863%,回购最高价格为47.42元/股,回购最低价格为35.18元/股,回购均价为44.2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99999962.42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2024年,公司将积极关注市场行情,根据资本市场情况,建立稳定股价预案。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提振市场信心,维护股价稳定。
适时推动实施回购、延长控股股东锁定期及控股股东增持等多种措施,提振市场信心,引导上市公司价值理性合理回归内在价值,助力企业良性发展。公司将与广大投资者一起,共同开创价值共享、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三、优化财务管理,提升公司运营能力
1、优化财务管理
2023年,公司继续致力于实现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和稳健的业绩增长,财务
管理以追求长期有效增长,达成中长期战略为目标,贯彻以业务为主导、以财经为监督的管理策略。2023年公司在成本与费用控制、效益提升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管理费用率为5.22%,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9.1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为1.50,存货周转率也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整体运营效率不断改善。
进入2024年,公司将全方位强化海外财经工作、内部管理优化与资金管理升级,为公司全球业务拓展、经营效率提升与财务稳健性提供有力保障。具体举措包括:将聚焦财经 BP 职能覆盖、经营分析管理、海外税收筹划、跨境资金运
5营、财务系统优化、投资并购现场支持等海外财经工作,保障海外业务合规开展、资金强劲支持、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同时,继续推动财务管理流程变革,打造端到端业务流程,持续提升经营效率;优化存货和计划管理,确保生产、计划与实际需求匹配,提升存货周转率;加强对销售环节的信用风险管控,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建立资金管理平台,实现实时数据同步,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实现收款、付款、对账自动化,提高资金处理效率;构建资金池和票据池,实现资源的集中调度管理;审慎选择选择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理财产品以实现
资金的保值增值,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2、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公司倡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践行“技术引领、品质为先,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与服务”的质量宗旨,秉承为客户提供“安全、绿色、提质、增效”的产品和服务理念,持续优化“基于 5GAP 模型的五域五力质量管理创新模式”(荣获 2023 年全国质量标杆),在研发设计域融合 IPD、CMMI、V&V、测试验证和可靠性验证等体系,提出 IPD体系框架,实现了将顾客需求快速转化为研发设计并监控质量,确保高敏捷性和顾客满意;优化了 PLM、研发数据驾驶舱、禅道、SVN等平台,并实现多平台联动,确保信息一致性,保障设计代码质量并实现研发过程智能监测。在生产制造域建立了零缺陷质量竞争模式,导入了ANSI/ESD S20.20 静电防护管理体系、推进了 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落地,提高风险预防能力;完善从原材料到制造过程信息的实时采集,实现质量信息精准追溯。在工程服务域推进“工程一盘棋”一体化能力建设,发布统一的工程基线和监测指标体系,规划和构建工程交付数字化平台,打造“模板+工具”一键批量生成的工程设计标准动作,实现项目交付能力、效率和质量同步提升。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和方法的推广应用,整合六
西格玛、QCC、精益等技术方法,分层分级的解决和攻克难题,助力提质增效。
完善质量流程,优化以过程为重的顾客满意度管控体系,策划开展以“共融共创‘质’胜致远”为主题的多样化质量月活动,潜移默化中将持续改进和卓越质量的使命固化于心,践之于行,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成熟度。
四、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
1、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改善信息不对称6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公司2023年4月发行瑞士 GDR 并在瑞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做好中国及瑞士两地信息披露工作,搭建海外信披体系,高质量完成瑞士信息披露工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上市公司 2022 年 7 月 1 日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荣获 A 级评级。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持续优化国内外市场信息
披露体系,高质量、合规传导公司投资价值,同时加强 ESG 信息披露,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就 ESG 实践情况进行信息传递与沟通。公司持续丰富信息披露传播途径,公司在官网设置全新信息披露专栏、ESG 专栏、中控技术投资者关系公众号披露公司最新经营信息。
2、加强投资者沟通,提振市场信心
(1)定期召开业绩说明会。2024年计划召开业绩说明会3次,广泛邀请投
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分析师等参加,董事长、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将出席年度业绩说明会。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采用直播、视频会、电话会等至少两种以上形式,积极与投资者交流互动,全方面展示公司,降低投资者门槛,保障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
(2)有序开展投资者长期交流活动。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平台及预约线
上会议、现场会议等方式,开展线上或线下投资者交流。投资者可通过拨打电话或发送邮件至公司邮箱 ir@supcon.cn 进行预约。
(2)强化投资者意见征询与反馈机制。维护投资者关系,了解投资者诉求,将投资者意见建议及时报告管理层及相关业务条线,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并通过信息披露等合规方式积极回应。
五、完善公司治理
1、加强董事会建设,优化董监高责任意识
为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及外部经营决策,公司设立足够数量的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公司董事会设立3个席位独立董事之外,还设有外部董事2人,董事会席位中来自外部的人员占比71.43%。董事会外部董事的安排能确保董事会独立行使职权,并在公司决策中提供客观的建议。2024年,公司还将充分积极发挥董事会的独立性,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提供专业、客观的建议。公司将根据《公司7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等
相关规定,组织公司董监高积极参与上交所、证监局等监管机构举办的相关培训,并安排董监高参加专业机构和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的培训,推动公司董监高在尽职履责的同时,持续学习包括新《公司法》、《证券法》在内的最新法律法规,实时学习掌握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证券市场知识、理解监管动态,不断强化自律和合规意识,推动公司持续规范运作。本年度,公司将安排董监高参与不少于5次(10课时)的上述培训活动。
2、为独立董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公司已结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修订及制定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议事规则》,已为独立董事们开设专属办公室,便于独董们开展每年不少于15日的现场工作,积极邀请独董董事参加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等会议听取中小股东意见,并与中小股东沟通交流,并指定了证券部作为沟通服务机构,专门负责独立董事相关会议议案材料编制、信息反馈等工作。公司将及时向独立董事汇报经营情况和重大事项,并提交相关文件,继续为独立董事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切实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强化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监督体系。
3、全面加强合规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公司修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并制定了《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议事规则》《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
2024年,公司将始终坚持全员合规理念,着力构建高层人员引领合规、全体
员工践行合规的价值体系,持续强化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制度管理协同运行,重点强调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事项全流程溯源合规,同时强化对销售、采购等重点业务领域风险管控;推进数据合规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反商业贿赂、商业秘密保护、合规举报及调查;开展合规培训及活动,推进合规文化宣贯,打造
8公司全员合规新格局。
4、完善(ESG)工作机制
着眼可持续发展,坚持服务客户、员工、股东/投资者、政府与监管机构、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及公众等各方利益相关者,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着力打造“BRICK SUPCON”——美丽(Beautiful)中控、责任(Responsible)中
控、创新(Innovative)中控、诚信(Credibility & Integrity)中控、和善(Kind)中控,致力于发展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稳健诚信经营、持续全面创新、社会价值创造的行业标杆和引领者。
(1) ESG 治理架构
建立决策层(董事会)—管理层(ESG 委员会)—执行层(相关业务部门)
三层管理架构,确保各项 ESG 工作执行落地。ESG 委员会负责制定 ESG 战略规划,确保 ESG 目标与公司长期战略一致。建立健全公司 ESG 治理体系,制定 ESG 发展具体执行计划,组织实施并监督工作成效;全面识别评估企业 ESG机遇及风险,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长期价值和增长。
(2)ESG 工作机制
建立 ESG 关键事项跟踪落实机制,定期开展 ESG 风险识别分析与应对,持续开展 ESG 关键议题提升与优化,不断完善公司 ESG 管理。为确保 ESG 有效管理与执行推进,融入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从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发展战略、制定管理政策、实施具体举措、开展教育培训等工作维度,细化分解提出184项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部门。
(3)实质性议题管理
9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影响因素,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等,结合对公司发展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相关性及重要程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关键议题管理,共确定了25个关键议题,作为公司 ESG 管理和信息披露的重点实质性工作。
结合上述议题内容,根据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依赖程度、权责关系、影响程度等原则,从“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以及“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两个维度,确定了 ESG 关键议题的重要性排序。
六、强化“关键少数”的责任
与实控人、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以上股东及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
密切沟通,跟踪相关方承诺履行情况,不断强化相关方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2024年组织公司董监高积极参加上市公司治理、法律法规相关培训不少于
10小时/人,积极参加监管机构组织的会议、座谈及调研等活动,加强“关键少数”对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断提升其自律意识,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9日
10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5-5-8 01:26 , Processed in 0.874440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