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1290940359
+发表新主题
查看: 652|回复: 0

和达科技:和达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复制链接]

和达科技:和达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小包子 发表于 2024-4-12 00:00:00 浏览:  652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成为注册用户,每天转文章赚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司代码:688296公司简称:和达科技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公司2023年度拟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不适用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和达科技 688296 不适用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不适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姓名王亚平朱陈婕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昌盛南发区昌盛南路36号嘉兴智办公地址路36号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18幢(不含慧产业创新园18幢(不含
508室)
508室)
电话0573-828509030573-82850903
电子信箱 zjhdkj@chinahdkj.com zjhdkj@chinahdkj.com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核心业务之一是向水务行业专业提供智慧物联系列产品,具体产品包括智能遥测终端、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渗漏预警仪等,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采集、传输;核心业务之二是专业提供智慧水务系列的水务管理系统,具体产品包括水务物联网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生产调度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分区控漏系统、渗漏预警云平台、在线水力模型等,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核心业务之三是向水务行业客户提供咨询、设计、培训、信息安
全、合同节水及托管运营服务。
公司旗下有7家控股子公司:上海智态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水务行业算法、水力模型、大数据、云预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浙江绍兴和达水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水务漏损管理相关咨询、设计、建设、运行、培训、合同节水及托管运营服务,建立了全国首个水务漏损管理实训基地;广州和达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排水相关行业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及运维服务;
嘉兴市鸿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水务相关物联网产品的销售及施工服务;北京和达云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北方市场的运营公司,致力于开拓华北等地水务信息化市场;杭州临安和达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农饮水设备的生产、销售、运营及水处理业务;浙江智水工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水务垂直领域工业品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公司智慧水务业务的外延,通过整合水务行业上下游资源,为行业客户提供水务工业品一站式解决方案及采购服务、智慧供应链云服务、设备维保云服务、采购方案服务和内容知识服务等多维度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包含了硬件、软件、平台和服务;业务涵盖了咨询、设计、建设、培训、合同节水
及托管运营等全流程;市场覆盖全国,向供水、排水、水利、水环境等领域客户提供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为核心,帮助客户安全运行、控制漏损、节能降耗、提高运行效率等。2、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
1.信息入口
1)智慧水务平台
通过构建管理驾驶舱、报警中心、消息中心、流程中心、报表中心、视频中心、知识中心等,联通平台内各业务子系统,形成应用联动、业务协同、数据联通、场景支撑的智慧水务管理模式,实现水务业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2)一诺水务数字助理
打造水务数字助理,构建水务业务系统信息共享新入口、新通道。基于 AI 智能互动工具、语音互动和站内搜索等,化繁为减,多跨协同,实现消息、报警、工单处理、报表等信息一键直达、一站式管理,助力信息化用户构造新的协同工作方式。3) 一诺 APP提供企业移动门户,提供统一登录、统一应用、统一消息、统一流程、统一代办、统一报警等,同时提供二次开发接口,集成和发布客户的专用 APP 和第三方 APP 应用。2.业务场景模型模型是场景的数字化,业务场景模型整合了公司的信息模型、业务逻辑、数据和算法,能真正发挥信息化对业务更好的支撑作用。
1)科学调度场景模型
科学调度模型围绕供水调度和原水调度采用模型算法分析。原水调度以出厂流量预测模型和清水池液位变化模型为基础,以控制清水池液位在正常范围、减少调度次数为首要目标,以调度时刻及调度后的进厂流量及水源地出水量为依据,模拟最优原水调度方案。供水调度算法以宏观水力模型为基础,以合理控压、减少调度次数为主要目标,并保证清水池液位能够满足调度需求,分析最优调度方案。
2)漏损控制场景模型
作为供水智能化试点项目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思路,遵循系统集成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组织“数智控漏”多跨协同总体构架的设计,实现漏损管控从预警监测、事件处置、现场监管,最后到评估考核的全流程的统一管理,真正打破数据与业务壁垒,实现漏损控制从块状管理到线状管理的模式变革。通过试点引领,此模式可推广复制至其他业务线的示范性应用,有力推进公司整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源厂网端全流程调度模型实现水源、水厂、管网、用户全流程在线调度管理,采用供水全流程调度方式,基于机器学习+水力模型在线调度的技术,建立快速优化算法,充分挖掘历史调度方案中的合理因素,制定未来24小时的调度方案,保证压力稳定,降低供水能耗,为调度室人员提供最准确以及最有效的支撑。
4)水灾害防御模型
水灾害防御模型破解预报预警不智能、风险识别不精准、工程调度不协同等难题,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水灾害防御聚焦水网多目标调度,围绕水灾害防御调度需求,进行预报预警洪水,精准识别风险,统筹流域和区域防洪排涝,指导城防和圩区有序排涝,发挥水网运行整体效能,增强水网安全韧性和防御超标洪水能力。整合各部门(气象、水利、测绘、住建、应急、生态环境等)、流域机构区的水灾害相关监测、告警、预报、预警数据和处置状态信息,提炼防洪除涝“监测、预报、预警、指挥、抢险、反馈”六大环节信息,形成防汛防台响应等级、监测类、预报类和灾情处置大调度场景。
3.单一业务信息化系统
1)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综合管理系统
构建物联网平台采集生产运行全过程物联网设备数据,建立生产数据中心汇聚生产运行全过程数据,为统一平台所有组件提供标准化数据服务;通过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公司级、厂区级两级精细化生产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和辅助决策支持,对公司各业务环节实现全面的监控管理,打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屏障,实现业务的有机融合。*在线水力模型系统通过对城市管网进行水力建模(供水、排水)与实时在线模拟计算,在线仿真分析管网水力运行状态,实时计算出所有管道的压力、流量、压降、水质、流向等水力数据,为水务决策管理、科学调度、防洪排涝等提供依据,让用户在面对管网规划、工程改造、突发事件、供水调度等业务场景的时候,可以更加科学、智能的开展工作,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线水力模型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业务人员工作效率,也让管网运行的管理、决策更加智慧化,让供水企业保障供水系统安全更加可靠,同时减少了盲目规划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于企业优化决策、效益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最终为赋能供水企业智慧水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平时】管理-风险监控、【战时】管理-分析、指挥、协同;通过融合水务生产、管网、客服
等相关实时信息和应急预案、应急资源,用于对应急抢修现场的监控监管,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系统基于 GIS 地图进行人员定位,并接入现场视频监控,查看人员抢修情况。当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值班室的人员可以远程监视现场作业情况,实现第三方的实时监管和现场指挥,包括对人、车、物信息全面掌控。
*二次供水管理系统
利用物联网感知、智能控制、虚拟现实、AI 算法等技术,实现二次供水泵房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运营管理,构建运营总览、业务领域、专题分析等功能板块,提升数字管理效益。通过城市二次加压泵房的中央集中监控、无人巡检、自动报警、能耗分析等方式,缩短二次供水泵房的维护管理响应时间,降低二次供水泵房的设备故障率,有效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对二次供水泵房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居民供水的“最后一公里”的用水质与量。*长距离管道监测系统长距离原水管道监测系统结合多探头预警终端,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集实时在线监测、水锤预警、爆管定位、漏损管控和管线风险评估于一体的管网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管道的瞬变压力、爆管和渗漏的一体化监控,为管道安全运行、故障分析、安全评估、优化调度、管道控漏、预案制定等方面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为生产运营提供安全保证的数据支撑,为自动化智能管理系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满足长距离原水管道多层级、多维度和多业务的管理应用需求从而提升供水管线的运行安全。
*消火栓监控系统
对智能消火栓进行全面管理,当消火栓出现无水、盗水、压力不足、损坏和周边管网出现漏损等情况时,实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平台,再通知企业巡查人员进行现场取证、制止、恢复和设备维护,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在火情发生时可以快速定位消火栓,实现火情的快速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
*农饮水管理系统
以数字化为手段,以城市基础地形图和供水管网数据为核心打造的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对农村供水水源地监控、农饮水设施监控、设备运行管理和人员、调度的全流程远程监管和智能联动控制,优化生产调度,保障高效供水,促进节能降耗,降低产销差,保障农村地区供水的水质安全、水量稳定和水压合理,实现农饮水管理综合信息集成化、业务管理精细化、业务流程化、数据动态化。
2)管网管理
* 管网地理信息 GIS 系统
管网地理信息 GIS 系统,以地理信息 GIS 技术为核心、融合水务行业特点,为水务企业业务人员提供详尽的地图和管线资料,同时提供一系列管网 GIS 辅助操作分析工具。通过管网资产梳理及数据统一标准建立,为管网数据的浏览、查询、统计、资产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丰富、高效、便捷支撑,针对爆管等事故场景,可通过分析实现快速定位。同时,基于先进的 SOA 技术、GIS技术、通讯技术,系统可为分区计量、漏损分析等其他重要业务分支提供可靠的成果分享,提高供水企业的分析、决策和调度能力。
* 管网 GIS 数据维护系统
基于 CS 架构设计,为管网数据管理提供从数据入库、数据组织到数据发布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的统一操作方式和入口。系统具备数据导入、属性录入、数据编辑、空间拓扑构建、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并通过流程化的数据录入方式和权限控制等体系,实现管网数据的快速和安全更新,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管网巡检养护系统以管网 GIS 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对城市管网和各类设施的巡检、探漏、维修和外业工单进行全流程、可视化、规范化和动态化管理,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4G/5G/Wifi 无线通讯技术、GPS 北斗定位技术,实现对人员的实时位置监控与轨迹回放,智能辅助定制管网巡查计划,及时处理上报现场各类管网事件,实现管网巡查工作的智能监管,及时、迅速地发现并解决管网设施故障和缺陷,提高完好率,降低故障率。
*内外业数据采集系统
实现管网 GIS 数据外业一体化采集,帮助外业人员绘制管网草图、记录坐标信息和基础台账,并能够无缝上传到 WEB 供管理人员审核,实现现场数据采集、成图、入库的一体化操作,解决管网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有效提高对管网数据的更新入库效率与质量,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夯实数据基础。* 水务云 GIS 平台水务云 GIS 平台以云原生 GIS 为技术路线,基于微服务架构思想以及容器化部署方式,实现自动化运维和管理,使系统更具实时性、伸缩性和可维护性。以“容器”为壳,以“动态拓扑”为网,借助多租户等先进概念,实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系统的无刷切换、多数源支持及地图分屏。相较于传统 GIS,云 GIS 产品更多的是底层开发平台的改变,在对 GIS 系统产品实现国产化的同时,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3)营销服务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是集用户、表务、抄表、收费、账务、报表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以客户为中心,以智慧化为导向,从而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实现“互联网+服务”的现代化客户关系的服务。紧密贴近业务需求与管理需要,对所有营业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记录,比较、分析和构建三户模型,支持网格化管理,综合分析展示营销 KPI 指标等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业扩报装管理系统
对客户在用水过程中关于水表或管道申报改装的业务相关的工程资料录入、查勘设计、出图
会审、预决算、施工竣工、验收、结算、收款等实现全流程的动态管理,将用户报装整个流程透明化、公开化,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支持线上申报、线上缴费、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证照功能,实现“用户零跑腿”和一网通办。整个报装业务实现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全流程精细化管控,为管理决策形成数据支撑。*网上营业厅系统以“互联网+用水服务”为依托,建立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机制,提供综合查询、水费缴纳、业务申请、进度查询、电子证照、电子合同、故障报修、投诉建议、违章举报、水质公告、停水
公告等业务事项,实现用水业务办理零跑腿的目标。作为多元化、全方位的网络便民服务平台,通过搭建用户交互桥梁,实现供水企业的各项业务办理透明化、便捷化,提升用户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
*用水信息采集系统以实现用水管理数字化和打通用水数据协同壁垒为建设目标,通过统一设备管理,以“数据产生—数据采集—业务管理—分析优化”的理念对用水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对企业计量工作的全面业务应用,为营业管理、生产调度、客户服务、微信公众号、网上营业厅等提供信息共享与辅助决策支撑。
4)漏损控制
*漏损管理平台
基于分区计量,以准确的管网拓扑结构为基础,将供水管网划分为若干个单独的计量单元,建立起一个分区分级水量分析体系,实时掌握管网水量变化规律与趋势,及时发现管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漏水点,达到提高管网运行安全与降低漏损的目的。
以数据驱动业务,以流程引导管理,建立标准化漏损控制业务管控机制,通过数据与业务的联动,构建一套漏控长效管理模式,并以分区监控预警、漏损分析评估、漏失处置、成效评估形成漏控 PDCA 闭环控制,实现漏控技术与管理体系的融合,从而达到提高管网运行安全与降低漏损的目的。*渗漏预警平台渗漏预警平台以“一张图、一报表、一流程、一统计”为理念,结合水务公司的管理模式,实现“地图+数据+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现,是一套集展示、管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漏控管控平台。主要用于城市输水管道的漏水检测,通过将噪声监测终端吸附在阀门、消防栓或管道上,采用振动或水音传感器采集管道噪声,运用渗漏检测算法识别管道漏损,快速对管道漏水进行检测、告警,及时有效的对漏水区域进行圈定,辅助水司检漏工作,提升检漏效率,降低物理漏失,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5)综合管控
*排水综合监管平台
针对城市排水公司日常管理工作,让排水网络管理调度人员实时了解排水体系运行现状、监测点位实时数据、设备及设施的运行状态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排水体系的整体调度,保障排水单位和设施的安全,保障城市路面安全,合理分配污水处理产能,节能增效,平衡生产负荷,管控水体污染风险等。管理排水户在排水管理或者综合执法管理单位的信息备案流程及完整的台账信息,完成排水户的尾水排放监管。*智慧节水管理系统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支撑,围绕高校的发展战略,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数据价值挖掘、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模式转型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用户高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打造广泛协同、智能决策、主动服务的智慧校园节水管理体系,实现数据资源化、控制精确化、管理卓越化、决策智能化,使高校节水管理水平对标行业先进,达到国内先进行列。
*水务外业工单系统
集工单派发、现场巡检、异常处理、数据统计于一体,包括工单派发、工单执行、工单反馈、数据统计等多个模块。将管理者制定的工单信息快速、准确地派发给现场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现场人员可通过系统记录现场巡检数据,如水表读数、水质、水压等,实现对管网设施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现场人员也可在系统中提交异常反馈,如水表损坏、漏水等问题,管理者可及时派人进行处理,保证供水的正常运行,提高水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因疏漏导致的损失和浪费。
同时,能快速响应管网设施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供水的正常运行,提高供水的质量和稳定性,帮助水务管理者对供水管网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下一步的管网维护和设施改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工程管理系统
实现水务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每个环节的可检索和可追溯。借助数据共享优势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工程招投标、工程进度、工程现场三方结合,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从传统单一化管理模式向开放互动管理模式转变,形成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做到管理有章可循和有据可依,最终做到工程建设长效、精确、严密的管理。*设备管理系统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为水务企业设备管理提供标准化、移动化、智能化设备运维全流程管理方式,涵盖设备台账、多级巡检、维护保养、故障维修、设备统计分析、设备状态评估等业务,支持集约化的多层级组织架构管理,从而保障安全生产运行和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水质管理系统
构建覆盖供水全流程的水质管理系统,为供水环境提供水质安全监控。通过数据的有效传输、共享、交换和存储,建成从源头到龙头的集水质监测、水质管理、水质应急预警与辅助决策的水质监控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安全管理系统以水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为指导思想,围绕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及指标、安全隐患、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等安全管理要素,对安全检查、风险隐患、特种作业等安全业务进行全流程动态监管的管理系统。
*直饮水管理系统
直饮水管理系统以项目管理及营收系统为核心,提供项目立项—建设—运营—终止全生命周期相关的管理服务,且贯穿用户从接入直饮水到使用直饮水的收费、缴费、退费等各种使用场景,从而满足对直饮水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维修管理和水质的监测分析和报告生成等功能,优化了直饮水设备的运维,保障了水质的健康,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直饮水设备和水质的问题。6)数字孪生以三维地理信息 GIS 可视化引擎、多维空间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对现实城市水务基础设施数字化建模,用可视化技术展现,连接水务物联网传感数据,贯穿数字空间和现实水务世界,构建一个从水源到龙头的与物理世界相匹配的水务可视化孪生体,并通过高风险分析、爆管分析、受影响用户分析等数据分析模型,实现水务全域感知与运行监测的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4.产业互联网
1)度量云
打造水务数字化知识分享平台,分享涉水全流程知识,为创建美好生态提供全面支撑。
2)智水工品
智慧水务工业品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产品覆盖水务工业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采购服务、云仓服务、维保云服务、仿真运行服务等,涵盖设备资产定义、采购、管理全生命周期。打造多种采购模式,降低采购专业门槛,赋能中小企业,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构建水务新的运营模式,建设水务美好生态。
5.支撑基座
1)数据中台
通过构建数据中台,为企业提供从数据接入到数据消费全链路的智能数据构建与管理一站式服务能力,包括数据离线开发、实时开发、算法开发、资产管理、标签管理、服务管理,助力企业打造标准统一、数据贯通、资产化、服务化的智能数据体系,帮助提升企业数据治理及应用效率,赋能企业数字基础建设,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2)AI 中台AI 中台赋能业务应用,以数据中台为基础,实现 AI 能力的高效率生产和集中化管理,向业务中台输出 AI 服务,支撑企业业务应用的智能化升级,创建、管理面向行业场景的 AI 工程化能力,赋能业务场景,如智能巡检、安全生产等,助力企业业务智能化升级,帮助用户快速实现业务创新。
3)业务中台
*可视化分析平台
通过水务可视化分析平台可以快速整合水务数据,通过无需懂代码和搭积木模式,快速、高效的构建出酷炫的大屏端展示应用、APP 端展示应用、WEB 端展示应用、KPI 及驾驶舱等综合性
展示应用,快速支撑业务变化,随需而动,实现低门槛、低成本和高质量交付。通过低代码平台及流程引擎,实现简单业务流程直接可视化配置;通过计划任务引擎,实现计划任务的生成;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对人与物的评价;通过视频流量平台,集成不同视频厂家的视频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报表工具,实现报表的自定义配置。
*业务流程引擎
通过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引擎,整合水务企业各业务子系统相关业务流程,实现各业务子系统业务流互通,实现业务流统一,满足客户业务流程融合和统一管理的目的。流程和表单的建立采用自定义配置方式完成,实现业务和流程的统一配置和管理。自定义表单、自定义流程,完成流程与业务的整合、WEB 端和 APP 端联动使用,便捷高效。* 低代码开发平台一体化开发工具,零代码+低代码+硬编码,通过构建统一模型体系(横向拉通、协同研发、互相补充、价值最大化),构建广泛、全面的开发和应用扩展支撑能力,包含业务建模、流程建模、表单建模、台账建模等,有效发挥 IT 及业务用户的应用开发参与度、创造性,从而节省人力成本,缩短项目周期,提高软件安全质量,为水务信息化建设降本增效。
*视频流平台
目标就是降低视频监控设备互联的难度,实现不同视频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有效进行视频资源的整合,将 IPC 摄像头、视频 NVR 等摄像头的视频流以拉流的方式将视频流集成,并通过视频流服务模块将视频流推送到平台中的各业务系统进行应用,从而解决不同系统互联的问题。*报表工具秉持报表零编码的理念,功能上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便可制作中国式复杂报表,轻松实现报表的多样化展示、支持多功能数据关联、多报表设计、多报表运行环境、支持包含增强分析统计
模块、参数查询界面、交互分析、数据录入、定时调度、打印输出、门户管理和移动应用等需求。
4)物联中台
标准化设备的传感器编码和名称,对接入物联网的设备、驱动、传感器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标签和站点对设备进行网格化管理,实现设备批量指令下控,实现设备、服务异常监测,提供异常数据的清洗能力和数据修复能力,支持数据填报,为水务各类系统应用提供标准物联数据服务。5)信息模型生成器聚焦水务行业,对物理世界中的实有物体或者是概念上的抽象物体进行抽象类别定义,最终形成实体台账,并基于城市底板,将我们的认知世界中的地理要素进行快速搭建且与实体进行关联,建立信息宇宙,从而实现数据孪生、数据伴生。
6.智能遥测终端
智能遥测终端系公司自主开发的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无线通讯为一体的无线远传终端。
产品功能主要涵盖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感知层与传输层,通过内置或外置的传感器进行模数转换,采集、传输水务行业的压力、流量、液位、水质等工况数据,并通过物联网通讯技术实现数据向云端或者近端的传输。按照产品供电方式不同,公司智能遥测终端可分为锂电供电终端、太阳能供电终端、市电供电终端。
产品名称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基于 2G/3G/4G 或 NB-IoT 通讯的数据智能感传终端,针对供水、排水、水利等行业现场采集工况数据需求进行设计,技术成熟,采集准确,传输稳定;锂电池供电,全密封防水防潮设计,锂电供电 符合 IP68 标准,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环境;支持标准化软硬件终端接口,兼容100种以上的主流工业仪表通讯协议,支持微信查询、在线升级等功能;在数据采集功能基础上实现数据过滤、压缩和
报警等功能;具有完善的加密、校验和补包等机制,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高。基本功能同锂电供电终端,不同的是该产品的供电方式是太太阳能供
阳能+后备锂电池组合,数据采集和发送间隔典型为1分钟,适电终端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基于 2G/3G/4G、以太网通讯的数据智能感传终端,针对供水、排水、水利等行业现场采集工况数据需求进行设计,技术成熟,采集准确,传输稳定;直流电源供电,数据发送间隔最快支市电供电持15秒,内置电源和信号防雷,可靠性高;支持标准化软硬件终端接口,兼容250种以上的主流工业仪表通讯协议,支持微信查询、在线升级等功能;在数据采集功能基础上实现数据过滤、压缩和
报警等功能;具有完善的加密、校验和补包等机制,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高。
7.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及集中器
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系公司自主开发的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无线通讯为一体的智能终端,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进行模数转换,采集基表的水量数据,并选用 NB-IoT、LoRa、2G/3G/4G通讯技术实现数据向服务器的传输。
产品名称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面向各种基表的计数通信模块,通过振荡电路进行采集,将机械表指针转动转化为电脉冲信号,并进行计算和存储;
采用 NB-IoT 或 LoRa 数据传输技术,网络覆盖广,信号稳定物联户表可靠,实现远程抄表;产品密封性满足 IP68 标准,同时具有远程采集
安装简便、抗强磁干扰、无退磁等优点;支持倒流、过流、传输模块
低电压、磁干扰、拆盗等异常报警,并可通过密集流量采集功能实现漏损分析;采用低功耗设计,内置可更换锂电池,标配工作时间长达 7 年。采用二级网络架构,通过 M-BUS 总线连接水表,可在供电的同时进行通讯,实现对水表的累计读数、阀门状态等数据进行抄收、统计、保存;通过 2G/3G/4G 网络将数据传输至
集中器服务器,实现远程抄表功能;支持过流、短路、断电等异常保护及报警功能,在紧急状态下切断总线电源;具有安装简便、容量大、带负载能力强等优点,共有 4 路 M-BUS 接口,单路最大支持128个水表接入。
8.渗漏预警仪
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81.6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4.12%,公共供水管网漏损问题突出,使得本来就紧缺的淡水资源处于更加紧张的状况。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在此背景下,公司在研究分区计量、分区控压以及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渗漏预警的概念,设计了基于分区计量的噪音预警系统,对管网流量、管网压力、管网漏水噪音进行全方位综合监测,实现管网漏损控制以技防为主、人防相辅的检漏新模式。
公司的渗漏预警仪包含噪声监测仪、水音监测仪和多探头预警终端。噪声监测仪和水音监测仪采用噪声法对供水管网进行渗漏监测,多探头预警终端结合压力、流量、噪声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及物联网通讯技术,实现供水管道在线渗漏评估、漏点定位和实时预警的功能。
目前公司已推出三代噪声监测仪,渗漏预警系统也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进行功能完善,从平台核心的“四个一”功能,即漏控一张图、统计一报表、业务一流程、设备一台账,逐步增加了蓝鲸智能分析、数据分析报表、设备运维管理、设备异常报表、防盗防坠报警、在线相关定位等功能,提高用户对渗漏预警系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发挥噪声监测仪的最大应用效能。
产品名称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基于 NB-IoT 和 LoRa 通讯的供水管道漏损噪声监测终端,通过内置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每日自动监测管道夜间最小噪声,识别管道漏损并预警,通过远传技术将原始报警音频上发至平台,实现管道漏损监测联网,内置北斗定位和高精度授时模块,通过北斗定位技术实现设备的卫星定位,通过北斗授时功能实现多组噪声监测仪间的时统高精度,利用渗漏预警系统北斗版噪的在线互相关技术,实现对相邻多个噪声监测仪设备的渗漏识声监测仪别和漏点精确定位。产品支持远传模式、巡检模式、实时采集模式、逢变则报等工作模式,支持 APP 数据交互、远程设置、在线升级等功能,满足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应用需求;通过底部强磁吸附无损安装方式与供水管道结合,整机密封性满足 IP68标准,具有安装简便、耐腐蚀、高强度、性能稳定等特点,可移动部署流动巡检,也可固定部署长期监测;采用低功耗设计,内置可更换锂电池,标准寿命5年。
基本功能同北斗版噪声监测仪,不同的是该产品的传感器采用外置水听器,通过插入式安装至供水管道,直接监测水中北斗版水
的漏损噪声;相比北斗版噪声监测仪,具有灵敏度高和监测范音监测仪
围广的特点,适用于对非金属管道和远距离大口径供水管道的长期漏损监测和漏点精确预定位。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监测管网压力、噪声、流量、水质等状态数据,适用于源水管网、供水主管网等大口径管道的监测预警;具备 256Hz 高频压力检测技术,可检测、识别和记录水锤;具备管道压力瞬变异常识别和定位功能;具备网络多探头预
相关定位技术,实现对管道漏点的准确定位;终端采用模块化警终端
和传感器多重组合设计,具有高频压力监测、水音实时监测、流量定时监测、水质定时监测等多工作模式,可采用锂电、太阳能等多种供电方式,设计符合 IP68 标准,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环境。
9.智能压力管理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落实《“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有关要求,公司在原有分区计量的基础上,对漏损率偏高的分区进行合理的供水管网压力调控,选择专用于漏损控制的智能压力管理阀,结合多级调控,逐步建立“水厂-管网-小区”压力管理运维机制,将信息化技术与压力管理紧密结合,逐步转向智能精细管理,降低漏损率,提升安全保障,减少经济损失。
产品名称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基于 4G 通讯的供水管网智能压力管理阀,通过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定时监测阀前和阀后压力,根据设定的压力管理模式智能调节阀前或者阀后压力,实现压力智能调控和预警,并通过物联网远传技术将原始数据上发至平台,实现数据交互。产品智能压力
支持恒定控压、分时控压、流量控制、液位控制、持压控制、管理阀
紧急控制等多种控制模式,支持 APP 数据交互、远程设置、在线升级等功能,整机密封性满足 IP68 标准,具有安装简便、耐腐蚀、高强度、性能稳定等特点,满足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应用需求,并采用低功耗设计,内置可更换锂电池,标准寿命5年。
10.智能相关仪
为实现供水管网漏点快速精确定位,公司设计研发了智能相关仪。智能相关仪采用高灵敏度振动检测和无线音频传输技术,实现管道泄漏声波的无损采集和远距离实时传输,结合高精度相关定位算法,将漏点位置在显示屏上直观展示。公司研制的相关仪产品在渗漏预警体系噪声监测仪产品上进行研究和提升,实现高速实时相关和精确定位相关仪作为检漏工作的一项专业辅助设备,能对城市中以往人工听漏难以精确定位到的“暗漏点”和疑难漏点进行逐个击破,对于进一步降低城市管网漏损率以及减少城市爆管隐患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产品名称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智能相关仪主要用于管网(供水、热力等压力管道)泄漏
定位一套完整的相关仪包括一台主机、两个高灵敏度振动传感
器、两个无线电发射机,相较于听音杆和常见的漏水检测仪,相关仪的噪声自动滤波、泄漏频率自动跟踪等技术,保证精确定位漏点,并且不受管线埋深的影响。
相关仪以声学检测为基础,通过声学特征分析算法,计算智能漏点精确位置。当受压流体(水)在管道上泄漏后,它能在漏相关仪点处产生泄漏噪音,并且这种噪音能以一定的声速沿管线双方向传播。由于噪音传播至两端传感器的运行时间不同,将会产生时间延迟△t。用传感器在管道的暴露点(阀、消防栓、水龙头)可以采集到泄漏噪音数据,然后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发射泄漏噪音数据,接收机接收到泄漏噪音信号后进行相关计算,得出时间延迟△t 的值。若已知传播声速 v、管材、管径和测量的管道长度,则能确定漏点位置。
11.农饮水设备
陶瓷膜净水设备,以陶瓷膜为核心净水工艺,产品包括膜过滤系统、加药系统、自控系统、视频安防系统和在线水质仪表共五大系统,产品主要用于村镇分散式净水站,用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水质净化,去除浊度、细菌、微生物等杂质,确保水质安全。产品通过 PLC 自动控制过滤、反洗等步序,通过压力、流量、液位等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软件平台,可以实现远程运维、少人或无人值守,提高了水站的运维管理效率。
产品名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称陶瓷膜净水设备,通过重力流可以直接引入原水,不采用水泵增压,整体运行能耗低。在低温环境,可以通过调整进水压力,维持产水量恒定与水质稳定,不受温度变化影响。
MOSTONE 设备预处理工艺流程短,陶瓷膜过滤精度高,可有效截留细膜石陶瓷膜菌、微生物和泥沙颗粒物等杂质,产水水质稳定。管路、阀净水产品 门等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陶瓷膜采用 Al2O3 或 SiC 材质,硬度达到9级,耐强酸碱,完全避免有机浸没式超滤的断丝问题,确保产水浊度达标,大大减少后期耗材更换与人工换膜费用。
12.智能消火栓
为响应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司开发了智能消火栓系列产品。智能消火栓系列产品具备:快速改造、智能监测、智慧预警三大特点。通过对消火栓位置、用水流量、供水压力、管网线噪声监测,实现消火栓状态管理、消防水源管理、管网压力管理、管网渗漏预警等解决方案。按照产品功能和安装方式不同,分为智能一体式消火栓、智能分体式消火栓、智能压力监测终端和智能闷盖。
产品名称产品图示产品特点及应用
针对整体式替换和新安装场合的项目,研制了一体式智能消火栓。内置可更换的一次性锂电池供电,支持压力、状态、渗漏、用水、位置、电池电压监测功能;定时采集压力,支持智能一体零水压、低水压、高水压报警功能;实时监测状态,支持倾斜、式消火栓碰撞报警功能;定时监测渗漏,智能监测管道健康状况,每日一查,渗漏预警,降漏损;实时监测用水情况,支持用水、余水报警功能;具备北斗/GPS 智能定位,支持位置追踪功能;内置物联网通讯模块,支持数据定时/报警上发,上发间隔可配置。可直接对现用的普通消火栓进行升级,快速实现智能化改造。产品内置锂电池供电,无须外接电源;集成水流量、水压智能分体力、水温、渗漏、撞倒监测,可以检测消火栓的工作状况;具式消火栓 备数据远传通信接口(NB-IoT)和人机交互功能(磁开关、蓝牙);具备远程参数交互、固件升级等功能;具备报警功能,且报警方式可配置。
通过构建全域消火栓水压关联分析,辅助供水压力管理,实现科学、经济控压目标。当智能压力监测终端感知无水、压力不足等异常情况时,主动通过 NB-IoT 网络实时将报警信息智能压力
发送给平台,平台以工单方式通知水司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查漏、监测终端
取证、制止、恢复和设备维护,实现 WEB 端和 APP 的联动,可与消防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开展设施维护,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用于快速对传统消火栓进行无损升级,实现智能化改造。
内置锂电池供电,使用年限可达5年,并且支持电池可更换。
产品集成状态、用水、位置、电池电压等信息监测,同时内置智能闷盖
GPS/北斗定位,支持偷盗追踪功能。当产品监测到异常用水时,主动通过 NB-IoT 网络实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平台,实现 WEB端和 APP 的联动,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打击非法用水行为。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为通过销售智能物联网硬件产品、软件系统、提供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获取利润。
公司的物联网硬件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遥测终端、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及集中器、智能
压力管理阀、智能相关仪、农饮水设备等;软件系统销售主要为单一业务信息化系统,如生产调度、官网管理、营销服务、漏损控制等;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为实现水务企业综合业务管理需求,根据调研及已有建设成果,部署智能物联网产品、设计开发水务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水厂、管网、泵站等水务业务管理节点上水压、流量、水质工况数据的采集、上传,并通过水务管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辅助决策建议,从而实现水务业务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服务主要为软硬件的升级服务及设计咨询、合同节水服务等。
2、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以项目需求为基础开展采购活动。公司对外采购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包括原材料、水务相关的其他硬件和外包服务。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及水务相关的其他硬件主要分为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视频监控类、电池、结构件等。采购的外包服务主要分为三类:软件外包服务、外协加工服务、施工安装服务。
软件外包服务主要是指公司将目前无法有效覆盖的软件或非重点布局的软件产品外包给软件外包服务商。外协加工服务主要是指公司将生产环节非核心工序 SMT 贴片委托外协加工商完成,由公司向外协加工商提供原材料及设计图纸,外协加工厂根据公司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加工。施工安装服务主要是指部分项目的硬件安装、土建施工等业务就近外包给具有实施能力的供应商。
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并结合业务预期进行材料备货。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样品验证等措施确定是否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录。对于已批量采购的材料,公司在合格供应商目录中选择,以供应商提供产品的技术规格、质量、价格、供货周期、信用期和售后服务等作为选择依据,通过询价、谈判方式进行采购。对于新增品类的材料需求,公司会优先选择合格供应商目录中厂商进行打样验证或产品验证,如需新增供应商,公司严格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供应商的甄选、目录导入,产品经验证合格后综合评估价格、供货周期等进行采购。
3、生产或服务模式
公司的生产主要包括软件实施、硬件生产及安装两个主要方面。软件实施服务表现为:公司收到客户的软件需求后,技术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各个模块,并根据模块特点结合已有的软件产品制定项目方案。方案确定后,项目实施人员开始进行调研、需求分析、二次开发、安装部署、数据迁移、现场测试、系统试运行、验收等后续工作。硬件生产及安装模式包括自主生产、外协加工、硬件安装。
4、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为直销模式,有少量经销商负责指定区域的业务拓展。经过多年的市场营销布局,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专业化营销服务网络,并与众多下游客户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设有十余处销售办事处,配备专业销售及技术队伍落实公司销售任务,同时配备工程人员提供安装、指导、运营维护等工作。直销方式下,通常通过招投标或直接谈判的方式取得订单。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1)“漏损控制试点城市”助推水务行业信息化建设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选择不超过50个具有较好示范推广意义的城市(县城)建成区开展试点,到2025年,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
(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
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县城)名单》。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通知。
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81.6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4.12%,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情况严重。
受益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国家对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试点的开展以及水务行业对数
字化、智能化的管理需求的爆发,水务信息化建设应用加速落地。我国水务行业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处于蓄力期向快速增长期过渡的阶段。公司在“数字化+漏损控制+合同节水”等业务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拥有典型示范案例,在水务信息化领域发展中动力十足。
2)“数字经济”规划加速智慧城市建设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将继续推进数字
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
我国数字经济全面进入数据价值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治理的“四化”协同发展新阶段。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智慧水务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不断提升城镇水务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十四五规划”和“碳中和”目标的宏观愿景下,数字化转型已逐渐成为千行百业突破发展瓶颈之路,未来水务行业也将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应变、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以智慧水务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与推进水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数字水务发展。
公司的遥测终端产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
水务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分析、决策。“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与物联网及信息技术产业将呈现更为紧密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态势。当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别,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预计到2025年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将会迎来新时代、新态势、新征程!3)“万亿国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
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
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
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基本
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属于国家层面规划,将有效推动国家骨干水网建设,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
4)新基建升级智慧市政基础设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传统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指明了方向。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务设施建设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也正在由传统向“智慧化”转变,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公司的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可帮助水务公司全面开展管网智慧化改造、感知系统和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提升管网水质运行安全管理水平、节约水资源、减少碳排放、保障城市用水安全。
(2)行业特点
水务行业发展是受政策和技术双驱动的结果,总体可分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三大建设阶段。自动化阶段注重水务自动化建设,以2003年起开展水厂自动化建设为标志,开始进行营收等业务系统的建设;信息化阶段主要为单一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如调度系统、GIS 系统、巡检抢修系统、DMA 系统、表务系统、移动抄表系统等,逐渐建设移动化应用;智慧化阶段为业务系统的信息化集成与智慧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物联网建设、系统集成与数据分析在内的系统融合等。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600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81.6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4.12%,我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情况严重。
智慧水务的建设是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国内多数水务企业,已具有部分信息化资产,未来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智慧水务顶层设计,以硬件和基础支撑平台建设为基础,为整个智慧水务建设提供良好的底层支撑。在此基础之上部署各个专业系统,通过新建和改造等方式提升业务系统的功能及智能化程度,在业务系统之上对各业务系统实现集成共享、实现整体系统的融合、最终实现智慧应用,提升水务智能化水平。
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联合发布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规划提出,要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建设分区计量工程,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管网改造、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城市要进一步降低漏损率,未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城市要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到一级评定标准以内。由此可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城镇供水作为新城建的重要一环,相关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水务行业对于提升供水安全和降低水耗等的需求,推动了水务信息化的需求。
(3)主要技术门槛
智慧水务的建设需要建设方具备“平台+软件+硬件+物联网+服务”五位一体的能力要求。公司深耕水务行业二十多年,专注于水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对水务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体现在软硬件技术的研究和积累、数据的积累和治理、业务中台的建设、业务软件的全面性和融合分析能
力、软件驱动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等多方面。
公司是行业内极少数产品链完整覆盖了硬件、物联网、平台、软件及服务的公司。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细分领域众多、应用场景丰富、涉及众多下游应用领域和传感器、计量设备等多类型产品,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协同配合,需具备通讯技术、低功率计量、防护技术、传感技术、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力,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底层协议、云计算、嵌入式软件和应用平台软件开发能力,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在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企业需要储备相应的技术经验、持续研发创新的机制,以及多年的行业应用经验,才能够在行业中立足并建立竞争优势。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主管部门是工信部。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主要应用于水务领域,该领域受住建部监督和管理。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公司在行业属性上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业务上立足于水务行业的物联网产品及软件信息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其中公司的软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所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及“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务设施建设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作为水务行业最早布局信息化的企业之一,公司具备显著的战略先发优势,是具备全产业链式的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技术和产品覆盖了水务信息化的各个层级。智慧水务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漏损控制试点城市”和“新基建”助推水务行业信息化建设、数字经济推动公用行业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趋势下,公司凭借软硬件技术的研究和积累、行业典型案例和口碑的打造、产品及业务与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深度契合的优势,未来将依托自身数字化技术的积累和经验储备,持续发挥“数智赋能”水务行业的研发实力,始终秉承创新本色,以数字化为基础,将数字化与水务相融合,助力水务行业数字化改革,承担起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务安全的社会责任!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021~2025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水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这将为智慧水务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机会。报告期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等政策的出台为水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时间政策文件内容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
决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
2023.10
六次会议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
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
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
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进水网建设及智慧化升级。发展目标:
1)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
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
2023.05《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等短板和薄弱环节,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
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度运用基本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持续加强乡村
2023.02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要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务行业渗透与发展,水务行业成为朝阳产业。未来,公司将从智慧水务及智慧水利同步入手,建立水务多层级的物联网平台,将物联网的泛在感知、可靠通信、灵活信息交互和智能控制的优秀性能发挥最大化,应用大数据、边缘计算、云计算等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到城市、园区、楼宇、企业,实现水务行业数字化改革和低碳运营。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本年比上年
2023年2022年2021年
增减(%)
总资产999230629.64985962971.481.3595197086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698351063.88744175574.01-6.16722927228.21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343051787.79470583902.85-27.10507284444.23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
338923667.67468754482.10-27.70507284444.23
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9505582.1352039592.25-156.70100218219.73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42088222.7044022802.78-195.6181967115.79损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36794819.04-32376764.30不适用4452392.72
金流量净额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4.097.14减少11.23个百分点19.58益率(%)基本每股收益(元-0.270.48-156.251.09
/股)稀释每股收益(元-0.270.48-156.251.09
/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
16.7914.42增加2.37个百分点12.48
入的比例(%)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营业收入71535104.3865869361.7964094375.3914155294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4271093.05-1500228.33-11524509.48-12209751.27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6836782.01-6155815.40-17083900.73-12011724.56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51534938.20-9965401.54-5454230.28103749389.06量净额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26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4353
数(户)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不适用
(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不适用
先股股东总数(户)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不适用数(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不适用
股份的股东总数(户)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包含转融冻结情况持有有限股东名称报告期内期末持股比例通借出股股东售条件股(全称)增减数量(%)份的限售性质份数量股份股份数量数量状态境内
郭军0.003825209135.623825209138252091无0.00自然人境内共青城东兴博非国元投资中心(有0.0049780684.640.000.00无0.00有法限合伙)人绍兴市公用事国有
业集团有限公-500037273463.470.000.00无0.00法人司嘉兴鸿和众达境内投资管理合伙非国
0.0035857813.3435857813585781无0.00
企业(有限合有法伙)人境内
郭正潭0.0034907503.2534907503490750无0.00自然人上海建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境内合伙企业(有限非国
合伙)-上海建-134708033433543.110.000.00无0.00有法元股权投资基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鹏
华弘嘉灵活配199259521873462.040.000.00无0.00其他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株洲南方阀门非国
-36948221055181.960.000.00无0.00股份有限公司有法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子今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境内(有限合伙)-非国
-5000017280001.610.000.00无0.00宁波梅山保税有法港区曦华股权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境内
钱哲7340011401311.060.000.00无0.00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十大股东中,郭军是郭正潭之子,二人为父子关系,为一致行动人;郭军直接持有嘉兴鸿和众达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5.94%的合伙份额。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不适用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05.1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7.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0.5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6.7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99923.06万元,与报告期初相比增长1.35%;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69835.11万元,与报告期初相比下降6.16%。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5e天资,互联天下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5E天资 ( 粤ICP备2022122233号 )

GMT+8, 2024-6-7 20:52 , Processed in 0.12334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5etz

© 2016-现在   五E天资